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楊曉豐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7日報導稱,中國正在研發可以從貨櫃發射的遠程巡航飛彈,這種偽裝性極強的武器可以把貨輪變成軍艦,把商業港口變成飛彈基地。但專家表示,這種報導臆想成分太大,違背了基本的軍事常識。
據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這種新型飛彈是一種基於中國某型先進反艦飛彈的對陸打擊飛彈,可以從外形偽裝成標準貨櫃的作戰模塊上發射,目前已進入飛行測試階段,未來還可能外銷。美媒稱,該型中國飛彈仿自俄制「俱樂部-K」。一名美海軍退役軍官猜測,中國的貨櫃飛彈採取亞音速巡航、超音速末段飛行的攻擊方式,射程可能不超過1000英裡。按照「俱樂部-K」原型尺寸計算,一個標準貨櫃可部署4枚該型飛彈。
報導稱,國際評估和戰略研究中心的亞洲軍事事務高級研究員理察·費舍爾表示,這種飛彈為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攻擊美國及盟國提供了新選擇。他還腦補了中國貨櫃飛彈潛伏部署在美國西雅圖,向鄰近美海軍基地發射電磁脈衝彈的場景。美軍太平洋艦隊前情報總監吉姆·法內爾稱,鑑於大量中國貨櫃船進入美國港口,採用貨櫃偽裝的反艦巡航飛彈將對美海軍構成重大威脅。
復旦大學海權研究專家楊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所謂貨櫃飛彈,不過是巡航飛彈的模塊化發射設計方案。從技術操作角度看,貨櫃飛彈只是解決了外形偽裝問題,卻很難隱藏飛彈的紅外輻射信號,也解決不了海外運輸和靠港等國際法問題。美國一些學者的言論確實夠有想像力,但誇大了貨櫃飛彈的偽裝能力,低估了現代偵察裝備的偵測能力,不知道是常識問題,還是立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