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鸛雀樓

2020-09-14 運城新聞網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晉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濟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黃河岸畔。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使其名揚天下聲播四海,為黃河流域的標誌性建築。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大約在公元557-581年,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建造,為一座軍事戍樓,歷唐經宋存世約七百餘年,於元朝初年毀於戰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修,於2002年9月正式對遊人開放。

新修的鸛雀樓通身採用唐代油漆彩畫裝飾,為四簷三層的仿唐式建築,樓體況高73.9米,座南朝北,西依黃河水,南枕中條山,遠可眺舜都遺址,近可瞰黃河之水天上而來。整個景區佔地面積2.064平方公裡,以鸛雀樓為中心,四周以古典園林分布,呈「四區十二點」布局結構。(1)名樓瀏覽區。包括:門殿、鸛影湖、唐韻廣場和名樓中心瀏覽區。待建(1)黃河風情瀏覽區。包括:蒲州風情園、黃河風情館和柳園。(2)山水瀏覽區。包括:蒼山蒼林自然景觀區、吉祥如意湖和鸛雀苑。(3)康樂瀏覽區。包括:蒲津康樂園、唐代馬球場和日潭戲水園。 整個景區以鸛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盛唐時代開放的社會精神和盛唐文化為包裝,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以宏揚愛國主義為主題,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磅礴氣勢為主旋律,開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遠意境,成為國內外遊人觀光、瀏覽、休閒、度假的國家級旅遊景區。 景區內重點景觀地段祥細規劃,根據基地理位置,歷史背景,文化內涵與造園規則做到完美結合,通過具有象徵性,古樸典雅,自然協調的建築物等,體現、烘託鸛雀樓的宏偉壯觀,渲染博大精神的華夏文化,從而給人一種遼闊、雄壯而高遠的感染力。使遊人在發思古之豪情時,能溶入到景觀的感受之中。各重點景觀布局,充分利用沿臨黃河的大自然生態環境,做到疏密有秩,組景借景有序,使整個景區形成一曲有序幕――樂章――高潮――餘韻無窮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園林建築等相互和諧的交響樂章,更加體現「中華名樓,黃河明珠」的崇高深遠意境。

【鸛雀園門殿】

這是入口區的第一座建築。鸛雀園門殿座南面北,是一座風格顯著的仿唐過殿,形制古樸,穩健而大氣。四周全是迴廊,拱梁全無彩畫,一色赭紅。鸛雀園匾牌懸掛當頂,三個瘦金體大字,骨勁蒼健,是啟功先生手跡。啟功先生是當代書界名家,他題寫的匾額,自然為鸛雀樓景區增加了幾分文化內涵。門殿兩旁,各有園門,一概唐代建築風格,以景區前圍牆連接,呈半環形布局,寄寓著熱情歡迎之意。

【鸛影湖】 穿過門殿,眼前一片豁然,兩旁綠地如茵,噴泉濺珠。廣場開闊,平整如坻。這裡是迎賓廣場。王之煥登鸛雀樓,寫了那首千古絕唱,於是當時的詩人紛紛來到蒲州,來遊覽鸛雀樓,也寫了許多有關鸛雀樓的詩,但都沒有王之煥的詩具有長遠而廣泛的影響。「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是唐詩的頂峰,鸛雀樓因而也就成為唐詩高度的標誌。鸛雀樓建成後,經唐歷宋,存世700餘年,至金章宗明昌年間樓還屹立如故。到了元朝初年,金兵與元兵爭奪蒲州,鸛雀樓同時被焚毀於戰火之中。此後800 多年,這裡之留下一個傳說和遺址。改革開放後,為了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發展旅遊事業,永濟人們在這茫茫灘涂,又復建了這一千古名樓。

鸛影湖是人工開鑿的小湖,東西兩翼呈鸛鳥展翅的形狀,是以鸛雀的形象為文化含義的,因為我們這個千古名樓是以它來命名的。 鸛雀是一種水鳥,似鶴似鷺,有黑色,也有白色,其喙尖利,其腿修長,常常佇立淺灘一動不動,小魚小蝦不知危險,放心遊來,就成了它們的美餐,當地居民稱它們叫「老等」。晚上,它們常常成群結隊在樓上棲息。

