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望京街10號望京SOHO T3A座地下1015讀者書店
嘉賓:梁鴻(作家)、張翎(作家)
《勞燕》是一部讓人動容的小說。作者張翎藉由阿燕這樣一個角色,展現了在苦難和命運的蹂躪下,一個女性所展現出來強韌的生命力和令人動容的精神自新。本周五晚,著名作家梁鴻、《勞燕》作者張翎做客讀者書店,帶領大家探討,該如何面對那不可知的命運。
北京│時尚?奢侈品?我們想說的是京劇——《京劇原來如此美麗》中信書店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LG2層中信書店
嘉賓:梅若蘅(作者)、呂豔平(圖書編輯)
京劇很美,很時尚,甚至我們可以說她是中國的奢侈品。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和了解到這一點,我們特舉辦《原來京劇如此美麗》作者分享會,請本書作者聊聊京劇、時尚、奢侈品,讓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京劇,愛上京劇,看到她真正的美。
北京│回到拉薩——旅行,即修行及《西藏,不止旅行》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朝陽門內大街91-1閱讀基地·雨楓書館
嘉賓:周礄(公路工程學博士、藏地民俗專家)、劉旻(圖書出版人)、小辮兒(旅行紅人)
周礄對西藏有著特殊的感情,對他來說西藏是安放心靈的聖境。曾先後進藏十餘次,每一次都有著不同的感悟:看到了一般遊客和所謂的「拉漂」很難發現的獨屬於西藏的美。9月16日下午,公路工程學博士、藏地民俗專家周礄,攜新作《西藏,不止旅行》做客雨楓書館,為大家分享西藏之大美、之神秘。
北京│消逝的北京城牆及新的存續方式9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東城區史家胡同甲24號史家胡同博物館
主講人:徐騰(清華大學建築系博士)
徐騰,清華大學建築系博士,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在「一席」上講奶奶廟的那個「不正經研究所」所長。所長自己對古城牆也有所涉獵,本次講座所長將圍繞以下內容展開:鐵路修建——北京城牆被拆毀的罪魁禍首;喜仁龍與他的國外同行們——古建築在中國,研究在國外;除卻紙質出版物,資訊時代古建存續的新構想。
北京│法庭上的一封女友來信——一場關於藝術版權問題的討論9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4號路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大客廳
嘉賓:劉鋼(律師)、趙半狄(藝術家)
本次講座,UCCA誠邀藝術品收藏家、通商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劉鋼律師與藝術家趙半狄就與藝術品版權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討論:當侵權、抄襲行為發生時,藝術家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藝術家該如何保護自我創新?在使用過程中如何保護作品的版權?如何授權許可自己的作品被使用?
北京│任曉雯X盛可以X石一楓:致敬世間的卑微生靈9月16日(周六)14:00-18: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任曉雯(小說家)、盛可以(小說家)、石一楓(作家)
《好人宋沒用》通過一個普通人的歷史,折射了一座城市的歷史,甚至一個國家的歷史。在任曉雯的筆下,大時代中小人物生活的微妙摹寫,輕靈生動,往往是寥寥數筆,老上海的生活場景隨即便逼真地撲面而來;敘事則如行雲流水,帶給讀者以審美享受。9月16日,和作家一起向世間卑微的生靈致敬。
北京│兩百年後,再唱愛與毀滅——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奧賽羅》9月16日(周六)14:30-16:00
地點: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國家大劇院
嘉賓:張立萍(歌唱家)、康嘯(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教授)
此次活動邀請到了《奧賽羅》的女主角黛絲苔蒙娜飾演者、著名歌唱家張立萍,以及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教授康嘯,他們將從歌劇《奧賽羅》的創作歷程出發,在解析背後的藝術理念及思想的同時,和大家一起在現場聆賞這部經典之作。
北京│繡春刀裡藏武學——動作導演桑林《電影動作設計》新書沙龍9月16日(周六)14:30-17:00
地點:朝陽區下甸甲3號院尚8國際廣告園一層
嘉賓:桑林(導演)、張力(電影策劃人)、劉峰超(演員)
近年來,武俠電影式微,武學傳統沒落,武術成為花拳繡腿的代名詞。電影《繡春刀》系列卻在此時逆流而上,掀起了一場革新華語武俠動作片類型的大討論,該系列動作導演桑林因此獲得了第51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此次,桑林將攜新書《電影動作設計》,帶我們重回《繡春刀》的武俠世界,講述幕後的精彩故事,分享從業二十年來的心得體會。
