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洪池成大草原水庫淤塞 臺灣旱情嚴峻苦思良策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旱情嚴峻 臺灣苦思良策

  本報記者 柴逸扉

  「旱情已經十多年沒這麼嚴重過了。因為擔心無水可用,這幾天大家都在田裡日夜顧田,沒有一刻閒工夫。」望著眼前「口渴難耐」的莊稼,臺南的張姓稻農憂心忡忡地表示。

  每年夏季,由於降水量少、水庫庫存有限等因素,臺灣南部及離島容易出現旱情。今年因為天氣更加悶熱、梅雨季來得晚,這些地區的旱情尤為嚴重。水庫見底、農作物減產、民生用水受限……各種問題的凸顯,讓水危機話題在島內持續發酵。

  滯洪池成大草原

  近日以來,臺南地區持續高溫,正午時分更是達30多攝氏度。酷熱的天氣,讓降水成為這一地區的奢侈品。

  位於臺南仁德的滯洪池,以往不僅能泛舟,還曾放養魚苗,但如今佔地近24公頃的區域滴水不剩,溼地生態全面消失,放眼望去如同一片乾枯的草原。眼前的場景難以讓人相信,這裡曾蓄水超過52萬噸。

  而全臺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位於嘉義與臺南交界),如今蓄水量只剩下6%,水庫見底、河床長草,水情相當吃緊。

  由於此時正遇上臺南水稻的出穗、授粉期,水稻焦渴萬分。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這時候稻米最需要水,水稻孕穗過程中若沒有充足的水分滋養,胚乳中的澱粉含量不足,屆時收穫後,米粒會較不完整。一旦碎米粒、次級米產量變多,最後只能加工成飼料米,對農民來說並非好事。

  「所以這些天晚上整條馬路上都是農民,他們有的怕水不夠,去抽地下水用;有的擔心被其他農民搶水,乾脆整夜守在農田裡。有農民原本要參加冠軍米比賽,最後也都放棄了。大家都牽掛著田裡的稻穀有沒有水喝。」張美雪說。

  除了稻穀生長受旱情影響,臺南的愛文芒果預計將會減產,只剩去年產量的30%到50%;澎湖地區由於觀光旺季的到來而湧入大量遊客,也讓原本不寬裕的水資源更為吃緊。澎湖的成功、東衛和興仁這3座水庫的水位已降至臨界點,幾乎快乾涸見底,目前澎湖地區每天約缺水2000噸,馬公市區已陸續出現供水不足而斷水的窘況。

  水庫淤塞儲水難

  「老天爺下不下雨,從來就不是人為力量所能控制,但無雨問蒼天,背後卻頗有一種宿命的無奈。」針對近日島內出現的缺水情況,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指出,臺灣並不缺水,雖旱澇分明,但每逢梅雨季、颱風季,還是會挹注大量雨水;關鍵是留不住水,才會註定每逢旱季就只能喊缺水,一喊數十年,根本是人謀不臧。

  臺灣大大小小水庫不少,為何還會出現留不住水的局面?業內人士指出,島內許多水庫泥沙淤積問題嚴重,才使水庫「碗公變淺碟」,形同失能。例如營運超過半個世紀的白河水庫,在全臺95座水庫、水壩和攔河堰中,淤積量排名高居第二,蓄水率竟只剩0,無異於「壽終正寢」。

  其他水庫在面對強降雨或颱風時,除了能積蓄降水,同時也要承受它們夾帶著的泥沙,從而影響了水庫的蓄水能力。比如臺灣2009年發生「八八水災」時,曾文水庫就因暴增9108萬立方米泥沙,造成水庫淤塞。

  「開源」困難靠「節流」

  面對缺水問題,臺「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南部地區只有颱風季才會下雨,如果颱風遲到,那麼缺水問題就會嚴重,因此當局有必要將水回收列為優先政策。「臺灣缺水問題已無法靠『開源』的方式解決,只能靠『節流』,靠節約用水再利用。」

  臺灣南區水資源局表示,去年8月迄今,全臺節水近4.85億噸,約將近2座石門水庫的水量。

  針對水庫淤積的問題,臺「經濟部水利署」表示,今年5月底前,全臺水庫清淤目標是540萬立方米,以清淤平均每立方米500元(新臺幣,下同)計算,全臺水庫清淤需花費27億元的預算。據了解,目前曾文水庫已啟用防淤隧道,平均年排砂量為104萬立方米。

  此外,臺當局相關部門還在氣象條件合適時採取人工增雨作業、規劃北水南運的區域水資源調度、統籌農業用水分配、倡導民眾節約用水等舉措,力圖避免水資源緊張,實現合理利用。

