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國家公園:探索南方丘陵山地自然保護新模式

2020-12-11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記者 曹雲 本報通訊員 楊鵬

        2020年1-2月,據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候鳥野外觀測站監測,過境候鳥數量、種類分別達104種90.7萬隻,較2019年同期增加9萬餘只,為歷史新高。

        境內過境候鳥數量創歷史新高,是試點區建設成效漸顯的具體體現。

        2020年4月27日,始於2018年4月28日的兩年封禁到期。兩年內,試點區通過對十萬古田、金童山、十裡平坦3處區域實行封禁管理,加快生態環境自然和人工修復,吸引了中華沙秋鴨、鴛鴦等珍稀鳥類前來安家落戶。

        「得益於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我們在大山深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談及試點區4年建設歷程,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山清水秀

        自然資源獨特豐富

        2016年7月,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主要由城步縣域內原湖南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4個國家級保護地整合而成。

        試點區總面積635.94平方公裡,下轄7個鄉鎮36個村(居)、3個國有林場、1個牧場,有常住人口2萬人。

        通過嚴格保護、自然修復、體制機制改革等措施,力爭把南山國家公園建成南方低山丘陵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的樣板、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社區發展與生態系統保護互助共贏的樣板、南方景觀破碎化山地中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原生殘餘斑塊保育修復的樣板、自然資源資產集中統一管理的樣板、國家公園資源全民共享的樣板,是南山國家公園建設的總體目標。

        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有維管束植物224科904屬2393種、野生脊椎動物31目100科337種,堪稱生物物種和遺傳基因資源的天然博物館。

        在這裡,珍稀保護物種眾多,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冷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林麝、白頸長尾雉等。

        作為南嶺山地區域特徵的代表,公園擁有我國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山泥炭蘚沼澤溼地、「東南亞第一近城綠色長廊」兩江峽谷、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林、南方最大高山臺地草地草甸,涵蓋了我國中南部山地森林、溼地、草地三大典型生態系統。

        公園自然景觀獨特,生態系統代表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強,保護價值高、生物學意義巨大,是我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典型代表。

        生態保護全面展開

        試點以來,在完善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的同時,具體採取7項措施,加強生態保護。

        健全保護制度。根據《南山國家公園管理辦法》,配套出臺產業準入正負清單等各項制度、規程60餘個,以行政規章為統領、專項制度為支撐的生態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深化基礎調查。試點區成立之初,大力開展自然資源及社會經濟普查摸底,形成了《綜合科學考察報告》成果。在此基礎上,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完善各物種種群數量、生境、棲息地等基礎數據。試點區新記錄植物342種、新發現2種,新記錄動物59種、新發現3種,並捕捉到林麝影像,新發現冷杉種群1500餘株、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3萬餘株。

        加強生態修復。通過退出礦權區域自然恢復、退種退牧、生態修復項目建設等,恢復或修復林地0.5萬餘畝、草地1.6萬畝,自然植被覆蓋率由原來91%提高至92.7%。

        健全保護機制。出臺《科研獎勵制度》,建立科研站(點)6個和冷杉科研基地1個;設立候鳥通道保護等監測點、管護站12個;實行核心保護區全覆蓋封禁管理;與廣西龍勝等地籤訂湘桂邊界戰略合作協議,確保邊界生態安全;制定《巡護管理制度》,實行分組分區包幹,形成常態化機制;實現和城步縣森林火災聯動應急機制,成立了應急分隊;改革公益林管護制度,實現公益林護林員、森林防火巡山員、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員「三員合一」。

        實施產業退出。重點實施了礦權、小水電、風電、旅遊開發四類產業退出,共退出礦權15座,退出小水電1座(2022年後續退出5座)、終止規劃小水電1座,緊急叫停已核准風電項目2個、退出在建風電項目1個,退出旅遊開發項目3個。

        推行生態移民。結合易地扶貧,搬遷125戶522人。已搬遷戶家庭人均年收入8215元,較搬遷前增長14.9%。正在實施南山片區生態移民,計劃再搬遷17戶77人,10月底完成主體工程。