北京│何以中國——考古學視角下的「中國」誕生史9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A座二層報告廳
主講人: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西周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中,然而最早的中國是什麼?什麼標誌著最早的「中國」誕生?是「滿天星鬥」邦國林立的時代,還是廣域王權國家的興起?中國文明是何時何地如何起源的,又有著怎樣的早期發展歷程與特質?如何從全球文明史的視角看待中國文明的初興?9月16日,許宏將帶你進入那段歷史的深處,講述中國誕生的故事,省思探索者的心路歷程。
北京│捕故事的人:《飛行家》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單向空間
嘉賓:雙雪濤(小說家)、路陽(導演、編劇)、張悅然(作家)、史航(編劇、策劃人)
雙雪濤的小說《飛行家》以平行敘事的手法,講述兩家三代人的命運起伏,語言、節奏、結構安排成熟、老練,結尾處的「飛升」,讓整個小說從沉重的敘述中升盈而起,境界為之一變,闊大而悲憫。9月16日,聽幾位作家、編劇如何看待這本「有分量」的中篇小說。
北京│「反認他鄉是故鄉」——從留學、在歐洲做學術說開去9月16日(周六)18:30-20:00
地點:海澱區王莊路1號清華同方科技廣場D座1層三聯韜奮書店
嘉賓:張悅悅(英國肯特大學副教授)、潘採夫(媒體人)
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存在哪些偏見?「他者」的生活帶給我們哪些啟示?中國留學生群體在海外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在初秋的夜晚,英國肯特大學副教授張悅悅與資深媒體人潘採夫一道,與你聊聊留學,聊聊英國,聊聊《權力的遊戲》,聊聊《敦刻爾克》。
北京│「法醫秦明」系列第六季《偷窺者》新書讀者見面會9月17日(周日)13:00-15: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秦明(暢銷書作者)
暢銷原創懸疑品牌「法醫秦明」系列最新作品、第六季《偷窺者》新書見面會北京站,法醫秦明與「芹菜們」的第一次北京見面會,現場可以與秦明大大親切互動,提問籤售環節應有盡有。
北京│重新認識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志》宋英傑西西弗書店分享會9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東城區南大街1號來福士購物中心西西弗書店
嘉賓:宋英傑(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俞白眉(導演、編劇)
為什麼「熬過了冬天,卻差點兒凍死在春天」?大寒、小寒誰更寒?大暑、小暑誰更熱?50年來,中國人名的變化竟然跟天氣息息相關?為什麼實際溫度是30攝氏度,體感溫度卻超過40攝氏度?馮驥才為何說「女人的孩提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時光律動,草木枯榮,宋英傑攜新書《二十四節氣志》,為你講述節氣文化在這個時代的「未完待續」。
上海│重生VS重死: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與藥師信仰9月16日(周六)9:30-11:30
地點:普陀區安遠路170號玉佛禪寺覺群樓二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唐忠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事業,大空不離大有,於幾十年光陰中,為中國佛教開闢出一條腳踏實地的正法之路。玉佛禪寺是太虛大師圓寂之處,也是他的「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延續的地方。這個和尚不太冷,他的行動中有紅塵的溫度,他的視野中有蒼穹的悲憫,他的腳步中有大愛的願力。9月16日,請來玉佛禪寺,聽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分享——重生VS重死: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與藥師信仰。
上海│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應有的樣子——《上海灘的賈斯汀·比伯》新書分享暨籤售會9月16日(周六)14:00-15: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4層鍾書閣
嘉賓:老王子(小說家、詩人)、王蘇辛(作家)
有人說,它是上海版《挪威的森林》;也有人說,它能媲美《了不起的蓋茨比》。寫它的人,認為愛情是當代都市生活的宗教;讀它的人,認為「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說該有的樣子」。9月16日,鍾書閣芮歐店,ONE人氣作家老王子攜新作《上海灘的賈斯汀·比伯》,特邀青年作家王蘇辛,進行一場誠實且生動的對談,暢聊愛情小說中每一個人物的成長,直面每一位寫作者本身的成長曆程。
上海│從「幻滅」到「追求」——紀念茅盾《蝕》三部曲創作90周年9月1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海派文化中心1樓報告廳
