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涪陵高鐵北站依然人流如織,眺望遠方,一座嶄新的「高鐵新城」已經初具規模。
一街之隔,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建設工地如火如荼。
翻開重慶地圖,涪陵獨特的區位呼之欲出:地處「渝東門戶」,與渝東北、渝東南城鎮群唇齒相依。
有關規劃專家表示,以「高鐵為媒」,涪陵新城區以「產」興「城」的城市發展戰略,必然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以及產業的高密度集聚,在助推全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帶動重慶「兩翼」 齊飛。
十年磨一劍 綠地與城市守望中共成長
十年,日新月異,綠地卻始終十年如一日守候在涪陵這篇土地上,10年間共三個項目落子新區,形成150萬方品牌大城,可以說綠地不僅是涪陵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城市發展的助推者。
2010年綠地首入涪陵,在涪陵成功開發了綠地·海域和綠地·瀾嶼。
2018年,綠地在涪陵再落兩子: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綠地新裡·秋月臺,開發面積超200萬方,實現了一地的「雙盤聯動」。
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項目,更是綠地創新塑造高鐵全功能城市綜合體的一個新起點。
據了解,整個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位於涪陵新城區李渡板塊的泛CBD高鐵組團,總佔地約1067畝,總建築面積約201.1萬平米,在規劃和設計上,綠地就給予了這裡全新的註解:重新定義城市中心的概念以及地段價值。
在涪陵新區規劃中,高鐵片區核心區總規劃4平方公裡,而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就佔據了核心1.5平方公裡。
這是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地)在重慶打造的又一城際空間站。
同樣的布局,綠地此前在全國各地早有不俗表現。
據了解,綠地集團進入重慶以來,相繼推出了綠地翠谷、綠地新都會、綠地海棠灣、綠地海外灘、綠地城、綠地海域、綠地保稅中心等一系列中高端樓盤。
被當地政府看好,除了綠地「服水土」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綠地打造高鐵經濟有著紮實的「內功」。
翻開綠地集團的發展史,猶如一本厚重的經濟教科書:
綠地集團成立28年,立足地產開發,同時拓展「地產 」的多元化產業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別產業,旗下骨幹企業「布局東西南北中、覆蓋投融建造管」,積極承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橋梁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整體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隨著高鐵經濟的發展,綠地在宿州,徐州,鄭州,宜賓、萬州等十來個城市布局城際空間站系列項目,利用「高鐵 房地產」兩大支柱產業打造城市化、產業升級化、經濟結構轉型的理想人居。
據統計,近年來,綠地將高鐵站與居住、商務、會展、商業、教育、醫養、旅遊等業態融合,目前已成功布局國內約20座城市,正與中國高鐵同步延伸,形成全國網絡化布局。
一子落全盤活。
期間,綠地打造的每個城際空間站都推動了當地城市業態的「晉級」。
宜賓城際空間站成了擁有智慧旅遊集散中心、高鐵總部商務中心、跨境貿易商業中心的川南區域新中心;
萬州城際空間站重點建設集醫療、康養、教育等多元業態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和雙子塔;
南充高鐵商務中心依託高鐵站前廣場城市綜合體,打造高鐵經濟現代服務業中心;
……
精心布局,匠心構築。這些項目,都成了當地區域與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把握城市脈搏 布局高鐵新城帶動「兩翼」齊飛
俗話說:高鐵一響,黃金萬兩。綠地涪陵城際空間站坐擁交通樞紐,擁有「五橫五縱」高速鐵路網將猶如動脈貫穿全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最強勁的動能和人流支撐。
有關人士表示,現實中,高鐵所經之處,必會為站點城市帶來強大的人流客流,帶動城市的物流、商業、旅遊業等多方面的發展,而區域則將乘著高鐵經濟的東風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定程度上,誰在高鐵布局中佔據先機,誰就能贏得未來。
據了解,5月15日,涪陵區舉辦2020年上半年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籤約項目涉及智能裝備、電子信息、能源及材料、生物醫藥、糧油加工、新型建材、汽車零部件、數字經濟、商業綜合體等眾多領域等眾多領域,呈現出產業涉及面廣、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智能化程度高、帶動示範性強等諸多亮點。
涪陵區有關人士表示,涪陵在重慶版圖的幾何中心和「一圈帶兩翼」的重要節點,因為特殊的區位優勢,讓「高鐵新城」在重慶渝東北、渝東南地區「兩翼」都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為了起到「帶動」作用,涪陵正積極推動軌道交通、市域鐵路、城市快速通道建設,主城都市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將成為現實,一條條高速路網全面延申和鋪開。
一江碧水拍案起,激起千層涪陵浪。
太極涪陵製藥、鑫源動力、三海蘭陵、頁巖氣勘……隨著眾多知名企業搶先入駐涪陵新區,一座具有現代化氣息的產城融合「高鐵新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