        開展專項行動。主要有野生動植物保護、控違拆違、環境綜合整治3項。查處野生動植物刑事案件28件,拆除違建15處2500平方米,白雲湖水庫退出營運船舶279艘、撤除網箱養魚597個2.5萬平方米、關停沿岸餐飲店16家。

十萬古田杜鵑花海

        社會參與覆蓋面廣

        面向社會,實現共建共管共享是試點建設目標之一。

        根據功能分區,制定了生產生活區域圖,明確邊界劃定,重要地段設標牌標識。

        出臺《建設管理辦法》等,嚴禁佔用生態保護空間,嚴格社區建設批建程序,確保各類建設零違法、零違規。

        為推進特色小鎮和入口社區建設,出臺了《社會協調發展管理辦法》,依託南山景區旅遊資源優勢,啟動特色小鎮建設,計劃投資10億元。以訪客集散中心打造為重點,啟動實施了南、北兩個入口社區提質改造項目建設。

        生態公益崗位以購買社會服務方式運行,已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護林員429名,聘用環衛、遊憩服務等公益管護人員20名,全部為當地居民,人均年增收1萬元,帶動千餘名貧困對象就地脫貧。

        試點區共有林地面積82.57萬畝,其中集體林地54.36萬畝,佔65.9%。

        為加強集體林地管護,將試點區內25萬畝符合補充區劃的集體林地,整體納入生態公益林或天然林保護工程範圍。

        同時,推行集體林「三權分置」改革,在不改變林地、林木所有權及用途的前提下,按自願原則,以每年每畝20元價格將經營權統一流轉。

        目前,已申請流轉登記3000餘戶22.9萬畝,完成兌付1077.2萬元,戶均流轉面積76.3畝,林地統一管理比例達60%以上,流轉農戶年均增收3500元。

        社區群眾、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保障了試點區各項建設的平穩推進。

        出臺《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引導社會企業參與特許經營,現已引進湖南海南商會相關企業參與遊憩特許經營,並籤訂了《戰略框架協議》;與南山牧業公司籤訂協議書,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奶業特許經營模式。

        鼓勵當地居民自主創業,從事特許經營,現有遊憩農家樂達120餘家、從業居民1100餘人,年人均增收1.2萬元;奶業養殖320戶900餘人,年人均增收1.1萬元。

        志願者服務站、網上招募平臺和信息庫已建立,完成註冊600人,每年定期組織開展「愛鳥周」等志願服務活動5次以上。

        更加開放的國家公園全民共建共享格局逐漸形成。

千年苔蘚——中山泥炭蘚沼澤溼地

破解管理碎片化難題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雪峰山脈南段,境內崇山峻岭、溪河縱橫,是湘南地區一道重要的生態屏障。

        以往,保護地區劃重疊、行政分割、管理破碎化現象突出。區內原有4個保護地,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組建成立後,將機構職責全面整合優化,整體劃入,「一個保護地一塊牌子、一個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目標得以實現。

        2017年,管理局會同相關單位擬訂《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行政權力清單》,深入研究如何落實試點方案要求、突出生態保護、保護自然資源、履行試點區內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權等。

        2019年,湖南省政府印發《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行政權力清單(試行)》,將發改委、自然資源等10個省直相關部門的44項行政權力,集中授予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緊接著,邵陽市、城步縣分別將16項、137項行政權力集中授權給管理局。

        至此,總共授權各項行政權力197項,包括行政許可、綜合執法兩大類型。權力清單包括土地、採礦、建築等項目的行政許可權,這意味著,未來的建設規劃將以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為核心來開展實施。

        數據顯示,整合前,試點區內局部地段生態環境脆弱,殘存的原生植被斑塊達603塊,生態資源破碎化明顯。

        同時,土地權屬交錯混雜、保護地重疊、管理破碎化現象明顯。原有4個保護地均存在一定交叉重疊,實際管理中採用各自的保護標準和措施,對交叉重疊區域的管理或從嚴、或從輕,影響保護成效。

        現在,自然資源資產實行統一管理。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依法開展自然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摸清了自然資源種類、數量和權屬性質,劃清了所有權邊界,形成了自然資源現狀「一張圖」、登記「一個庫」、管理「一張網」,實現了自然資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目標。

