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兇宅」價格低廉 內地學生不信風水搶租

2020-12-12 觀察者網

8月是內地學生在香港租屋高峰期,「價廉物美」的單位特別難求,學生搶租單位情況到處可見,萬料不到連「兇宅」也成搶租目標。

近年來赴港的內地學生人數激增,香港院校宿舍規模跟不上擴招速度,大量學生需自行租房,導致香港租務市場緊張。而香港的「兇宅」通常被切割成幾個不同的房間出租,「兇宅」租金比同區的房子低得多,因此能夠吸引到租客。

另一方面,隨著香港房價越升越高,以往不被看好的「兇宅」也出現了價量齊升的現象。

兩起內地生爭搶兇宅個案

去年,沙田第一城就發生兩宗內地學生承租兇宅的個案。第一城第48座的410英尺兇宅租盤,當時獲分別來自香港城市大學(以下簡稱城大)及浸會大學(以下簡稱浸大)的內地大學生爭奪,最終由城大生承租,另外,曾發生三屍命案的第17座單位,也在去年被內地大學生承租。

去年7月,香港沙田第一城48座低層G室兇宅單位,在放盤不足1周,就獲三名城市大學內地男生,以及三名浸會大學內地女生,合共兩批人搶租,業主最終以9500元(港幣 下同)租給城大男生,租金較2010年前激升58%,與正常單位租金市價無異。以2年前114萬元買入價計,租金回報高達10釐(10%)。

另一兇宅單位位於沙田第一城17座23樓B室,面積562呎,3房1廳。該單位在2008年曾發生轟動的自殺案,當時租用單位的一對中年姐弟聯同母親,自困睡房集體燒炭自殺身亡,陳屍單位一星期才被發現,因而被區內地產代理稱為「最兇單位」。去年多名內地學生無懼兇宅,以每月8500元承租上址。

獲香港城大學生搶租成功的住宅單位裝修簡陋,但仍以正常單位的市價租出

現場所見單位裝修簡陋,客廳牆身有幾個上手租客遺下的鑽孔,兩個睡房僅以衣櫃分隔,景觀亦只是開揚樓景,據知單位上手女業主因支氣管炎病逝於單位內,令單位淪為「兇宅」。能令「兇宅」單位亦變搶手,主因是近日區內租盤奇缺。

內地學生數激增 租務市場緊張

去年,赴港內地大學生數目首次破萬。逐年增加的內地生無疑為香港教育發展添上亮麗一筆,但內地生飆升引發了各種問題。

2012—2013學年,近半學生需自行解決住房問題,還未計算大量不具備申請宿位條件的內地生。結果,數以千計內地生被迫湧入供應已經緊張的本地租務市場。有不勝租金飆升的內地生希望政府出手控制來港內地生數量,熟悉內地生事務的專家呼籲政府完善教育產業,做好留港生的住宿配套。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耿春亞認為,內地生來港租務問題複雜,而問題實質與房產政策關係更緊密。他估算,每年內地有一萬餘人來港升學,「據我了解,他們一般三至五人合租,那每年大概需要佔用市場上3000多個單位。」

租金上漲 遲早吃不消

今年畢業的浸會大學研究女生A同學表示,房租逐年增加,她和合租的同學都難以接受,坦言「年年都加,已經習慣了。」她正物色新住處。A同學所租住的何文田俊民苑單位,屬三房一廳格局。過去幾年,每次加幅由800到1000元,她說房東今年突然「獅子大開口」,將原本11000的房租提高至15000,叫她和合租的同學百上加斤。她說,政府是否應控制來港內地生數量,或者考慮出手調整租務市場,要不然,來港內地生遲早吃不消,「難道業主們真的以為每個來港讀書的都是富二代嗎?」

宿舍不足,許多內地生外出租房,有傳媒以「內地生來港高價搶租,推高房價」炒作一番,香港高校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席秘書陳錦雲直言,「學生也是受害者」,他指出,內地生認同香港教育制度及看好社會環境來港升學,但院校宿舍規模跟不上擴招速度,學生外出租樓,實在情非得已。

