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這樣的一部劇,沒有陣容強大的主角團,也沒有霸道總裁的狗血瑪麗蘇橋段,更多是在現實與夢想的痛苦與掙扎,作為小人物的無奈與辛酸,它就是《三流之路》。
男主的人生,高開低走,本來要作為國家代表參加跆拳道比賽,卻因為父親破產,妹妹急需醫藥費治病,只好放棄奪冠的機會,以至於後面10年間的人生一直卑微的如浮萍一般。外表帥氣高大的他坐著除蟎蟲的工作,沒有高薪,相親也被嫌棄。
而和男主從小就認識,做了二十年朋友的女主,一直以來都想做一個播音員,站上舞臺就會發著光的她最後卻成了一個商場前臺的諮詢員,還養著一個總是考不上公務員的男朋友。辛辛苦苦賺的錢供男友考試,男友卻和一個大媽出軌了,還有了孩子,因為這個大媽是富婆,女主就像一個小丑一樣被拋棄了。
這部劇的男二女二也是小人物的代表,做著和當初的夢想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混到這麼慘的主角團,還真是不常見。
記得有一個情節,女主和男主談起小時候的願望。男主每個階段的夢想都不一樣,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個炒年糕,後來要做世界冠軍。天馬行空一般的想像力,和兒時的我真是一模一樣,一天換一個,想當畫家、作家、科學家,每一個都是那麼美好,但是卻沒有一個做到了。
蔡康永說:所謂長大就是一個掃興的過程。對於這部劇的主角來說亦如此。
男主除了格鬥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做不好,被教練大叔一直勸說回去練格鬥,他問大叔,做這個有錢嗎?
大叔說:「你怎麼總提錢啊?人過一輩子難道就為了錢而活嗎?比起錢,不應該是為了夢想,努力,心願這些,寧願餓肚子也要試著爭取一下的嗎?」
但是男主說:「有錢才能有夢想,才能用心啊。想給媽媽買個房子,還想給我爸換個新車。這都是我的心意,這都是錢啊。大家謊稱錢不是一切的心其實也都是錢,但是我覺得不能為了我自己,而去做我想做的事。」
男主說的沒有錯,大家都說理想高於一切,但是面對現實,心裡想的都是錢。女主去面試播音員的時候,面試官問她在別人留學、參加服務活動的時候,她在幹嘛呢?女主說,她在忙著賺錢。
為了活下去,需要錢,為了實現夢想,更需要錢。於是漸漸的我們陷入了賺錢的泥沼中,把最初的夢想忘得一乾二淨。
我的一個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她大學時的同班同學,一對情侶,成績很好,天之驕子,如果去考研,一定能考上。但是兩個人選擇了先穩定生活,於是在小城市裡做起了老師。五年後再見的時候,提前考研的事情,兩個人揮揮手都說不可能去考了。
他們尚不用為了生活苦苦掙扎,但是這五年的生活太過安逸,因此早就沒有了當初的衝勁兒。而像主角那樣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卻被現實打了一巴掌的人來說,夢想真的是太過遙遠了。
但是這部劇並不會一直這麼壓抑下去,正是因為挫折與痛苦,給予了主角更強大的力量。
他們知道無法實現夢想的痛苦,但更珍惜夢想實現後的喜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有多麼快樂。
男主看到格鬥比賽後再次燃起了熱血,女主面試屢屢碰壁後拿起話筒發現還是那麼喜歡做主持人。儘管現實給了他們無數的打擊,但是也要挺直腰,一步步的向夢想靠近。
最動人的哭泣是喜極而泣,實現夢想後的淚水,真的是令人欣喜。
這部劇的時候,就好像在看自己的人生,充滿著不如意。可是就算如此,也要繼續下去。
現實始終刺骨,這部劇更像是一碗毒雞湯,可我們始終要有夢想,要有心之所向。
這部劇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最後男主女主強勢逆轉,從三流變成了名流,一路開掛顯得那麼不現實。不過大概這是編劇給予我們這些小人物的鼓勵吧,因為在平凡的人物也會有閃光的地方。
回憶專用小馬甲說:後來才發現「普通」其實是很難的,像長輩所說的「普普通通念個書,做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一份普普通通的愛情,最後組建一個普普通通的新家」,原來要付出很多很多。
許多人用盡了全力,才得以一個平凡的一生,實現夢想或許只有發生奇蹟才會吧。
可是誰又知道的,或許我們每天度過的所謂的日常,就是接連不斷發生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