《伊利方舟 安全童年》——爭做環保小達人

2020-12-23 內蒙古芸公益

小志願者「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

12月19日上午,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天天看》節目組與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內蒙古芸公益協會聯合開展了《伊利方舟 安全童年》——「爭做環保小達人」小志願者「垃圾分類」宣傳社會實踐活動,來自全市各所小學的50名小學生通過網絡報名,實地參觀,學習到垃圾如何分類投放、如何分類收集、如何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讓「垃圾分類」知識深入到每一個小志願者內心。

上午八點半,小志願者們第一站來到了呼和浩特市的萬正尚都小區,從去年開始,呼和浩特市在城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全面實施以「試點引領、分步實施、分類投放、收運處置」為目標的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呼和浩特市在45個小區試點推行,18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實現了智能化。萬正尚都小區就是實現智能化管理的小區之一。

在萬正尚都小區,小志願者們沒有看到之前那樣,每個單元門口都會安置的垃圾桶,小區裡面顯得格外整潔。通過社區書記介紹,這個小區去年未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前共有生活垃圾投放點54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後,現在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撤掉生活垃圾投放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箱房3座,生活垃圾分類箱房開放時間為早7:00至10:00、晚17:30至20:00。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通過「手把手的教、逐門逐戶的講、站在垃圾桶前幫」的方法,督促、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另外標準設計製作了四色垃圾分類垃圾袋入戶發放,引導居民源頭分類。

小志願者們通過參觀小區「垃圾分類」宣傳站、「垃圾分類」宣傳廣場,通過社區工作人員逐一的講解宣傳展板、播放宣傳動畫片、參觀展覽、互動小遊戲,真正掌握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進行分類。

從萬正尚都小區出來,小志願者們來到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分揀中心。這裡成千上萬個飲料瓶、易拉罐、廢紙片被壓縮後捆在一起,形成一個又一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巨型立方體,整整齊齊擺放在廠房中等待再次利用。

在這裡,小志願者們也了解到,原來我們隨手丟棄的一個礦泉水瓶,經過處理後可以變成聚酯纖維,也就是滌綸,可以做衣服;經常被丟棄的快遞紙盒分揀到造紙廠,可以重新做成包裝箱,另一部分還可以成為辦公用紙;最吸引小志願者是廚餘垃圾的回收利用,在分揀中心進行生物發酵,用來養殖黑水虻,為養殖場的雞提供無公害飼料。變成資源,如果我們從家庭就做好垃圾分類,那麼更多的可回收物就會變成新能源,經過處理,所有到分揀中心的廢棄物都能夠實現二次利用,分揀中心可回收物日處理能力能夠達到30—50噸,大件廢棄物例如廢舊家具等每小時可以處理2—3噸,廚餘垃圾日處理能力在5噸左右。可回收物所創造出來的再生資源也會再次運用到我們城市建設當中。

可回收物、廚餘垃圾還有有害垃圾分類處理,都會被分類運輸到分揀中心,那其他垃圾的去向又會在哪裡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到第三站——錦江環境呼和浩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能源工廠。

因為目前還處於「垃圾分類」行為習慣的普及階段,在呼和浩特市75%生活垃圾用於焚燒發電,呼和浩特市城區日產生垃圾2000噸,已建成兩座焚燒發電廠,以前讓政府頭疼不已的垃圾,如今變成了搶手的發電燃料,單是錦江能源一家公司的日發電量就達到了35萬千瓦時,真正做到了變廢為寶。

當小志願者們看到發電廠裡巨型垃圾山時,都不由的感概,垃圾實在太多了!發電廠工作人員告訴大家,確實是這樣,每天一座城市所產生的垃圾總量,是一個兩個焚燒電廠所不能承擔的,部分垃圾處理不及時或者在每一個家庭的源頭分類不恰當,依然會出現佔用公用用地、處理難度加大造成資源浪費、還有就是環境汙染的情況出現。通過這次參觀,他們希望每一位小志願者都能承擔起志願宣傳的責任,一定要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從源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在做好減少日常生活垃圾產生的同時,注重四類垃圾的準確投放,從而逐漸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的。

