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從上海至北京,中國首架可以使用手機的航班今早起飛!

2020-12-16 中國搜索

在飛機上可使用手機並連接Wi-Fi了。

1月18日7時,東方航空MU5137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為北京,這是一個可以使用空中Wi-Fi的航班。6時28分,澎湃新聞記者登上航班,發現行李架下方,已經標出飛機上可使用Wi-Fi的標識。

據文匯報報導,1月17日21時36分,海南航空HU7781航班從海口美蘭機場起飛,跨過零點飛往北京首都機場。這是我國民航史上第一架允許機上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PED)的航班,跨過了我國民航歷史上的一道門檻。

1月17日,東航、海航陸續發布了飛機上可以有條件地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消息。

當日,東航對澎湃新聞表示,已經制定完成了有關的「落地細則」。1月18日起,搭乘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PED)。

根據《東航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規範》,東航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和規定尺寸內的可攜式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頻播放機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

而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此外,超過規定尺寸的可攜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

出於客艙安全考慮,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行動電話、電子書等小型PED設備不允許連接耳機、充電線等配件。而助聽器、心臟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用於維持生命的電子設備和裝置可全程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等特殊情況下,或當飛行機組發現存在電子幹擾並懷疑該幹擾來自機上人員使用的可攜式電子設備時,飛行機組有權要求關閉這些可攜式電子設備,旅客應聽從指令關閉所有PED設備電源,並安全存放PED設備。

截至目前,東航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聯機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程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如旅客選擇乘坐東航提供Wi-Fi服務的飛機,可在艙門、機身、客艙內部發現Wi-Fi標識。

通過提前在東方航空App或東航官網上申請登錄密碼,旅客可在登機後打開手機Wi-Fi功能連接東航空中網際網路,體驗空中社交通訊、視頻通話、空中購物、旅行預訂、獲取新聞資訊等上網服務與全球領先的空中實時支付服務。

據上海發布消息,海南航空目前已針對PED設備開放工作,完成包括政策與操作流程修訂、機組人員訓練等。將開放機上PED使用,搭乘海南航空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

17日,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春秋已根據《指南》正式啟動公司評估工作。將儘快完成評估,並提交民航主管部門審議。預計今年上半年,旅客將在飛機上有條件地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

今起坐飛機可用手機 航空公司:不能打電話和上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乘坐國內飛機航線時,起飛前乘客通常都會聽到,「請您關閉手機,包括具有飛行模式的手機,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打開遮光板,我們的飛機就要起飛了」。這個提示,如今在有些航班上已經改了。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發布了《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提出,近年來根據中國國情,經過技術測試、規章修訂等一系列工作,認為開放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東航已經喊乘客「開機」,表示從今天(1月18號)起,在東航實際承運的航班上,乘客可以全程使用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海航今天凌晨的跨零點航班中,乘客也已經可以使用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國航則表示: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方案。那麼,根據民航局的《指南》,用手機拍照、打電話、玩手遊,以上哪項,今後乘客在乘坐國內航線時可能被允許呢?

去年,交通運輸部通過了對《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部)第五次修訂。這次修訂,根據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的發展趨勢和國際上的研究成果,放寬了對於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由航空公司對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

當時,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朱濤表示,航空公司可根據評估的結果來決定在飛機上使用何種可攜式電子設備。原來政府是禁止的,現在它把這個權力交給航空公司來進行評估,民航局飛標司再制定相應的審核以及評估方法來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請。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會看到中國的航空公司允許在飛機上使用相應的可攜式電子設備。

幾個月後的現在,朱濤說的這個「不久的將來」已經來臨。

海南航空表示,已針對可攜式電子設備開放工作,完成包括政策與操作流程修訂、機組人員訓練等。從1月18日起開放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中國國航則表示,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方案。

北京時間1月18日零點,東航有181班跨零點航班上的旅客已經成為該公司第一批在飛機上合規用手機的乘客。中國東方航空運管部副總經理張恩輝在接受中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和規定尺寸內的可攜式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頻播放器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而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不過,您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在「高空」玩手機,和在地面還是不太一樣,仍舊有所限制。而根據民航局的《指南》,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和飛機疑似受到可攜式電子設備幹擾,這些情況下,應禁止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

同時,另一個限制使用的情況就是,在空中應關閉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包括語音和數據。東方航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馳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對應到手機上就是手機4G、3G信號打電話、上網的功能。關閉了手機除了藍牙外的無線通訊功能(包括wifi和4G語音和數據)的手機可以在飛機上使用。」

那麼,如果現在可以這樣做,以前為何一定要在乘坐國內航線時全程關閉手機呢?

