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曲《鹽城小吃》,品記憶中家鄉好滋味!

2021-02-07 鹽城之窗

在鹽城長大的孩子,一定沒人不知道老鹽中旁邊巷子裡的老奶奶油炸。掉漆的小黑板上記著一串串只有老奶奶看得懂的數字,那是客人的點單。「奶奶,我要『甜加辣』」,這種地道的點單方式,一聽就是老主顧。他們也一定有自己心目中最好吃的一家雞蛋餅攤子、最好吃的米飯餅包油條、最好吃的煮乾子……

無論走多遠,離家多久,最令人忘不了的就是家鄉的一口小吃,每次風塵僕僕地回到家裡,迫不及待地去吃上一口童年的美味,熱淚盈眶,仿佛家一直在身旁。

吃是對家最好的記憶,最近有一首叫《鹽城小吃》的網絡歌曲在鹽城唱紅了,不在於它的旋律有多優美,也不在於歌者的唱功有多麼高深,而是它的歌詞,字字貼著80後、90後鹽城孩子們的心。歌裡提到的每一樣小吃,每一個小街小巷,都留著我們童年的印跡,是我們成長的滋味。

這首歌的作者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鹽城小夥子,他叫陳可,1989年生。陳可說這首歌幾乎是他一氣呵成地創作,「旋律一直就在我的腦子裡,我一直想寫一首關於家鄉的歌,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切入點。」他以前有過很多創作思路,但是都覺得角度太大,反而不觸動人心,偶然想到「吃」是最直接的記憶,也是最地域性、最溫暖的東西,所以就以只有鹽城有而別處不多見的幾種小吃作為題材進行創作。

「這些東西都是我從小吃到大的,並且現在還愛吃它們。成長過程中我離開鹽城去蘇州上大學,離開家鄉的幾年裡也一直思念著這些熟悉的味道,每次放假回到家,都要去吃一遍才過癮。」陳可說。

陳可並不識譜,但卻有音樂天賦,「我把旋律唱出來,現在手機各種作曲的APP非常多,寫歌也不一定要識譜,不用非常專業也可以創作自己喜歡的歌曲。」在大學裡的時候,陳可還創作了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的院歌。音樂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之一,他並沒有想以此為業。「創作歌曲都是有感而發,最近在看湖南臺的《歌手》,趙雷的《成都》唱得很火。我就想我也可以為我的家鄉寫一首小歌,把我愛家鄉的感情寄托在裡面。所以就有了寫這首歌的衝動。」陳可說。

有個地方
叫鹽城是我的家
人傑地靈魚米之鄉
帥氣小夥俏姑娘
麋鹿故裡
丹頂鶴過冬天堂
溼地之都屹立東方
來斯的空氣品質
小黑板在毓龍路上
大排小排乾子又脆又香
它對面在月亮街旁
電烤肉串特別棒
純化路有個人很胖
他只做大腸包小腸
如果愛吃麵去潘黃
學林的湯咖喱香
市區蠻大
高架修得通又暢
BRT專用通道徜徉
鹽瀆公園好風光
雞蛋餅裡
裡脊肉還有王中王
早茶不止大元宏祥
蒸餃燒賣把乾絲上
濱海人最愛灌香腸
響水四腮鱸魚鮮美飄香
阜寧大糕過年派上用場
射陽泥螺響噹噹
大豐紫菜美名遠揚
東臺魚湯麵獲國際金獎
建湖藕粉圓裡不止芝麻
還有很多等你來品嘗
等你嘗


