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性侵陰影下的衝繩悲歌:9個月的嬰兒都不放過,80歲的她決定追究...

2021-01-06 手機鳳凰網

兩年前,70歲的日本衝繩女性史研究家宮城晴美在做研究時,接觸到一個特殊的群體: 日本反美軍基地市民團體

這個民間組織,自從90年代起就開始追蹤美軍在衝繩犯下的性侵事件。

和反美軍基地市民團體研討二戰後的日本史時,宮城晴美震驚地得知: 最小的性侵受害者才9個月大 ,而且和自己生於同一年——1949年。

這個小嬰兒因為遭到美軍的性侵去世,而強姦者卻被法律豁免,沒有受到任何懲處。

「當年的我,也可能成為性侵受害者。」聽聞這些女性的遭遇,宮城晴美感同身受,痛心不已。

日本學者宮城晴美 圖源:朝日新聞

於是,她加入到這個市民團體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中:編撰 「戰後美軍對衝繩婦女所犯的罪行」年表 ,收集相關性犯罪案件,希望能為這些受害者討回公道。

最近一版年表出版於2016年,案件數累計約350起,內容多達26頁——這兩個數字,一直在不斷增加。

「戰後美軍對衝繩婦女所犯的罪行」年表冊 圖源:朝日新聞

高裡玲是反美軍基地市民團體的共同代表之一,今年已經 80歲 了。她是年表的主要編者之一。

她曾是一名專門面向女性的心理諮詢師,在幾十年執業生涯裡,她曾遇到許多美軍性侵的受害者前來求助。面對擁有治外法權的美軍,這些受害人無力抗爭,沒有起訴對方。

而這段經歷,成了她們往後人生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這種情況下,高裡玲決定和其他成員一起整理資料,尋訪歷史,將這些案件記錄下來,製成年表。

通過高裡玲以及市民團體的努力,這些官方從未通報、受害人被迫隱去的性犯罪,才重見天日,為日本社會所知。

現年80歲的高裡玲 圖源:朝日新聞

許多衝繩民眾感慨:看到「戰後美軍對衝繩婦女所犯的罪行」年表後,才知道有如此多的駐日美軍性侵案件沉於冰山之下,美軍涉案的問題如此嚴重。

而這些案件,未能得到應有的報導和關注。

現在,美軍基地佔據衝繩島面積五分之一,2萬多美國駐軍仍在衝繩。駐日美軍是二戰後日美同盟安全條約的一部分,目的是保護非軍事化的日本。

這些「特權者」,至今仍在衝繩屢犯罪行,給當地人帶來許多困擾。

美軍陸戰隊在衝繩的普天間基地 圖源:AP

「一個輪姦和紅薯一樣常見的地方」

美籍日裔記者阿克米·詹森是《美國村之夜:衝繩美軍基地陰影下的女性》一書的作者,她把美軍的性侵惡行比作遍地的衝繩紅薯:「 二戰後的衝繩是一個恐怖的地方——一個輪姦和紅薯一樣普遍的地方 」。

1946年4月7日,一名26歲的婦女勞作結束後,在回家的路上被擄走,6名美軍在防空洞輪姦了她。

1955年9月6日,一名32歲的女性在家中睡覺,一個美軍進屋強姦了她。

1969年2月22日,一名21歲女性被美軍炮兵團的一個二等兵姦殺。

除此之外,還有放學路上的高中生,被拖到附近的公園強姦;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家附近的河邊洗衣服時,遭到性侵……

市民團體統計的資料,衝繩本島各市發生的美軍性侵案件數 圖源:twitter@HODGE

1995年,發生了一起震動衝繩,引發巨大抗議聲浪的事件:一名12歲的小學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3名美軍輪姦。

對於強姦,他們早有圖謀。其中一名叫吉爾的美軍稱,自己沒錢找性工作者,而且覺得付費的性「沒意思」。於是,晚上8點,這三個人開著一輛租來的車,綁架了這名穿著校服的女孩,毆打、強姦了她。

《美日部隊地位協定》賦予美軍服役人員一定程度的治外法權,即「 美軍在日本犯罪,審判權歸美軍 」,日本方面十分被動。

起先,美軍拒絕起訴這3人,日本執法部門起訴後,美軍才將3人移交給日本。

對於這起性侵案,駐日美軍毫無歉意之情,對受害者也十分不尊重。時任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麥克中將,事後在新聞發布會上稱: 付費給妓女,都比輪姦女孩時所花的租車費便宜

