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波數折,居住在東莞市的張先生終於順利拿到女兒時隔14年的出生證。張先生特意給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寄來一面錦旗,「恪盡職守,熱心為民」八個大字在表達謝意之餘,更對自己起初沒能耐心聽工作人員解釋、大聲喧鬧說投訴工作人員的魯莽行為致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辦不成出生證,我就投訴你們!」
《出生醫學證明》是新生兒作為戶籍登記機關進行出生人口登記的依據,也是獲得國籍的依據。家屬可在新生兒出生後3個月內申請辦理。
2005年9月,張先生的女兒在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出生,卻一直沒有及時申請辦理出生證。時隔14年,2019年女兒準備出國留學,辦理相關手續必須要提供出生證,11月份張先生急急忙忙回到醫院進行辦理。
當時,醫院工作人員林碧麗接待了張先生,她通過查詢婦幼信息系統發現,張先生及其妻子住院分娩時,均未能提供有效身份證件。按照上級文件規定,這種未能確定產婦信息情況的出生證辦理程序為:查詢分娩記錄冊和住院病歷,再提供保留的住院相關資料來確定,才能進一步按首次籤發條件進行發放。
在林碧麗解釋的過程中,心急的張先生誤以為工作人員故意刁難而大發雷霆,一邊拿著手機錄像一邊大聲吵鬧:「要是你們辦不成出生證,耽誤了我女兒出國留學,我就投訴你們!」
特意郵寄錦旗以表歉意和謝意
張先生反應如此激動,令林碧麗十分疑惑。
通過一番深入了解,原來,醫院為了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在張先生第一次辦理出生證時,由於沒能提供有效證件查詢導致無法受理;後來又因產婦本人沒到場,且無法提供相關授權委託書導致無法正常辦理。面對林碧麗再次提出質疑時,張先生就壓抑不住怒火,上演了上述激動一幕。
對此,林碧麗一邊耐心解釋一邊深入溝通。考慮到居住東莞市的張先生路途遙遠且女兒出國事宜緊迫,林碧麗主動添加了張先生的微信、電話,方便在受理過程中能及時溝通,避免他們舟車勞頓、節省時間。
林碧麗查閱分娩記錄冊、申請查閱病歷,與科室負責人討論如何在不違規的情況下高效處理事件。由於張先生妻子身在貴州省,經過出生證小組討論,同意讓張先生攜帶雙方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三方親子鑑定、住院分娩結帳發票等資料申請提交預審核。
近日,張先生終於順利拿到女兒時隔14年的出生證。經過這件事,張先生被醫院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民解難題的服務態度所感動,也為自己此前的魯莽行為十分懊悔,特意將一面寫著「恪盡職守,熱心為民」的錦旗從東莞市郵寄到醫院以表歉意和謝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張苑雲、劉俊輝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通訊員 張苑雲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