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4年,女兒出生證終於辦成,父親卻寄來錦旗致歉

2020-12-21 廣州日報

經歷一波數折,居住在東莞市的張先生終於順利拿到女兒時隔14年的出生證。張先生特意給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寄來一面錦旗,「恪盡職守,熱心為民」八個大字在表達謝意之餘,更對自己起初沒能耐心聽工作人員解釋、大聲喧鬧說投訴工作人員的魯莽行為致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辦不成出生證,我就投訴你們!」

《出生醫學證明》是新生兒作為戶籍登記機關進行出生人口登記的依據,也是獲得國籍的依據。家屬可在新生兒出生後3個月內申請辦理。

2005年9月,張先生的女兒在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出生,卻一直沒有及時申請辦理出生證。時隔14年,2019年女兒準備出國留學,辦理相關手續必須要提供出生證,11月份張先生急急忙忙回到醫院進行辦理。

當時,醫院工作人員林碧麗接待了張先生,她通過查詢婦幼信息系統發現,張先生及其妻子住院分娩時,均未能提供有效身份證件。按照上級文件規定,這種未能確定產婦信息情況的出生證辦理程序為:查詢分娩記錄冊和住院病歷,再提供保留的住院相關資料來確定,才能進一步按首次籤發條件進行發放。

在林碧麗解釋的過程中,心急的張先生誤以為工作人員故意刁難而大發雷霆,一邊拿著手機錄像一邊大聲吵鬧:「要是你們辦不成出生證,耽誤了我女兒出國留學,我就投訴你們!」

特意郵寄錦旗以表歉意和謝意

張先生反應如此激動,令林碧麗十分疑惑。

通過一番深入了解,原來,醫院為了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在張先生第一次辦理出生證時,由於沒能提供有效證件查詢導致無法受理;後來又因產婦本人沒到場,且無法提供相關授權委託書導致無法正常辦理。面對林碧麗再次提出質疑時,張先生就壓抑不住怒火,上演了上述激動一幕。

對此,林碧麗一邊耐心解釋一邊深入溝通。考慮到居住東莞市的張先生路途遙遠且女兒出國事宜緊迫,林碧麗主動添加了張先生的微信、電話,方便在受理過程中能及時溝通,避免他們舟車勞頓、節省時間。

林碧麗查閱分娩記錄冊、申請查閱病歷,與科室負責人討論如何在不違規的情況下高效處理事件。由於張先生妻子身在貴州省,經過出生證小組討論,同意讓張先生攜帶雙方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三方親子鑑定、住院分娩結帳發票等資料申請提交預審核。

近日,張先生終於順利拿到女兒時隔14年的出生證。經過這件事,張先生被醫院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為民解難題的服務態度所感動,也為自己此前的魯莽行為十分懊悔,特意將一面寫著「恪盡職守,熱心為民」的錦旗從東莞市郵寄到醫院以表歉意和謝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張苑雲、劉俊輝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通訊員 張苑雲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黛伊

