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高德地圖發布的大數據報告中,重慶多次上榜中國最擁堵的城市。對於這個全國第一,估計沒有幾個重慶市民會想要。特別是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重慶幾乎是逢橋必堵,封洞必堵。要是再遇上雨天,那種感覺簡直就不擺了。
這裡,很自然的就拋出了一個問題,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早就實行限行限號策略的情況下,重慶為何至今沒有限行呢?這其中有什麼考慮?
2018年,重慶先後取消了2300元的路橋費,隨後又迎來了牛角沱嘉陵江大橋的維修,首次局部啟動了限行的策略。這被很多人認為是重慶即將全面限行的前奏。不過後來,一切又恢復了常態。
重慶之所以一直沒有限行,可能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重慶本身就是一個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如果限行後,勢必會影響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有條件的家庭可能會購買第二輛汽車,反而會造成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
第二,重慶是山地城市,沒有共享單車,電瓶車等非機動車工具為地面交通分流,對汽車的依賴相當的大。特別是目前重慶的公共汽車和軌道交通尚待完善,還無法滿足市民的需求。貿然限行,必定會增加社會之間的矛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限行是一個城市交通治理不得已的下策,會影響城市的活力,也會增加物流成本,這肯定也是一個城市的決策者不願意看到的。
而在民間,也有支持限行的市民,他們認為,用每周少開一天車的代價,來換取餘下四天的交通順暢,自己完全能夠接受,不然每天堵在路上真是太難受了。
眾所周知,重慶是中國最大的山地城市,道路規劃不能像平原城市那樣隨心所欲,許多地方只能因地制宜,導致路網狹窄,毛細血管不暢通,加之佔道停車,違規變道等情況,都讓本來不富裕的地面交通更加惱火。
你支持重慶限行嗎?你對改善重慶交通有什麼高招?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