        法規體系日益健全,出臺了《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辦法》。堅持「一園一規、多規合一」,出臺了《南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18-2025年)》,同步編制出臺了控制性詳規和候鳥通道保護等12個專項規劃。圍繞試點區建、管、營等各個環節,還出臺了《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建設標準體系》《建設管理辦法》,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規劃規範體系。

        以往「九龍治水」局面已被破除,實現了對自然資源的統一有效管護。「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正從理念變為現實。

南山牧場

南山牧場迎來轉型發展良機

        在南山風景名勝區,一望無際的草甸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鑲在平均海拔1700多米的山嶺之間。南山現有人工草場10.8萬畝、天然草場6.2萬畝。

        1956年,南山牧場在此正式籌建,開始種草養畜辦牧場,有「中國第一牧場」之稱。目前,這裡共有6個牧業分場、30個主要養殖區。

        據2017年統計,牧場有奶牛養殖戶254戶,總牲畜3787頭(不含生豬),包括奶牛、肉牛、山羊。30個養殖區中僅5個未出現超載,25個超載區共超1354頭。

        長期過度放牧,草場出現退化。在牧草引進過程中,也出現了非牧草類外來物種入侵。草場病蟲害、鼠害、有毒雜草同樣不容忽視。草場環境惡化,草地植被高度降低,土壤肥力下降,雨水涵養功能減弱,降雨集中時山體滑坡現象時有發生,水土流失加劇。目前,需要修復面積約13萬畝。

        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建設為南山牧場轉型發展帶來良機。試點區建設堅持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在核心保護區嚴格落實禁牧措施,在一般控制區嚴格實行以草定畜。同時,採取自然修復和人工幹預相結合的方式,穩步推進南山牧場(十萬古田)草畜平衡工作開展。

        2020年4月14日,試點區草甸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正式開工,保護修復區域主要包括原南山牧場所屬的大丫口、建家坪、場部、高山紅哨、紫陽峰、比武衝、深衝河、茅坪湖等牧區。主要工程措施有:高山草甸生態修復,道路破壞邊坡生態修復,封育網圍欄安裝,以除雜、治蟲、追肥為主的1年期強化管護,管護監控設施安裝與噴灌設施建設。修復工程覆蓋26%的退化或破壞草場。

        截至8月上旬,在各項工程措施中,邊坡噴播修復完成4.2萬平方米,茅坪湖綠化完成100%,草甸修復完成85%,網圍欄完成75%,除雜施肥完成90%,紫陽峰科普觀賞草地已完成85%。預計8月底前工程可全面完工。

