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慧案被曝37名行賄者: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

2020-12-15 人民網

近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涉嫌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宣判,其獲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百萬元。一審判決書顯示,張家慧非法收受37人財物後,通過向相關法官打招呼或親自在審委會發表有利於行賄方觀點等方式,為請託人謀取利益。行賄人數之多、數額之大、情節之惡劣令人觸目驚心。

從案例看,張家慧身為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大肆幹預司法、徇私枉法。向張家慧行賄的37人中,有18名律師,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而張家慧幹預司法的方式粗暴而多樣,有的向下級法院負責人打電話、向相關承辦法官打招呼,要求關照相關請託人一方,有的電話施壓「是他們家的事,要關照一下」後,又派人進一步向承辦法官轉達要求,有的親自在審委會發表有利於請託人一方的觀點。如此種種,不顧法律明文規定和基本事實,給錢就打招呼,指使、授意他人作枉法裁判,大搞「金錢案」「關係案」「人情案」,破壞了司法公正。

張家慧這樣的執法者緣何淪為犯法者,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2006年來,張家慧擔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黨組成員、副院長等職務,在法院系統「深耕」已久,處於重要崗位、關鍵環節,掌握著不小的權力,相關的監督和制度漏洞,為其提供了尋租空間。另一方面,「案件一進門,請託找上門」,執法司法領域背後的人身權利影響、巨大的經濟利益讓很多案件當事人、司法掮客趨之若鶩,想方設法「圍獵」司法人員。以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兩宗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為例,在張家慧幹預下,裁判結果和一審判決相比,海醫附院共計少支付約1320萬元,其中「利差」之大令人咋舌。可以說,這樣的典型案件「編織」的是一條司法掮客和司法權力之間的利益鏈,「圍獵」與被「圍獵」交織、濫用職權與謀取私利交織、違法辦案與利益輸送交織。

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除了對張家慧這樣的腐敗分子有一個查一個,嚴肅懲處,關鍵還是要強化制度執行,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的權力加強監督制約,行賄受賄一起查。要紮緊廉潔司法的制度籠子,深化落實《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等「三個規定」,對違規過問或插手、幹預案件辦理,以及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的,都嚴肅處理,築牢幹預司法防火牆。要做深做實對關鍵崗位人員的日常監督,充分運用提醒談話和約談制度,聽到風聲就咬耳扯袖,發現苗頭性傾向就及時提醒糾正。要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劃出交往「紅線」。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決不允許有人內外勾連,濫權妄為、幹預司法、以案斂財。像張家慧這樣,把執法司法權當作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與行賄人結成利益鏈,踐踏司法公正,受到黨紀國法嚴懲是必然結局。(蘭琳宗)