相關焦點

  • 小夥把鹽城小吃寫成歌 最難忘記憶中家鄉好滋味
    他們也一定有自己心目中最好吃的一家雞蛋餅攤子、最好吃的米飯餅包油條、最好吃的煮乾子……   無論走多遠,離家多久,最令人忘不了的就是家鄉的一口小吃,每次風塵僕僕地回到家裡,迫不及待地去吃上一口童年的美味,熱淚盈眶,仿佛家一直在身旁。
  • 《beautiful鹽城》刷屏 80後方言說唱盡顯「家鄉美」
    這些年一共寫過《beautiful鹽城》、《鹽城小吃》、《綻放光榮》等數十首歌曲。談到創作的初衷,陳可告訴記者,「其實創作這首歌曲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用我擅長的方式為這座城創作些東西。」陳可說,每個城市都像是一個巨大的容器,裝載著每個人的記憶。
  • 我家鄉的客家小吃
    春節將至,我突然懷念起我家鄉的客家小吃來。出於對兒時的記憶和偏愛,我不只一次利用文字善於飛翔的優勢,將客家小吃的色、香、味從時光流逝的渠道中追尋回來,加以回味。  客家人是我國一個很大的民系,各地客家小吃品種不少,特色各異,因而我家鄉的小吃具有自身特色。
  • 聽韓紅歌曲《家鄉》,賞現實中《家鄉》所描繪的四季田園風光
    著作藏族歌手韓紅在歌曲《家鄉》中唱到: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那裡有條美麗的河阿媽拉說牛羊滿山坡那是因為菩薩保佑的《家鄉》像—首優美的童謠,韓紅在描繪童年記憶中的西藏時,並沒有著力渲染那份神秘感,而是以輕盈的樂句勾勒出純真的情感。現在的西藏,尤其是歌詞中提到的日喀則雖說不上是山青水秀,但也是天藍水清,牛羊遍地,四季景色變換,呈現出一派祥和的田園風光。
  • 乘著高鐵遊鹽城|品世遺 嘗美食 賞美景 樂享生活
    ……近日,上海一知名微信公眾號發表《上海到鹽城,即將高鐵直達!這座神秘的東方仙鶴之都,藏不住了!》一文,引發網友深度熱議。截至12月9日,其閱讀量達「10萬+」,評論100餘條,關注度還在迅速激增中。高度關注的原因不外乎兩點: 一方面,在深度接軌上海的今天,鹽城不僅是老上海人重溫記憶的地方,更是上海市民觸手可及的天然大氧吧、休閒後花園。2020年年底,鹽通高鐵通車後,鹽滬兩地將進入「一小時同城圈」,文化交流互動更加頻繁。 另一方面,鹽城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歷史人文和風味傳承,而這也將為上海市民在可以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尋找返璞歸真的美好,再添新去處。
  • 鹽城地方小吃:油端子
    油 端 子說起鹽城地方小吃還真不少,油端子也是其中之一。油端子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長柄帶曲線邊廓的勺狀容器盛上蘿蔔絲和麵粉糊在熱油鍋裡端一下,待其成型且炸至金黃色,油端子這種地方風味食品即產生了。1980年代初,我在鹽城西鄉的時楊中學讀高中,那時的冬天真冷啊!我和幾個同學走在時楊莊的小街上,縮著脖子,一活抖、二活戰的,但見得街角草帘子圍成一隅,一隻炭爐子正冒著熱氣,油嗆子味撲鼻而來,瞬間心裡一熱,遂有了暖。那是炸油端子的,一個老奶奶坐在爬爬凳上,手裡拿著一雙粗長的竹筷在油鍋裡翻動。
  • 乘著高鐵遊鹽城|品世遺 嘗美食 賞美景 樂享生活
    ……近日,上海一知名微信公眾號發表《上海到鹽城,即將高鐵直達!這座神秘的東方仙鶴之都,藏不住了!》一文,引發網友深度熱議。截至12月9日,其閱讀量達「10萬+」,評論100餘條,關注度還在迅速激增中。高度關注的原因不外乎兩點: 一方面,在深度接軌上海的今天,鹽城不僅是老上海人重溫記憶的地方,更是上海市民觸手可及的天然大氧吧、休閒後花園。2020年年底,鹽通高鐵通車後,鹽滬兩地將進入「一小時同城圈」,文化交流互動更加頻繁。 另一方面,鹽城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歷史人文和風味傳承,而這也將為上海市民在可以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尋找返璞歸真的美好,再添新去處。
  • 【圍觀】美食是回憶的震撼彈 | 那些記憶中的美味小吃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回味一下江蘇各地記憶中的美味小吃,找回那依舊藏在味蕾深處的難忘曾經。記性中的老南京,幾乎就是跟鴨血粉絲湯劃等號的,那些座落在街頭巷尾,或大或小,或氣派些或市井些的鴨血粉絲湯店,好象都在親近地在向你訴說這座城市的故事。而這裡面最有地標性特色的一家,恐怕就是回味鴨血粉絲湯了。
  • 我記憶中的無印良品不是賣東西的
    我要說的「無印良品」不是「MUJI」。現在一提到「無印良品」好多人直接想到的是一家商店。可是,在80後的記憶裡面是兩個陽光男孩組成的樂隊,追女孩子唱他們的歌曲,殺傷力不會比情歌王子的歌曲差。無印良品的伯樂是李宗盛,1995年通過伯樂李宗盛他們進入滾石,開始了他們的音樂之旅。無印良品成員是王光良、黃品冠。無印良品本該是叫「光良品冠」的,因為氣質上的契合,就如同某個商品牌子「MUJI」的樸實和環保,極簡無印,於是,他們就成了陪伴那個時代俊男靚女的魔音。
  • 鹽城吃貨//我們的江湖是美食鹽城小吃地圖之水餃大王
    最愛那既能快速填飽肚子卻又滋味無窮的街邊小吃,尋尋覓覓中經常會摸不著地兒,那麼,走起——隨本報記者走訪市區街頭的路邊攤
  • 聽韓紅歌曲《家鄉》,賞現實中《家鄉》所描繪的四季田園風光
    著作藏族歌手韓紅在歌曲《家鄉》中唱到: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那裡有條美麗的河阿媽拉說牛羊滿山坡那是因為菩薩保佑的《家鄉》像—首優美的童謠,韓紅在描繪童年記憶中的西藏時,並沒有著力渲染那份神秘感,而是以輕盈的樂句勾勒出純真的情感。現在的西藏,尤其是歌詞中提到的日喀則雖說不上是山青水秀,但也是天藍水清,牛羊遍地,四季景色變換,呈現出一派祥和的田園風光。
