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的大伯之前說身體不適,後來在家人陪同下去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結果被確診肺癌晚期。因為是癌症,大家都知道很難治療,而且大伯家裡並不富裕,於是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但是小A的爺爺奶奶卻不同意,他們說:「必須治療,哪怕只能多活一年,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別自己先給自己斷了後路。」
小A也認為大伯應該治療,她覺得現在醫學水平這麼高,肺癌雖然可怕,但不至於無藥可救,積極治療,說不定多活10年也沒問題!
如果不幸患上肺癌,還能活多久?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曾發布過一組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新發的肺癌病例有182.5萬,是新發癌症總數的12.9%。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肺癌的生存率只有18%。而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跟死亡率已經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首位。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癌症報告》統計數據中顯示,我國肺癌每年新發病例高達78.4萬。而肺癌的生存率僅有19.8%。每個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都有所不同,我們常可以看到新聞報導,不同肺癌患者的存活時間差異明顯。
之所以會出現較明顯的生存率差異,這跟肺癌患者自身的體質、病程、治療程度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都跟那些因素有關係?
1、肺癌的分類:肺癌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包含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幾種類型,佔肺癌病例的85%。非小細胞患者的生存期要比小細胞肺癌顯著延長。而小細胞癌的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局限期的小細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12-18個月,廣泛期是6-10個月。
2、肺癌的分期:肺癌的生存率與診斷分期有著重要的關係,例如非小細胞癌患者,可以分為Ⅰ期至Ⅳ期。其中Ⅰ期是最早階段,又可分為ⅠA期和ⅠB期,Ⅰ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了規範的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可以在80%以上,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ⅠB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要低一些,但五年生存率也有大約60%。但如果是最晚期的Ⅳ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已經難以進行手術治療,其5年生存率僅有2%。總的來說,分期越早的患者生存時間越長,反之則越短。
3、患者自身狀況:每個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以及對藥物的敏感性、治療的規範性,也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跟生存期。特別是是否有積的參與並配合治療,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患者在確診後總是更願意相信某些「神藥、偏方」,因此導致病情延誤加重。
4、其它因素:例如治療的費用,一些患者在確診之後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而無奈選擇放棄治療。此外還有治療期間的護理、患者的營養、精神狀況等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肺癌生存率跟生存時長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而想要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最關鍵在於早期診斷跟早期治療!目前較為推薦的肺癌篩查手段為低劑量螺旋CT,該篩查手段可以幫助提高肺癌的診斷率。
對於肺癌的高風險人群,例如長期吸菸、二手菸接觸者、家族史、肺部慢性疾病者等等最好是定期體檢,在醫生的建議選擇是否增加針對性篩查。患有肺癌的患者也要帶有積極的心態,積極接受規範的治療,隨著醫學手段的不斷發展,科學規範的治療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陳首英.劉福林.龐志剛.周玉娟.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及生存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文獻信息.2004,(1):1-3.
[2]於正倫.張曙光.張其剛.張林.影響肺癌手術患者生存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6,(6):466-47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