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天微涼,隨著各大中小學的開學,暑期旅遊也畫上了句號。2020年的暑期旅遊,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式以來對旅遊業的一次大考,在這次大考中,嶗山風景區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圖 | 攝影 徐凱麗
1
防疫有保障,安全最關鍵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式下,人們出行最關注還是安全,所以防疫措施一定要做到位,要讓遊客有絕對的安全感。景區內,遊客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間隔1.5米距離有序排隊進山遊覽,進山遊客必須出示綠色健康通行碼,佩戴口罩,並依次測量體溫後才能驗票進山。為了做好防控工作,景區內還設置了消毒點、隔離室,遊客可以隨時進行臨時消毒。
同時,還有工作人員隨時提醒,引導遊客分散遊玩、避免聚集、文明遊覽。景區以完善、嚴格的應急防控措施為遊客美好的暑期旅遊保駕護航。
2
「跨省遊恢復+免門票」雙重利好 為嶗山聚集人氣
進入暑期以來,嶗山風景區遊客量不斷增加,自7月中旬跨省旅遊團業務恢復後,景區客流量更是增長迅速,景區各遊覽區的最大承載量也由30%提至50%。7月底,山東宣布81個國有景區門票降免政策,這一政策無疑是為旅遊業又加了「一把油」。嶗山作為青島的熱門旅遊地,其中的九水遊覽區,更是多次在周末時間發布預約人數到達最大限量的通知。
受「跨省遊恢復+免門票」雙重利好的推動,嶗山客流量基本恢復之前的50%—60%,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民宿、農家宴的全面恢復,為嶗山旅遊聚集了滿滿的人氣。
圖丨嶗山風景區特約攝影師 董志剛
今年疫情給旅遊業帶來較大衝擊,門票降免舉措吸引了客源流量,激活旅遊相關要素,帶動整體消費產業鏈復甦。暑期以來,在景區附近的民宿客房基本都是超前預定完畢,尤其是周末,更是出現了一房難求的情況,入住率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況。
3
預約遊覽成常態,暑期遊告別人山人海
「預約遊覽」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景區恢復開放的有效防控舉措,「無預約,不出遊」已成為公眾旅遊新常態。
「我提前在嶗山風景區微信公眾號的【票卡中心】裡,購票預約好景區門票,跟以前相比,感覺景區更有秩序了,當前形勢下這種無接觸式的預約購票形式讓我們很安心。」周末帶父母到嶗山遊覽的王女士說,「比起以往『不是堵在路上,就是癱在景區』的旺季出遊狀況,這種預約制遊覽真是大大增加了我們的遊覽體驗,進景區不用排長隊購票了,景區內也不再是人山人海了,陪父母出來玩了一圈感覺非常愜意!」
疫情原因加速了預約制度的落地,智慧化手段成為暑期旅遊的重要保障。嶗山風景區智慧旅遊手段在暑期旅遊的運行中大放異彩:網絡預約、無接觸購票、客流調度、大數據追蹤等為遊客的安心遊覽保駕護航。
隨著我國旅遊市場穩步有序復甦,公眾旅遊熱情和需求持續釋放,包括預約制度在內的智慧旅遊公共服務網絡和平臺作用日益凸顯,預約讓景區告別了人山人海,預約是邁向優質旅遊的新起點。
4
開展文明志願服務 文明出遊成為共識
假日期間,嶗山風景區積極開展文明旅遊風尚引導。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景區內每天循環播放文明旅遊、安全旅遊等宣傳內容,「文明旅遊、垃圾下山」「最美的風景是文明」等各種文明提示牌也時刻對遊客進行提醒。各遊覽區內隨處可見身披綬帶、文明服務的志願者。他們身兼數職,集諮詢解答、文明引導、衛生保潔、安全保障、秩序維護等工作於一身,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向遊客宣傳文明旅遊,並通過為遊客發放免費環保垃圾袋,倡導遊客垃圾下山,以實際行動影響、感染遊客們自覺踐行文明旅遊。
如今遊客的文明旅遊意識不斷提高,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自覺排隊、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等文明行為成為人們出遊共識,文明旅遊已成為新風尚。
圖 | 嶗山風景區特約攝影師 劉明元
嶗山
的秋
—九月的秋已經到來了—
八月末,夏末初秋的時節,
此時的嶗山,就是一個完美的樂園。
奇石、流水、樹木、雲朵、天空......
圖 | 嶗山風景區特約攝影師 王華
但凡此時邂逅嶗山,
都會被它的美好所打動。
九月,我在嶗山等你!
圖 | 攝影 徐凱麗
景區溫馨提示
1.嶗山風景區實行全網實名制預約購票,一定要先預約再出發。
2.景區內太清宮、明霞洞、上清宮、太平宮、華嚴寺、覓天洞已恢復開放;蔚竹觀暫緩開放。
3.遊客須提前通過「愛山東」APP、微信「健康山東服務號」、支付寶「山東電子健康通行碼」申請辦理山東電子健康通行碼,在通過景區各體溫檢測站前須主動出示「健康碼」綠碼(黃碼或紅碼禁止入園)。
4.遊客請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自覺接受體溫檢測。排隊測體溫、檢票和乘坐索道間隔不少於1米,索道吊廂原則上乘坐不超過2人,吊椅原則上乘坐1人(同行遊客要求同乘除外)。
5.遊客遊覽時應遵守景區疫情防控、護林防火、安全管理規定,遊覽時要做到文明、有序、不聚集,服從景區工作人員現場管理。
轉自: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