        高山草場再次迎來勃勃生機。

相關焦點

  • 首批十大國家公園試點進入倒計時!湖南南山公園入選!
    南山國家公園 南山國家公園「升級」記 南山國家公園試點區位於南嶺山脈與雪峰山脈交匯地帶,是我國南北縱向山脈與東西橫向山脈的交匯地帶,也是我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中「南方丘陵山地帶」的典型代表。
  • 「網際網路+山地」新模式 探索貴州旅遊新徵程
    今年10月,首屆國際山地旅遊大會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舉辦,貴州省豐富的山地旅遊資源有了獨家展示的平臺,「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旅遊品牌的打造有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豐富「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旅遊品牌的內涵和外延,更好地挖掘貴州「國家公園省」的資源潛力,11月19日, 2015「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旅遊品牌媒體分享匯在貴陽舉行。
  • 南山國家公園,湘桂邊界的綠色明珠
    2016年7月,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主要由城步縣域內原湖南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4個國家級保護地整合而成。試點區總面積635.94平方公裡,下轄7個鄉鎮36個村(居)、3個國有林場、1個牧場,有常住人口2萬人。
  • 唐小平: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中國自然保護領域的新裡程碑
    2016年以來,全程參與了國家公園體制改革,參與了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等重大文件的起草,牽頭編制了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等,主持編制了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等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指導全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摘要國家公園是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地之一。
  • 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決定》),確定了「加強對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健全國家公園保護制度」的戰略行動目標。  我國正式以「國家公園」這一名稱來命名的自然保護地類型起步時間雖晚,但我國的國家公園是在先期建設發展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礦山公園等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良好生態吸引野生動物頻繁造訪
    無獨有偶,9月初,兩隻受傷的日本松雀鷹飛入邊溪苗寨百姓家裡,被當地村民悉心照料一個星期後,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工作人員見證下放歸大自然,日本松雀鷹繞著邊溪苗寨飛翔了兩圈才依依不捨消失在國家公園茫茫林海中。日前,中國鳥類學專家、湖南師大教授聞訊後欣喜不已,專程安排專業技術員在南山國家公園安裝監控器材追蹤拍攝。
  • 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
    來源標題: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各部委辦,市各國家機關,各國有企業,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
  •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自然保護和資源利用新模式,發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 ——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突出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社會公益性,發揮政府在自然保護地規劃、建設、管理、監督、保護和投入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自然保護的長效機制。
  • 湖南第一個國家公園,憑什麼是「南山」,而不是張家界?
    湖南最低調的景區,號稱南方呼倫貝爾,是全省唯一的國家公園卻鮮有人知!提起湖南的旅遊元素,估計很多人頭腦中馬上浮現的是奇山競秀的張家界,一碧萬頃的洞庭湖,亦或是最美山城鳳凰等。那麼在申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時候,偏居一隅,鮮有人知的南山憑什麼力壓群芳,稱為湖南的「第一個國家公園」呢?
  • 國家的十分之一,邵陽唯一!南山國家公園又出大招,驕傲!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順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在組織第三方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評估驗收,預計10月底前完成,年底將提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2016年7月,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主要由城步縣域內原湖南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4個國家級保護地整合而成。
  • 廣東擬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
    南都訊 記者陳燕 通訊員林蔭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指出,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
  • 【國家公園省 大美青海情】自然保護地社區發展與全民共享
    編者按  8月20日,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在西寧舉行了主題為「自然保護地社區發展與全民共享——自然保護地促進社區發展與減貧」的分論壇,論壇與會專家、嘉賓緊緊圍繞論壇主題,積極探討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推進自然保護地全民共享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研究深入、討論充分、建議深刻,碰撞出許多思想的火花,為建立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訪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
    12月8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城步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羅建南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城步縣委、縣政府將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做好結合文章,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高質量建設南山國家公園的實際行動,以實幹實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羅建南介紹,城步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省深度貧困縣。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成立
    成立大會現場【本刊訊】2018年12月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雲南昆明舉行野生動物保護區委員會換屆暨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成立大會,標誌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有關司局和單位、全國各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委員會、籌備組)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代表共121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 重慶城市山地公園(南山)南大門亮相,造型驚豔!
    南岸微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重慶城市山地公園(南山)南大門亮相!近日從南山生態帶管委會獲悉重慶城市山地公園(南山)南大門工程已基本完工該門位於廣黔路、黃金公路和福壽路的交匯處是南山風景區的重要入口之一也是火鍋一條街、九街壹華裡等景點的必經之地地標性突出將為南山風景區
  • 將南山城市山地公園打造成主城5A級景區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南山城市山地公園建設。不少政協委員也對南山城市山地公園的打造相當關注。   民革重慶市委提交了一份集體提案,建議將南山城市公園建設成主城區首個5A級景區。   提案認為,可按5A級目標高品質建設南山山地城市公園,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示範樣板。
  • ...訪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城步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羅建南
    12月8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城步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羅建南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城步縣委、縣政府將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做好結合文章,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高質量建設南山國家公園的實際行動,以實幹實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羅建南介紹,城步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省深度貧困縣。
  • 廣東國家公園建設,你最關心的都在這裡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通知》,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
  • 邵陽人口「最少」,GDP「最低的」縣,卻有省內唯一的國家公園
    城步縣境內以山地為主,丘陵、岡山、溪谷平原兼備,最高峰二寶鼎海拔2021米,縣內湖南南山國家公園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是縣域面積的四分之一,公園的動植物資源豐富,而且非常珍貴和稀少,保護價值非常高,南山國家公園的風景優美獨特,翠綠的翡翠,鑲嵌在湘桂邊境的高山和險峻的山峰上,23萬畝集中片的草山和草坡有著南方呼倫貝爾的美稱。
  • 《四川省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方案》
    原標題:《四川省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方案》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