相關焦點

  • 臺灣警察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當場傻眼:頭一回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在臺灣民警的協助下,大陸夫婦跨海找到正在墾丁旅遊的女兒,事後特地寄錦旗表示感謝。然而,沒見過錦旗的臺灣民警傻眼了......墾丁派出所收到大陸民眾送的錦旗 圖自《聯合報》據東森新聞網29日報導,浙江省溫州市潘女士的兩個18歲女兒在823雨災期間到臺灣屏東墾丁旅遊,期間遇上連日大雨,於28日上午因手機信號問題沒打電話報平安,家人以為出事了,急得跨海找人。
  • 臺灣警察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 拆開後傻眼:頭一回見
    (原標題:臺灣警察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當場傻眼:頭一回見)【環球網綜合報導】送錦旗是大陸民眾對民警表達感謝的常用方式,但臺灣警民之間卻沒有這樣的習慣。日前臺灣屏東墾丁派出所警員收到大陸民眾寄來的感謝錦旗後,因為沒見過而當場傻眼,但依然被家屬的謝意感動,收下了錦旗。
  • 「薦讀」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臺灣警察懵了…
    臺灣媒體近日都報導了這樣一件趣事:因幫助大陸婦女尋找其赴臺遊的女兒,屏東警察局恆春分局墾丁派出所兩位警察收到了這位婦女寄來的錦旗。8月28日凌晨2時許,這名潘姓婦女通過家住彰化的臺灣友人報案稱,剛滿18歲的女兒和姐姐赴臺「自由行」,白天上午9時許通過電話後一直失聯。她看新聞報導說臺灣因強烈西南氣流,雨勢猛烈,屏東還有土石流與淹水災情,擔心女兒發生意外,請警方協助尋人。
  • 多數人沒見過自己出生證 出生證遺失影響出國籤證
    但我孩子的出生證我們非常重視,10多年來一直鎖在抽屜裡,保管得非常好。」1970年出生的黃先生說,看到晚報報導前從未想過自己也應該有出生證,看了晚報報導後,黃先生馬上向年邁的父母詢問了關於自己出生證的事情。  「當年你出生時,醫院是開過出生證的。」黃先生的母親說,「可是時間太久,記不清是在辦落戶時交掉了,還是後來搬家的時候給弄丟了。」
  • 小夥出生證沒寫父親名 留學前做親子鑑定才走成
    成都現出生證補辦高峰,今年前9月668人補辦,為2013年全年1.5倍  成都一位單親媽媽在為兒子辦理出國留學籤證手續時被告知,因為出生證上沒有孩子父親的信息,需要重新換發出生證  故事1  出生證沒有父親名字  留學受阻不得不做親子鑑定  成都市民李梅(化名)2013年整整一個月都在和出生證較勁。  李梅的兒子1998年出生於成都,2013年準備升入高中,去英國留學讀書。此時,她和前夫已離婚7年。
  • 地鐵站拾到手機及時歸還,半月後收到河北寄來的錦旗
    7月7日,該站收到手機失主從河北寄來的錦旗,以表謝意。
  • 父親去世12年,婚禮上收到陌生人寄來的包裹,看完署名後我愣住
    在我13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我哭成了淚人,媽媽抱著我,眼睛都哭腫了,但都無濟於事,家裡為了給父親治病,已經掏空了積蓄,我又剛上初中,每個星期都需要一筆生活費,母親開始到處找工作,在開學之前,父親以前的朋友王叔叔悄悄送來了兩萬塊
  • 12歲時失聯的寧夏女孩,15年後終於回家了!
    只是,李軍旺的父親李彥強沒有想到,今年12月初的一個電話,會讓失散15年的女兒再次回到身邊。15年的思念女兒終於找到了電話是寶貝回家網誌願者打來的,大意是讓李彥強到銀川做個採血,他的女兒可能找到了。「當時感覺就像是騙子。」幾經核實,李彥強才相信了這個好消 息。
  • 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淳安民警幫助老漢找到失聯8年的女兒
    八年前,女兒和家裡斷了聯繫,老人日日盼、夜夜想,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女兒,在民警一次次不懈努力下,斷了多年的親情血脈終於得以重新連接。 2009年,方大伯的女兒方娣(化名)離婚後獨自去廣西桂林務工,將兒子留在家中由老人幫著撫養。
  • 「二佬」康祈宗時隔13年正式「回歸」,他的結局終於有了個交代
    「二佬」康祈宗時隔13年正式「回歸」,他的結局終於有了個交代相信有不少的廣東人都知道這部《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劇播出的時間也有多年,這部劇的劇集也突破了三千集,劇中有不少的演員也都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一直活在觀眾的印象中。
  • 迷失的親情:父親為還債 竟賣掉自己的親生女兒!