更多推薦

政法「虎」王立科落馬 今年20餘名廳級及以上幹部主動投案

能源領域再刮反腐風暴 今年以來近30名幹部被中紀委通報

新一輪中央巡視各組全部進駐 將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

婚喪喜慶事宜怎麼操辦?這樣做就違規了

史文清被查 今年已有4名中管幹部退休後落馬

相關焦點

  • 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被曝37名行賄者,中紀委發聲:斬斷徇私...
    一審判決書顯示,張家慧非法收受37人財物後,通過向相關法官打招呼或親自在審委會發表有利於行賄方觀點等方式,為請託人謀取利益。行賄人數之多、數額之大、情節之惡劣令人觸目驚心。從案例看,張家慧身為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大肆幹預司法、徇私枉法。向張家慧行賄的37人中,有18名律師,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
  • 37人行賄這位法官,半數為律師!海南官方:張家慧案暴露政法隊伍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接或間接行賄張家慧的37人中,有18人是律師身份,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律師們給這位法官的「紅包」最少的10萬元,最多的送615萬元,這些律師涉案的行賄總額超過2000萬元,有的律師甚至讓自己親屬拖著兩個拉杆箱的300萬元現金給張家慧送錢。
  • 聯合調查組通報張家慧案有關問題:部分涉案法官...
    二、關於張家慧案所涉相關案件依法處理的問題張家慧受他人請託為案件說情打招呼,其中部分案件因其腐敗行為影響了裁判結果,聯合調查組正督促海南省高院對所涉案件啟動內部監督程序進行審查複查。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
  • 張家慧案情披露:給錢就打招呼,31人行賄含18名律師
    從案例看,張家慧身為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大肆幹預司法、徇私枉法。向張家慧行賄的37人中,有18名律師,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除了對張家慧這樣的腐敗分子有一個查一個,嚴肅懲處,關鍵還是要強化制度執行,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的權力加強監督制約,行賄受賄一起查。要紮緊廉潔司法的制度籠子,深化落實《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等「三個規定」,對違規過問或插手、幹預案件辦理,以及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的,都嚴肅處理,築牢幹預司法防火牆。
  • 判決書: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37名行賄者,近半為律師
    受訪者提供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涉嫌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已於12月4日落槌宣判,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檢方指控的三項罪名成立,這名昔日「最富法官」一審獲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百萬元。
  • 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外,還有多少司法掮客利益網?
    日前,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一案判決公布,自2006年以來,張家慧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37名行賄者財物共計4375萬元人民幣。在這一長串行賄人名單中,有近一半人是律師。一時間,律師與法官之間的利益輸送問題引發關注。但此案中,與張家慧有利益勾聯的,遠遠不只是律師。
  • 張家慧判決書裡的秘密:省高院副院長的斂財、判案潛規則
    圖片/新京報我們視頻移居海南12年後,2004年9月,張家慧調入海南省高級法院,出任審判監督庭副庭長。從判決書披露的情況看,這裡是張家慧受賄生涯的起點。但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判決書提到的37名行賄人中,只有少數人直接認識張家慧;通過劉遠生請託的有24人,接近2/3。
  • 37名律師、政商界人士行賄,「百億院長」張家慧一審判決書震動司法界
    (原標題:37名律師、政商界人士行賄,「百億院長」張家慧一審判決書震動司法界)
  • 「最富女法官」張家慧之地產往事:收錢的「案中案」九成為房地產官司
    被告人張家慧在受賄事實方面,其本人直接或者通過丈夫劉遠生、外甥劉磊非法收受37人財物共計4375萬元。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梳理數萬字判決書發現,這37人中有律師、企業老闆等人士,其中律師多達18人。據粗略統計,37名送禮人中,涉及近60個案子,張家慧直接收受他人近20筆,劉遠生收受40餘筆。在這近60個「案中案」中,90%以上與房地產相關聯。
  • 張家慧案一審宣判:18名律師向其行賄,兩律協副會長已被免職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12月11日,海南政法微信公號發布「聯合調查組通報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其中提及,關於張家慧案件暴露出律師行業方面的問題,司法行政機關將組織開展全省律師隊伍專項教育整頓活動,加強律師行業管理和黨的建設工作。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顯示,先後共有18名律師直接或間接向張家慧行賄超過2000萬元。
  • 張家慧案判決:海口中院多名法官接受請託致案件錯判
    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獲取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判決書顯示,為少繳納4600多萬元的增容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夫婦向現任海口市秀英區法院院長請託,張家慧外甥向秀英區法院原行政審判庭庭長行賄,致一審判決支持張家慧丈夫公司的訴求。
  • 海南檢察機關對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提起公訴,此前被舉報家族...
    每經編輯:張弩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日前,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家慧(副廳級)涉嫌受賄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詐騙罪一案,經海南省人民檢察院交辦,由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向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 37人行賄原海南高法副院長張家慧,18人是律師
    張家慧1965年1月生於重慶市萬州區。2019年5月31日,時任海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張家慧涉嫌嚴重職務違法,被海南省監委留置;同年11月30日涉嫌受賄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8日被逮捕。 2020年6月17日,張家慧案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 37人行賄張家慧 一審判決書披露完整行賄人名單
    2019年5月31日,時任海南省高級法院副院長張家慧涉嫌嚴重職務違法,被海南省監委留置;同年11月30日涉嫌受賄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8日被逮捕。2020年6月17日,張家慧案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 「高院副院長家族資產超兩百億」後續:張家慧簡歷從官網撤下
    :澎湃新聞 6月10日早間,澎湃新聞查詢海南省高院官方網站天涯法律網時發現,原任海南省高院副院長的張家慧的簡歷已經被撤下。
  • 重磅資訊:37人行賄張家慧 一審判決書披露完整行賄人名單與細節
    37人行賄張家慧 一審判決書披露完整行賄人名單與細節 來源:看看新聞Knews綜合 特別提示:分享新聞資訊供讀者閱讀,如涉及侵權請及時告知並刪除。
  • 網約司機也參與非法「一日遊」,北京警方斬斷利益鏈
    北京市公安局近日通報,自去年11月以來,北京警方先後開展了3波次針對非法「一日遊」的集中收網行動,抓獲包括攬客人員、黑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導遊以及旅行社和購物店經營人在內的數十名涉案人員,其中刑事拘留39人,行政拘留22人,全鏈條斬斷非法「一日遊」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