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尾溼地公園,不僅是花的海洋,更是鳥兒的天堂!

2020-12-11 海南26度

這些日子我們溼地在網上裡刷屏了,現在一提起溼地,人們首先說到是芬芳繁似錦的花海,是弄花香滿衣的情趣,溼地的美在於此,但不僅限於此,就在我們不曾注意到的地方,一些生命也在勃發生長。這些隱藏在溼地裡的小生命,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喜悅和力量。

俗話講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溼地生態環境質量的的好壞,是需要從多個維度入手,用科學專業方法去調查評估,其中溼地生態監測就是重要的方式之一。由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的專家老師們組織,關於海尾溼地的鳥類、魚類、兩棲類、植物類等生態監測活動正在竟然有序的進行著,成效顯著。

溼地是鳥類的天堂,溼地中鳥類種群類型和種群數量可以折射出我們對溼地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情況,鳥類的狀況即是環境變化的指標,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參照。於是在溼地內找到更多的鳥類便成了我們監測團隊的首要任務,帶上設備,走上劃定好觀鳥樣線,便開始了我們與鳥類邂逅之旅,鳥兒們愛在這裡的環境中快樂生活,我們更應該更好的愛護這些大自然的精靈。

展翅飛翔的紫水雞

運氣非常不錯,我們發現了三隻紫水雞。作為溼地公園的「一鳥」,有著「世界最美水鳥」的美譽,也是溼地鳥類中最具貴族風範的主人,一襲華麗的藍紫色外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寶石藍的光彩,紅色寬大的額甲是它的桂冠,一雙奇大無比的雙腳,讓它在沼澤中可以自由巡視自己的疆土,同時它也是在秧雞科中,唯一能用腳抓握和處理食物的鳥類,進食過程如同優雅的紳士一樣講究吃相。再加上它能夠吃螞蟥,是益鳥,所以也極受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伯伯的喜愛。

我和閨蜜說個悄悄話

一起曬太陽

展翅齊飛

變身!四隻變三隻!

我飛!我飛!溼漉的羽毛也擋不住飛翔!

雙人相聲中有逗哏和捧哏,那麼在溼地有紫水雞,也必須要有它的最佳拍檔慄樹鴨。經海南省知名鳥類專家及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負責人盧剛老師介紹,此鳥類屬於亞熱帶及接近亞熱帶地區也是水禽鳥,80年代在蘆葦蕩、大江大河及湖泊隨意可見。

由於近幾十年沒有保護好環境,建材機器隨意打撈沙石、魚塘遍布開發,大田作物農業噴灑,及氣候變化等多種原因,慄樹鴨數量逐漸減少,現在已經逼近低危物種,有些地方慄樹鴨已經絕種。

海尾溼地已成為全國少有的成規模慄樹鴨繁殖地。這次又記錄到200餘只慄樹鴨,幾位老師一度稱讚溼地公園保護工作非常出色,作為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此刻我的內心充滿歡喜的同時更增加了要好好保護它們的信念。

飛向詩和遠方!(春平老師 供圖)

長了繁殖羽的牛背鷺(春平老師 供圖)

「看,飛起來的是一群牛背鷺,這次它們居然沒有像往常一樣爬在牛背上!」在盧老師監測團隊的影響下,我對於溼地鳥類逐漸了解,已經愛上了它們。鳥兒們已經進入了繁殖期,大家冬裝換夏裝,運氣好的話再過一段時間,幼鳥就要孵出來了。對新生命的期待,讓我仿佛看到不久的將來,鳥兒漫天飛舞,被照入暖陽,充滿生機。

我在拍攝過程中,鳥兒們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總是給我驚喜。溼地裡有「一行白鷺上前天」,當然也有「兩個黃鸝鳴翠柳」與之相應成詩。在主幹道南側池塘邊喬木上發現了黑枕黃鸝。正如大家所見,它渾身金色,翅膀有黑色羽毛,眼睛到枕部(後腦勺)有黑色紋路,像戴了一條黑色絲巾。金色的羽毛,像是金色的陽光,讓溼地的春天多了一種明快的色彩。