香港第一兇宅「南固臺」

獨特的香港「兇宅」市場

「兇宅」的價格通常要低於同區樓房價格20%~40%,甚至更高。即便如此,一般情況下,篤信風水的香港人還是儘可能不沾手「兇宅」,甚至連銀行也不會為這些樓盤提供按揭貸款。

購買香港兇宅的要麼是對風水不敏感的外國人,要麼是那些有心買房收租的「有錢佬」,他們往往把「兇宅」買下來之後切割成幾個不同的房間出租。由於這些「兇宅」租金比同區的房子低得多,因此能夠吸引到租客,但是由於投資「兇宅」的成本也低,因此算下來的投資回報率不亞於正常的房子。

自成一體的「兇宅」以往只是某些炒家關注,香港有些炒家專門買那些低價的「兇宅」,甚至被媒體稱為「兇宅大王」。

隨著香港房地產市場的火爆,最近「兇宅」市場則出現了價量齊升的現象,而且與正常樓房的價格越拉越近。

據香港媒體披露,在港島區有個實用面積不到60平方米的單位,曾經在1998年發生業主自殺事件而淪為「兇宅」。隨後一買家在2009年以425萬港元的價格買入,但在數日前卻以770萬港元的高價賣出,成交價僅較市值低3.75%,淨賺約345萬港元。

「兇宅」緣何受寵?

在香港「兇宅」市場熱鬧背後,是整個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持續上揚以及嚴重短缺的住宅供應。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社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石鏡泉先生近日發布的一個統計,香港全社會正常每年平均需要建設四五萬套公私樓住宅,但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7年間並沒有積極開發土地,甚至有個別年份樓宇落成數只有7800套,與需求相去甚遠。

如果要彌補過去七年的「欠數」,香港至少需要20萬套房子,而不久前特區政府只宣布每年建約2萬套單位,因此政府建樓計劃一經宣布,房地產市場馬上升溫。

有在港讀研後留港工作的內地學生表示,通常需要把收入的近一半拿來交房租,扣除生活費,實際上真正能留著未來用於首付的儲蓄屈指可數。

香港樓價在過去3年急升超過60%,租金在過去5年勁升超過50%,但市民個人收入的中位數在過去10年只升了9%,令大量中產階級及青年人置業無望。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香港「兇宅」市場的走旺,只不過是整個地產泡沫雄起過程中的一個「小浪花」。而且近期之內,香港的地產市場很可能還難以平抑。