【盛唐廣場】 盛唐廣場是唐代文化風韻的進一步呈現與展示,它是唐代風格的門殿、迎賓廣場、鸛影湖的延續,也是對唐代詩樓――鸛雀樓的繼續鋪墊。整個景區,從進門之前就在營造唐文化氛圍,使遊人在未登樓時就得到唐文化的強烈感染和逐漸薰陶。盛唐廣場呈軸線對稱和棋盤式布局,幾何圖形園林造型,不同顏色的植物組成草坪,各種名貴樹木立體點綴,空場地全部用彩色地磚拼接為唐代廣泛使用的傳統圖案,蓮花形,如意形,賞心悅目,美不勝收。廣場開闊縱橫,視野悠遠,布局簡約,造型優美,文化內涵和自然景致和諧統一。未曾登樓,我們就已感覺到盛唐風韻的氤氳,感覺到盛唐文化的充盈和盛唐人格的感召。

鸛雀樓建成以後,我們在樓前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回音效應。現在各位可以站在廣場中央擊掌靜聽,我們能夠聽到一種鳥叫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呢?其實,這種聲音就是我們所說的鸛雀的叫聲,這鸛雀的叫聲在我們從廣場走向主樓的時候又是在不斷的變化,就好像鸛雀從小長大一樣。這種聲音在我們主樓的四側您都可以聽到。這不是建樓時候的有意設計,而是自然形成的,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造就和賜予。

【樓臺】 鸛雀樓下,高樓兀立,仰首而視,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鸛雀樓」三個大字赫然在目。江澤民同志於1993年三月,題寫了《登鸛雀樓》詩,為鸛雀樓的重建造得先聲奪人之勢。1994年1月,他來山西視察工作,特意來到蒲州文化景區,對鸛雀樓的重建和選址給予關注。2001年8月,江澤民同志又來到山西,應山西省委和省政府之請,欣然為正在建設中的鸛雀樓題寫了樓名匾牌。現在這塊匾牌莊重碩大,氣勢奪人,體現了鸛雀樓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文化品位。

【主樓】 鸛雀樓主樓座落在高大的臺基上。站在臺基上,我們會感覺到它的闊大莊重。月臺呈長方形,東西長83米,南北寬72米,周長共310米。主樓高57.4米,整個樓體總高度為73.9米,總建築面積為33206平方米,總重量為57000噸。鸛雀樓主體為仿唐高層建築,外觀三層四簷,樓內空間六層。重簷翹角,隔扇木牆,四出歇山式抱廈,廈內縱深面積寬大。四周迴廊,廊柱渾圓壯碩;月梁拱頂,彩畫精美,多為唐代飛天形象,襟帶飄逸,栩栩如生。頂層面闊縮為五間,進深縮為三間,依舊四出抱廈,勾欄纏繞;琉璃瓦屋脊,兩邊各有一碩大鴟吻對稱相向,寶頂居中。整個樓體建築,用鋼筋水泥骨架,構件碩大精美,構造精到嚴密,設計端莊大氣,仿唐風格鮮明。

樓體內部為六層,東西角設有樓梯盤旋而上,總體陳設為蒲州文化的展示,或壁畫、或雕塑,構思慎密,選材精當,製作精良,表現了華夏文明搖籃、大唐蒲州盛況和河東歷代人文景觀。

進入第一層,樓內大廳闊大幽深,展示主題為「千古絕唱」

第一層主要介紹王之渙和《登鸛雀樓》,這是鸛雀樓的主要內容和價值所在。 由於這首代表唐詩高度的詩,它成為一種文化承載,鸛雀樓才成為天下名樓。大廳南牆北向,是一幅壁畫巨製,長18米,硬木彩塑,表現大唐雄城的盛世繁華。只見蒲州城郭依山傍河,氣勢恢宏;殿堂樓閣,鱗次櫛比;闊街小巷,車水馬龍;西門蒲津渡浮橋橫渡;東郊普救寺梵宮巍然。大唐蒲州,戰略重鎮,文化名城,歷歷在目。左側壁畫,是宇文護築樓戍邊,介紹了鸛雀樓的由來和歷史沿革;右側壁畫,是三詩人旗亭畫壁,介紹了王之渙的一個著名的故事。