作為內國最大的鷺類,體長可達130CM,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的大白鷺,自然也少不了大家的關注。記得2018年初剛正式加入溼地管理處工作,對於溼地裡的小白鷺,尤其中白鷺和大白鷺容易混淆。

還是原GEF海南項目負責人周志琴老師教會了我們科學的辨識方法,簡單歸納為:小白鷺嘴巴黑,冬季下嘴黃綠樣。中白鷺嘴巴黃,嘴尖黑色一點點。大白鷺體最大,嘴裂過了眼下方。這讓我感到意外的是,觀鳥帶給我的好處不僅是讓我更深的了解自然,同時在潛移默化之中也提高了我的信息理解和歸納能力。

華麗的珠頸斑鳩(春平老師供圖)

接下來在木棉樹的橫樹幹上,是我們的可愛珠頸斑鳩,這可是個愛炫富的傢伙,看看它脖子綴滿的星星點點珍珠,招引多少羨慕的眼光,沒辦法誰讓人家天生貴族呢。斑鳩,是吉祥鳥。

記得當時溼地工作的呂慶沼,一個工作特別認真、能吃苦耐勞且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的好兄弟,也是我的最佳搭檔和學習榜樣,跟來溼地探訪的外國友人講到鳥類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從西方科技萊特兄弟模仿鳥類發明飛機,到東方政治清朝政府用鳥類區分文官品級等,在文化方面有很多成語也涉及到鳥類,民間常用如「松鶴延年」,「鵲笑鳩舞」等作為喜慶祝辭,細細想來鳥類也算是我們的老師了。

這是一隻看似黑芝麻皮豆沙餡的藍磯鶇雄鳥,雖然說體型較小,二十五公分不到,但是從青藏高原到平原山野都能看到它美麗的身影。除此之外它還有項絕技,有時候它還模仿別的鳥叫,聽資深的觀鳥愛好者說起過,又一次發現附近有八哥的叫聲,待到鏡頭鎖定仔細觀察才發現是藍磯鶇雄鳥在叫。

這也刷新了我的認知,原來模仿聲音不僅僅是鸚鵡的專利。其實還有很多鳥兒都可以叫出很多不同的聲音,如:烏鶇、白頭鵯等,可能是不同的聲音代表了不同的信號,可惜我們聽不懂鳥兒的語言,它們的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

學會觀鳥,便是獲得了一張進入大自然劇場的免費門票,我正在努力。海尾溼地公園內的近百種鳥類,通過觀察了解它們的形態、棲息地、習性、食性、繁殖狀況等,就是我們與大自然深切對話。偉大的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曾說「唯有了解,才有關心。唯有關心,才有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

每一種生命狀態都有它獨一無二的美麗,對於後續溼地公園的鳥類調查,我們就像閉著眼去糖罐子抓糖果,雖說我們不知道它是奶香味、水果味還是巧克力味,但我們的心情與糖果一樣始終是甜的。我想每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吧,期待你也能走進之門,見未見之美。有空,海尾溼地公園見。

溼地公園還有很多可愛的精靈,我以後會一一給大家介紹。海尾溼地公園歡迎您!