相關焦點

  • 爭做環保小達人 小志願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參與到垃圾分類的活動中來,近日,內蒙古芸公益協會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伊利方舟 安全童年」——「爭做環保小達人」小志願者垃圾分類宣傳社會實踐活動,來自全市各所小學的50名小學生實地參觀學習了垃圾如何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
  • 爭做環保小達人
    當日,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爭做環保小達人」活動。孩子們和家長通過趣味遊戲的方式,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豐富環保知識。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當日,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爭做環保小達人」活動。孩子們和家長通過趣味遊戲的方式,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豐富環保知識。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 伊利方舟:八年繪製一張「圖」 用專業守護孩子的安全
    ),武術太極世界冠軍馬建超(左一)▲ 「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孩子們向「伊利方舟」贈畫,圖為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副秘書長馬景向內蒙古伊利公益基金會理事陳力華(右)轉贈畫作在活動中,《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正式發布,這是一部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可以有效為學校和教師提供科學的安全指導方法
  • 爭做安全小達人
    2018-05-14 16: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戴雲霞近日,安吉縣消防大隊舉行以「小小消防戰士,爭做安全達人」為主題的公益活動,邀請家長帶著孩子走進消防隊,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 新導航 同揚帆 《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
    (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舉行,《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正式面世,這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校園這個「籃子」,需要更結實、更安全。八年來,「伊利方舟」公益項目致力於兒童校園安全,用尊重和專業一起守護孩子成長。「伊利方舟」在全國首次提出建設「安全生態校」理念,創建了500餘所「安全生態校」,為全國32個市、40多個縣區培訓了300多名兒童身邊的「安全導航師」。
  • 「伊利方舟」公益項目開展8年
    12月8日,「伊利方舟」8周年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當日,《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正式發布。這是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可以為學校和教師提供科學有效的安全指導。武川縣第三小學校長張樹林對全校的安全工作做了緊急部署:班級群發送安全提示;校園廣播播放安全須知;優先清理校園通道;安排專人引導學生上學放學……  「我們是『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從老師到學生都有較強的安全意識,處理應急事件也井井有條。」張樹林說。
  • 《伊利方舟全息圖》發布,關注中小學校園安全
    12月8日,「伊利方舟」八周年公益活動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發布。「希望它能夠成為開展校園安全工作的工具書、對照表,讓更多中小學校和孩子受益。」8年來,「伊利方舟」通過校長培訓、實地回訪、各地互訪、物資捐贈等一系列舉措,在全國各地累計舉辦80餘場兒童安全教育活動,既重人身安全,又重心理安全。
  • 《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發布
    12月8日,「伊利方舟」八周年公益活動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舉行,《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現場發布。「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項目,從2012年到2020年,走過了8年曆程,伊利集團累計捐贈1700多萬元,助力這艘航船駛過了全國25個省,惠及30萬餘名兒童。
  • 最新版《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一書面世
    12月8日,「伊利方舟」8周年公益活動在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舉行。活動中,《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一書正式面世,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據了解,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和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項目,從2012年到2020年,已走過了8年曆程,伊利集團累計捐贈1700多萬元,助力這艘航船駛過了全國25個省,惠及30萬餘名兒童。