這種輕慢的態度、美軍在當地享有的特權以及受害者的無助,深深刺傷了衝繩人。

近10萬憤怒的衝繩人衝上街頭,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爆發。這場要求廢除特權、給受害人以公道的抗議,很快從衝繩蔓延到全國。

衝上街頭抗議的衝繩民眾 圖源:朝日新聞

時任首相橋本龍太郎不得不向美軍提出修改《美日地位協定》,要求將在日本犯罪的美軍,交由日本警方調查和處理。

次年,美日籤署新的協議,在衝繩的美軍據點有所減少。

正是由於這樁震動日本全國的性侵案,反美軍基地市民團體組成並開始製作美軍性侵年表冊。

上述案件,都被寫進了冊子裡。

最早的一起案子,發生在二戰末期的衝繩戰役期間;最近一起則是發生在2016年初:在衝繩工作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肯尼斯·弗蘭克林·新裡因被捕,涉嫌強姦、謀殺當地一名年輕女子。

日本報紙關於美軍性侵暴行的報導 圖源:twitter@syannhai1

高裡玲和組織首次發布年表冊的時間是1996年2月,那時,整本冊子只有 7頁

隨後,她們陸續接到其他受害者的電話。

這些遭遇相似的女性,希望高裡玲把自己的故事也寫進去,作為這段歷史的供詞。

高裡玲和其他成員不僅會仔細記錄下受害者的證言,還會做一些資料方面的搜集,比如美國方面發布的公文,美軍治下琉球政府的資料,以及地方志等信息,標註在年表上。

「受害人數可能遠多於年表冊子的記錄。」 高裡玲說。

性侵了,又怎麼樣?

性侵了,會怎麼樣?

在正常的現代社會,性侵者應當受到法律懲治。

然而,駐日美軍偏偏享有從輕處理,甚至豁免的「特權」。

喬恩·米切爾(Jon Mitchell)因報導衝繩的人權問題而被授予「日本新聞自由終身成就獎」。

他通過調查中發現,自2015年以來,共有65名海軍陸戰隊員因性侵犯被監禁。海軍刑事調查局(NCIS)的檔案顯示,更多的性侵案件甚至未能進入審判階段,即使在已起訴的案件中,犯罪者一般受罰較輕。

準備回國的駐日美軍 圖源:網絡

更可怕的是, 有的性侵者離開軍隊,「逃回」美國即可免刑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 2016年共有133名涉嫌性犯罪者得到的懲罰不過是「被開除」 ,並沒有上軍事法庭。

2016年那起性侵案發生後,6.5萬人參與了衝繩縣民大會抗議活動,再次要求整理並縮小美軍基地,徹底修改《日美地位協定》。

在位於東京的日本國會外,約3000人參加了聲援衝繩的示威集會,打出「衝繩不要基地、不要強姦」、「陸戰隊回家吧」等標語牌。

國會外的抗議 圖源:BBC

不要假意逢迎,也不要虛偽道歉,這些抗議者渴望的是一場結構性變化。

正如當時的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那樣:為了不讓美軍人員繼續製造此類案件, 「希望改變政治的結構」

但是,並非所有日本人都和這些抗議者站在一起。

高裡玲和反美軍基地市民團體的成員也經常參與上述抗議活動,但他們卻在現場遭到了不少市民、甚至其他抗議者的批評。

「美軍基地是『安全保障的問題』,你卻把它矮化成單純的『女性問題』。」有人曾這麼批評高裡玲。

甚至還有更刺耳的指責。一些信奉「受害者有罪論」的民眾稱,這些受害者遭到性侵而別人沒有,怪她們自己危機意識不夠,穿著不得體。

像是前日本自衛隊最高指揮官的田母神俊雄曾把責任推到夜間出行的衝繩少女身上,「一個女孩子為什麼凌晨4點多還在街上逛?」

這樣的說法讓高裡玲感到很傷心,「這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趕走美軍,為什麼這麼難?

