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南北交界處,南京人的飲食也是南北兼容,鹹甜皆愛。比如酸菜魚,明明是四川菜式,卻經常出現在南京的大街小巷。
魚為主料,酸菜為輔,久煮入味,食之魚片鮮嫩軟滑,湯底酸辣麻爽,令人白吃不厭,回味無窮,難怪酸菜魚能成為南京人的心頭好。
說到酸菜魚,一定要提到的店就是忘不了。據說老闆原先是做龍蝦出身,卻沒想到後來店裡賣的最好的是酸菜魚。
他們家原先的地址在北圩路上,那邊的居民多是拆遷戶和南京土著,人均四五十的忘不了既好吃又實惠,加上附近曉莊學院和南審的學生,忘不了一舉成為附近最火爆的餐廳。
為了吸引更多的食客,有想法的老闆乾脆把家裡的兩匹寵物馬拉出來當成看門的吉祥物,於是吃酸菜魚,和馬拍照片成了那個時候最潮的事。
可隨著城市發展,忘不了面臨搬遷的難題,「徵」字上牆,讓不少吃慣了他們家的客人擔心傷感,而等到忘不了真的在北圩路上消失後,大家更是無比懷念這家曾經風靡了整個南京的酸菜魚店。
忘不了去哪了?忘不了還在嗎?忘不了會回來嗎?忘不了不會回來了,因為它已經搬遷到應天大街,並且新裝修的店面更大氣更豪華。
還是和從前一樣的味道,煸炒出來的酸菜酸爽鮮脆,薄薄的魚片即便煮熟後仍然晶瑩剔透,吃起來順滑軟嫩,沒有一點腥味,吃過的確很難忘得了。
黑皮酸菜魚因為老闆長得黑得名,和忘不了一樣,並不是做酸菜魚出身,是半路出家成名,搖身一變成遠近聞名的酸菜魚館子。
老闆每天從早忙到晚,食客們也每天從早吃到晚,飯點的時候,裡裡外外多少桌子都不夠坐,就算要等很久也沒什麼人半途離開,生動形象詮釋了南京吃貨們的執著精神。
口味好當然不是憑空來的,老闆選用的是大小正好的活魚,每天現殺。片魚的時候也很講究,採用的是豎刀紋,這樣切出來的魚片不僅紋路好看,而且沒有魚刺。
切好的魚片不加佐料醃製,直接進鍋然後半熟出鍋。酸菜用花椒、芝麻、辣油、蒜泥炒熟炒香,將麵筋泡、金針菇。火腿腸等配料煮熟,最特別的來了,他們家是直接把油料倒在魚片上,這樣做出來的魚片才最嫩。
因為佐料和配菜較多,所以黑皮酸菜魚的口味比較豐富,因為魚片實在太嫩了,所以用筷子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然很容易夾斷。
裘正酸菜魚據說是南京最早的酸菜魚,前身是三牌樓大街的鴻凌酸菜魚。他們家的酸菜魚和別家有個非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們家其實並不是酸菜魚,而是酸菜魚火鍋。
將酸菜魚湯底倒進火鍋裡,然後和涮肉一樣,魚片是用涮的方式來吃,老闆對此自信的說,這種吃法是顛覆性的。
為了能名副其實,老闆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市場選魚,挑選的標準很嚴格,要6-8斤大小,魚身的鱗片和魚頭不能有一點破損。
片好的魚片至少醃製兩個小時以上,湯料是用豬骨、雞架燉製六個小時以上,直到把香味鮮味完全燉出來,這樣還不算完,還要加入魚頭燉煮六個小時。
熬製了十二個小時的湯底已經能鮮的掉渣了,然後再加入蔥姜蒜和泡椒等調料。正因為誠意滿滿,所以店裡很多客人吃酸菜魚只吃他們一家。
老酸菜會比較酸一點,加了泡椒後辣味也很足,因為是涮燙的方式,所以魚片夠鮮夠嫩。吃完了魚片後,還可以點上一些蔬菜肉類繼續涮煮,同樣美味。
寧海路上的金良酸菜魚,是很多南師大、南大、河海等學子們對於南京這座城市的美好回憶,20元一份的酸菜魚不僅解餓而且解饞。
學生們在這裡約會聊天,討論著校園裡的八卦和沒完成的課題,青春氣息鋪面而來。
很多慕名而來的客人在看到店面的時候會有一點失望,因為無論是門頭還是店面都太平常了,就這樣,已經是重新裝修過的。但味道的好壞和裝修無關,金良酸菜魚依舊每天人滿為患。
酸菜魚的份量十足,並且這個分量不是用酸菜堆出來的,而且實打實的魚片,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老闆這樣真的賺錢嗎?