  • 伊利「方舟工程」公益明信片首發 關注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用伊利方舟明信片寄託對父母的相思情  中國網3月29日訊 昨日,主題為關注經濟欠發達地區校園安全的伊利「方舟工程」來到雲南大關,在當地小學首發「三聯兩票」的公益明信片,為  2013年3月28日,在伊利「方舟工程」的回訪活動中,雲南昭通大關縣木桿鎮魚田小學的四年級學生譚啟偉,給遠在浙江打工的父母寄出了人生中第一張明信片。伊利「方舟工程」系由伊利集團攜手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上海展望發展進修學院聯合實施的公益項目,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將理念輸出與實地演練相結合的、系統聚焦「校園安全」問題的大型公益行動。該工程由前期培訓和後期回訪兩部分組成。
  • 吳寧四校:共建安全網絡 爭做網絡安全小達人
    吳寧四校:共建安全網絡 爭做網絡安全小達人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6日 10:39:48 | 作者:金翠翠 | 編輯:董之震  「上網時,不要隨意向任何人透露家庭信息和密碼;不與網友會面;網絡世界是虛擬的,要學會拒絕遊戲,提高自制力……」9月15日
  • 垃圾分類進課堂 爭做環保小達人——燕山中學34級18班開展綠色環保...
    如何做一名環保小達人?12月4日下午,燕山中學34級18班開展了一堂綠色環保主題家長講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垃圾除了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汙染,對人們的健康也會帶來不良影響。」楊承睿同學的媽媽是一位城市管理工作者,家長課堂當天,她和她的同事竇穎慧(垃圾分類綠色課堂宣講員)走上講臺,共同為孩子們開展了一趟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綠色課堂宣講活動,同學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到了垃圾分類技巧和環保知識。
  • 垃圾分類進課堂 爭做環保小達人——燕山中學34級18班開展綠色環保...
    如何做一名環保小達人?12月4日下午,燕山中學34級18班開展了一堂綠色環保主題家長講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垃圾除了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汙染,對人們的健康也會帶來不良影響。」楊承睿同學的媽媽是一位城市管理工作者,家長課堂當天,她和她的同事竇穎慧(垃圾分類綠色課堂宣講員)走上講臺,共同為孩子們開展了一趟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綠色課堂宣講活動,同學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到了垃圾分類技巧和環保知識。
  • 爭做石分小達人 保護環境共行動
    為了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實踐中來,6月8日上午,西山楓林第一社區開展以「爭做石分小達人保護環境共行動」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活動。
  • 環保小達人:青澄花園社區手繪帆布袋活動
    8月27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青澄花園社區黨支部攜手蘇州工業園區友鄰社會服務中心,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開展了「環保小達人——手繪帆布袋」環保主題活動。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人們常用的塑膠袋輕便、防水,但是塑料結構穩定,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被動物誤食,也會造成動物窒息死亡。倡導孩子們要使用環保的袋子,可以用舊衣物製作創意的袋子,最好使用帆布袋子,因為帆布比較結實,耐用性強,可以循環使用。老師將白色帆布袋發給小朋友們進行手繪創作。
  • 爭做環保小衛士
    日期:[2016年06月13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C4] 爭做環保小衛士 本報小記者(編號:DT0003)、定陶縣實驗小學四·六班 孫嘉怡   有人說:「電池不能亂扔,它會嚴重汙染環境。」
  • 研學24節氣美麗鄉村 爭做瀝小假期小達人
    日前,瀝海鎮小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研學24節氣美麗鄉村,爭做瀝小假期小達人
  • 環保小達人:青澄花園社區手繪帆布袋活動
    8月27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青澄花園社區黨支部攜手蘇州工業園區友鄰社會服務中心,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開展了「環保小達人——手繪帆布袋」環保主題活動。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人們常用的塑膠袋輕便、防水,但是塑料結構穩定,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被動物誤食,也會造成動物窒息死亡。倡導孩子們要使用環保的袋子,可以用舊衣物製作創意的袋子,最好使用帆布袋子,因為帆布比較結實,耐用性強,可以循環使用。老師將白色帆布袋發給小朋友們進行手繪創作。
  • 學雷鋒爭做節約小達人
    匡山小學製作了「節約小妙招」展板  3月5日是學習雷鋒紀念日,濟南各中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精神,濟南匡山小學召開「弘揚雷鋒精神人人爭做節約小達人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實踐勞動來體會雷鋒精神
  • 閔行旅遊購物節︱免費名額送送送,走進紙箱王做環保小達人!
    小閔向大家保證這項活動全程免費!免費!搖搖馬、小城堡和彈珠檯這些童年回憶的標誌都將再次呈現,誰說只有小孩可以做童話夢,夢想和童真屬於每一個人,沒有年齡界限,咱們一起搖回最童心的那一刻。我們這一次的行程為萌寶們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環節,認識「廢紙再利用」對節約紙張乃至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更好地吸收科普與環保知識。小閔邀請全區的萌寶一起來紙藝DIY,爭做環保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