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曾在2017年坎城電影節主題競賽單元上散發過它的魅力,並且獲得了第70屆坎城電影節主題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的提名。導演河瀨直美延續她一貫的風格,於平淡樸實中刻畫出光彩照人的形象。
從小跟隨家裡的老人走遍深山老林的她有著獨具特色的美學風格。相比於拍攝手法中常見的逆光,特寫,在這部影片當中,搭配著光影的自然環境在鏡頭裡熠熠生輝,乾淨明亮。
《光》可以說是一部文藝類的溫情片,看起來略微會有些枯燥,但影片整體的畫風是唯美而乾淨的,也蘊含著一些有價值的深意。
那麼這部影片河瀨直美想要傳達怎樣的思想呢?影片中展示的主要有視覺障礙人士與視覺正常人之間的溝通和相互理解,還有不被認可時女主的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能夠感受到他人思想之後的別樣情愫。有安寧,有悲傷,有恐懼,當然也有希望,有光,還有,愛。
影片一開始展示的女主的視角是她以一段獨白描述了一場清晨時人們在上班路上的情景。由此直接地引出女主的職業——影視語音解說。
這是一種將電影畫面轉化為文字再錄成音軌,專門為視覺功能沒那麼好的人進行影視畫面講述的工作,解說的聲音加上影片自身的音效配合觀眾自身的想像力以達到觀影的目的。這種方法可以讓有視覺障礙甚至雙目失明的人也能夠享受到電影帶給他們無限的想像可能以及豐富的情感體驗。
女主影視語音解說的工作從青澀到成熟,依靠的不只是女主花費大量時間的反覆確認,核心還是在於能夠領會到所要解說的影片真正想表達的含義,體會到失去生命中一個最重要的人或物的那種痛苦。
將自身情感融入影片,才能將影片中的情感通過自身的語言輕鬆地表達出來。不遺漏,不冗餘。在她第一次面對幾位觀眾評審的時候被指出了很多的問題,在評審赤裸裸指出他的解說有多餘的主觀感受,像是強加於人的時候,她眼眶已經被眼淚憋得通紅。
試問,當你花費大量時間別出心裁地完成一份作品之後,信心滿滿地拿去給人欣賞,結果你被人全盤否定,對方明確地指出你引以為傲的那部分就是問題所在,那麼你的心情還能夠波瀾不驚嗎?
這是影片中傳遞給我們的值得學習的品質,誠懇地接受那些客觀的批評,傾心付出全部的努力,把一件事做到完美,直到被所有的觀眾認可,這才是做一件事不留遺憾的至臻狀態。
「讓自己走進另一個世界」經過一番閉著眼體驗視覺障礙行走在盲道上的感覺之後,美佐子還是沒能寫出完美的解說。
影片對視覺障礙一類人的描述主要通過只能微弱視物的評審中森先生來展現,從中森先生的身上,流露出對失去光的恐慌,在他洗臉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徹底看不見了,手忙腳亂地使勁揉眼睛,當他通過一道非常細小又模糊的縫隙看到手中拿著的牙膏後,他鬆了一口氣。
相機被中森先生視為心臟,他走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他的相機被一位朋友偷偷地拿走,他通過僅有的視線裡看到的一隻鞋辨別出來是哪位朋友,上門把相機要了回來。那個朋友勸他放棄攝影,中森沉默不語,那是一種心靈碎裂的感覺,中森跌跌撞撞走出了朋友的房間,碰到了美佐子。
兩個人上了地鐵,在地鐵上,中森先生的眼睛僅有的能看到光的那個縫隙閉合了,中森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下了車,中森問美佐子可以摸一下她的臉頰嗎?美佐子同意了,撫摸完美佐子的臉頰,中森拍了人生中最後一張照片。這時中森已經徹底看不清楚了。
一開始能夠微弱視物的中森有的只是對於可能徹底失明的恐慌,而這時的他,感受到了像重三一樣的強烈希望,他還想一直一直的看下去。這部分隱喻蒙太奇剪輯技巧的運用恰到好處,代入感很強。(重三是影片中被解說影片的主人公)
中森和美佐子來到了美佐子父親曾經拍照的地方,夕陽照耀在他們臉上,美佐子說「明知沒辦法觸碰到,但我還是喜歡追逐夕陽的感覺,一直想著要怎樣才能觸碰到這耀眼的光呢?一直追逐著,直到夕陽西沉。「
這段話表達的是重三的感受,是美佐子的感受,也是中森的感受。拼盡全力,卻達不到,那是一種心靈碎裂的感覺,中森看不到,但他感受得到那份痛苦。這次他表達出來了,也決定不再逃避,坦然面對現實。他扔掉了對他來說很重要的相機。
中森表達出來的話像是在說:我能夠理解你,聽到你心靈碎裂的聲音,但那是你想要追求的東西,不是嗎?中森不得不放棄相機,但美子還有機會將她喜歡的工作做到更好。
引用德卡先生的一句話「你無需告訴每個人,那一個個艱難的日子是如何熬過來的,但,總有一天你要像這個世界大聲吶喊:我成功走過了人生中灰暗的時光。」
這一刻,美子和中森都走過了人生中那段灰暗的時光,鏡頭裡停留的,是綺麗的陽光。
影片的缺陷是關於愛情的刻畫不夠完整,仿佛沒有過渡,直接到達了高潮。給觀眾一種不可思議的,荒唐的感覺,很多的觀眾第一次看的時候都覺得這段愛情來得莫名其妙。
其實影片中美佐子和中森共同的插曲很多,只是影片表現得略微平淡了一些。但這其實就是文藝式的愛情,充滿隱晦與克制,在爆發時又不失熾熱。
夕陽下的情感共鳴,親吻,以及感同身受的理解可以說是影片起承轉合的高潮,但也是全片最生澀難懂之處。或許影片中這段愛表達還不夠明確,但它的意義就在於完善全篇的真諦——真實寫照出邊緣人物的脆弱以及他們不願放棄希望,不願意放棄光時的勇敢。
生命中的光有哪些呢?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人與人之間的愛,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人的希望,信仰,念想……還有很多。影片中要表達的光,用林徽因的詩剛好可以表達。《光》: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們不會停止對光的追逐,哪怕是夕陽正在西下,因為那個地方,有光。
謝謝品讀,本文為盛詩歸原創,如果有打動到你,給我一個關注吧。
#文藝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