嘉賓:楊揚(中國茅盾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鍾桂松(中國茅盾研究會原副會長)
1927年的茅盾,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來到景雲裡?他為什麼要把家搬到這條僻靜的石庫門弄堂?是什麼促動他提筆創作《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他為什麼要用「茅盾」作為筆名?《蝕》三部曲的問世對茅盾和中國文學有何特殊意義?9月16日,一起來聽聽兩位資深學者的看法。
上海│論譯者的修養9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虹口區溧陽路735號4301室
主講人:張廷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張廷佺教授,和我們一起探討優秀的譯者是如何煉成的,一起體悟翻譯避免使用蠻力而使用巧勁,如何避免強攻而用智取,如何求同妙,不求同言,一起分享他翻譯中的苦、樂、思。
上海│讀書這麼好的事——張新穎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張新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定浩(《上海文化》雜誌副主編)、黃德海(《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吳越(《收穫》文學雜誌編輯)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生中少有的閒暇時光,可以自由、無功利地讀一些書,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在智識文化上更有深度的人,為漫長的生活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但是,擁有自由的人未必能用好自己的自由。在沒有人規定的情況下,我們該讀些什麼書呢?我們又該怎麼讀書呢?我們如何選擇一本在智識上可靠、表達上親切的書,來告訴我們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通過閱讀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好的人呢?思南讀書會200期之際,我們邀請到了復旦大學著名學者張新穎教授和張定浩、黃德海、吳越一起聊聊讀書之美。
上海│仰望星空——汪潔《時間的形狀》《星空的琴弦》演講及籤售9月16日(周六)14:30-16:00
地點:黃浦區湖濱路150號湖濱大道購物中心B1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汪潔(科普作家)
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到底什麼樣的?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照片到底有多震撼?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多少顆恆星?人類最有可能何時與外星文明發生第一類接觸……如果你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帶著《時間的形狀》、《星空的琴弦》與汪潔老師一起「仰望星空」。
上海│中國人的歷史:諸神閃耀 燦若星河——《諸神的蹤跡》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申賦漁(作家)、張弘(媒體人)
與生而為神的希臘神話眾神不同,中國的神是在祖先們口口相傳中由人化身而成的,因此,中國神的隊伍罕見的龐大雜糅,神的設定與人的生活勞作息息相關;也因此,中國神話包含著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密碼。9月16日,作者將一步步帶你追尋諸神的蹤跡,追尋中國人的根。
上海│人類學與精神分析視角中的「共時性」9月16日(周六)19:30-21:00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上海外灘美術館
嘉賓:陳晉(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社會學系講師)、居飛(同濟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二十世紀早期,人類學完成了從「歷時性」到「共時性」的研究路徑轉向,表現為原有的理論範式——進化論、傳播論——逐漸為功能主義、結構-功能主義、結構主義等所取代。儘管列維-史特勞斯因將結構歸結於「無意識」的作用而屢遭詬病,他的重要貢獻之一在於指出結構的變形——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學家研究社會文化現象的方式。而在心理學的層面,拉康將現代語言學、哲學與詩學中的語言研究引入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此成為拉康的語言分析,此即為「無意識結構有如語言」。「共時性」主題將在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之間引發怎樣的對話呢?
