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新風徐來」?委員現場認證
編者按
小蘇帶你看兩會,看代表委員如何履職。「小蘇」今年將帶領讀者前往小組討論現場,見證代表委員們如何表達意見,交鋒觀點,達成共識,記錄那些在討論中產生的碰撞,捕捉那些閃爍著民主光芒的火花。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 通訊員 唐馳洲
「全省民間投資增長19%,政務環境評價居全國前五,長沙市營商環境評價居全國前十。」
1月12日下午,李濤委員代表省工商聯在省政協會議開幕式上發言,用數據說話。他還用了一個詞形容湖南營商環境:「新風徐來」。
湖南營商環境為何能讓李濤委員感到「新風徐來」?其他委員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1月12日至13日,記者帶著期待,駐守省政協工商聯界別分組討論現場。果然,「營商環境」成為小組討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根據我們清科集團的數據統計,2019年前11個月,湖南吸引創投接近120個億,跟2018年相比,增長了90%多。橫向比較,2019年全國的平均數據是下降的。」倪正東委員一開口,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這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他認為,「這說明湖南對支持創新創業的資本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長沙市市場主體突破100萬,8個人當中就有1個老闆。」省政協委員彭繼球也送上好消息。
營商環境改善,工商聯界別的委員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
「省政協近些年為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傾注了不少力量。」陳瀟委員說,去年省政協組織開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與監督,扎紮實實搞了半年。
「今年省政協常委會將圍繞『民營企業維權平臺建設』開展調研、協商和監督,寫入了常委會工作報告。」作為小組召集人,陳瀟委員希望省工商聯界別的各位委員踴躍參與這項活動,為推動營商環境優化貢獻力量。
「改善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點讚之外,委員們也有冷靜的思考。如何助推湖南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討論一步步朝著具體的議題深入。
「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價值。」彭繼球委員介紹,去年是長沙市的營商環境優化年,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項是開展「千人幫千企」活動。他提議將這一活動常態化,推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維護企業家權益。
聽到彭委員的這個提議,在座的幾位企業家委員不約而同地表示:「我們也想申請參與。」
「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很多政策,怎麼落實才是核心。」王中燕委員說。
「針對中央的新28條,各個部門有沒有出臺對接措施,有沒有一個時間表?」張業梅委員認為,要建立完善的責任評估和追究體系,促進政策落地。
12日上午的小組討論不知不覺進行到了11時。聽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列席會議的省政府參事吳亞中也忍不住拿過話筒。他向各位委員報告了一個情況:2019年,省發改委草擬了湖南省營商環境試評價實施方案。為了公平起見,專門委託與政府和企業都沒有利益關係的第三方,對全省各市州政府進行了初步評價。目前,方案還在進一步完善中,需要聽取各方意見。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做法很好,但如何選擇第三方才能夠真正代表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意見?」
吳亞中話音剛落,委員們圍繞「評估方的選擇」,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會場氣氛達到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