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三杯兩盞淡酒去,痴看李白狂笑顏》

2020-12-26 科右中旗廣播電視臺

三杯兩盞淡酒去

痴看李白狂笑顏

若有三杯好酒

酹月一杯

自取一杯

為李白

留上一杯

喜歡李白。喜歡李白的「會須一飲三百杯」,喜歡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喜歡李白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喜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與李白一起,一起遊山玩水,一起飲酒作詩……這一切都那麼地痛快淋漓。

自從學了第一首李白的《靜夜思》,我就總會想:是什麼,成就了李白?你瀟灑飄逸的身影,從頁頁詩篇走出。仙骨豪情,傲岸不屈。你光彩奪目的文字,刺痛了多少雙習慣了漫長黑夜的眼眸。每學一首李白的詩,腦海中都會不自覺地閃過這樣一個問題。或許,是因為太崇拜。苦苦地追尋多年,如今終於知曉答案。

當然是酒!

李白喜歡飲酒。他與酒相伴一生,也與酒共賞大唐盛世。他自己說過,「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余光中也曾評價他,「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不能沒有酒。因為有了酒,李白的詩才有一股香醇的酒香。酒也不能沒有李白。因為有了李白,酒香才得以在李白的詩文中,流傳千古。

年少的我,總有一種「對月狂飲三百杯」的無知輕狂,於是便有了在月光下自詡是李白的粉絲的本錢。我也常常作詩,也常常沐浴著月光漫步長街,卻始終沒有李白的那種神韻,那種自如的飄逸。

李白酒喝得好,詩作得也好,但李白最想做的,卻是登上仕途的頂峰——當個宰相。李白想像,大唐將在他的手下翻開新的一頁,皇帝將奉他為貴上賓。可這些,終歸都是想像。時間越長,李白越覺得朝中的日子不好過,乾脆辭了官,成了一個自由的遊吟詩人。這些,對李白的詩都有著莫大的影響。李白的詩,也因為這些變得更加純粹,更加狂放。

