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6月15日訊 (YMG記者 楊春娜 攝影報導)夏季來臨,煙臺市區各大海水浴場逐漸熱鬧起來。不少市民發現,近年來海水浴場上,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市區各大海水浴場或整體打包,或單個承包,紛紛走上了市場化經營的道路。然而海水浴場市場化並不能「包治百病」。
市場化經營後,財政收益增加,娛樂休閒設施也讓海濱有更添風情,卻也給遊客帶來些許不便———遮陽傘下收費貴,娛樂項目佔用大片海灘,沙灘燒烤菸霧繚繞……
海水浴場商業味濃
充氣城堡每人20元,海上蹦極每人20元,遮陽傘下坐一個小時要20元……記者走訪市區各大海水浴場上,每項娛樂項目都是明碼標價。
13日傍晚,記者來到煙臺大學海水浴場時,沙灘上已經非常熱鬧。快艇、遊艇、摩託艇、拖傘艇、海上蹦極等項目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在一處搭建起來的充氣城堡中,傳來孩子的陣陣笑聲,相比往年同時期,來海灘玩耍的人明顯增多。「白天很少有人玩,晚上小孩子玩得多。」一位賣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同樣,在濱海廣場、第一海水浴場上,海上遊樂項目也吸引了很多人,各種便利店、泳裝店也規範在沙灘之外的位置,海濱之旅更加便利。
娛樂項目的確給海濱遊增添許多風情,而相比之下,佔用大片沙灘的遮陽傘和帳篷,則讓人有些愛不起來。在煙大海水浴場和第一海水浴場上,遮陽傘都佔據著黃金沙灘,要價不菲,每小時20元甚至更高。
「絕大多數時候是空的,很少有人坐。」市民孫先生每天都來浴場散步,他告訴記者,去年夏天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來海水浴場洗海澡,天忽然下起了大雨,沒有防備的遊客一著急就暫時躲到遮陽傘下,老闆立馬跑過來要錢,不給錢就毫不留情面地趕走。
萊山區城管局廣場景點管理處隋傑告訴記者,其實之前的海水浴場也在進行著市場化的實踐。隨著煙大海水浴場人流的增加和知名度的提高,遊客和市民休閒娛樂的消費需求逐步增大,浴場曾以小部分分租的方式進行經營。然而,由於責任不清、經營範圍不明,一度出現了小商小販扎堆、經營秩序混亂的情況。
「今年浴場經營權拍賣後,變多家經營為一家經營,更容易管理。沙灘上不允許小商小販了,全部規範到海灘超市裡面,遊客可就近購買飲料、泳衣泳具等用品。」隋傑說,這樣就最大限度地保留沙灘,開發更多的娛樂項目,供遊客和市民玩耍。
賺錢與惠民的博弈
大片的海灘給商業項目讓位,會不會讓人覺得商業味太濃?
2014年4月份,萊山區煙大海水浴場經營權首次公開拍賣,並最終以25萬元競拍成功。今年是市場化經營後迎來的第三個旅遊旺季,萊山區廣場景點管理處隋傑告訴記者,這期間也出現過一些問題,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承包商都在摸索中前進。
事實上,市場化經營一直伴隨著賺錢還是惠民的博弈。「管理部門出臺的措施都挺好,但是承包商的目的畢竟是賺錢,經常打擦邊球。」一位市民說。
「帳篷之爭」就是代表。記者看到,海水浴場上搭建起不少帳篷,每個帳篷上都標有電話,對外出租,收費標準為一小時30元,一晚上60元。然而就在去年,在海邊搭個自己的帳篷,小帳篷要交20元費用,大帳篷要交30元費用,不然,就不準搭帳篷。
承包商表示,收費是為了限制遊客與市民亂搭帳篷,以利於規範秩序,保障沙灘人流量,「沙灘是大家的,憑啥不讓自己搭帳篷,非要租用你的帳篷?」這讓市民和遊客不滿。承包商的收費行為是否經過了批准?市物價部門表示,從未批准。萊山區廣場管理處也隨即對承包商的收費行為進行禁止。
「市場化經營過程中,惠民依舊是重頭戲,一旦發現經營商損害市民和遊客權益,我們會立即制止。」隋傑說,從市場化經營支出就出臺了更多的惠民措施,劃出大片沙灘,設置桌椅和遮陽傘,供市民免費使用,設置了免費衝腳池,免費公廁,還有男女淋浴房等。
管理處還請物價、旅遊等有關部門對海邊娛樂項目制定了指導價格,並在海水浴場合適位置公示,讓廣大遊客明白消費,同時提供監督和投訴電話,加大監管力度。
最美海灘留給市民
躺在沙灘上,看藍天白雲,聽海浪陣陣,享海風習習,盡享「避暑聖地,宜居煙臺」的愜意。無論海水浴場經營權如何變遷,還是應該將最美的海灘留給市民和遊客。
海水浴場是公益性質,市場化過程中,民生的考量不能變輕。採訪中,令人欣喜的是,各個海水浴場的管理部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煙大海水浴場挖掘和開發適合本地海水浴場的大型水上樂園,打造公益性浴場與海上、沙灘遊樂項目結合的複合型景區,還有更多的娛樂項目陸續上馬,但在設置項目的同時,堅持將最美海岸留給市民和遊客,娛樂項目大都設置在邊角地帶。第一海水浴場內,也將攤點規範到了臺階上,將沙灘最大限度讓位於市民和遊客。
「市場化經營中,對外承包的是經營權,沙灘還是屬於市民和遊客。經營權拍賣出去了,管理部門反而更有精力進行監管。」隋傑說,管理處會對中標單位的各項服務情況進行依法嚴格監督,確保此項經營權出讓後,使管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