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癌能活多久?4個關鍵因素,決定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2020-12-20 騰訊網

小A的大伯之前說身體不適,後來在家人陪同下去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結果被確診肺癌晚期。因為是癌症,大家都知道很難治療,而且大伯家裡並不富裕,於是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但是小A的爺爺奶奶卻不同意,他們說:「必須治療,哪怕只能多活一年,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別自己先給自己斷了後路。」

小A也認為大伯應該治療,她覺得現在醫學水平這麼高,肺癌雖然可怕,但不至於無藥可救,積極治療,說不定多活10年也沒問題!

如果不幸患上肺癌,還能活多久?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曾發布過一組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新發的肺癌病例有182.5萬,是新發癌症總數的12.9%。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肺癌的生存率只有18%。而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跟死亡率已經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首位。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癌症報告》統計數據中顯示,我國肺癌每年新發病例高達78.4萬。而肺癌的生存率僅有19.8%。每個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都有所不同,我們常可以看到新聞報導,不同肺癌患者的存活時間差異明顯。

之所以會出現較明顯的生存率差異,這跟肺癌患者自身的體質、病程、治療程度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都跟那些因素有關係?

1、肺癌的分類:肺癌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包含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幾種類型,佔肺癌病例的85%。非小細胞患者的生存期要比小細胞肺癌顯著延長。而小細胞癌的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局限期的小細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12-18個月,廣泛期是6-10個月。

2、肺癌的分期:肺癌的生存率與診斷分期有著重要的關係,例如非小細胞癌患者,可以分為Ⅰ期至Ⅳ期。其中Ⅰ期是最早階段,又可分為ⅠA期和ⅠB期,Ⅰ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了規範的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可以在80%以上,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ⅠB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要低一些,但五年生存率也有大約60%。但如果是最晚期的Ⅳ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已經難以進行手術治療,其5年生存率僅有2%。總的來說,分期越早的患者生存時間越長,反之則越短。

3、患者自身狀況:每個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以及對藥物的敏感性、治療的規範性,也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跟生存期。特別是是否有積的參與並配合治療,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患者在確診後總是更願意相信某些「神藥、偏方」,因此導致病情延誤加重。

4、其它因素:例如治療的費用,一些患者在確診之後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而無奈選擇放棄治療。此外還有治療期間的護理、患者的營養、精神狀況等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肺癌生存率跟生存時長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而想要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最關鍵在於早期診斷跟早期治療!目前較為推薦的肺癌篩查手段為低劑量螺旋CT,該篩查手段可以幫助提高肺癌的診斷率。

對於肺癌的高風險人群,例如長期吸菸、二手菸接觸者、家族史、肺部慢性疾病者等等最好是定期體檢,在醫生的建議選擇是否增加針對性篩查。患有肺癌的患者也要帶有積極的心態,積極接受規範的治療,隨著醫學手段的不斷發展,科學規範的治療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陳首英.劉福林.龐志剛.周玉娟.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及生存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文獻信息.2004,(1):1-3.