  不過,相關措施效果如何,仍有待檢驗。不知這個夏天,臺灣民眾是否要勒緊褲腰帶用水了。

相關焦點

  • 旱情嚴峻 臺灣苦思良策
    除了稻穀生長受旱情影響,臺南的愛文芒果預計將會減產,只剩去年產量的30%到50%;澎湖地區由於觀光旺季的到來而湧入大量遊客,也讓原本不寬裕的水資源更為吃緊。澎湖的成功、東衛和興仁這3座水庫的水位已降至臨界點,幾乎快乾涸見底,目前澎湖地區每天約缺水2000噸,馬公市區已陸續出現供水不足而斷水的窘況。
  • 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臺灣旱情致日月潭黃土裸露 北部水庫蓄水不到三成 2011年05月03日 17:1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新疆農牧業旱情蔓延加重
    中廣網烏魯木齊7月15日消息 7月14日,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洪抗旱指揮部得到消息,6月,河道來水和水庫蓄水量急劇下降,部分河道來水量較歷年同期偏少80%。北疆山區積雪覆蓋面積較歷年同期偏小30%—85%,大於20釐米的積雪覆蓋度較常年普遍偏小35%—90%。由於受氣候、河道來水、水庫蓄水等不利因素的影響,6月份各地農牧業旱情進一步蔓延加重。
  • 清明節兩大水庫進水量大增 臺灣南部旱象解除
    臺海網4月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鋒面過境,嘉義縣市清明節連假到昨天,累計降雨突破100毫米,其中雨量降在水庫集水區阿里山最多,讓久旱水位下降的曾文水庫及仁義潭解渴,也讓農作旱象解除。 據報導,「連續幾天的雨水,讓南部旱象解除了!」
  • 「天秤」襲臺帶來暴雨 臺灣8座水庫壩堰放水排洪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消息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今天(24日)清晨,颱風「天秤」給臺灣東南部地區與中部山區帶來的雨量相當可觀。據臺「水利署」統計,到中午12點止,為了因應強降雨,目前全臺共有8座水庫堰壩正在進行「調節性放水」排洪。
  • 旱情延燒 臺灣多地嚴重缺水
    旱情延燒 臺灣多地嚴重缺水 2020-10-26 20:38:59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社臺北10月26日電 2020年臺灣降雨量明顯偏少
  • 青島旱情嚴重 三大水庫開閘放水6800萬立方(圖)
    1  萊西產芝水庫  沿途村民已擺好機器等水  4月16日一大早記者來到了膠東半島第一大水庫—萊西產芝水庫。上午9時整,工作人員按下了開閘放水的按鈕,西邊第一個閘門緩緩抬起,奔騰的水流從開口傾瀉而出,然後七個閘門從西向東依次開啟,七條湍急的水流匯聚成了巨大的「洪流」。
  • 臺遭逢七十年來最嚴重旱情 馬送節水器籲全民抗旱(圖)
    馬英九也呼籲節水人人有責,出去視察水庫都隨身攜帶可加裝在水龍頭上的節水器材「起波頭」與節水墊子給民眾,呼籲全民一起全力節水抗旱。>  東南網3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整理)面對旱情持續吃緊,臺當局呼籲全臺進行節水總動員,呼籲全民落實日常生活中節水小動作。
  • 瞰海南 |海南兩大水庫都已「見底」 裸露黃土成「湖心島」
    南海網見習記者劉洋攝&nbsp&nbsp&nbsp&nbsp南海網儋州5月1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今年2-4月,海南降雨量偏少,並伴有長期高溫,導致水庫、江河水量偏少。5月19日,南海網記者走訪了海南省最大的水庫——松濤水庫,以及省內第二大水庫——大廣壩水庫,發現這兩大水庫蓄水量大幅減少,都已經「見底」。
  • 臺灣苗慄縣3水庫快見底 中區水資局:再撐2個月
    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北臺灣旱象持續惡化,苗慄縣境內3座水庫水位持續下探,中區水資局昨天表示,苗慄地區仍以據報導,中區水資源局副局長彭志雄指出,苗慄縣內永和山、明德、鯉魚潭3座水庫集水區近半年降雨偏低,僅約歷年平均值的2至4成,根據3
  • (港澳臺)臺灣現罕見旱情 部分縣市減壓供水農田停灌
    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2020年以來罕見沒有颱風來襲,降雨量明顯偏少,水情拉警報。一些旱情嚴重的縣市已陸續採取夜間減壓供水、停止農田供灌等措施抗旱,當局和自來水公司呼籲民眾節約用水,共渡旱情難關。
  • 浙江省多地出現旱情 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