相關焦點

  • 海濱綠肺 生態棲居——海尾溼地公園裡的奇妙世界
    都說溼地是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如果一個地方集齊了這三大系統,可想而知生態美景將有多撩人。誰能想到,在北部灣之濱,海南島西海岸,就有這樣一處絕世場所——昌江,這裡不僅有水清沙白的棋子灣,森林氧吧霸王嶺,還有一大片濱海溼地——海尾溼地公園。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帶天堂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美景(南海網記者 張茂 攝)  11月23日,全國網媒記者一行走進昌江海尾溼地公園,感受海南生態旅遊。  海尾溼地公園位於海南省西部、昌江黎族自治縣境內的海尾鎮,控制範圍約10000畝,公園總體規劃4448畝,有著大面積的溼地、草地、灘地、紅樹林保育地、鳥類棲息地、海防林。  走進溼地公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連綿數百裡的綠色長城——木麻黃海防林帶,這是一道壯觀的風景線。
  • 海尾溼地公園也「喊渴」
    本報石碌6月11日電(記者黃能 通訊員王宗志)溼地上一朵朵綻放的荷花因為沒有水,顯得無精打採,而對面的水塘已經乾涸,露出黑色的塘泥。這是記者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溼地公園看到的景象。
  • 【生態文明@溼地】寧夏銀川閱海溼地公園造就「塞上西湖」
    寧夏閱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西依巍巍賀蘭山、東臨滔滔黃河水,距市中心僅3千米,總面積近2667公頃。溼地內有高等維管植物157種,魚類18種,鳥類113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4種(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大鴇、小鴇、白尾海雕)。每年春夏季節,數十萬隻鳥類在此棲息繁殖,蔚然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裡精雕細刻,使它成為鳥的樂園,人間的天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尾溼地公園,海南另類風景線
    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  海尾溼地公園佔地面積4448畝,為平原和海岸沙灘地貌。區域範圍內沒有較大的河流,但由於近海邊,地下水極為豐富。地面水主要有雞溝田水溝,雨季可匯集周邊數十平方公裡的雨水,有著大面積的溼地、草地、灘地、紅樹林保育地、鳥類棲息地、海防林等,是海南比較稀缺的內陸淡水沼澤溼地。
  • 溫州規模化推進「退養還溼」 溼地生態好 鳥兒棲息樂
    綿綿春雨中,記者跟隨溫州龍灣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資源儲備中心主任王浩敏察訪樹排沙區域溼地。天空中,不時有成群的鳥兒掠過。灘涂上,還稀稀拉拉插著一些竹竿。「以前這裡都是魚塘,布滿漁網,現在陸陸續續拆除了,還剩下一組,退出來的地方都要種上紅樹林。」王浩敏說。「前些年溫州減少了1萬多公頃溼地,主要原因是過度養殖。」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
    海尾溼地公園位於海南省西部、昌江黎族自治縣境內的海尾鎮石港塘溼地範圍內,被省委、省政府列為森林旅遊重點發展項目。該公園距離海南西線高速公路23公裡,離縣城45公裡,面積為4448畝,其地貌類型為平厚和海岸沙灘地貌,有沼澤溼地和濱海溼地。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探尋溼地保護與開發新模式
    海尾溼地公園景色。南海網記者王旭攝  海尾溼地公園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海尾溼地公園,有著迷人的風景,也是海南少有的保護較好的溼地之一,也是比較稀缺的內陸淡水沼澤溼地。目前,公園記錄到的鳥類有33科84種,其中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9種;植物有75科190種,其中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2種;還有蝴蝶6科25種、蜻蜓3科10種、兩棲動物6種、爬行動物5種……  獨特:海南少見的濱海淡水溼地公園  「海尾溼地公園的獨特性在於它是海南很難得的濱海的淡水溼地。」
  • 「生態文明@溼地」寧夏銀川閱海溼地公園造就「塞上西湖」
    溼地內有高等維管植物157種,魚類18種,鳥類113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4種(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大鴇、小鴇、白尾海雕)。每年春夏季節,數十萬隻鳥類在此棲息繁殖,蔚然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裡精雕細刻,使它成為鳥的樂園,人間的天堂。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將打造成集生態保護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將打造成集生態保護、旅遊體驗、科學研究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保護生物多樣性 呵護生態環境  -海南日報記者劉笑非  特約記者林朱輝  遍布水草的水塘裡幾隻水鳥悠哉地劃著水,偌大的公園雖對外開放卻罕見人跡,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的這片溼地裡,人一直都不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尾溼地公園:伴著蛙鳴賞月色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就是這樣一個好去處。  溼地公園位於海尾鎮石港塘,北至北部海濱,有大面積的溼地、草地、灘地、紅樹林保育地、鳥類棲息地、海防林。公園裡鄉土樹種眾多,有植物類型255種,動物類型中鳥類14目35科69種,溼地植物覆蓋率超過30%,是海南少有的保護較好的內陸淡水沼澤溼地,是生態旅遊、觀光、休閒、科普教育的理想去處,又是昌江一道旅遊亮麗的風景線。