[2]於正倫.張曙光.張其剛.張林.影響肺癌手術患者生存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6,(6):466-47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這4個因素決定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原標題:得了肺癌能活多久?這4個因素決定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相當高。人們一旦確診是肺癌以後,無論是對患者本身還是患者的家人帶來巨大影響,對癌症的恐懼會使肺癌患者的整個家庭都籠罩在恐懼和死亡的陰霾中。
  • 專家告誡:肺癌的生存率,與4個因素至關重要
    肺癌是一種常見且危害性極大的惡性腫瘤,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大約每十萬人就有四十幾人患上肺癌。確診為肺癌之後,家屬和患者本人最關心的就是,還能活多久?等到查出肺癌第五年,老太太出現肺癌腦轉移,經常出現意識不清,並有暈厥現象。家屬積極配合,行全腦放療10多次。不久後,老太太昏迷了30多個小時後,安靜的離開了人世。
  • 1/3患者為Ⅲ期肺癌是治療「關鍵窗口期」
    近日,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研討會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舉行。該院成為遼寧省首個Ⅲ期肺癌示範診療試點醫院,將開展Ⅲ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工作。作為遼寧省首個Ⅲ期肺癌示範診療試點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將開展Ⅲ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工作,發揮試點的帶動示範作用,並逐步在全省推廣Ⅲ期肺癌示範診療模式,提升Ⅲ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水平,以惠及更多Ⅲ期肺癌患者。據該院胸部腫瘤一科主任陳駿教授介紹,在肺癌患者中大約85%為非小細胞肺癌。
  • 歷時8年大型III期臨床研究 肺癌術後吃靶向藥延長生存期
    肺癌術後靶向治療比化療多出10.7月「無瘤生存」期吳一龍團隊從21世紀初開始,一直是肺癌精準治療的引領者,隨著他們的成果不斷在臨床應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從最初平均9個月生存期,提升至今中位生存期40多個月,越來越多人相信,肺癌真的可能成為「用藥控制的慢性病」。還有什麼重磅成果需要召開「登陸《柳葉刀·腫瘤》新聞發布會」?
  • IMFINZI(Durvalumab)顯著延長III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
    在主題研討會上公布了III期臨床試驗PACIFIC的總生存期(OS)結果。PACIFIC研究結果顯示,IMFINZI顯著改善了OS(試驗的第二個主要研究終點),不論患者的PD-L1表達水平如何,與標準療法相比,IMFINZI降低了患者32%的死亡風險。(HR 0.68, 99.73% CI  0.47-0.997; p=0.0025)。
  • 健康|Ⅲ期肺癌患者把握治療「關鍵窗口期」有臨床治癒機會
    Ⅲ期肺癌是 " 關鍵窗口期 ",接受規範化治療有臨床治癒機會,而錯失治療良機很容易進展到Ⅳ期(晚期)肺癌。為幫助Ⅲ期肺癌患者把握治療 " 關鍵窗口期 ",獲得規範化、精準化、個性化的一站式多學科聯合診療,12 月 8 日下午,祈福醫院 " Ⅲ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 " 正式掛牌成立。開通聯合門診後,Ⅲ期肺癌患者掛 1 個號即可享受多學科專家會診,不必再奔波於多個科室之間。
  • 首屆CSCO小細胞肺癌大會召開,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密切關係
    工人日報客戶端4月19日電 4月18日,主題為「生命之間」CSCO小細胞肺癌大會通過網絡多地連線的形式在線舉辦。全國肺癌領域頂級專家聚焦中國「小細胞肺癌」,分享三十年來中國小肺領域生命之間最感動且溫暖的心路故事,近600萬人次在線觀看了大會。
  • 世界無菸日丨吸菸與小細胞肺癌相關
    其中,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發病人數為78.4萬,肺癌防控形勢嚴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肺癌發病率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對於吸菸的年輕人群來說,提高自我的控煙意識,做好肺癌防治至關重要。
  • 新藥阿法替尼可顯著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 國內將於7月份正式上市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表示,現代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分子基因水平,根據肺癌的基因分型進行治療,可以大幅提高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第二代不可逆靶向藥的上市,可以給患者帶來顯著的生存獲益。(吳一龍教授)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12% 主張初治用二代靶向藥肺癌如果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實現根治。
  • 肺癌晚期吃靶向藥能活多久?解決這件事,可以活更久
    目前,肺癌的診治水平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發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手術已然不適合,那麼化療與靶向,哪個更能延長生存期?不同臨床分期的生存率有所不同,隨著期別的增加,其1、3、5和8年生存率遞減,I期的1、 3、 5和8年生存率均>50%,中位生存期達9年,而IQ、IV期的遠期生存率明顯降低。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差異也很大,在鱗癌、腺癌和小細胞肺癌中,鱗癌患者的預後較好,中位生存期達1.75年。其次是腺癌,中位生存期為1.6年,而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後則很差,中位生存期僅為0.9年。