  • 那些隨著記憶流淌的粵語歌曲,你仍在聽嗎
    究其原因,相較於內地音樂市場的崛起,音樂類型更加豐富,更能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多元性的追求;粵語歌壇大量優秀人才的離去導致粵語歌曲的文化性根本性缺席,大量歌曲口水化和同質化,就連一些比較新的粵語歌,只要一聽其器樂風格,就知道是「香港製造」,所以香港樂壇已經很難在市場上找回其粵語文化中音樂性的價值創造。
  • 有的唇齒留香,有的心有餘悸,記憶旅途中那些難忘的小吃!
    我是個吃貨,尤愛探訪小吃。這一路走來,那些被我享用過的美食,有的唇齒留香,有的至今還心有餘悸。小吃對我已不僅是一種食物,一種味道,更是一種記憶和情懷。了解一座城,一定要品嘗當地招牌小吃。嘗小吃猶如品人,不單看貌相還要品文化。豬腳姜是我一直青睞的小吃,每次去廣東必吃。清楚的記得我第一次吃是在陶陶居,當時我和朋友叫了一桌子早茶,五顏六色,香氣撲鼻。唯獨這一碗豬腳姜黑黢黢的,看上去一點沒有食慾。
  • 臺灣新竹城隍廟潤餅 傳承五代好滋味(圖)
    而來到城隍廟拜拜,多數人都會順道品嘗這兒的美味,一家家熱鬧的小吃,幾乎都有著百年的歷史,像是這一家位於城隍廟外圍的潤餅,就是傳承了數代的美味。 從清朝末年以扁擔叫賣的方式,到現在已經小有名氣,百年的潤餅老店,每天的生意都強強滾,不但吸引許多觀光客,更是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紮實的用料可是老闆多年來的堅持,除了每日現煮的新鮮內餡,親民實惠的價格更是受到消費者的愛戴,你一口我一口,原來吃潤餅也可以這麼濃情蜜意,包得滿滿滿的餡料,絕妙的好滋味,讓感情迅速增溫。
  • 中外畫鶴第一人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
    鶴王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鶴王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鶴王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鶴王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鶴王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陳九怪,江蘇鹽城東臺鶴鄉人。中外畫鶴第一人陳九怪家鄉鹽城國際丹頂鶴保護區
  • 《三明後生仔》火了,歌手林啟得發感言:把家鄉唱給更多人聽
    《三明後生仔》火了,歌手林啟得發感言:把家鄉唱給更多人聽 2020-11-30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子心事:記憶中最美的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是遠方遊子心中的掛念,香味雖平常,情懷難相忘。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長大的路上,我的腳步離家鄉越來越遠,吃遍了各地的美食,但最愛的還是媽媽做的一碗炸醬麵。我最想念的家鄉的味道,其實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我奶奶最拿手的鰱魚疙瘩湯,小時候生活在山腳下,縣城的水庫就在我家所在的山群,每次到雨季,水庫的大壩開始放水,河裡的魚被水衝到山腳下,撞得暈頭轉向,鄉親們就去河裡撿魚。現在離開家三年的時間,我只回家過一次。
  • 聽白宇唱《南泥灣》再現陝北的「好江南」|我和我的家鄉
    穿行在田野中,流連在竹海裡,跳躍於溪水中,這一切都會凝結成那割捨不斷的故鄉情。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相關機構共同推出《我和我的家鄉》歌曲聯唱活動,第三期青年演員、歌手白宇將帶大家走進南泥灣,感受紅色的記憶。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心中的那座城與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見了。
  • 兒時生活記憶中的廣西小吃美食
    2酸嘢酸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小吃,指醃製的果蔬,即酸品。用白米醋加白糖或冰糖短時間醃製的新鮮瓜果蔬菜,一般有木瓜、芒果、菠蘿、桃子、李果、梨子、豆角、蘿蔔、黃瓜、楊桃、沙梨,哈密瓜,番石榴,西瓜等,一般擺攤上還備有辣椒鹽,隨便加多辣都都可以。
  • 《三明後生仔》火了,95後歌手林啟得發感言:要把家鄉唱給更多人聽
    拍攝MV過程中,林啟得也不忘為家鄉各種打CALL,「我們麒麟山公園空氣非常好,還有沙縣文昌街各種精品小吃。三明林深水美人長壽,是最氧三明,也是最美三明,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三明做客!」父母很開心,鼓勵他多為家鄉創作歌曲。「能推廣家鄉,得到大家的支持,讓全國更多人知道三明大田,是小林莫大的榮幸。」11月29日,林啟得在朋友圈、微博上發布了一段感謝辭,瞬間收穫一大波點讚。此次上新的《三明後生仔》MV由現代快報+出品、林啟得傾情演繹。將三明市的一眾網紅麒麟山、沙縣小吃、擂茶等唱進了歌裡,也讓更多人認識了三明這座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