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米線,你吃過多少種?

2021-03-04 我生活在昆明

論米線的100種吃法

答應我下次來雲南別再只知道過橋米線了(多圖預警!!!)



根據美團點評的《中國餐飲報告》,小吃的營業門店數在餐飲門店總量中的佔比為44.3%,其中雲南米線店超過10萬家,市場甚是火熱。繼沙縣料理、蘭州國際大酒店、皇家雞米飯後,咱們雲南的米線慢食也將躋身街頭豪華料理巨頭圈,可惜的是身邊很多外地朋友只知道咱們雲南的過橋米線,殊不知那些不顯山不露水的街邊小店有多少俘獲芳心的味道。

昆明八十年代有民謠"看不見的戰線,打不盡的毛線,吃不完的米線」。今天就跟隨小編來看看酷愛米線的雲南人如何將米線的吃法發揮到極致。


獨具代表性的豎手柄銅鍋放在大火上,加入高湯,先放韭菜煮一下,再放入酸漿米線(雲南米線製作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複雜,生產費時,然口感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幹漿米線」,其曬乾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幹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把肥瘦均勻的碎肉放進鍋裡用勺搗開,再依次放入放鹽巴、醬油、味精、水醃菜等,加入鮮嫩的豌豆尖,澆上麻辣紅油,就可以上桌了。

小鍋米線是昆明人最有情懷的一道美食,最先把玉溪小鍋米線傳入昆明的是翟永安,他幼年喪父,家境極貧困,母親到昆明織布為生,20世紀20年代初,他把玉溪小鍋煮品的製作方法用上,傳到昆明,並不斷加以改進。1938年,翟永安到端士街去經營。端士街共有三家小鍋煮品店,口味俱佳,但總以翟永安為最突出,至今有些老昆明還念念不忘端士街的小鍋米線。

鐵朋小鍋米線   官渡區吳井路131號1樓

羊仙坡半坡小鍋米線  五華區羊仙坡路20號附近

萬豐小鍋米線  五華區大觀街1號

東春小鍋米線   官渡區知春街199號


罐罐米線用一個直徑約8-10釐米的無蓋小土罐子盛裝,裝上米線、高湯、薄荷、臭豆腐等食材放到烤架上加熱,要熟之際放入調味料,吃起來濃鬱可口。在罐罐米線的基礎上還有罐罐卷粉、罐罐洋芋、罐罐藕、罐罐海帶、罐罐肥腸、罐罐臭豆腐等一系列罐罐小吃。

使用砂鍋來進行煮製,所以得名砂鍋米線。米線在泡製過程中營養容易流失,因此米線需搭配各種蔬菜(香菇、木耳、筍片、豆腐皮、金針菇、生菜等)、肉、蛋和調料來增加營養,適當的調料同時又能讓米線美味。

小波砂鍋米線  五華區青年路節孝巷6號

小鍋米線、罐罐米線和砂鍋米線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想要的回答:口味balabala,配菜balabalabala……


米線用開水燙好入碗,澆上肉湯,罩上羊血、滷腸,撒上蔥花、薄荷、紅油,鹽味精調味即食,聽說好看的女孩子都愛吃肥腸。

林鑫大廠腸旺米線   盤龍區北京路和信花苑二期10景17號商鋪


米線入碗,放上豆腐腦,依次澆上甜鹹醬油、蒜薑汁、面醬、胡椒粉、味精、辣椒油,再放上冬菜和韭菜末拌勻即食。冬菜是豆花米線的靈魂,一定要味正才有回味。

彩雲豆花米線  五華區長虹路51號豐雲財富廣場A棟1層新迎傳統豆花米線  盤龍區東華街道新迎小區4棟2單元


取新鮮米線,拌入芝麻醬、芝麻泥、香椿水、鹽水、蒜汁、辣椒油、酸醋,再放韭菜、香菜、剁醃菜等,即可食用。其味清涼酸辣,香鬱鮮美,為夏、秋兩季美食。其又有特殊作法者,或配以鱔魚,稱「鱔魚涼米線」;或配以特製酸湯,稱「酸湯涼米線」,最普遍的吃法就是配上雞絲、雜醬等~

福照樓 官渡區北京路98號錦江大酒店1樓

味絕烤豬蹄  西山區人民西路與梁家河交叉口(我也不知道一家燒烤攤涼米線做那麼好吃幹什麼,喪彪推薦我就去吃了 香香)

