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叔愛灌輸:被魔鬼馴養成奴卻陷入虐戀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2021-01-21 騰訊網

你我本無緣,全靠你空閒,大家好,我是超愛灌輸冷知識的罐叔。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句經典臺詞——「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它。時間久了,你習慣了其中的生活。最後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它。這就叫體制化。」

這句話充滿哲學的思辨,適用於多個領域多個方面。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一種表現。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叫斯德哥爾摩效應,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最早發生在1973年,兩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

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居然一直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之情。

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借法律辯護的資金。

他們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竟然還愛上劫匪,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件事激發了社會科學家的興趣,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

後來的研究顯示,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於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到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心理本質表現為認知失調。即在現實面前無力改變現狀,因而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認知以得到適應。

因此不僅針對綁架案件,其實許多人已經無意中成了生活中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人質」。

受虐程度也許比不上遭受綁架,但主觀意念卻驚奇地趨同於施害方。

舉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傳銷組織企圖使下線成員完全服從,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千方百計地將這種心理控制套用在其成員身上,俗稱「洗腦」。這麼一套系統化培養下線的流程下來,也就釀造了許多無辜者落入傳銷陷阱的案例。

另外有些家暴也是生活中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典型體現。被欺凌的一方長期忍受著施暴者的惡行與摧殘,內心卻在為對方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

部分人是考慮財政或後代等外界因素而繼續與施暴者生活下去。

但更多的受害者則是在被施暴後難得的一絲關心與懺悔中找尋安慰,進而從心裡接受並認可這種行為。

雙十一等購物節也揪出了不少潛在的「患者」。

商家抓住大眾偏愛實惠的購物心態,推出事先提價之後再大力度打折的產品吸引消費者。

最後發現花費了更多不在預算範圍內的開支,還對默默壓榨錢包的電商平臺感激不盡。

大概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深陷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商家「綁架」了。