綜合中新網、《第一財經日報》、大公網消息

相關焦點

  • 樓價高、內地學生多:香港兇宅成另類投資熱點
    香港人買樓最忌諱買到兇宅,不過最近幾年,兇宅卻越來越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為樓價實在太高,另一方面,兇宅頗受內地學生歡迎也是原因之一。即使是發生過3人自殺案的「最兇單位」,去年仍以8500元的價格被幾名內地學生租下。
  • 香港人住不起房 兇宅都開搶了
    事兒哥之前談到其商業地產時曾有提到過,儘管租金太高導致香港零售業大片蕭條,但租金和新房、二手房價格都居高不下:9月7日,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香港二手樓價再創新高,香港房屋租金指數錄得連續第17個月上升紀錄。同時,7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可能這些數字我們看起來並沒有概念,但說到「兇宅」都搶得如火如荼了,大家可以感受到香港樓市的「恐怖」氣氛嗎?
  • 南京兇宅競拍結束是怎麼回事?誰拍下了?住兇宅會有什麼感覺
    是個兇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據某大型房產中介的資料庫系統顯示,僅北京一地的兇宅數量就達到了近 3000 之多,其中又以朝陽區較多。香港的統計更為全面,精確到了個位數,而總數已超過 3000 套。廣州和上海分別也有數千套這樣的兇宅。南京市的房產中介也建立了這樣的兇宅檔案。系統中還都給編了序號,價格往往較為低廉。
  • 這麼多兇宅,都讓誰住了?光北京就有3000套
    南京市的房產中介也建立了這樣的兇宅檔案。系統中還都給編了序號,價格往往較為低廉。兇宅一般指屋中曾發生過他殺、自殺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事件的住宅。如今已成為房產市場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許多買家和租客,就在不知情的狀態下住進了這樣的房子裡。據新聞報導,黑龍江哈爾濱一名女大學畢業生跟友人合租該市一個房屋,她入住後發現臥室內傳出陣陣惡臭並且一直沒消散。
  • 香港房價高升 「兇宅」也成搶手貨
    香港人曾寄希望於新任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出招壓制樓價,但終究「敵不過」市場「剛需」強烈,加上全球流動性泛濫,香港房地產市場今年持續升溫,令那些非中心地區的樓房價格也開始與市區拉近,最離譜的是,隨著香港房價越升越高,連以往不被看好的「兇宅」也出現了價量齊升的現象。
  • 香港一「兇宅」受大學生搶租 房源奇缺疑為主因
    獲香港城大學生搶租成功的住宅單位裝修簡陋,但仍以正常單位的市價租出。香港明報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正值租務旺季,多個屋苑租金紛紛破頂,近日更出現「兇宅」遭搶租的「奇景」。  香港兇宅投資者伍冠流向記者透露,由他持有的沙田第一城48座兇宅單位,放盤不足一周已獲承租,面積410方呎(英尺),當時獲得香港城大及浸大兩組大學生搶租,最終由城大生以9500元(港幣,下同)承租,新租金較兩年前大升58%,與正常單位租金相若。以2年前114萬元買入價計,租金回報高達10釐。
  • 香港房價高企催生"兇宅"網站:圖便宜不怕死過人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兇宅是指屋中曾發生過他殺、自殺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事件的住宅。 Spacious.hk絕非首家列出兇宅的房地產網站,但這個網站設有互動地圖,活靈活現地向你展示,在香港擁擠不堪、高聳入雲的建築群內,如何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路遇鬼屋。
  • 兇宅變得搶手,窮鬼不怕真鬼?!!
    其實我們所說的「兇宅」,僅僅是民間的說法。房屋內發生過靈異事件,或者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如自殺、兇殺等,甚至是風水格局很不好的,都可以被列入「兇宅」的範圍,這與社會上大部分人的認知相符。但與此同時,我國的法律對此並沒有作出明確的界定。
  • 「冒牌真探」夜闖北京兇宅,帶著風水先生去「捉鬼」
    鳴哥當即就要回絕他,白先生笑了笑,站起來說:「你們先聽我說完,事情是這樣的,我幫人處理兇宅並不是去捉鬼。其實所謂的『兇宅』,是指屋子裡發生過兇殺,自殺,或者其他意外死亡事件,並非真的有鬼。北京有很多這種房子,因為出過事,所以便宜不少,很多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選擇買『兇宅』來安家。但為了求個心安,買家往往會找我這種風水先生,幫他們化化煞,梳理梳理家居風水。」