再回首大理古城涼雞米線  昆明店在五華區護國路47號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酒席吃涼米線選手  大觀金牛 東南亞 綠洲 金鷹廣場 晟世仟和 連雲 泰麗 維也納 索菲特 豪生 對對還有雲安會都(叉會兒腰~)


米線墊底,澆上滷汁,一一放上備好的韭菜、鹹菜、香菜、花生碎、還有喜歡的油辣子等,拌一拌就很NICE


傳說蒙自城的南湖舊時風景優美,經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備好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漸不支。妻子焦慮心疼,就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陶土器皿傳熱不佳,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線、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都效仿她的這種創新烹製,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楊秀才從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湯、片、米線和佐料四部分組成。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吃時用大磁碗一隻,先放熟鵝油、味精、胡椒麵,然後將雞、鴨、鵝、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要先把鴿雞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並用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然後放入香料、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後加入醬油、辣子油。

其實多年來讓我困惑的一個問題是我的鵪鶉蛋倒進碗裡就找不到了,自從吃了壽喜鍋以後我就學會了把鵪鶉蛋打散,生肉片裹上蛋液再放進滾燙的熱湯中,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娘子情雲南過橋米線 五華區東風西路2號北大新天地6A

洋和和鮮花過橋米線 南牆街履善巷8號附近

茴香雲南盛過橋米線  呈貢萬達四樓

彌勒滷雞米線的選料是非常嚴謹的。首先作為原料的雞隻要土公雞,而且是還沒有開始會打鳴的那種雞。除此之外,對於滷雞的加工也是十分神秘的,店家都不會將自己的滷料秘方示人,而對滷料的篩選條件極其的嚴格,著重滷料的比例,多一兩則多,少一兩又不及。

昆明街頭有很多彌勒滷雞米線店,感覺味道都大同小異,真正要吃正宗的還是要去彌勒人民路17號的馬記滷雞。



稀豆粉米線,是雲南保山市著名美食,是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後煮成稀粥燉好備用,在燙好的米線上蓋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熟花生面、生薑、紅油、油辣椒、花椒油、大蒜油、香菜、蔥花、水醃菜、小米辣、肉醬、味精、醬油等佐料即可。

香脆的油條裹上濃厚的稀豆粉,看到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是道黑暗料理,但是每次接待外地朋友點上這道菜,毫不誇張真的無不稱讚。



用淨瘦黃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醬,在開水裡氽熟,再把剛殺的牛苦腸兌水煮漲,用紗布過濾後備用,然後把新鮮韭菜和茴香切細後擠去水分,再配以香柳、鹽巴、辣椒麵、味精等調料把牛肉醬、苦水在一起拌勻,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線或牛肚絲、肉片在撒撇裡蘸一下就吃。

撒撇因有牛苦腸水,不但具有豐富的百草營養成分,而且有清熱解毒和健脾開胃的功效,初食有點微苦,再食回味悠甜.加上配有具藥效作用的植物佐料,撒撇便成了一道口味極佳的藥膳食譜。胃熱上火,風火牙痛,體內各種炎症,經食用撒撇一次或兩次,即可消炎止痛解毒,是傣家人待客的首選菜。

建議外省的小夥伴吃個檸檬撒就行了,別衝動點苦撒~

正宗傣味撒撇  五華區江岸小區盈江路34號

很多傣味餐廳都有哦


愛吃羊肉的小夥伴一定要試試羊肉米線,醇香的羊肉湯底配以筋道的幹漿米線,記得放調料的時候加上店家自己炸的幹辣椒段和爽口的酸蘿蔔。

哪裡都有店,味道大同小異,最讓我懷念的還是小時候星期天馬街趕集用紅色蓬蓬支著的羊肉米線攤。
鱔魚米線是雲南玉溪的風味小吃,除玉溪外,昆明、紅河,楚雄、曲靖、文山等地都能品嘗到,鱔魚米線以新鮮野生鱔魚和優質米線為主料,佐以香菜、薄荷、蔥花、韭菜、油辣椒、花椒油、大蒜油、醬油等配料,色澤鮮豔,紅、白、綠相間,口味獨特,麻、辣、鮮、香,滑嫩爽口。臊子的製作選料十分講究,選用的是鞭子大小的活鱔魚宰殺剔淨,切段。加水發好的小塊「肉葉子」(即豬肉皮晾乾後炸泡再用水發開)、韭菜的白頭氽熟漂涼、薄荷撿洗乾淨待用。鍋上火,放植物油,先將大量的蒜瓣炸黃,接著下昭通醬炒香,再下鱔魚煸炒至七成熟時加鮮湯,辣椒油、花椒粒、草果、八角、鹹醬油、胡椒粉等,最後放肉皮在火上燒透入味,加味精後倒入盛器中。