在生活中,「綁匪」也不少見,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為「人質」。

我們作為「人質」在長期地忍受與自我寬慰,而不自知已經受虐成狂。

也許不經意間就成為了生活中「綁匪」的同謀。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這裡是罐叔愛灌輸,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藝術家容易患司湯達綜合症?美暈了這種病,居然還真的有!
    你我本無緣,全靠你空閒,大家好,我是超愛灌輸冷知識的罐叔。 面對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醫生得出的結論是:「司湯達綜合症」。 ▽▽▽ 要說這世界上最奇怪的病不得不提到司湯達綜合症。它是一種身心機能紊亂的病,當一個人出現在藝術品密集的空間裡,強烈的美感會刺激並引發這種罕見的病症。
  • Stockholm|斯德哥爾摩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在小編看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關鍵不是人質對劫匪的依戀而是斯德哥爾摩這種城市本身的美好,並不允許這樣痛苦的事發生,戲劇性的反轉效果。也就是這樣的城市才會出現這樣讓人驚心動魄的又浪漫的現實劇情。想說一句:被一座城市綁架!不是巴黎,不是布拉格一定是斯德哥爾摩!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概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於他人。
  • 被性侵者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時間拖久了,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她自己都會覺得是恐怖分子對他/她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她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她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這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就叫「斯德哥爾摩精神症候群」。
  • 談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除非你將這人封閉的管住,完全控制他的人生自由,控制他的基礎生存物質,然後給他整日的灌輸自己的意識,他肯定最終成為你忠誠意識的臣服者(有沒有覺著整個商業社會就是這樣?公司制就是這樣?一個公司的建立者給你工資–它跟你最基本的生存物質有關,經過培訓以及讓你了解吃透自己這一環的知識信息,公司理念,隨著公司高管計劃思考走–意識灌輸,自己整日8小時的待在公司裡的人身限制-與外界隔離)。
  • 從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說起
    說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個詞可能很少人了解。它是由一個真實事件,產生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
  • 談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除非你將這人封閉的管住,完全控制他的人生自由,控制他的基礎生存物質,然後給他整日的灌輸自己的意識,他肯定最終成為你忠誠意識的臣服者(有沒有覺著整個商業社會就是這樣?公司制就是這樣?一個公司的建立者給你工資–它跟你最基本的生存物質有關,經過培訓以及讓你了解吃透自己這一環的知識信息,公司理念,隨著公司高管計劃思考走–意識灌輸,自己整日8小時的待在公司裡的人身限制-與外界隔離)。
  • 淺析虐文背後的心理邏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主要原因
    這部原著小說可以說是虐戀的一個巔峰了,它代表著整個虐戀市場的崛起,在女性頻道簡直可以說是和總裁文二分天下的趨勢。那麼,現在市場這麼火熱的虐文,到底是個什麼類型的言情小說?對此,筆者特意去觀看了幾本大熱的虐戀小說,看得簡直走火入魔,這才大致摸清了套路。
  • 淺析虐文背後的心理邏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主要原因
    這部原著小說可以說是虐戀的一個巔峰了,它代表著整個虐戀市場的崛起,在女性頻道簡直可以說是和總裁文二分天下的趨勢。那麼,現在市場這麼火熱的虐文,到底是個什麼類型的言情小說?對此,筆者特意去觀看了幾本大熱的虐戀小說,看得簡直走火入魔,這才大致摸清了套路。
  • 創傷性的攻擊者認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Olsson與Olofsson,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
  • 我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指受害人對施暴者產生好感的心理,它得名自1973年發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起銀行搶劫案,當時兩名暴徒搶劫了市內最大的銀行,
  • 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你知道多少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依賴或感情的一種症狀。受害者有時候甚至會反過來維護施害者的利益,從而反過來與對他進行營救或者幫助的人產生衝突、摩擦等現象。
  • 探討備胎情結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之間的關係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備胎情結這一現象呢,其實我們可以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概念加以解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依賴或者感情的一種症狀。對於備胎情結,初看之下感覺跟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沒什麼關聯性可言,但你細細研究會發現其實不然。
  • 金庸筆下愛情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不只天龍八部,其他幾部中也普遍存在孽情,最離奇的恐怕要算「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了,比如楊逍與紀曉芙,夏雪宜與溫儀,完顏洪烈與包惜弱,洪安通與蘇荃、韋小寶與7個老婆的愛情。 所謂「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說白了就是:女人質愛上了男劫匪。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洛陽性奴的悲劇
    認識「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很多人都分析認為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它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最早是1973年8月23日,兩名劫匪闖進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扣押6名職員作人質的案件。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虐待的受害者為何會愛上罪犯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是一種至今為止,無數心理學家難以理解的奇怪精神疾病。甚至很多心理學家都無法確定,這是否是一種心理疾病。一般情況下,當你感受到他人的愛時,或許會付出自己的情感,在面對傷害自己的人時,都會充滿恨意。
  • 人的依附心理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而且不少人還會把其用作是嘲諷人的話語,甚至根本不能理解這種症狀,其實,這種症狀是普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斯德哥爾摩症狀又稱為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人在長期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對於犯罪分子偶爾施與的小恩小惠表示出感激,甚至在最後時反過來抵制救援者,幫助犯罪者的病態依戀情結。這一症狀受到廣泛關注便是在1973年斯德哥爾摩發生的銀行被搶事件,最後受害者反而轉為幫助罪犯,不出庭指證,甚至為他們籌集法律辯護的資金。
  • 這個名詞太恐怖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今天了解了一個很鬱悶的名詞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叫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不叫赫爾辛基症候群、奧斯陸症候群如果你以為這是一篇旅遊方面的文章那麼抱歉,讓你失望了話說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生了一件事所以,後來就以這個城市的名字來命名了有2個劫匪,搶劫了銀行
  •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在被虐之中,人的羞恥感、熟悉感、疼痛感、被認可的渴望、被恨被愛、憤怒和求全之中有強烈的情感,「自我」在其中遊移不定消失不見。是什麼使受害者無法離開?1973年8月23日,斯德哥爾摩的兩個持械搶匪進入一個銀行,綁架了4名人質。他們劫持了人質5天。等人質獲救之後,在媒體採訪中,這些人質居然都對劫匪表達支持,甚至覺得劫匪是在保護他們免受警察的傷害。
  • 了解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導語: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前妻Kim髮長文稱「我原諒了我的丈夫」「我將永遠愛我的丈夫」,值得一提的是,她用的詞不是前夫,是丈夫!疑指兩人已經復婚。2011年兩人曾因家暴鬧上法庭。這種症狀其實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叫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症候群。它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