進入第二層,展示主題為「源遠流長」

這一層主要表現河東五千年文明史和獨特的根祖文化。 樓內四周牆體鑲嵌12幅壁畫,表現古蒲州作為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歷史人物和傳說故事,女媧補天,黃帝平亂,堯王禪位,舜都蒲坂,禹鑿龍門,以及蒲州歷史名人故事。

進入第三層,展示主題是「亙古文明」

這一層主要表現中華民族上古時期用火、製鹽、冶鐵、釀酒等文明史。 蒲州地處黃河中遊,古人類在這裡到處都留下過進化的足跡,到處都留有文明演進的過程和結果的表現。

人類用火的歷史,是西候渡遺址的發現,提前了60萬年。人類製鹽用鹽,這裡也是最早開發地區。運城鹽池,早在堯舜時期就已食用天然鹽晶。蒲州地區成為人類最早發祥地,主要原因應該就是有水有鹽。春秋戰國時期,鹽池已經人工開採,到唐代,製鹽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鹽產量也成倍增長,普救寺前土塬下過去是一條大路,當地人稱「鹽車壕」,就是運城鹽池供應長安和外銷運輸的主要道路。

蒲州一帶冶鐵鑄造技術也出現很早,唐開元年間,為鑄造固定浮橋的鐵牛地錨,就用去全國鐵年產量四分之一還多,而且冶煉技術工藝已相當成熟。而歐美洲要等700多年以後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蒲州的釀酒技術早在北魏時期就頗負聲名,當時名酒「桑落酒」就是蒲州釀造的。「桑落酒」用桑葉桑葚入曲,釀造工藝精湛,加上蒲州泉水清冽,酒味清香,獨具特色。北周詩人庾信見到蒲州長官,別的不要,就要「桑落酒」,可見桑落酒早就是天下名酒了,汾酒啦,茅臺啦,都是它以後的事了。庾信寫了一首詩記這件事,就叫《就蒲坂使君乞酒》,寫道:「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白居易也寫過詩稱讚「桑落酒」:「桑落氣燻珠翠暖,拓枝聲引莞弦高。」唐代以後的詩和典故,就不用舉了。 至於桑棉種植和紡織,還有民間工藝,在蒲州都是源遠流長。需要強調的是,釀酒、冶鐵就在蒲州不用說了,而用火的西候渡遺址,製鹽的運城鹽池,都是唐代蒲州的屬地。

進入第四層,展示主題是「鑑古察今」

將原有「曠世盛舉」主題更名為「鑑古察今」,配合現有鸛雀樓模型,以鸛雀樓建樓至今的歷史線索為經,各個時期鸛雀樓所經歷的重大事件為緯,通過聲光電高科技3D影像技術融合,用清晰的邏輯將鸛雀樓的來龍去脈、滄桑變遷展現於遊客眼前。進入第五層,展示主題是「風雅詩書」

鸛雀樓五層展示內容以詩歌為核心內容。本層展示主題為「風雅詩書」,立足永濟和鸛雀樓歷史,使遊客能夠了解到人傑地靈的永濟在詩歌歷史上的地位,及鸛雀樓與詩歌在歷史上相輔相成的關聯。遊客在本層能夠體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學習古典文化,並體驗到永濟作為「詩歌之都」的魅力所在。登上第六層,展示主題為「極目千裡」

這是最能表達王之渙詩意的地方,步步登高,更上層樓,到得頂層,極目眺望,果然白日落山,果然黃河東流,果然登高望遠,果然目窮千裡!王之渙,真是寫盡了黃河。「黃河入海流」,是順流而去;「黃河遠上白雲間」,是逆流而上。什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什麼「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到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詞》)都有著重複你的影子,都沒有完全跳出你的藝術意向。如此級別的詩人尚且這樣,還有誰能超過王之煥的詩?王之煥一生的詩雖說只有六首流傳到現代,但他的詩是唐詩的頂峰。流傳最為長久和廣泛。《登鸛雀樓》這首詩,在我國可與說是婦孺皆知,小學生課本,歷年都選了為教材。就連日本和東南亞許多國家的課本,也把這首詩作為文學必讀。香港和澳門曾發動市民評選推舉十首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古詩,結果出來後篇目不盡相同,但第一首都是《登鸛雀樓》。日本漢語課本精選五首唐詩,《登鸛雀樓》列在首篇。可見鸛雀樓已不僅是中國人心中的勝景,它的壯麗美景,它的文化蘊含,義軍超越了國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的每一個字,都是祖國壯麗山河的頌歌; 《登鸛雀樓》的每一個字,都是深邃哲理的揭示。