香香糯糯的鱔魚&香香糯糯的米線=double的快樂



草芽米線源於建水,建水縣已有百年的草芽栽培歷史。草芽生長在水裡,主幹露於水面,呈翠綠色,芽竄於水底中,其種植方法與種蓮藕基本相同,所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並非荷花獨享。將盛有米線的大碗內撒入蔥花、切成4釐米左右的草芽,又從灶臺上大鍋內舀了滾湯注入大碗,將燙好的米線倒入碗中,最後撒入適量芫荽,扔進去幾葉薄荷,一大碗草芽米線就大功告成了。



氽肉米線是雲南米線獨具特色的一個分支。氽肉米線以色白有光澤,細長柔韌而見長。其做法非常簡單,在吃之前將湯燒開(湯十分講究,必用豬肉、火筒骨、豌豆芽熬製而成),把優質瘦豬肉切成薄片放在碗裡,加上紅油、芝麻、味精、胡椒粉、韭菜頭、綠豆芽等佐料,再用湯滾燙幾分鐘,然後米線燙過後放到大碗裡,加上蔥花、芹菜、韭菜等佐料和味精、油辣子等攪拌後就可以食用。

把切得薄薄的裡脊肉燙進濃厚的底湯中,吃完一整天都元氣滿滿吖~

百味錫都個舊汆肉米線  盤龍區穿金路5號附近


牛肉米線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大酥牛肉米線和帶皮小黃牛米線。
牛肋條切塊紅燒做出的帽子 肉帽大塊有嚼勁 牛肉湯底鮮香難耐  我的靈魂吃法是要鋪上厚厚的一層薄荷  不過大酥牛肉我更愛配麵條 。



酸醋米線來自普洱 顧名思義就是在煮米線的時候放好多好多醋(逐漸明白為什麼普洱朋友都瘦了)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老倉醋米線,吃完油油的米線幹一碗酸甜的醋真的感覺不會胖了


錫紙包著米線 放入簡單的調味料和韭菜肉末 ,置於炭火上烤熟 ,攪拌後米線的鬆軟配合炭火的香氣久久縈繞。



用錫箔紙將營養美湯與花甲、米線封閉式的熬製而成。具有滋陰明目,化痰,益精潤髒的作用。

宵夜必點吖,花甲都是放在下面,每次還沒吃到花甲我就飽了~

貓小廖小吃店   盤龍區桃源街31號  老闆在找女朋友



德宏州阿昌族特有的小吃,是阿昌族以手抓食的品種之一。將香菜、辣椒清理乾淨,切成末。大蒜剁成茸。花生米焙香,搗成末。豌豆涼粉塌成泥。將香菜、辣椒、蒜泥、花生、精鹽、味精、芝麻油、酸水、豆粉入盆拌勻成餡。雙手洗淨,用右手抓一撮米線放在左手掌心,用筷子挑餡料放在米線中間,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米線裹纏包住餡心進食。

(為什麼傣鄉部落賣阿昌族的美食,姑且算作都是德宏美食叭)


耙肉米線其實是雲南大理巍山一帶的傳統小吃,一般都是用來煮餌絲,。

粑在雲南話裡是軟的意思,新鮮豬肉經勐火烤、溫水泡,然後放入大砂鍋中,用文武兩火煮燉。經過一天一夜,這才算備好了上湯和耙肉帽子。
鈺香園  雲南省昆明市宜良學府路粑粑村綜合農貿市場一層



脆哨是貴陽的地方特色食品,原名應為「脆臊」,意思是酥脆的肉臊子 ,結合雲南米線的軟糯 口感豐富,更具有層次感。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超級無敵想吃脆哨~怎麼會有這種小妖精帽子