除了性侵外,美軍殺人、搶劫、放火,據《衛報》報導,從70年代至今,駐日美軍在當地犯下大大小小共 5000 多起罪行。

位於市中心的美軍基地,飛機成天飛來飛去,巨大的轟鳴聲幹擾民眾正常生活,民眾還不得不面對美軍基地帶來的威脅和汙染。

面對長年以來美軍對當地的犯罪行為和侵擾,日本中央政府與美國協商的結果不過是將美軍基地搬到離市中心更遠的地方。

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曾向BBC抱怨: 「有人問我為什麼反美。我會反問你怎麼不在你家門口接待美國人?我知道安全的必要性,但是我不懂,為什麼美國基地要如此集中在我們這裡?」

翁長雄志(左)在2018年去世,他長期致力於反對駐日美軍基地在衝繩縣擴建,是日本國內為數不多、敢向安倍政權叫板的地方長官 圖源:網絡

為繼續待在衝繩,安撫民心,美方表示將2月22日定為駐日美軍「反思日」,並成立了性侵害預防和反應工作隊,以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同時,為了安撫憤怒的衝繩人,美軍也加大了對犯事軍人的懲處力度。

據前大阪大學副教授、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基地政務外交部副部長羅伯特・D・埃爾德裡奇撰文,即便日本檢察當局決定不起訴,如果涉事美軍被認定有違規定和行為規範,也有可能受到軍隊內部的懲罰。

但在去年的民調中,仍有超過70%的民眾反對在衝繩東北海岸建設新基地。

2016年6月19日,在日本衝繩縣首府那霸市,市民手舉「撤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語 圖源:法新社

那些支持者,又是為何?

說到底,不過 「利字當頭」

雖說駐日美軍的犯罪事實令人不寒而慄,但美軍基地建設和運轉客觀上解決了衝繩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駐日美軍與衝繩人共同「生活」了多年,衝繩人既反對美軍帶來的傷害,又貪戀美軍帶來的經濟效益。

衝繩9成經濟來源依靠日本政府對衝繩負擔美軍基地的津貼「衝繩振興預算」。 每次反美軍基地運動的結果,往往以日本政府增加對衝繩津貼來擺平。

日本政府已通知衝繩,到2021年為止,每年給予衝繩3000億日元(約25億美元)津貼。日本政論雜誌《周刊文春》報導稱 衝繩振興預算對衝繩像是「毒品」一樣的存在

旅遊業是衝繩經濟發展的另一大支柱,45年來,衝繩自主經濟崛起,對美軍基地的依存度持續降低 圖源:法新社

在美日兩國親密的關係下,衝繩人恐怕難以擺脫美軍及其基地。這也意味著,不僅過往的性侵受害者難以得到公道,當下衝繩女性的安全問題也難以得到保障。

因為,利益的驅動太強大了。

一次次大規模抗議,本是由殘暴的性侵事件而起,但最後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的女性及其家庭,卻最快被忘卻。

正如記者阿克米·詹森寫的那樣: 「當一名美國軍人在衝繩強姦一名女性時,衝繩成了一個無辜的女孩——被美國的暴徒綁架、毆打和侵犯。東京是個皮條客,他讓暴徒進來了,助長了惡行。很快,沒有人談論真正的受害者遭受了什麼。」