  • 拉市海溼地公園印象
    拉市海溼地公園印象拉市海旅遊的主要看點是茶馬古道騎馬,去溼地公園觀鳥遊湖看花。原本的印象中,溼地公園,肯定還是我們江南的更美,就像黃山歸來不看山一樣的道理,本來是不想進去的,心想,最好的溼地公園都看過了,這裡的,應該是沒有什麼看頭了。可是又一想,既然都來了,就進去看看吧,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呢,於是就走了進去。
  • 昌江生態文明建設結碩果 海尾國家溼地公園正式揭牌
    南海網通訊員陳家漠攝  海尾國家溼地公園於2017年12月獲國家林業局批准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作。擬建的昌江海尾國家溼地公園總面積336.91公頃(5053.65畝)。擁有大片溼地、草地、灘地、紅樹林保育地、鳥類棲息地和海防林,其地貌類型為平原和海岸沙灘地貌。區域範圍內沒有較大河流,地面水主要有雞溝田水溝,雨季可匯集周邊數十平方公裡的雨水,由於近海邊,地下水極為豐富。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探索「生態保護+旅遊開發」新模式_地方政府政務...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以民營企業建設管理的方式探索「生態保護+旅遊開發」新模式躬耕海岸培沃土 草青沙白鳥飛回水豐土沃、草青鷺鳴……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海尾溼地公園,有著迷人的風景。這裡是我省少有的保護較好的溼地之一,也是比較稀缺的內陸淡水沼澤溼地。
  •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不重人氣重生態 遊客與自然和諧互動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不重人氣重生態,遊客與自然和諧互動  這個景區,賣點是「冷清」10月5日,昌江海尾溼地公園,遊客在欣賞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10月6日一早,上海遊客於浪走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溼地公園的海岸線上,手中塑膠袋裝著的不是撿到的貝殼,而是一路走來拾起的垃圾。  這是於浪和海尾溼地公園之間的一個默契。  這片植被覆蓋度大於30%的沼澤和濱海溼地,是海南保護較好的溼地之一。  「海岸漫遊、林中散步、塘邊垂釣,吃的是新鮮食材、住的是林中小屋,這才是『生態旅遊』的樣子嘛!」
  • 尾瀨溼地---遠途步行者的天堂
    尾瀨溼地 日本百景之一,日本最大山嶽溼地
  • 白鷺翩躚而至,興義海子壩溼地成了「鳥兒天堂」!
    近日,在興義市豐都街道東峰林江平大道海子壩溼地,出現一群群白鷺,成群結隊的白鷺嬉戲覓食,吸引了部分市民前來觀賞。路經海子壩,湖面波光粼粼,只見幾隻白鷺在岸邊悠閒地「散步」。不遠處還有不少「白點」在動。夏日的溼地也因為它們的到來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群的白鷺與青山、綠水構成了一組精美的風景畫。「之前也在溼地見過白鷺,不過這麼一大群棲息在岸邊的樹上,而且是在家附近,還是不多見的,希望還能看到更多的鳥群來這裡棲息,不僅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我們吃完飯在岸邊散步也是一種享受。」
  • 五位一體布局 海尾溼地公園:植被豐富鳥類增多 溼地保護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大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的保護與建設力度,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運作」的新模式,保護和開發好溼地公園,努力把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打造集生態旅遊、休閒、科普教育為一體的A級景區,通過巡護、水域面積修復等一系列的舉措,海尾溼地保護成效顯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昌江海尾溼地公園遊客安享歲月靜好
    本報石碌10月9日電 (記者黃能 通訊員陳嵐鵑)國慶黃金周期間,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溼地公園顯得人氣十足
  • 江北最大城市溼地之花的海洋下篇
    爭芳鬥豔,花的海洋篇下濟西國家溼地被稱為長江以北最大城市溼地,當之無愧。因為它不僅面積大,而且各種植物也很多。其中各種名花和叫不上名字的花等都應有盡有。如果說這裡的花朵爭芳鬥豔,是花的海洋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