雜醬和燜肉是大鍋米線帽子界的兩大長老,幾乎每家賣米線的店都會有這兩種帽子,吃遍了各式各樣的米線偶爾吃吃最原本的雜醬米線,你就會明白存在即合理,那麼多年的長盛不是沒有道理的。

小學的時候就愛吃學校門口兩塊五一碗的雜醬米線。


一碗酥肉出鍋時,色澤鮮豔、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香氣外溢。搭配上米線,吃起來不僅味美湯鮮,而且營養豐富 。好像有滷雞米線的地方就有酥肉米線,雞湯為底湯可以全部喝乾。



泡椒酸菜雞雜作為帽子搭配米線超級開胃,酸爽可口,鮮香麻辣。

我還可以再來一碗



新平醃菜 、娃娃菜、糟辣子是燒烤攤炒米線的靈魂,大火爆炒後的米線油香四溢,好多外省朋友來就是愛這一口~

每個法式建水雞腳大餐和昭通肉串居酒屋陪伴的夜晚,都少不了一份豪華炒米線。


其實在雲南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愛吃米線,也並非非米線不可,就像我小時候愛吃麵食,不明白為什麼天下會有像我媽那麼愛吃米線的人,出去玩心情好吃碗米線;玩了一趟回家要吃碗米線;不想在外面吃了買幾斤米線回家煮,這一根根白色的小米條好像一直都沒辦法吸引到我。

直到我離開家在外面待了一段時間,半年來第一次見到米線,是一份打包的砂鍋米線,陌生的打包袋裡隱隱約約透著熟悉的油香,打開以後米線的口感竟然是正宗的酸漿米線,一陣酸澀立馬佔領了我的鼻尖,縱使多年後的現在我已經完全忘記了那份米線的味道,但是我會一直記得這份米線的存在讓懵懵懂懂的我隱約間明白了鄉愁的其中複雜滋味。

現在的我出一趟遠門回來總要來一碗米線,和小時候一樣我還是不愛吃,但是心裡就是想點一份,好像簡單的一碗米線已經變成了連接我和故土的一個小小媒介,是我和家鄉之間的一種羈絆,回到熟悉的地方,吃一碗熟悉的米線,告訴家鄉,也告訴自己:我回來了。



