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就是指B型肝炎,這種B型肝炎有一種病毒會引起肝臟病變。患者染上此病後,一般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乏力等情況,部分患者可有黃疸發熱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損害。慢性B肝更為致命,有些慢性的甚至發展成肝硬化,更甚者有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肝癌。那麼,B肝表面抗體是指什麼?B肝表面抗體定量250又是否有患病風險呢?應該如何預防B肝呢?
一、B肝表面抗體是指什麼?
B肝表面抗體是一種保護性的抗體,這是B肝病毒表面抗體元素在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後產生的一種抗體。它能中和掉B肝病毒的感染性,避免人體再次患上B肝。人一旦有了這種保護抗體,證明了人對此已經有了免疫力。B型肝炎表面抗體多在自然感染後或注射B肝疫苗後,均可產生。但要注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產生的。
二、B肝表面抗體定量250是否有患病風險?
B肝表面抗體定量值達到250,對於正常人來說抗體是比較高的了。B肝表面產生這麼高的抗體,說明患者對B肝已經有免疫力了,再次患上B肝的風險機率就比較低了。
三、日常應該如何預防B肝?
1、對新生兒、嬰幼兒進行B肝疫苗的接種。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對於產生抗體的應答者,對其保護效果至少可持續10年,但對高危人群可進行給予加強免疫。
2、注意平時飲食衛生,日常注意休息,加強鍛鍊,加強營養。
總之,B肝表面抗體定量250,說明身體已經產生了較高的B肝抗體,後期再次患病的風險也不大。雖然B肝是一種很可怕的傳染病,但是只要我們積極接受疫苗接種,平時注意個人衛生,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患病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但如果出現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