相關焦點

  • 日本婦女記錄了美軍的斑斑劣跡,美軍在衝繩犯下了數百起性犯罪
    根據一本記錄美軍佔領日本後性暴力案件的小冊子,1949年9月,當時那個女嬰只有9個月大,是最年輕的受害者。 現年70歲的宮城女士是一位研究衝繩女性歷史的研究者,她幫助編纂了這本書。她說,自從25年前開始收集這些信息和記錄以來,她一直無法忘記這一可怕的事件。 宮城出生在上述襲擊事件發生的那一年。
  • 駐日美軍性侵女遊客引民憤:衝繩成了殖民地(圖)
    資料圖:日本民眾抗議美軍士兵性暴力。中新網3月16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日本衝繩發生一起駐日美軍性侵女遊客事件——24歲的美國大兵將一名40多歲的婦女抱進自己房間施暴,引發日本社會一片譴責。官房長官菅義偉喊話要美軍「嚴肅綱紀」,衝繩知事也表達了憤慨。然而,駐日美軍並非頭一次犯下這種罪行。其背後,日本政府奉行顧全日美同盟的「無上法則」,才是美軍屢犯不改的原因。
  • 衝繩美軍基地又現強姦殺人案
    5月22日,兩千多名抗議者聚集在衝繩美軍最高指揮官的辦公室外,揮舞著標語牌高喊:「離開這裡,滾回去!」    33歲的家庭主婦橫田千春加入了抗議隊伍。「我希望日本政府意識到,美軍基地的存在踐踏了女性權利,導致這一系列悲劇發生。」她告訴共同社。    「我們再也無法忍受了。」一位抗議者告訴《朝日新聞》,美軍軍事設施給衝繩帶來了沉重負擔,員工也屢次犯下罪行。
  • 衝繩80歲計程車司機確診,美軍再成眾矢之的,專家:日本無可奈何
    7月17日的一條新聞,可能會讓日本已經緩和平穩的新冠疫情形勢變得再次緊張起來。據日本媒體報導,駐日美軍衝繩基地所在的衝繩縣,在16日報告了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而傳染源疑似來自美軍基地。據悉該患者是一名8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他14日出現發燒等症狀,15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 遍布美軍基地的衝繩,能用公投決定自己的未來嗎?
    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今日的衝繩仍然保留,並且傾向於使用這樣的方式。在衝繩,這樣的表達流行於當地人之間,甚至連小學生傳的紙條都是這樣寫的。但是,其實衝繩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十分複雜。明治以來,日本推行「皇民化」政策和軍國主義教育,在這個背景下衝繩當地所謂的標準語運動在政府的推動下被徹底執行,對當地方言衝擊巨大。
  • 又在衝繩強姦!歐巴馬拿什麼面對廣島人民
    根據每日新聞的報導,一名叫做島袋裡奈的20歲衝繩縣女性於4月28日失蹤。失蹤前,她曾發LINE告訴男友「我去跑步了」,之後便下落不明。男友深夜返家,直到29日天亮仍沒見島袋回來,焦急地向衝繩縣警宇流麻警署報案。因為島袋的錢包和汽車都留在家中,警方懷疑她也有可能遭遇犯罪案件或事故。
  • 歷史上的今天1995年9月4日日本抗議美軍強姦衝繩女童
    歷史上的今天1995年9月4日日本抗議美軍強姦衝繩女童 2013-09-02 10:3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衝繩80歲計程車司機確診,打破無新增病例60天紀錄,美軍不用負責
    在美國疫情肆虐的時候,美軍也是無法獨善其身,此前美國五角大樓公布美軍有超過10000人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不過如今五角大樓已經不再公布詳細的信息,實際上美國疾控中心都已經無法對現有的數據負責
  • 美軍基地疫情大暴發!衝繩人怒了「這裡是衝繩,絕不是美國」
    位於日本衝繩島西南部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戰略空軍基地,美軍自二戰之後就駐紮在此。7月以來,包括嘉手納空軍基地在內的衝繩縣五個美軍基地持續暴發新冠疫情。截至7月23日,衝繩縣內美軍基地累計確診患者163人。衝繩縣政府和衝繩防衛局決定,7月25日和26日,對衝繩縣內的美軍基地約800名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 連盟友都不放過?駐日美軍在衝繩「投放」致癌物質,引起居民不滿
    駐日美軍可謂是麻煩製造者,從未停止過製造麻煩。美國駐衝繩部隊在今年6月22日時在衝繩嘉手納基地造成了火災導致了有毒氯氣洩漏引起了當地民眾的不滿。根據日媒爆料,於今年四月份時,日本衝繩的美軍基地發生了一起滅火泡沫大量洩露事件,這些有害的滅火泡沫中包含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致癌物質)。據悉該事件的美國士兵在飛機倉庫燒烤時觸發了滅火裝置引發滅火泡沫噴灑。