喜歡李白,喜歡李白的豪情萬丈,喜歡李白的瘋癲痴狂,喜歡李白的浮遊浪漫。

若有一杯好酒,一定留給你,李白。

指導教師:巴彥呼舒第三中學 郭麗娜

相關焦點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你看我面無表情,以為我不快樂,其實我沒有不快樂,只是也沒有悲傷而已,有些人像入了迷著了魔一樣的探究自己若有若無的那一縷感覺。人不能太專注於內心的感覺,即使在浩渺如波的宇宙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如滄海一粟,還是努力過好世俗的生活。海子說: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想他一定是怕自己太過於追求那種精神的感覺而無法自拔,在提醒自己吧!可惜,他並沒有走出自己的感覺。
  • 漫飲三杯兩盞似桃源——虞美人 飲酒
    晚霞舒展半邊天,漫飲三杯兩盞似桃源。人們常說「詩酒趁年華」,年少時飲酒,飲的是青春,是夢想,飲的是意氣風發,是搏擊風雨的膽量與豪氣。正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李清照說過「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而我卻在結尾和朋友們說「漫飲三杯兩盞似桃源」。其實,說到底,不管是懷著什麼心情什麼目的去飲酒,還是飲酒後是什麼心情什麼結果,都取決於飲酒之人本身的狀態和心態。「酒多傷身」、「酒是穿腸毒藥」,這些多是因為飲酒不當造成的,和酒本身沒有關係,比如飲的過量或是沒有選擇好適合自己的酒。
  • 煙雨夜讀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她的作品從清新可人的淺斟低唱轉為沉鬱悽婉。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說到酒與詩人你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白、白居易、蘇軾等一眾男文豪但你絕沒想到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居然是個酒鬼不信你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說到酒與詩人你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白、白居易、蘇軾等一眾男文豪但你絕沒想到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居然是個酒鬼不信你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據不完全統計李清照存世作品裡45首有23首都是關於喝酒的從比例上來說比詩仙李白還多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說到酒與詩人你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白、白居易、蘇軾等一眾男文豪但你絕沒想到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居然是個酒鬼不信你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三杯兩盞,誰曉相思滿
    三杯兩盞,誰曉相思滿 作者:恆慈,楊澤田圖片:網絡 編輯:一夢芳菲 ID:dreamflymf 千秋歲(春愁) 文/恆慈 三杯兩盞
  •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紅塵中紛紛擾擾的事情,在三杯兩盞淡酒裡談過;世上任何的霸業雄圖,午後一壺茶裡消磨。 萬丈紅塵和三杯酒, 千秋大業 和一壺茶,明顯是一個拿來對比的關係。萬丈紅塵和三杯酒比, 千秋大業 和一壺茶相比,其中的滋味如何呢?作者的意思是,差不多差不多……既然如此,又何必那麼去執著的追求霸業紅塵呢?三杯淡酒,一壺清茶,足矣!!
  • 這幾位詩人的詩中酒香四溢,光看詩就醉了!
    每次讀到李白的詩,總會想到一個詞語叫做詩酒聯姻。確實許多人們會借酒澆愁,或是酒後真言。李白是出了名的詩仙,在他的洋洋詩篇中,往往可以嗅得絲絲酒魂。而他本人更是在鬥酒中,怡然成詩,令人折服。其實除了李白之外,還有不少大詩人酒興指數很高,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對月三杯兩盞,品味似水流年
    對月三杯兩盞,品味似水流年。落葉誰恨葉飛無眷戀,奈何霜雨拗相彈。西風不顧蕭疏影,南舍漫吟淅瀝言。水榭山亭知熱冷,飄蓬逆旅念團圓。游離不是移情物,零落成泥潤翌年。楓葉丹雁去西風吹葉亂,漫山楓染運思丹。輕揉萬縷織春夢,力挫千文秀筆緣。坐等常隨飛絮舞,凝眸偶作媚俗言。人生本就無多日,歲月何堪情空閒。
  • 三杯兩盞淡酒,一輪新月如鉤
    看古人的畫,總央青山一起去,她對書畫從不深究,唯喜卷尾的跋,昏暗的燈光底下,聽她輕輕地念,看這眼前的畫墮入凡塵,如紅樓往事般輾轉流離,心中生出無限憐愛。畫展罷了,與青山在平江路飲酒敘舊,她竟一本正經拿出巧克力送我,紅彤彤的盒子,扎一朵金蝴蝶結,看我神色平常,微微一笑,又掏出一粒松果:「呶,玄墓山上聖恩寺裡撿的。」
  • 李清照的三杯酒,嘗盡人生的喜與愁
    少年李清照隨父親生活於汴京,讀書、遊玩、會友,過著優雅無憂的生活,看盡京都的繁華,讓人好不羨慕。更重要的是,她不是富貴家庭的「傻白甜」,她聰慧過人,「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18歲,李清照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從此過著「賭書潑茶」的神仙眷侶生活,如果不是「靖康之恥」,也許她就是安逸一生。
  • 蒲永見:三個關鍵詞——在趙斌《李白的意義》研討會上的發言
    在談《李白的意義》之前,請允許我先談談趙斌的意義。認識趙斌,是在一九八九年春。我是一九八九年一月調入江油的,可見,他是我來江油後認識的最早的詩人(作家)之一。這麼多年,我們接觸甚多,相談甚歡。他為師、為人、為文都堪稱優秀。在這個浮華的時代,他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潛心研究李白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先後創作了大量優秀詩文,出版了四部專著。
  • 三杯兩盞淡酒,一輪新月如鉤
    看古人的畫,總央青山一起去,她對書畫從不深究,唯喜卷尾的跋,昏暗的燈光底下,聽她輕輕地念,看這眼前的畫墮入凡塵,如紅樓往事般輾轉流離,心中生出無限憐愛。畫展罷了,與青山在平江路飲酒敘舊,她竟一本正經拿出巧克力送我,紅彤彤的盒子,扎一朵金蝴蝶結,看我神色平常,微微一笑,又掏出一粒松果:「呶,玄墓山上聖恩寺裡撿的。」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再來兩杯淡酒
    李清照可以說是一個酒鬼,非常喜歡喝酒,我猜是像現在的米酒黃酒或者果酒一類的酒,雖然到不了李白那種嗜酒如命的地步,但也是經常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要寫詞,比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李白一首贈別詩開闊疏朗,美酒不須醉,願君展翅飛
    李清照飲酒不輸鬚眉,夢醒之後也要吃上「三杯兩盞淡酒」;蘇軾更是狂放,「酒酣胸膽尚開張」。李白本來見了酒就走不動路,不僅勸人「將進酒,杯莫停」,自斟自飲時也對影成三人,「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可是有一回,李白勸人喝酒,卻不願喝醉。廣陵贈別 唐代:李白玉瓶沽美酒,數裡送君還。
  • 李姓家族出一上聯:「李白、李清照、李鴻章」,其他家族巧妙回應
    李姓家族出一上聯:「李白、李清照、李鴻章」,其他家族巧妙回應文|娜菲解說對聯可謂是中國特色文化標示之一,不僅僅是傳統節日的標準配置,更是傳承中國的美麗的漢字文化。李姓家族出一上聯:「李白、李清照、李鴻章」,其他家族巧妙回應。而百家姓又是中國的一大特色文化,姓氏文化也是源遠流長。中國的三大姓,張李王,家族人群數量可謂是越來越大。而這三大家的名人也是數不勝數,再加上劉陳這兩個大姓,總人數就佔了全國人民人數的五分之一,不然也不能稱之為大姓氏了。
  • 今日宋詞——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
    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譯文】壺山居士,人還沒有老心就懶散了。喜歡學道的人,家中裡辦了讀寫用的竹九、憩坐用的蒲團、煮茗用的茶碗。有青山可以觀賞。築有小茅屋三間,再開闢一條小徑,俯視溪水,將高大茂密的竹子栽滿屋子的四周。有客來請自便,隨分吃一點家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