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個人技藝的新攝影
------李俊、林舒、螽斯、張巍四人作品展
展覽策劃:王蓮
參展攝影師:李俊 林舒 螽斯 張巍
主 辦:蘭州銀行 | 穀倉當代影像館
展覽時間:2013年9月18日 下午18:00
展 期:2012年9月18日——10月16日
地 點:甘肅省蘭州市雁灘張蘇灘579號創業服務中心院內5F-A
相關閱讀: 李俊、林舒、螽斯、張巍四人作品在線展
展覽前言:
誕生於工業時代的攝影,或許是最受現代科技制約與推動的一種藝術形式。
它是科技的產物。與各種以神的崇拜或宗教力量為背景的傳統藝術形式,如繪畫、舞蹈等有著完全不同,甚至相悖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它體內隱藏著難以抹去的工業科技的基因。這基因決定了攝影的性格及成長:攝影史可以說是一部關於攝影的技術變革的歷史。在某些階段,這些由於技術而產生的變革幾乎讓攝影改變了之前的面貌與行進的道路而完全轉向。
我們今天的攝影或許就處於這樣一個轉折的階段。數位化將視覺圖像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爆炸時代,電腦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對圖像的觀看方式和圖像的傳播渠道,數字圖像後期處理的便捷性使攝影曾最為引以為傲的記錄性和真實性猶如一場騙局。
儘管篡改在作為政治手段的圖像之中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在每個人都可以毫不費力的隨意改變圖像的真實性,對圖像的改變或美化等各種後期處理儼然已成為圖像的一部分的今天,此時攝影體內的科技基因再次彰顯。其巨大的力量對於攝影似乎固有的特性所產生的衝擊,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反思足以改變攝影發展的方向。
然而我們需要面對和反思的不僅僅只有作為科技的攝影,攝影同樣作為一種獨立的語言體系和媒介存在,這或許可以稱之作為藝術的攝影。在作為藝術的攝影的體系之中,無論科技如何變幻莫測,攝影要面對的卻只是一個人,一個使用相機的人。在這個人的手裡,攝影是他探索這個世界的工具,是他的語言和習慣,科技猶如殘酷的進化論淘汰掉所謂落後的事物,然而在藝術的範疇中卻不存在這樣的關於新與舊的偏見,無論何種技術對於藝術家來說只是選擇一種合適自己的手段。
也正因如此,攝影並沒有徹底淪為科技的附屬,我們今天依然可以使用最原始的針孔相機進行拍攝而不致消亡。因為如此,攝影不同於科技進步一般更新換代,它仍然有機會留存其發展之中的眾多面貌和手法,藉由這種種不同的方式去探究攝影作為藝術的更多的可能。
這次展示給大家的四位攝影師的照片,是充滿他們本人鮮活思考和手段完成的,他們活絡得運用技術手段,卻既沒有被攝影歷史形成的工藝桎梏,也沒有被洶湧著發展的數位技術綁架。雖然他們自己的創作算不得某種流派或者經典,但我從中看到攝影本體存在的一種活力。
作者: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