對此,《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南表示,近些年,機載設備等有了進步,「一個是機載的導航設備,現在它對於抗電磁幹擾的能力也在增強,因為設備在進步。另外,現在的手機它的輻射強度,包括信號的頻段也都變得更穩定。」

在民航局的《指南》中提到,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飛機上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特別是使用手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商也在設計和製造環節考慮如何防止可攜式電子設備幹擾。航空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簡稱 RTCA)先後發布行業標準,提出了航空器抗可攜式電子設備電磁幹擾的技術規範,這也為進一步開放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奠定了基礎。

王亞南在接受中國之聲記者採訪時稱,未來,能否提供「飛行中使用手機」的服務和飛行安全的保障,是航空公司需要衡量的重要內容。

服務要好,而安全更是基礎。目前,航空公司可根據其評估結果來決定在飛機上使用何種可攜式電子設備。一方面,要考慮某種可攜式電子設備對飛機通訊環境有多大影響,另一方面,需要評估某一架飛機自身抗幹擾能力有多強。

對此,中國民航幹部管理學院教授鄒建軍告訴中國之聲記者,評估相當複雜,「這一架飛機自身的抗幹擾能力有多強?我們的機型有多複雜,還有從時間上講,有五年的飛機,有十年的飛機。當然還包括手機有多少型號。」(來源:澎湃新聞、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首架商業航班降落,聯航將獨家運行至10月26日
    9月26日10:12,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開航後首架商業航班降落,中國聯合航空由鄂爾多斯前往北京的KN5302航班搭載著149名旅客,順利平穩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此,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開啟商業運營。
  • 今早6:45,長春龍嘉機場T2航站樓第一架航班起飛!
    6:45 新航站樓啟用後的第一架航班在這裡起飛!在現場記者了解到,啟用首日在T2航站樓第一架起飛的航班是06:45出港的長春-鄭州-海口的青島航空QW6005,機型為A320,實際乘機人數125人。
  • 內地首架A350今日首飛北京上海,國航A350於明日執飛北京至成都航班。
    封面新聞記者 張福超8月14日,中國內地首架A350完成適應性訓練,由國航正式投入運營。國航CA1557航班,由北京飛往上海,於當日12:08從北京起飛,13:53落地上海。據了解,本次航班312個座位幾乎全滿,旅客中有大部分「飛行愛好者」搶先體驗了國航A350的首次商飛。國航A350於8月8日在法國交付,8月9日抵達北京,今日投入運營。據悉,國航共計訂購了10架A350客機,今年將會引進6架A350飛機,明年再接收4架。根據計劃,A350新增運力將主要執飛上海到歐洲的國際航線。
  • 首架中國總裝空客A320交付 首航成都至北京航線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新聞縱橫新聞縱橫 首架中國總裝空客A320交付 首航成都至北京航線 [進入論壇]  [列印本頁] [關閉]中廣網    2009-06-24
  • 國內首架帶WIFI航班首航 完全免費不能手機上網
    當日,國內首架搭載WIFI功能的航班接受體驗,易建聯也碰巧乘坐了該航班。通訊員 王澤民 攝飛機上也可以刷微博、發郵件了。昨日下午,國內首架搭載了無線上網功能的航班接受乘客體驗。該航班由北京飛往成都。國航介紹,目前在空客A330-300機型上搭載無線上網系統,需在飛機上裝配一個無線路由器、一個伺服器,飛機頂部還加裝了一個信號接收天線。
  • 飛機上終於可以玩手機了!哪些航班?如何使用?
    東方航空、海南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的飛機上可以用手機上網了。鐵路網際網路訂餐服務升級,訂餐時限縮短,還能預訂地方特產。17日中午11:46起飛的MU587上海—紐約航班是跨零點「空中開機」航班。乘客們熱情高漲,不少旅客還用「朋友圈」、「紅包」、直播等形式,分享喜悅、留下紀念。
  • 上海首架客機腹艙帶貨的兩岸定期航班順利起飛
    中新網上海8月31日電(張明 朱豔)今天上午10時50分,東航一架空客340-600飛機載著120名旅客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前往臺北桃園機場。這架航班號為MU5007的班機是上海地區首架客機腹艙帶貨的兩岸定期航班。兩岸定期航班開通後,東航每周將有33個直航航班往返於大陸和臺灣之間,其中上海往返臺北每周10班。
  • 中國首架A380首航 萬裡高空味覺視覺新體驗
    中國首架A380首航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環球網航空消息:2011年10月17日上午10:00,滿載旅客的南航A380飛機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一路向南,於北京時間13:15分穩穩的降落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標誌著中國首架A380飛機成功首航。
  • 廣州至北京航班,為何備降成都?
