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孫悟空的角色其實最初是找的六小齡童來出演,酬勞都談好了;
但由於六小齡童的老婆不同意,雙方就終止了合作。
最後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只好親自上陣。
這是曹榮在一次採訪中的爆料,他還揭秘了當年影片打鬥動作反覆重放的「鬼畜」原因,因為編劇不行,導致電視劇集數不夠,他被逼無奈通過後期剪輯加上了這些重複鏡頭來增加電視劇時長。
這也引發了編劇錢雁秋和主演曹榮的「罵戰」,曹榮稱《西遊記後傳》是自己的作品;
錢雁秋罵他是文盲,李源才是總導演,《西遊記後傳》的版權所有人是自己,曹榮認為的集數不夠,是因為他刪減自己不理解的文戲才導致的。
【西土談】
李源導演已經去世,曹榮把所有功勞都佔為己有,確實有點讓人不齒;
但曹榮也沒有錢雁秋說的那麼誇張,雖然是武術指導出身,沒讀過什麼書,把人說成目不識丁的文盲,確實有點人身攻擊。
曹榮擔任過《新龍門客棧》、《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黃飛鴻之西域雄獅》、《西遊記續集》的動作指導,如果真如錢雁秋所說,這些作品導演和編劇都不傻,也不會找他合作。
而真如錢雁秋所說,李源是總導演,本劇的主導者,那曹榮就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刪減劇本,這個鍋也輪不到他背。
編劇不跟組不交流,總導演沒有天天在現場,而曹榮作為主演,又作為武術指導和執行導演,確實比其他人要付出更多。
錢雁秋事後買了《西遊記後傳》版權,翻拍的《石敢當之雄峙天東》,太過辣眼睛,真的是連六小齡童出演都救不回來。
不否認錢雁秋的《神探狄仁傑》確實是巔峰佳作,《西遊記後傳》的口碑也有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劇情。
但成片的效果和電視劇的好壞,真的不是單單一本劇本就能決定的,只能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對於《西遊記後傳》劇本的修改,後期的剪輯,曹榮付出的努力,確實要比錢雁秋更多,雖然錢雁秋買了版權。
其實兩人在這件事上都有誇大的成分,曹榮不排除想借用《西遊記後傳》營銷,宣傳新片掙錢,而近幾年錢雁秋和梁冠華分道揚鑣後,也確實沒有太拿的出的新作品。
你們覺得兩人的說辭誰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