    (央視財經《經濟與法》)人們常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以此來形容父女之間的感情。2016年在廣東省英德市卻有一位女士報警說,她2個月大的女兒被人賣了,更讓人奇怪的是,這位女士說賣她女兒的不是外人,而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親生父親賣掉自己女兒!?
  • 父親給作家女兒的禮物
    視覺中國供圖父親對女兒來說是什麼?又意味著什麼呢?當我們說女兒的到來是送給父親的禮物時,同樣可以說,父親是命運給我們的最大賞賜和最神秘的禮物。打開這件禮物時,我們不確定會遇見什麼。可以確定的是,他是我們出發的原點,他的寬容、期許和讚美,比任何人都有力量。
  • 因為這事,有乘客從上海寄來錦旗
    10月14日,來自上海的朱先生寄送了一面寫著「拾金不昧品德高、誠實守信美譽揚」的錦旗給地鐵廣州東站,以此表達其對地鐵廣州東站工作人員貼心服務的感激之情。發生了什麼事呢?
  • 清明家書寄哀思:女兒上戰場,戎馬一生的父親春節寫信發動員令
    △郭濟民寫給女兒的家屬△郭濟民都說父親的愛是山、是水,是博大、剛強而嚴肅的。今天,時值清明前夕,重溫1979年1月28日春節團圓之夜,一位戎馬一生的老父親、老革命軍人與女兒的家書,這樣的愛更是燃情紙上。家書的作者叫郭濟民,是一位老共產黨員。
  • 70後80後出生證遺失留學籤證受阻 其國際地位等同身份證
    方鵬是1987年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出生的,但現在全家已經搬到廣州,當年的出生證早已不見蹤影。  方鵬的媽媽胡女士特意回到武漢,但將以前的老房子翻了個遍,還是沒找到。「到醫院去補辦一個出生證?」見胡女士百般焦急,親戚們紛紛出主意。  胡女士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產科,找護士長想補辦出生證明。得到的答覆卻是,查不到當年出生證明的記錄,無法補發。
  • 濟南市章丘區刁鎮水南村18面錦旗背後的民本情懷
    在章丘刁鎮水南村委拆遷後臨時辦公室的牆上整齊的懸掛著18面錦旗,這些錦旗都來自普通百姓家,他們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對村兩委的感謝。每一面錦旗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2018年的冬天,對於水南村村民呂善忠一家是刻骨銘心痛。一家六口人,智力都有點不好。因為用電褥子著火。等到發現我的時候,房子燒的已經沒法居住。一家人抱在一起無計可施。
  • 阿的江時隔12年,又進總決賽,因膚白貌美的女兒,被稱「嶽父」
    阿的江時隔12年,又進總決賽,因膚白貌美的女兒,被稱「嶽父」很多人喜歡看NBA,這裡有很多著名的球星,但是也有人喜歡看CBA,這也是國內的一個非常著名的籃球賽事。目前來說,因為阿的江執教的新疆男籃擊敗了遼寧,那麼CBA聯賽的季後賽,參加總決賽的兩支球隊已經誕生,作為有著輝煌業績的教練,這一次勝利也是阿的江時隔12年之後的又一次打進總決賽。所以看起來阿的江的心情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 古城派出所為群眾解決23年無戶口問題獲贈錦旗
    11月19日上午9時,古城派出所獲贈新莊爾村委會一面「為民辦實事,心繫老百姓」的錦旗,感謝民警認真負責、熱情服務,為群眾解決23年無戶口問題。今年8月,村幹部向古城派出所反映:轄區村民丁某某(女、回族、23歲),出生時因在家中接生,未辦理出生證,因此至今沒有戶口,申請古城派出所補錄丁某某的戶口。
  • 武漢新冠患者給上海專家寄來錦旗,一同寄來的還有周黑鴨
    一面遲到半年多的「感謝」錦旗,被送到了龔亞斌的門診室。這面錦旗,來自武漢一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隨錦旗一同送出的,還有來自武漢的「周黑鴨」。「雖然我已經援鄂回滬半年多了,但我和這名患者之間一直保持著聯繫,她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馬上會通過微信告訴我,我會指導她做一些穴位按壓,也會鼓勵她,慢慢地走向康復。」
  • 報亭社區:女兒獲眾人關愛 老人送錦旗致謝
    株洲晚報記者 李卉「一年時間住院13次,女兒受到病痛折磨,我很難過,是大家的關照讓我們一家感到溫暖……」昨日,72歲的市民陳奶奶帶著錦旗與感謝信來到本報。2018年,陳芬經確診又患上了尿毒症,不到一年時間竟住院治療13次。在陳芬生病期間,好心的鄰居、社區工作人員給予了她溫暖和幫助。陳奶奶介紹,大家經常上門與女兒聊天,為她排解苦悶,鼓勵她樂觀生活,還常常幫她採買、代購日用品,逢年過節上門慰問。此外,社區還幫女兒辦理了低保,申請廉租房、大病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