圖片來自網絡
文字內容原創 轉載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來雲南吃米線?你吃過哪幾種?
    過橋米線精彩無疑,但事實上它只是雲南米線的一個小小支系,只是雲南米線王國的萬花筒中一個閃光點。
  • 雲南米線的17種吃法,您吃過幾種?
    米線承載著雲南人的思鄉之情回到家鄉第一件事情,就是上街去「甩tiao」上一碗米線你說它是小吃,我們用它來招待貴客你說它是正餐,我們又當做街邊小吃香辣爽滑,價廉物美,人們戲稱解饞食品,吃了還想吃,情系此線中。雲南玉溪鱔魚米線鱔魚米線就是雲南眾多米線口味中的佼佼者。鱔魚米線雖起源於玉溪,但因其口味上佳,風味獨特,而在雲南廣泛流傳,除玉溪外,昆明、紅河,楚雄、曲靖、文山等地都能品嘗到,正逐漸成為著名的雲南美食。
  • 雲南當地受人喜歡的米線,口感棒,比過橋米線好吃,你吃過幾種?
    雲南當地受人喜歡的米線,口感棒,比過橋米線好吃,你吃過幾種?當我們在說到雲南米線的話,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都會想到的就是過橋米線,外地的人在到雲南旅遊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吃上這樣的一條明線,尤其是在雲南當地米線的做法也是特別的多,不同地區因為氣候和民俗影響,有著更特別的吃法,像小鍋米線,雜醬米線,玉溪涼米線等等。過橋米線能夠走出雲南被大眾所認識,或許就是因為善於營銷,那麼今天跟大家說的是這種當地人非常喜歡吃的口感特別棒的米線,不知道你們吃過幾種呢?
  • 你吃過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嗎?
    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其中過橋米線大概就是雲南最出名的米線了聽到過橋米線的名字很多小夥伴會有著同樣的疑問為什麼要叫過橋米線是要過橋才能吃嗎沒有錯最初的過橋米線就是要拿著米線過橋才能吃到的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一個秀才到湖心小島上讀書秀才的娘子常常做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 你到雲南吃到的米線都是這樣的,別懷疑,過橋米線吃的人並不多
    一說雲南米線,你就會想到過橋米線,但是即便是過橋米線的發源地蒙自,平時人們吃的米線也都不是過橋米線,更多的是小鍋米線、雞湯米線,羊肉米線,鱔魚米線,所以你要是去雲南,看到吃到的米線都是這樣。小鍋米線,沒有過橋米線那麼豐富繁瑣,只有酸菜、豆芽、肉末、韭菜,簡簡單單就這麼幾種,但是它卻讓你天天吃都不會膩,別不相信,吃過你就會知道。鱔魚米線,雲南人比較喜歡吃黃鱔,特別是少數民族,所以一般米線館裡都會有鱔魚米線,油汪汪的鱔魚臊子看著就留口水。再加兩塊炸肉皮,那就更完美了。
  • 吃了那麼多米線,關於雲南米線你知道多少?
    雲南人非常鍾愛於米線,單單是米線的分類也是眾多,從乾濕程度來看分為幹米線和溼米線;從粗細來分,有細米線、中粗米線、粗米線;從生熟來分,有幹漿米線(生的)和酸漿米線……雲南米線最著名的就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在雲南已有近百年歷史,是雲南特色美食。
  • 雲南過橋米線加盟費多少錢
    因而有許多 的創業者也想聰慧之選過橋米錢分一杯羹,那麼雲南過橋米線品牌加盟費多少錢呢?這一得依據聰慧之選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門店尺寸、店開在哪兒都是危害品牌加盟的費用,但是一般狀況下一-三萬元的聰慧之選就開一家非常好的門店了。品牌加盟代理雲南過橋米線,萬餘元就可以開實體店發家致富。 雲南過橋米線是在我國滇南地域獨有特點美味可口,味兒十分爽口,消費群體也是十分的多。
  • 雲南米線的20餘種吃法,你嘗過幾種?
    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演變出了上百道雲南特色美食,其中雲南十五大特色美食中榜首便是口口相傳的「雲南過橋米線」,雲南省內,包括米線發源地蒙自,對米線的吃法就有20餘種,可見雲南人對於米線的喜愛程度,自昆明至紅河州,米線製作方式大致相同,吃法卻各地有異、不盡相同。
  • 雲南特色小吃大盤點:除了雲南米線外,你還吃過哪一種呢?
    現在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去雲南旅遊,除了領略當地的風景之外,還會品嘗當地特色的美食,有很多人第1次去雲南的時候,不知道該吃什麼樣的東西,那麼我今天就跟大家做一個「雲南美食攻略」,帶大家來盤點一些雲南特色小吃,除了雲南米線之外,不知道你還吃過哪一種呢?
  • 【食全食美】舌尖上的雲南:雲南到底有多少種米線?