上海│蝙蝠屬於飛鳥還是地鼠?——漫說「外國歌曲的翻譯」9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天山路356號長寧區圖書館8樓
主講人:薛範(翻譯家)
「歌曲翻譯」究竟有什麼特性?它和其它文藝體裁的翻譯(比如詩歌翻譯)有什麼不同?怎麼來判斷翻譯歌曲的優或劣?中國資深翻譯家薛範在這一領域耕耘了60多年,翻譯了世界各國歌曲近2000首。本次活動,他將通過播放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來講述自己在這一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以及相關的有趣故事。
上海│旅途的日常與非常:周軼君的中東變革觀察9月17日(周日)14:00-16:30
地點:閔行區申長路688號虹橋天地購物中心2F-02言幾又書店
嘉賓:周軼君(記者)、曉漁(文化批評家、專欄作家)
如果你想要了解有關中東的前世今身,有關周軼君在中東旅途中的那些日常與非常,那麼歡迎您於9月17日下午來到言幾又書店·虹橋天地店,周軼君將攜新書《走出中東——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為您細細道來。
上海│《漢字如是》新書分享會9月17日(周日)14:00-17:00
地點:虹口區高陽路245號
主講人:方守獅(作者)
漢字的學習是非常簡單、愉悅的一件事情。為了能夠讓大家更有趣地了解漢字、學習漢字、運用漢字,我們邀請到了《漢字如是》作者方守獅老師來為我們做讀書分享會,讓方老師帶我們一起了解漢字的微妙,領略漢字和生活的息息相關之處,學會通過漢字來深入了解事物背後的規律。
上海│月光下,我要與你相逢9月20日(周三)19:00-21:30
地點:靜安區烏魯木齊北路459號靜安文化館3號樓靜劇場
主講人:簡媜(作家)
簡媜被認為是「臺灣最無爭議的實力派女作家」,寫作三十多年,著有散文集《水問》、《夢遊書》、《女兒紅》等十多本書。9月20日晚,簡媜將攜新書《我為你灑下月光》,做客壹字讀書會,選擇「信」字作為主題字,在月光下,與讀者進行一次浪漫的相聚。
廣州│漆畫的鑑賞與收藏9月16日(周六)10:30-11:15
地點:越秀區流花路117號流花展貿中心5號館講座廳
嘉賓:蘇星(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王齊(廣州市創意經濟促進會文化藝術創作與收藏分會會長)
漆畫之美,在於它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多樣化的技法以及廣闊的包容性。漆畫的藝術價值正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中國現代漆畫除了在境內逐步走俏外,也逐漸打入了國際藝術市場,在美國、日本、德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及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出現了一批熱衷於收藏中國漆畫藝術品的收藏家。本次講座希望通過對漆畫的歷史介紹、知識普及,結合藝術家現場導覽,提高鑑賞能力,共同感受漆畫的魅力。
廣州│鄉村鏡像——我的親人在廣州9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黃燈(廣東金融學院教授)、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燈的《大地上的親人》,記錄了親人們出入城市的心靈書寫。他們的漂泊和歸宿,和廣州、你我有著深刻的關聯。時代轉型中,當城市與鄉村遭遇,該用怎樣的方式和文字,記下親人的眼淚和呼吸?9月16日下午,作家黃燈與評論家謝有順將做客方所廣州店,直面城鄉關係,對談「鄉村鏡像」。
廣州│常青:解密百年協和9月17日(周日)15:00-16:3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常青(醫學博士)
對於中國的老百姓和醫療界人士來說,「協和」這兩個字形成的品牌已無法估價,其意義跨越協和本身。《協和醫事》通過講述協和的建立、協和的教育、協和怎樣服務社會、協和人百年(1917~2017)的傳奇故事,展示協和文化、協和精神和協和傳統。9月17日,方所廣州店,常青將攜新書為你揭秘百年協和的傳奇故事,帶你領略新鮮的趣聞和久被遺忘的歷史。
廣州│我從潮汕來9月17日(周日)19:30-21:3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232號萬菱匯2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黃劍豐(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
《故鄉是潮汕》是一本充滿著濃濃鄉愁的散文集,作者通過對故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回憶,創作了這一系列充滿了濃鬱地方色彩的散文,介紹了潮汕的節俗、歷史、人文等。此外,作者還用潮汕文化的眼光看待潮汕以外的風物,寫下了另外一些角度新穎的散文。9月17日,作者黃劍豐將攜新書與讀者分享他眼中的潮汕。
