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1、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2、漁翁
唐代: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在這首詩中,那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則含有作者自況的意味。主人公獨來獨往,突顯出一種孤芳自賞的情緒,「不見人」、「回看天際」等語,又都流露出幾分孤寂的情懷。
3、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全詩用 「賦中之比」 的手法,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託物寄興,以 「驚風」、「密雨」 喻惡勢力,意在抨擊政敵; 以 「嶺樹」 重重,「江流」 回曲比遠望之難和思念之苦,哀怨憂愁之情溢於言表,沉鬱頓挫之感撼人心魄!
4、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這首詩中詩人跳動飛濺的情感波瀾無法抑制,恰如「山洪陡發,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5、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這首詩表面上寫溪居生活的閒適,然而字裡行間隱含著孤獨的憂憤。「來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但畢竟也太孤獨了。這裡也透露出詩人是強作閒適,這首詩的韻味也就在這地方。
6、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裡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這首《早梅》語言平實質直,不事藻飾,意脈若隱若現,藝術美和人格美的融和合一,形式的質樸,感情的其淳,流露出來的詩人的高潔、孤傲的情志。
7、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唐代: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寫景肅殺蕭條。寫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濃之際反呈現百花凋零、榕葉滿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詩人一片宦情與羈思,其構思立意均不同常態,而其遣辭造語又極平淡。
8、重別夢得
唐代:柳宗元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這首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複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於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鬱結。蘇東坡贊柳詩「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這也正是這首小詩的主要特色。
9、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唐代: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
從全篇看,特別是從結句看,其主要特點是比興並用,虛實相生,能夠喚起讀者的許多聯想。但結合作者被貶謫的原因、經過和被貶以後繼續遭受誹謗、打擊,動輒得咎的處境,它有言外之意,則是不成問題的。
10、別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首詩所抒發的並不單純是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了詩人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