魚片切的比較厚實,上裹有一層澱粉,所以吃起來更加軟嫩,酸酸辣辣的湯底一點都不油膩,還可以點上一份肥腸,不要太滿足。
從孝拍檔家的酸菜魚被不少人稱為南京最好吃的酸菜魚。每天人氣爆棚不說,去之前最好先問一下,不然想吃的菜品賣完就要白跑一趟了。
吃他們家的酸菜魚一定吃先喝湯,然後吃魚,因為魚湯本身已經足夠鮮美,放著這麼好喝的湯不喝,簡直是一種浪費。
店裡每天處於爆棚狀態,客人上門風雨無阻,下雨天門口還排隊也是常態,老板每天要賣掉200多盆酸菜魚,就這樣,還有經常有上門的客人吃不到的。
那麼湯底鮮美的原因是什麼呢?原來色澤金黃的湯底是老闆用黑魚精心熬成的,魚的大小有講究,必須是在一斤六兩到一斤八兩之間,這樣大小的魚肉質細嫩,更容易熬成鮮美的魚湯。
熬製好的原湯顏色白雪,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為了保證魚片的滑嫩,進鍋三十秒後出鍋,魚片和魚湯是最完美的搭配。加上酸菜和少許辣油,堪稱完美。
雖然口味不算特別辣,但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下肚,難免出層薄汗,再品嘗魚片,鮮嫩入味,配上一碗白米飯,吃的整個人身心俱爽。
胡大酸菜魚也是南京知名的老字號,在江寧開了十六年,影視明星唐國強曾經在這裡連續吃了一個月的酸菜魚,可見味道之好。
臨走前,唐國強還給老闆留了字:胡大酸菜魚,江寧一絕。
每天店裡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店面不算小,但上上下下全都坐滿了人,基本看不到空座。老闆每天要準備三百多斤新鮮青魚來填飽客人的胃。
因為是去骨後片魚,所以他們家的魚片比之其他家大很多,為了保證魚片不碎掉,魚片是一片一片下鍋的。他們家的酸菜不是外面採購,而是自己醃製,這樣不僅味道有保證,而且乾淨衛生。
魚頭熬製的湯底鮮美入味,魚片滑嫩,花椒的麻完全滲到了湯裡,魚片吃完後,還可以把湯底打包回家下面,一點都不浪費。
和老店相比,魚無雙在南京開店的時間並不算特別長,但已經有了一批忠實粉絲,叫做「魚粉」。
有了粉絲的宣傳加持,店裡的客人每天爆棚,排隊等上半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
為了滿足吃貨們,他們家的酸菜魚一共有好幾種口味,激情椒麻、老壇酸菜、麻辣紅油等,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來選擇想吃的味道。
湯底麻辣入味,魚片爽滑順口,但其他家不同的還是魚片下面各式各樣的配菜。白蘿蔔片、金針菇、萵筍、豆腐……充分吸收了湯汁的味道,美味程度破表。
在南京,幾乎人人都愛吃酸菜魚。鮮辣的湯底,滑嫩的魚片,酸菜魚不僅味道豐富有層次,而且物美價廉,是名符其實的大眾美食。
但其實南京人吃酸菜魚吃的不僅僅是味道,還有一段一段和酸菜魚有關的青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