成都│一部人類文明史——唐映紅「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況」主題講座暨《性審判史:一部人類文明史》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4:00-15:00
地點:錦江區紅星路三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23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唐映紅(心理學者)
本周六,著名心理學者唐映紅將會蒞臨成都言幾又書店IFS店,與「談資有營養」讀者一起,就一本嚴肅而有意義的著作《性審判史》,探討關於性、道德與審判的關係,並由此分析當代人的精神狀況。
成都│孩子與詩:童年最美好的相遇9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高新區天仁路388號凱德天府4F言幾又書店
嘉賓:樹才(詩人、翻譯家)、巴啞啞(詩人、編輯)
《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收錄了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的12篇詩歌講稿。在本書中,他以幽默親切、最能打動孩子的語言,講述了古今中外最富代表性的詩歌之美,並引導孩子們如何去寫出心中的詩意。他認為,教孩子們學習詩歌,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的個性,發現心靈的自由和靈動。這是一場新書分享會,也是一堂親密無間的詩歌課。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與孩子盛情相約,帶孩子感受詩歌的魅力,學會寫出心中的詩意。
成都│《不羈不絆不青春》新書全國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錦江區紅星路三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23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辛玄燁(作者)
《不羈不絆不青春》作者辛玄燁帶來新書全國分享會,進行青春成長公益講座,分享自己的高中、大學、留學成長經歷故事。
成都│祝勇:《在故宮尋找蘇東坡》新書分享會9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祝勇(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作家)、阿來(作家)
《在故宮尋找蘇東坡》是繼《故宮的風花雪月》、《故宮的隱秘角落》後,祝勇2017歷史散文新作。在故宮藏品中,尋找蘇東坡的生命印跡,展閱宋元明書畫,試圖理解蘇東坡與他的時代。9月17日下午,方所成都店,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作家、紀錄片導演祝勇和當代著名小說家阿來將一起對談,帶你尋找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成都│我們本該成為的樣子——蔣方舟《東京一年》西西弗書店新書籤售會9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武侯區晉陽路363號龍湖金楠天街1樓中庭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蔣方舟(作家)
受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之邀,蔣方舟在東京獨居了一年。她越來越喜歡寫漫長的日記,覺得孤獨地生活一輩子也不是壞事。《東京一年》收錄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說、演講和時評,駁雜不失純粹。從社會、藝術到當今中日兩國世間百態,都有其獨特又不失嚴肅的描摹與思考。9月17日,蔣方舟將攜新書與讀者分享她在日本的所見所聞所感。
深圳│魏晉美男子的那些事兒9月17日(周日)16:30-18:3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01號深圳圖書館南書房
主講人:曼珠紗(編輯、媒體人)
魏晉也愛小鮮肉?魏晉有多少美男子?多到一次說不下。為什麼魏晉一代美男輩出?為什麼魏晉美男子天團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特別的存在?一部《世說新語》,講盡魏晉風流。作為中國小說界的開山之作,《世說新語》還講述了哪些魏晉時美男子的有趣故事?9月17日,曼珠紗為您帶來獨家解讀。
