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妙應寺白塔

2020-12-20 萬卷經典

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這樣描述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塔在北平阜成門內。元之聖壽萬安寺也。世祖於至元八年(公元1271 年)毀遼舊塔改建今塔。塔亦瓶形,立於崇峻之雙層須彌座上。須彌座平面為折角四方形,殆即清式所謂四出軒者。寶瓶肥短,其下為龐大之覆蓮瓣。其上塔脖子平面亦為四出軒。十三天收分緊驟,成為下大上尖之圓錐體。其上施金屬寶蓋及寶珠。

妙應寺白塔始建於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勘察選址,國師亦憐真與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分別負責裝藏和建造事宜,並迎釋迦佛舍利藏於塔中。

妙應寺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元大都遺存的重要標誌,被認為是北京最古老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後世研究元代佛教及其建築藝術的重要史跡,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價值。

1961年3月4日,妙應寺白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文物部門維修白塔寺時發現存留在高塔頂部鎏金小境內的大藏經、木雕觀世音像、補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書《波羅蜜多心經》、藏文《尊勝咒》、銅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長壽佛等佛教文物,其中的赤金舍利長壽佛、五佛冠等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奉敕主持修建者阿尼哥(1244—1306)是尼泊爾人,是尼泊爾的民族英雄。白塔是他最精美的傑作之一,被視為中尼文化交流的代表作。