    米線是雲南人的命,這裡甚至會舉辦米線節。雲南人長期在外,回家第一件事必是先過米線癮;也有的甚至不惜千裡迢迢,請人從昆明坐飛機帶碗米線來解饞.「看不見的戰線,打不盡的毛線,吃不完的米線」,這是昆明八十年代的一首民謠。 雲南米線有兩種,酸漿米線和幹漿米線。略去製作過程不說,酸漿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俗稱粗米線。
  • 雲南最新10大美食,你吃過幾種了?
    舌尖上的雲南,隨便說十種,你品嘗過幾種?讓你難忘的雲南美食都有哪些?如果你喜歡美食,你是資深吃貨,你眼中的雲南是不是這樣的???烹飪大法你會多少種?你想的雲南都有,你想不到的雲南也都有。這裡你可以烹飪好時光,這裡絕對是吃貨好地方,這裡的美食推薦你絕對不容錯過,下面小編重磅推薦雲南10大特色美食:1雲南過橋米線
  • 除了過橋米線,你還吃過別的什麼特色米線?
    在雞肉米線的基礎上還有雲州土雞米線、彌勒滷雞米線等。雲南昭通的羊肉品質很好,因而昭通羊肉米線也很出名。滷米線指的是將米線焯水以後,用滷汁、滷料作為配料的一個做法(想一想乾拌麵你就能大概想像出滷米線的成品張啥樣了)。
  • 食在雲南,這幾種特色的米線,讓你品嘗正宗的雲南味道
    食在雲南,這幾種特色的米線,讓你品嘗正宗的雲南味道。一去到雲南,基本上走一段路就會看到一家米線店。現在不光是在雲南,各個城市都開了許多家雲南過橋米線,這不僅是表現出了現在米線的受歡迎程度,還體現出了米線的做法能夠適應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 網友評選雲南特色小吃前五名,過橋米線菠蘿飯均上榜,你吃過幾種
    雲南,多少人心中的幻城,那個美麗的大理,四季如春的昆明,有著熱帶雨林的西雙版納……雲南不光美景多,美食也多。烹飪大法你會多少種?你想的雲南都有,你想不到的雲南也都有。超級味蕾的享受,雲南美食等你發現!網友評選雲南特色小吃前五名,過橋米線菠蘿飯均上榜,你吃過幾種?菠蘿飯傣家菠蘿飯,清甜的菠蘿和香軟米飯兩者結合成的美味!口感香糯綿軟,酸酸甜甜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小仙女們去雲南必須吃的一道美食,不光好吃,拍照也很好看。
  • 雲南雲,米線橋,過了雲南就是橋
    在雲南,除了吃我還是吃,都說雲南是風花雪月的地方,可能在我的眼中,準確的說是在吃貨的眼中,雲南就是一座人間美味的天堂,在這裡追求的就是色香味俱全,在這裡體驗的就是酒足飯飽後的快感。雲南嘛,位於我國的南部地區,現在人們評價都雲南那邊人口比較混亂,人口雜,人員流動性大,但是這個並不影響到我一個吃貨的天堂。除了雲南菜,除了鮮花餅,除了菠蘿飯,當然最受年輕群體喜歡的就是過橋米線,當然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有著過橋米線的存在,但是只有在雲南才能吃到最正宗的,而且是屬於隨便一家都可以很好吃,很正宗。
  • 雲南特色美食,走進米線王國,除了過橋米線你還吃過幾種
    盛好一碗米線,先放入韭菜,蓋上一片四指見方,約一釐米厚的豌豆涼粉,依次放入酸醋、醬油、芝麻醬、香椿水、鹽水等佐料,最後澆上一勺清亮、鮮紅帶有兩三小點油渣的油辣椒。當米線送到你面前時,濃鬱的香味迎面撲來。碗裡雪白的米線、金黃色的涼粉、翠綠的韭菜、烏黑的醬油和鮮紅的油辣椒,五色煥然,整碗米線豔麗悅目,吃起來涼爽、清香、味美、舒適可口。
  • 到雲南只吃過橋米線你就虧了,照這份雲南米線圖鑑去吃,保證不坑
    當全國都處於高溫的炙烤中時,又到了雲南最舒服的雨季,也是雲南旅遊的旺季。哪怕對雲南完全不了解的人,說到雲南美食也是「過橋米線」張嘴就來,但你若隨便問一個雲南人,他可能一年到頭吃不了兩次過橋米線。網上關於「哪裡的米粉最好吃」的討論不少,很少能看到雲南人站出來爭辯,一方面是雲南人普遍性格低調,另一方面你要在雲南說吃米粉,別人會以為你要吃大米磨成的粉。但不爭並不意味著不配有姓名,雲南美食眾多但比較小眾,部分食物外地人根本吃不慣,米線當屬其中接受度最高的。
  • 雲南米線種類多,當地人:這4種比過橋米線還要好吃!
    第1種小鍋米線,正宗的小鍋米線呢,也都是用小銅鍋或者是砂鍋煮的,而且用高湯煮的,新鮮豬肉沫和雲南新平的醃菜,會有一些的酸菜放入水米線當中,豆漿和韭菜呢,也都會有著各種的調料,這就是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米線。
  • 你吃過雲南過橋米線,但你嘗過雲南的「小鍋米線」嗎?
    米線,是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尤其在雲南,米線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的已經很難吃到正宗的味道了,而小鍋米線,卻還保持著民間那一份純真和美味,一份原汁和原味。米線是昆明乃至雲南最有滇味特色的小吃,汪曾祺先生回憶說:「昆明講究『小鍋米線』。
  • 雲南人吃米線,吃味道也吃記憶
    人人都說雲南人離不開米線,每一個雲南人體內都有一個米線魂,記得留學那會每次上學前都會背上滿滿一行李箱的馬老表,然後才是從小吃到大的子弟土豆片。如果說雲南人能有一百種方式吃土豆,那就有一千種方式吃米線。今天我們吃米線,管住的哈喇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