站在鸛雀樓的最頂層,站在王之煥的銅像旁邊,觸景生情,情寓於景;由情推理,理寓於情。默念一遍《登鸛雀樓》,讓人回味再三: 登一次鸛雀樓,就是上一堂課,讓人得到多少思想啟悟;

登一次鸛雀樓,就是聽一首歌,讓人得到多少感情共鳴; 登一層鸛雀樓,就是看一幅畫,讓人得到多少美的享受。

現在,我們已經攀至登高望遠的最高境界,詩人王之渙在這裡悟出了平易而深刻的哲理,激勵我們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才能拓出更加美好的嶄新境界。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沿著自己的遠大理想和人生目標努力奮鬥,去實現自己最為美好的願望。最後,願鸛雀樓之遊帶給你前途無限,生活、事業更上一層樓!

景區網址: www.sxgql.com

景區微信公眾號: 鸛雀樓

景區票務及諮詢電話: 景區諮詢電話:0359-8485381 票務中心電話:0359-8485390

景區交通指南: 自駕行車路線:西安(鹹陽)方向:西安(連霍高速)秦東站下(轉)風陵渡黃河大橋(運風高速)永濟西下走旅遊路至鸛雀樓景區。

鄭州(洛陽)方向:鄭州(連霍高速)秦東站下(轉)風陵渡黃河大橋(運風高速)永濟西下旅遊路至鸛雀樓景區。 太原(臨汾)方向:太原(大運高速)臨汾(運城繞城高速)運城(運風高速)永濟西下旅遊路至鸛雀樓景區。 公交車路線:從永濟汽車站坐2.3路公交車到普救寺景區下車換乘電瓶車到鸛雀樓景區。