杭州│詩詞之旅——徐晉如老師書友見面9月16日(周六)14:00-17:00
地點:上城區中山南路77號尚城1157·利星3F最天使文創書城
嘉賓:徐晉如(詩人)、羅愷文(詩人)
本次,華文書香很榮幸地邀請到徐晉如老師,為我們的書友分享「今天我們如何學詩詞」。徐晉如老師將用其獨特的視角,為讀者化繁就簡,與嘉賓著名詩人、詞人羅愷文女士一起深入淺出剖析主題內容,為您帶來一次別開生面的詩詞之旅。
西安│葉廣芩:走進歷史的皺褶9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曲江新區雁南一路西安音樂廳交響大廳
主講人:葉廣芩(作家)
她是陝西一個最平民化的作家,「格格作家」、「出身貴族」是她最反感的身份渲染。老縣城是她每年除了家裡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平素愛穿一襲與眾不同的素色旗袍,舉手投足優雅沉靜,使人覺得她正款款從歷史深處走出來。一次次實地探訪、一次次刨根問底,9月16日,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作家的文化探尋。
西安│時間抉擇:我們如何,理解過去,觸摸未來9月17日(周日)15:00-18:30
地點:曲江新區雁南四路南湖一號德有劇場
嘉賓:王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瑤(科幻作家、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團結(攝影家)、Ekrem Demirkale(西北大學校長助理、西北大學戲劇影視專業在讀研究生)
文化作為時間的一個定格,我們應如何理解過去。歷史文化的精緻,觸摸未來,科技文化的維度。過去X現在X未來,非遺傳承、科幻空間、隱士思維、文化迭代。我們如何選擇?或者時間的抉擇是什麼?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了四位不同領域的講者,談談他們心中的未來與過去。
西安│六神磊磊:唐詩到底好在哪9月17日(周日)19:45-21:45
地點:曲江新區雁南一路西安音樂廳交響大廳
主講人:六神磊磊(自媒體人)
從南北朝到唐朝末期的四百年歷史裡,六神磊磊既沿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軌跡,又不拘泥於此,他緊貼大唐的歷史,加以豐富的細節,把詩人們當成一個個鮮活的人來講述。他們也「刷著朋友圈」,喝酒擼串,在人世間策馬奔騰。9月17日,六神磊磊將攜新書《六神磊磊讀唐詩》來到西安,帶你領略大唐精彩絕倫的詩歌江湖,讓我們在忍俊不禁中重溫最溫暖最風雅的唐詩記憶。
南京│王朝興亡的歷史邏輯——《天命與劍》新書分享會9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嘉賓:張明揚(專欄作家)、許金晶(書評人)、範泓(文史學者)
在中國帝制時代的王朝興亡中,除了武力兵權的主導性作用之外,是否還存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歷史邏輯?在數千年的權力遊戲之中,鐵王座的歸屬是否有更為本質的遊戲規則?9月16日,張明揚將攜新作《天命與劍》為你揭秘王朝興亡的歷史邏輯。
鄭州│瓦爾特:於點滴中,記錄鄭州9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瓦爾特(作者)
「我是在鄭州西郊的國有大型廠礦中,度過自己的小學、初中、高中歲月的,這讓自己對那片土地更加的熟悉、更加的有感情。前年初春,因為思念病逝的母親,遂開始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種種感悟和點點滴滴。至今,也積攢了幾百篇關於鄭州的隨筆文字。雖大多質量平平,但那是彼時寫文字時真實的我。」9月16日,作者瓦爾特攜新書《瓦爾特侃鄭州》與讀者分享鄭州生活的點滴記錄。
鄭州│「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波德萊爾逝世150周年9月17日(周日)10:00-12:30
地點:中原區秦嶺路與建設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趙翔(中山大學西哲碩士)
為何說波德萊爾是法國最後一位古典詩人和第一位現代詩人?法語Le Dandy何以成為他的標籤?《惡之花》中的禁詩有多少?其審美風格是一種變態嗎?為何說他的詩歌啟迪了一百年之後的先鋒音樂流派?讀波德萊爾的詩,真的會找到嗑藥的感覺嗎?為何本雅明說他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而薩特說他是「無用者」?真的如芥川龍之介所言,「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嗎?木心何以又說「波德萊爾不如一碗餛飩」?值詩人逝世150周年與《惡之花》出版160周年的日子,讓我們一起重溫波德萊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