    事實上,不只是樂清,今年秋冬以來,我省多地飽受旱情困擾,降水量縮減明顯。截至12月13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僅3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除樂清外,文成、慶元降水量亦不足5毫米。  「目前全省乾旱面積約3.26萬平方公裡,其中,溫嶺、玉環、洞頭三地達到重旱,青田、永嘉等八地達到中旱,另有13個縣(市、區)輕旱,乾旱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旱情最重。」
  • 臺灣各地22日普降甘霖 部分水庫進水量大增
    中新社香港五月二十二日電臺北消息:久旱的臺灣,今天受到鋒面影響,島內各地普降甘霖。部分水庫進水量大增,對紓解旱情帶來幫助。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局」今天對島內中南部發布「豪雨特級」北部地區也有機會出現局部大雨。
  • 高雄市澄清路變黃河 當地民眾質疑金獎滯洪池都是玩假的
    高雄市澄清路變黃河 當地民眾質疑金獎滯洪池都是玩假的 2018年08月28日 14: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8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823暴雨才重創南臺灣,今(28日)晨一場大雨再度為高雄市帶來淹水災情,市區重要幹道澄清路,從澄和路口到九如路口全被淹,澄清湖、愛河「都滿出來了」。
  • 臺灣之景:口湖宜梧滯洪池自行車道完工,親子同樂運動體驗大自然
    雲林口湖鄉宜梧滯洪池經2年施工順利完成,有效吸納颱風所帶來的豪大雨,讓口湖、水林地區擺脫淹水夢魘,隨著環池自行車道的完工,滯洪池也成為民眾休憩、運動的新景點。▲口湖鄉宜梧滯洪池去年完成周邊自行車道工程,民眾可以一邊騎自行車一邊體驗生態。▲因為颱風形成水窪,意外讓這個這塊地有了不一樣的風貌。
  • 池州旱情幾十年一遇 九華山天池水庫幾乎乾涸
    原標題:池州旱情:九華山上水源乾涸 自來水都沒有了池州市水利局水旱災害防禦處的統計資料顯示,8月12日以來,該市平均降雨量只有33毫米,較常年同期減少九成,較1978年同期少六成,如此降雨量約70年一遇。
  • 旱情嚴峻泰國潑水節要節水
    因旱情持續,曼谷宣布是隆路的潑水活動由4天縮短為3天,並且要求民眾晚9時後停止潑水。同時,泰國政府呼籲慶祝活動參與者用更溫和的手法潑水,比如用噴霧器替代大水槍,以點灑代替噴淋等。 與往年相比,在現場並未看到從卡車上傾盆潑水等行為,不少民眾用的是小水槍,但仍有一些人使用大水槍噴水。 泰國遊客加斯說,他了解國家發生旱情,所以今年潑水時會有所克制。
  • 洞庭湖水面面積縮小六成 湘西158座水庫乾涸
    洞庭湖水面面積較歷年同期縮小六成 據新華社電 2011年1月以來,洞庭湖區累計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少五至六成,通過氣象遙感衛星監測到5月17日洞庭湖水體面積僅為382平方公裡,5月21日到24日出現了一段降水過程,加之三峽水庫放水的作用顯現,5月27日,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到洞庭湖水體面積增加
  • 會昌:戰高溫 抗旱情 保供水 惠民生
    近期,會昌縣持續高溫部分鄉鎮出現旱情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努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群眾用水量劇增,供水形勢嚴峻。7月份以來,會昌縣周田鎮石門水庫庫區水位頻頻告急,片區內的29個行政村,6萬多人口面臨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的問題。頭頂烈日,腳踩泥濘,在周田鎮崗腦村雷公壩水庫,江西省會昌潤泉供水有限公司的工人師傅們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作戰的精神,通宵達旦,持續奮戰20個多小時,完成了雷公壩水庫浮船式供取水設備管道的架設工作,增加了周田、站塘、中村片區的供水量。
  • 旱情嚴峻 曼谷迎來節水潑水節
    因旱情持續,曼谷宣布是隆路的潑水活動由4天縮短為3天,並且要求民眾晚9時後停止潑水。同時,泰國政府呼籲慶祝活動參與者用更溫和的手法潑水,比如用噴霧器替代大水槍,以點灑代替噴淋等。  記者13日下午在是隆路看到,大批民眾與外來遊客在潑水狂歡,其中有大量中國遊客。與往年相比,在現場並未看到從卡車上傾盆潑水等行為,不少民眾用的是小水槍,但仍有一些人使用大水槍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