相關焦點

  • #聚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永濟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古城緊靠黃河,有一種食魚鳥類經常成群棲息於高樓之上,此水鳥似鶴,但頂不丹,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人們稱其為「鸛雀」,故「雲棲樓」又稱「鸛雀樓」。鸛雀樓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地理位置優勢、風景秀麗,唐宋時期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
  •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有...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2020年,經農業農村部考察甄選,確定在山西運城舉辦主場活動。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我省活動分兩個層面組織進行,國家層面就是辦好運城主場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會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運城市委市政府具體承辦,共有7項,分別在運城市萬榮縣、永濟市等地組織實施,具體情況由運城市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同志介紹。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今年9月22日,農曆秋分,我們將迎來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8月20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今年農民豐收節活動將由農業農村部會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場在我省運城市,共有七項主要活動。
  • 【聚焦】恩平市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良西鎮「四薯」美食節...
    【聚焦】恩平市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良西鎮「四薯」美食節來了!恩平市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良西鎮「四薯」美食節將於9月29日隆重開幕!
  • 迎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永濟推出3條精品旅遊線路
    9月18日從永濟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該局精心準備,特意推出3條精品旅遊線路,期望讓全國遊客有更多遊覽選擇。第三條線路的主題是「古蒲州歷史文化遊」,具體路線是:普救寺-鐵牛館-鸛雀樓。
  • 中國農民豐收節,運城準備好了
    山西晚報訊(記者 胡增春)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在22日開幕。我們山西運城是今年的主會場舉辦地。主會場運城準備情況怎樣?有哪些精彩看點?「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首次『出京』,主場選擇在山西省運城市。
  • 2020年海澱區「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海澱區第31屆農民藝術節
    9月26日,2020年海澱區「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海澱區第31屆農民藝術節開幕式在上莊鎮西馬坊村京西稻保護區基地舉行。聚焦「農業中關村」建設、 聚力鄉村振興、聚匯農事體驗——「三聚融合」成為活動的最大亮點。
  • 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首次「出京」落地運城
    9月4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有關情況。據悉,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將於9月22日在運城舉辦。2018年,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每年秋分日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據悉,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首次「出京」舉辦,主場選擇在運城,既是對黃河流域優秀農耕文明的弘揚傳承,也是運城市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的集中展示。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聯歡慶豐收
    【解說】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及群眾聯歡在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舉行。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黃河流域9個省區代表齊聚運城,共同參加鄉村綠色發展研討會、黃河流域特色農產品和貧困地區農產品展銷活動、非遺展演、鄉村傳統藝術品展覽等一系列以黃河流域傳統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展示活動,聯動慶豐收、迎小康。
  • 2020年 中國農民豐收節 運城主會場掠影
    2020年 中國農民豐收節 運城主會場掠影 2020-09-23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運城市開通「農民豐收節景區直通車」
    >運城市開通「農民豐收節景區直通車>  運城新聞網訊(記者 王斌)9月14日從運城市旅遊集散中心獲悉,為了迎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給前來我市的遊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遊方式,該中心開通了「農民豐收節景區直通車「。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即將播出
    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今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策劃製作的《<豐收中國>——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將於晚間黃金時間在央視綜合頻道和農業農村頻道播出。9月22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CCTV-17農業農村頻道開播一周年的日子, CCTV-17農業農村頻道為此精心策劃製作了這場晚會。據了解,《豐收中國》晚會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當日首次精彩亮相後至今已成功錄製兩場,今年的《豐收中國》晚會也被列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委會組織實施工作方案中的重點活動項目。
  • 2020年麗水·蓮都「中國農民豐收節」今日開幕
    2020年麗水·蓮都「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天開幕啦!   △點擊視頻,小布帶你走進豐收節   9月22日,由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蓮都區人民政府、麗水市農業農村局、麗水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麗水·蓮都「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蓮都區麗新鄉鹹宜村拉開序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豐收中國》播出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策劃製作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在央視演播大廳錄製完成,於9月22日晚黃金時間在央視綜合頻道和農業農村頻道播出。2020年9月22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CCTV-17農業農村頻道開播一周年的日子, CCTV-17農業農村頻道為此精心策劃製作了這場晚會。據了解,《豐收中國》晚會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當日首次精彩亮相後至今已成功錄製兩場,今年的《豐收中國》晚會也被列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委會組織實施工作方案中的重點活動項目。
  • 迎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31屆關公文化旅遊節——運城市文旅局推出5條精品旅遊線路
    來源:運城新聞網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斌)9月13日從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和第31屆關公文化旅遊節,該局精心打造,特意為來運遊客推出這5條精品旅遊線路分別是: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李家大院-飛雲樓-后土祠;普救寺-鸛雀樓(豐收歌會主場)-蒲津渡遺址博物館-神潭大峽谷-伍姓湖溼地公園(「奔向小康」長跑比賽場地);七彩鹽湖-常平關帝家廟-
  • 渝北區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
    川渝同心慶豐收 五穀豐登迎小康渝北區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9月22日,農曆秋分,也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上午,我區在興隆鎮牛皇村舉行2020年「川渝同心慶豐收·五穀豐登迎小康」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充分展示渝北區農業新發展、鄉村新變化、農民新風採,展示廣大農民朋友共迎小康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王志峰:在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 收穫河東好「豐」景
    中國農民豐收節,我們理解它首先是農民對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一種美好期盼,同時它還代表了農民精神上的豐收。設置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收穫的不僅是甜蜜果實,鼓起的不只是沉甸甸的荷包,更是一種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今年首次走出北京,選擇了運城。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白沙系列慶祝活動舉辦
    11月19日上午,隨著來自全縣各鄉鎮農民代表手中的草帽扔向天空,由白沙黎族自治縣委縣政府、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集團)主辦,白沙黎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海南廣電綠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豐收白沙·歡樂你我他」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白沙系列慶祝活動在白沙文化廣場正式開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有哪些精彩活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的9月22日,將迎來我國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海南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9月17日海南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海南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  9月17日海南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海南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邀請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英傑先生、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陳聖法先生介紹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海南慶祝活動具體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