  • 看肺癌「一站」解決,江蘇省腫瘤醫院成立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胥林花)得了肺癌,特別是中晚期肺癌,很多患者往往奔波於胸外、內科等各種科室,往往各個專家拿出的治療方案還不一樣,讓患者十分困惑。為更好服務於腫瘤患者,整合各腫瘤學科專業技術的團隊優勢,12月9日下午,江蘇省腫瘤醫院舉行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會,由省腫瘤醫院日間化療病房沈波主任牽頭的「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正式成立。今後肺癌患者到該院就診,不必再內、外、放、介入等科室跑個遍,而在中心內「一站式」搞定。
  • 《細胞》:非吸菸者的肺癌與吸菸者的肺癌是一種不同且獨特的疾病!
    然而,在咱們東亞地區,有很多肺癌患者從不吸菸,尤其是女性患者。遺憾的是,誘發不吸菸人群患肺癌的環境因素,以及它們的致癌機制目前仍不太清楚[3]。不僅如此,我們甚至對非吸菸者肺癌的分子特徵都沒有深入地了解。
  • 國際肺癌日丨肺癌十大問題一次說清楚
    40歲以上,如果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吸菸超過400支年(戒菸年齡小於15年);職業或環境中接觸各種致癌因素;曾經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有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肺結核等病史,即為肺癌高危人群,應特別注意防癌,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及肺癌篩查。
  • 肺癌幫提示:乾咳兩周+抗炎無效,或許是肺癌的預兆
    專家提示,如果幹咳久治不愈,需警惕肺癌。   肺癌幫介紹,肺癌具有高隱匿性,早期無明顯症狀,如果不定期體檢和預防,很多人有症狀時去檢查發現肺癌晚期。所以早期預防和體檢很關鍵。   不能忽視的肺癌早期信號   1、聲音嘶啞   據統計,約有20%一30%的肺癌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包括早期內出現聲音嘶啞,其中中央型肺癌可高達40%。
  • 肺癌幫解析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路線圖
    在肺癌中主要發病的肺癌類型為非小細胞肺癌,在異常的組織學變異作用下,任意一種非小細胞肺癌都有可能發生。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病與吸菸有關,但從未吸菸的人也可能發生腺癌。而據肺癌幫介紹,其實非小細胞晚期轉移性疾病患者在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和其他支持性治療下可以延長生存期,並緩解症狀。
  • 香港演員曾偉權肺癌去世!治療肺癌要花多少錢?▎肺癌關注月
    肺癌的現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最新數據(數據一般滯後3年),僅2015年這一年,全國範圍內就有393萬人被判定得了惡性腫瘤,肺癌佔這一年惡性腫瘤人數的20%。肺癌的原因致癌風險因素大致分為兩類:內源和外源。內源主要是遺傳和年齡,外源主要是生活習慣和環境風險等。肺癌的治療方法與費用肺癌所經歷的階段大概可分為確診(部分患者還會有會診/二次診療)、治療和康復/穩定三個階段。
  • 腿痛不要以為是關節炎,可能是肺癌骨轉移!肺癌要先分期後治療
    並且肺癌發病隱匿,確診時大約 50-70% 為晚期,10-15% 的肺癌患者出現骨轉移的情況,很多患者是以骨轉移為首發症狀的。 骨轉移症狀與腫瘤轉移的部位、數量有關,因此肺癌肋骨轉移造成的胸痛,多表現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確壓痛點的疼痛。脊髓轉移造成後背部正中或病變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軀幹的骨轉移造成該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 吳一龍:肺癌靶向藥千萬別亂吃
    2017年最大的肺癌精準治療變化就是,確認有基因突變的肺癌術後除了化療還能吃靶向藥;手術切除腫瘤後做EGFR-TKI輔助治療2年,甚至比術後化療顯著延長患者無瘤生存期10.7個月,復發、死亡風險降低40%!
  • 健康醫答|這種肺部問題很少見,但和肺癌「相提並論」,要當心
    間質性肺病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其中腫瘤也是致病因素之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腫瘤和肺病,該先治療哪一個?下面,讓我們跟著孟瑩醫生一起來了解一下!間質性肺病是一種不是肺癌的「肺癌」肺作為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出現問題時易引發各種疾病,其中肺炎、肺癌與肺結節等為大家熟知。在很多人看來,肺癌已經是最嚴重的肺部疾病了,不曾想間質性肺病對人體的危害並不亞於肺癌。
  • 肺癌大咖·張宇: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防護?免疫不良反應有何徵兆?九個...
    對於早期患者來說,以手術治療為主;中期患者需要內科、外科和放療科等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晚期患者則主要是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化療和以及與抗血管生成治療的聯合。近10多年來肺癌的治療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例如外科手術微創化,放療設備和化療藥物更新迭代,還湧現出了許多靶向和免疫治療的藥物,使肺癌的治療取得長足的進步,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了顯著的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