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中,劉姥姥本來是開玩笑,說喝醉了酒,怕把瓷杯摔壞了,想要換成木頭杯子。劉姥姥沒有想到,賈府中居然還真有這樣的杯子,而且,杯子是成套的,還都很大,這樣,不免就喝多了。
這劉姥姥並不是沒有見識的,她「時常在村莊上縉紳大家也赴過席,金杯銀杯倒都見過,從來沒見有木頭的」。——村莊裡的有錢人,所能擁有的也就只能是金杯或銀杯而已,像賈府中這樣的「黃楊木根整摳的十個大套杯」,又是「雕鏤奇絕,一色山水樹木人物,並有草字圖印記」,做工比材料本身就更值錢了,這樣的東西,更像是藝術品,哪裡是村莊裡的有錢人能夠擁有的呢?
在賈府中,金的銀的都不是稀罕東西,大家所稀罕的是新鮮奇異的東西。在第二十七回中,探春求經常出門的寶玉給她帶好玩意兒來,寶玉說:「我這麼城裡城外、大廊小廟的逛,也沒見個新奇精緻東西,左不過是金玉銅磁、沒處撂的古董,再就是綢緞、吃食、衣服了。」探春說:「誰要那些!像你上回買的那柳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子,膠泥垛的風爐兒,這就好。我喜歡得什麼似的,誰知她們都愛上了,都當寶貝似的搶了去了。」——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寶玉跟探春以及其他小姐們的審美標準是一樣的:金銀古董都不算是好東西,新奇別致的東西者是好的。
同理,雞鴨魚肉在賈府也都是平常的東西,倒是野味乾菜更受歡迎。劉姥姥要離開賈府時,看到眾人送給她那麼多東西,心有不安,平兒告訴她:「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這個。」
可以這麼說,像賈府這樣的家族,器物講究的不只是實用,而是藝術性,這不只是因為賈家有錢,更是因為主人的文化修養與藝術品位。在第四十回中,賈母發現寶釵的屋子裡布置得太過寒素,就吩咐鴛鴦:「你把那石頭盆景兒和那架紗桌屏,還有個墨煙凍石鼎,這三樣擺在這案上就夠了。再把那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拿來,把這帳子也換了。」賈母提到的這些東西,都是極清雅極別致,也能讓屋子裡的主人顯得比別人更有品位。
劉姥姥進大觀園,看到了很多對她來說新奇的東西,想必,回到村子裡之後,她也會跟他們講述賈府中的種種,而這,可能又會使她在村子裡的人面前受到更多的尊重。
所以,劉姥姥從賈府這裡得到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接濟,還有精神上的充實與滿足。
當然,賈府眾人在劉姥姥的一聲聲讚嘆中,也得到了相當的精神上的滿足。人與人交往,總歸是要都有所得,才能達到平衡,才能擁有持久而穩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