  • 超70%衝繩民眾要求美軍走人!但日本政府的決定讓他們心涼
    據衝繩縣當局消息,60.5394萬人2月24日當天參加了投票。根據2月25日早晨公布的計票結果,在24日就建設新的美軍機場舉行的日本衝繩縣公投中,72.2%的投票者反對。而支持建設機場,並將普天間基地從宜野灣市遷往邊野古的票數為19.1%,8.8%的人不持立場。
  • 駐衝繩美軍涉嫌強暴日本女性 日強烈抗議
    人民網3月15日電 據臺灣媒體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駐衝繩海軍士兵3月13日涉嫌在衝繩那霸市的1家旅館強暴1名日本女觀光客,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4日表示,日本政府已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
  • 日本衝繩知事選舉9月30日舉行 美軍機場搬遷是焦點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衝繩縣選舉管理委員會13日召開臨時會議,敲定了因知事翁長雄志去世而實施的知事選舉將在9月13日發布公告、30日投計票的日程。是否支持安倍政府推進的美軍普天間機場(位於宜野灣市)搬遷至名護市邊野古一事預計將成為爭論點。
  • 衝繩戰役:二戰日本軍隊用衝繩人的生命阻擋美軍的進攻
    1944年10月3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1944年12月20日在菲律賓呂宋島登陸,1945年1月20日發起硫磺島戰役,同年3月1日開始進攻衝繩。衝繩戰將是1945年11月美軍登陸日本本土前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戰役,戰役代號「冰山」。在太平洋戰爭使衝繩很有可能變成戰場的形勢下,日本方面自有其應對措施。
  • 衝繩6.5萬人爆發反美抗議 要求美軍馬上「滾蛋」
    現場圖新華社日本那霸6月19日電 約6.5萬名日本民眾19日在日本衝繩縣那霸市舉行縣民大會,悼念近日遭美軍人員殺害的衝繩女子,抗議美軍殘虐暴行。日本政府應意識到,衝繩民眾的憤怒已接近臨界點,不能再犧牲衝繩民眾的利益,不能再強加給衝繩人更多負擔。他強烈要求徹底修改日美地位協定,撤走美國海軍陸戰隊,並關閉普天間基地。琉球大學學生玉城愛作為衝繩年輕人代表發言。她含淚呼籲:「安倍首相,誰是此次事件的第二加害者?就是你。請認真對待衝繩,衝繩民眾不能永遠被歧視下去。」
  • 不堪日本政府歧視 衝繩人要求美軍基地搬家
    最近一起暴力事件發生在4月,一名美軍醫護人員持刀捅死了他的衝繩女友。    在衝繩新任知事玉城丹尼的推動下,日本在2月就修建美軍基地問題舉行了全民公投。43.4萬人反對在邊野古大浦灣擴建美軍基地,佔投票人數的70%。然而,公投結果不具備約束力,安倍政府無視國民的呼聲,決定將邊野古填海造地工程進行到底。
  • 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惹惱衝繩民眾
    位於日本衝繩縣的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爭議持續發酵。連日來,數百名日本民眾在東京舉行集會,反對日本中央政府強行在邊野古建造美軍新基地的行為。12月5日,衝繩縣6個市民團體向防衛省相關人員遞交了一份要求停止在衝繩縣內新建造美軍基地和自衛隊基地的請求書。
  • 與其將她們留給美軍,不如先讓自己人享用:日本老兵揭示衝繩暴行
    盟軍為了可以順利攻佔日本,勢必要奪取衝繩作為補給基地。1945年4月,衝繩戰役開始了。對於日本士兵來說,這場戰爭的意義並不是贏,而是盡最大能力拖延本島決戰的時間,賭上所有人的性命來阻擋美軍,其中也包括那些無辜的衝繩居民。對於日本人而言,衝繩本就是琉球人的地盤,而島上的居民自然也不同於正宗的大和人,衝繩人死了,日本人才不會心疼。
  • 日本衝繩、東京兩地數萬人集會 抗議駐日美軍殘虐暴行
    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在大會上說,美軍人員的犯罪喪失人性,蹂躪女性人權,令人感到強烈憤慨,決不可容忍。日本政府應意識到,衝繩民眾的憤怒已接近臨界點,不能再犧牲衝繩民眾的利益,不能再強加給衝繩人更多負擔。他強烈要求徹底修改日美地位協定,撤走美國海軍陸戰隊,並關閉普天間基地。 琉球大學學生玉城愛作為衝繩年輕人代表發言。她含淚呼籲:「安倍首相,誰是此次事件的第二加害者?就是你。
  • 衝繩美軍新基地擬8月填海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政府人士12日說,就美軍駐衝繩普天間基地搬遷一事,政府決定最早8月16日開始在搬遷目的地邊野古地區「投砂填海」。日本中央政府近日將向衝繩方面通報這一決定。共同社報導,投放砂土勢必遭衝繩縣方面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