    7月14日,知名航空博主「航空物語」等發布微博稱,南方航空CZ3105航班執行廣州至北京,由空中巴士A380執飛。因北京暴雨,備降成都。記者從飛常準上查詢到,CZ3105於7月13日21時42分從廣州白雲機場起飛,原計劃將於7月14日00時35分到達。由於北京暴雨天氣原因,航班於14日02時27分備降到成都,飛行時間近5個小時。北京市氣象臺已發布消息,13—14日北京多雷雨,局地有短時強降水、大風、冰雹。
  • 外航至中國客運航班漸增,紐西蘭航空、法國航空官宣復航上海航線
    根據調整通知,已列入民航局3月12日官網發布的「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中外航空公司可以上述航班計劃為基準,繼續按照以下原則執行自/至中國的國際客運航班: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上述航線航班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範圍內調整境內外航點。
  • 重慶航空重慶至北京大興航班成功首航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鄭三波 3月29日上午10:10,中國民航首架A321neo ACF構型飛機順利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標誌著重慶航空重慶至北京大興航班首航成功。
  • 南航、春秋、廈航將解除空中手機禁令 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
    這意味著2018年中國民航將進入「手機時代」  海航HU7781搶先解禁手機  17日,海航和東航兩家航空公司分別宣稱將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對「手機解禁」的航空公司。17日晚,海南航空總裁孫劍鋒執飛的中國民航歷史上可攜式電子設備開放第一班航班由海口至北京的HU7781順利起飛。
  • 國航引進中國首架波音747-8 10月11日起執飛國內航班(圖)
    9月29日,波音公司向國航交付的中國首架新一代747-8洲際客機停在位於西雅圖的波音交付中心停機坪。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樊曦)中國國際航空公司30日從波音公司引進中國民航首架波音747-8,成為亞洲首家運營全新747-8洲際客機的航空公司。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波音747-8是波音747機型的最新一代產品。
  • 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 上海、臺北航班起飛
    新華社快訊:15日8時許,臺灣復興航空332號航班從臺北松山機場起飛,前往上海。這是從臺灣飛出的首個兩岸平日包機航班,也是臺灣首架飛航「截彎取直」航路的航班。當日,海峽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儀式在民航上海區域管制中心舉行,標誌著兩岸同胞期待已久的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為現實。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新華社上海12月15日電(記者 潘清)15日8時許,隨著首架「截彎取直」直航班機東航MU2075航班由上海浦東機場起飛,前往臺北桃園機場,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
  • 北京大興機場來了,首架航班剛剛起飛!臺灣節目開啟了風暴式稱讚……
    下午4時22分,登機口A01,航班號CZ3001,南航大興首航航班平穩起飛,飛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首個起飛的南方航空A380 潘之望/攝第二個起飛的是東航「北京大興-上海浦東」首航航班,東航將使用A350-900新一代旗艦機型,這也是東航參加大興機場首輪驗證試飛時派出的機型。
  • 南京將舉行首航式 首架赴臺航班起飛提前一小時
    南京將舉行首航式 首架赴臺航班起飛提前一小時 2008年06月26日 17: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光明)南京首架飛赴臺灣的包機航班起飛時間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小時
  • 中國首架空客A380機票銷售火爆 刷新南航數紀錄
    本報訊 (記者廖豐)南方航空引進的國內首架空客A380飛機昨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首飛北京-廣州-北京航線。18日至26日,A380將執飛北京-廣州-北京航線;27日-29日,將執飛北京-上海浦東-北京航線。記者了解到,在「嘗鮮效應」之下,A380航班機票銷售火爆。
  • 全球首架A330-200全商務艙客機亮相北京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周音) 15日11時25分,香港航空引進的全球首架A330-200型全商務艙客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拉開在北京巡展之幕。該飛機創下了中國民航多個第一。
  • 中國首架747-8I降落廣州 水門禮接風洗塵
    民航資源網2014年10月11日消息:2014年10月11日上午11:00,由中國首架波音747-8I飛機執飛的國航CA1315航班從北京起飛,經過3個小時的平穩飛行後,下午14點15分,飛機順利抵達廣州。在掌聲中,航班緩緩滑過飛虹般躍起的水門,享受最高禮遇。
  • 國航A350將於8月14日首航北京至上海虹橋
    國航A350將於8月14日首航北京至上海虹橋 2018-07-28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