  • 20年前的恐怖片,黃秋生黎姿「同居」《香港第一兇宅》
    如果單單從演員名單來看,黎姿,羅蘭,張玉珊,林尚義,黃秋生,或許大家都會認為這要麼是一部古惑仔題材的黑幫片,要麼是一部英雄與美人的動作片,但這些人竟然在一起拍出了一部恐怖片,這部由杜勵志導演的《香港第一兇宅》,雖然打著恐怖片的名頭,但實際上還是一部當時盛行的鬼怪感情喜劇元素揉搓到一起的鬼怪片,雖然時至今日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已經有所不足
  • 中國香港的兇宅,為什麼有人敢住?租客:髒東西鬥不過這個「鬼」
    去香港旅遊的人也許不會見到繁華之下的另一層世界,在當地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自稱為「籠民」,住在「屋村」裡的人一樣,都是因為太高的住宿價格,只能選擇極其擁擠狹窄的房間租住。 但是,在中國香港當地,還有一種特殊的房子,那就是兇宅。
  • 買兇宅的都是什麼人?
    這座兇宅背後的故事過於血腥,建議大家自行百度,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買兇宅的都是什麼人?據統計,北京有近3000套兇宅,香港則超過3000套,廣州和上海也分別有數千套兇宅。香港實時更新的兇宅網像南京這個案例,當時網上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言論:第一種:價格最重要
  • 阿里:將「兇宅」做成大生意
    所謂「兇宅」,一般是指房間中曾發生過他殺、自殺或其他非自然死亡情形的住宅。 這種住宅,儘管沒有法律上的界定,但中國人看重房屋風水,因此對其一直是諱莫如深。 2016年,北京晚報的記者曾在東單街頭隨機採訪了13位路人,其中12位表示不會購買「兇宅」。
  • 揭秘| 深圳8大「兇宅」真相!別再以訛傳訛了!
    中國人向來注重風水,廣東人尤甚,其中潮汕人更是,深圳早期聚焦最多的就是潮汕人,所以在深圳各個角落我們都能看到風水的痕跡。在建築上最為明顯,大到樓盤命名、大門朝向、樓層數字避諱,小到居家戶型挑選、朝向、玄關裝修設計等,而由風水也衍生出了另一名詞——兇宅,發生過大兇之事或某種不詳跡象反覆發生。
  • 揭秘「兇宅」產業鏈:一套兇宅的「洗白」之路
    把時間往回倒倒,今年3月,電視劇《安家》中兩次出現與兇宅有關的情節,先有房似錦硬著頭皮租下兇宅,後有因迷信風水的黃老闆重金求住兇宅;在講究風水的中國文化背景下,兇宅的真實市場行情是否如看到的這樣火熱?兇宅走紅,原因何求?
  • 8.8萬人搶兇宅,香港窮鬼不怕鬼
    對於房子的渴求,已經讓極重視「風水命理」的港人開始「百無禁忌」,香港《明報》和《蘋果日報》曾刊登出一則新聞,「8.8萬人搶公屋兇宅!申請者:百無禁忌:我是個窮鬼」。 隱秘在城市各處的兇殺和自殺並不少見,而在重視命理風水的香港人眼中,這些發生過命案的屋子便成了叫人避而不及的兇宅,不論租買,價格通常都會比市價低上兩成,兇案特別恐怖的甚至可能半價出售。
  • 香港| 香港兇宅經濟學
    作者 | 張探員來源 |馬探長(SXBLG2015)已獲授權香港留學生之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可怕的傳說:在香港,高校宿舍數量十分有限,所以很多留學生的住房問題都得自行解決,有人費勁周折,終於以低廉的價格租到了合適的房子,沒想到在居住時卻經常發現異樣...
  • 聊一聊「兇宅」那些事兒!
    大家口中的兇宅,在法律上並不認為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因為亞洲人對風水的重視,以及各種流傳於坊間的都市傳說,加劇了兇宅的恐怖氣質。△經典恐怖電影《閃靈》在香港,通常會將那些曾經發生過非自然死亡的房屋,統稱為兇宅。自殺、他殺,孤獨死、火災等意外死亡的住宅都被歸類在兇宅。那些敢住進兇宅的人,靠的從來不是勇氣。
  • 找人做法、看風水、擺羅盤,我們如何賣兇宅?
    原創 顯微故事編輯部 顯微故事 來自專輯一千零一夜兇宅,指那些發生過兇殺、自殺,或者其他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舍,也指那些被認為「風水不好」,或者 「鬧鬼」的房舍。和這老闆細聊後,他就搖搖頭,說他講得不是普通住宅,是「炒兇宅」。老林說,南方城市很早就開始「炒兇宅」,香港還有個「兇宅大王」專門靠這個發財。老林還給我分析這裡的利潤、門道,一聽來錢快,直接把我說動了,就計劃著我倆一起幹。
  • 盤點南京傳說中的那些兇宅 膽小慎入!
    如果按照市場正常價格,這座別墅評估價已經在1236萬元左右,這次拍賣價格卻僅定在435萬元,比上次起拍價還降低110多萬元,僅是市場價格的三成多。但這次拍賣卻讓人十分意外,14人報名競拍也印發了此前沒有的熱情。最終,經過138輪競拍,93次延時,這套別墅最終以786萬成交,高出拍賣價300多萬元,瞬間引發社會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