相關焦點

  • 江蘇省資訊|《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蘇州虎丘塔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蘇州虎丘塔蘇州雲巖寺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上,俗稱虎丘塔,有「先有虎丘塔,後有蘇州城」之說。2010年,蘇州雲巖寺塔傾斜比較嚴重,經測量塔體中心線偏離鉛垂線的角度為3°59′,堪稱中國第一斜塔。1961年3月4日,蘇州雲巖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建築史》中,梁思成先生這樣寫道:「江蘇吳縣虎丘靈巖寺塔,亦此式塔之著名者也。塔八角七層,塔身各層各隅砌圓柱,上施闌額,並槏柱壺門。
  • 《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面積8萬餘平方米。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 《中國建築史》讀記:跟著梁思成去旅行之山西大同華嚴寺
    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相距不遠。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和天宮樓閣等。薄伽教藏殿內右側椽底題有"維重熙七年(1038年)歲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時建"字樣,表明這是一座歷經遼末保大之亂後倖存的遼代建築。梁思成先生對華嚴寺的發現功不可沒。
  • 燃點鳳文旅:妙應寺白塔
    讓我們帶大家一起見證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佛塔-妙應寺白塔的傳奇故事!妙應寺白塔是我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藏式佛塔,建於元朝至元朝八年(公元),這個白塔自元代以來一直保存著,並成為元大都的重要地標。妙應寺白塔由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奉敕建造。
  • 旅遊:妙應寺白塔——北京城最大的藏式佛塔,元代建築的經典之作
    白塔寺於元朝始建,據記載是由元世祖忽必烈親自選定的修建地址,而且負責建造的是尼泊爾的工藝家。白塔寺內最著名的建築就是白塔,白塔塔身由磚石建造,高度超過了50米,共有塔剎、塔身和塔座三個部分。白塔造型獨特,塔座是經典的三層須彌座式,而塔身是獨特的覆缽造型。塔剎更是別具一格,一個巨大的銅製華蓋,由13個下大上小的重相輪託起,剎頂還有一尊銅製的鎏金小佛塔。
  • 北京妙應寺白塔和北海公園白塔相比,誰更古老?
    妙應寺白塔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通體塗以白堊,故又俗稱「白塔寺」。妙應寺白塔妙應寺坐北朝南,元代至元十六年落成,叫「大聖壽萬安寺」,明代天順元年改稱妙應寺。至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北海白塔是建於清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這樣一算,妙應寺白塔比北海白塔整整早了372年。妙應寺經清康熙、乾隆兩朝又經幾次修葺,現今元代遺物僅留白塔了。除三世佛殿、七佛殿兩殿的殿基及兩殿基間的穿廊基,還沿襲了明景泰的形制外,其餘皆清代遺物。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十一座,北京妙應寺白塔
    該塔藏傳佛教系古塔,全名靈通萬壽寶塔,位於北京西城區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該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寺廟的全部殿堂被雷火焚毀,僅白塔倖免。明宣德八年,即公元1443年,對寺廟進行了修復,並且改稱為「妙應寺」。到了清康熙、乾隆帝間又幾經修葺,現在的「妙應寺裡」僅剩白塔為元代遺物。這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3部分組成,白塔的形制,淵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
  • 《中國建築史》讀記:故宮「一貫之雄偉氣魄」「毫不畏懼之單調」
    【《中國建築史》讀記:故宮予人印象最深處,「一貫之雄偉氣魄」,「毫不畏懼之單調」】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皇城,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左右,大小宮殿共有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五大宮之首。
  • 「跟著梁思成環遊中國古建第二站」去嵩山看最古老的塔
    通讀梁思成版的《中國建築史》,會發現唐以前的建築主要分布兩省,一個山西,一個河南,所以最近寫的主角基本在這兩省徘徊。今天要寫的是位於河南登封城西北、嵩山南麓的嵩嶽寺塔,始建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從年代上說,嵩嶽寺塔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在它之前就沒發現過正兒八經的單體建築遺存。
  • 妙應白塔 北京這座藏式佛塔是尼泊爾人主持建造的
    在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妙應寺內,有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妙應寺建於元朝至元八年(1271)落成於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原稱大聖壽萬安寺,是大都城內巨剎之一,也是當時文武百官演習禮儀的地方。寺內設有元世祖及其子真金的影堂。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寺毀於火災,只剩下白塔。
  • 北海白塔裡面有什麼? 中國五大白塔詳解
    妙應寺塔北京之最  北京阜成門內的「妙應寺」白塔,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建於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塔高50.9米,是當時大都城內罕見的體型高大的單體建築。  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北京網紅打卡地,紅牆胡同裡的妙應寺塔影
    妙應寺,又稱白塔寺,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71號,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於元朝,初名&34;,寺內的白塔是元朝時修建,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我們到達妙應寺的時候,院門已經緊鎖。門口的門衛告訴我們,因為維修,妙應寺暫時不對外開放。
  • 國慶期間妙應寺展現北京胡同風採:看白塔雲隙之光,垂青於何人?
    妙應寺白塔,已經成為北京內城的一景,也是全國各地遊客聚集的地方:看白塔雲隙之光,垂青於何人?下面地圖表示了北京妙應寺的位置。絕美的北京妙應寺白塔這個矗立於北京胡同區的妙應寺白塔,也讓「雲隙之光」沿著白塔而下,這種光能夠垂青何人,自然感受到的就是「白塔之光」。
  • 梁思成,日本古都之恩人,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保護
    導語:梁思成,日本古都之恩人,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保護。大家好,我是熱愛傳統文化的江南大師兄。今次想跟大家聊聊被《現代學林點將錄》譬喻為「地察星青眼虎李雲」——梁思成的故事。文章的重點在於梁思成在建築上的成就。關於他與林徽因、林洙的婚姻故事,此番暫且不做探討。
  • 北京最美大街上面代表性的白塔:景色古樸,有古代風韻
    阜景歷史文化街的西段,就是阜成門內大街,而在這條大街上面,最為突出的建築就是一座白塔。這座白塔的官方名稱是妙應寺白塔,其景色非常古樸,有古代的風韻。白塔位於妙應寺內,其位置如圖所示。妙應寺白塔地圖妙應寺白塔的南面遠遠望去,妙應寺白塔高出周圍的建築,其建築風格也非常特殊,實際上,這是一座喇嘛塔
  • 梁思成在隆興寺內,發現抱廈有三處「妙」用,古代匠人真的聰明
    自近代以來,古建專家們對我國現存的古建,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和維護,有不少令人驚奇的發現,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古建之美。比如,著名建築家梁思成曾考察過隆興寺,而且還破解了其中摩尼殿抱廈中奧秘。究竟什麼是抱廈呢?它又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奧秘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一一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梁思成 林徽因)
    編 者 小 記1937年6月,梁思成夫婦第四次來到山西,與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一起深入五臺山地區,終於發現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後梁思成撰文《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登載於《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七卷一、二期。
  • 時隔幾十年,梁思成大量建築手稿曝光,媲美電腦製圖
    《中國建築史》專著以及相 關研究論文中,要把插圖畫成這個水準。這些手稿出生的背景很動蕩,手稿集結成冊面世的過程也很波折,先後經歷過1939年底片被毀,僅存的圖像資料輾轉美國、英國、新加坡,直到1980年才回到國內與清華大學保存的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文稿重新合璧,
  • 北京西城妙應寺白塔——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
    妙應寺,俗稱白塔寺,位於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71號,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始建於元朝,初名「大聖壽萬安寺」,寺內建於元朝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日本曾斷言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質建築,要看只能到日本,梁思成與...
    當初,就有日本人曾斷言:中國大地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構建築了,要看唐朝木構建築,只能到日本奈良去。然而日本人的這番話極大的刺激了建築大師梁思成,梁思成始終相信國內肯定還有唐代的木構建築。(唐代壁畫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是「戊戌變法」梁啓超的兒子,在日本長大,但卻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無比熱愛,日本的京都與奈良就是仿照唐朝的洛陽與長安建造的,京都也被日本人稱為「洛陽」,甚至把名字都搬過來了。京都與奈良分布這大量的古建築,這都是從中國學來的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