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9周年主題慶祝活動
東風浩蕩,紅旗飄揚。7月1日,明喆集團黨委慶祝建黨99周年主題活動在嘹亮激越的國歌聲中啟幕,黨委書記高海清為新成立的第17黨支部授牌並發表題為《以紅色基因為明喆團隊賦能》的重要講話,集團黨委表彰6個先進支部和32名優秀共產黨員,以自身發展壯大向黨的99歲生日獻禮。
高海清書記指出,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艱險越向前。集團黨委成立的兩年,是國際國內風險挑戰和不確定性多重疊加的兩年,而明喆共產黨人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高站位的政治擔當和高起點的黨建標準,實現黨組織和明喆主業高質量雙向協調發展,獲得上級黨政部門高度評價,尤其疫情暴發以來,明喆黨委靠前指揮,明喆支部堅守陣地,明喆黨員衝鋒在前,入黨積極分子主動請纓,湧現出大量光照前行的抗疫英模和催人淚下的感人事跡,明喆團隊被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讚譽為抗疫排頭兵。今天,受集團黨委表彰的先進支部和優秀黨員,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向明喆團隊的先鋒群體致以熱烈祝賀和崇高敬意!
高海清書記強調,第17支部掛牌成立是明喆集團黨建推動主業發展和「將支部建在連上」戰略思想的有力落地,有利於激活「神經末梢」,暢通「毛細血管」,打通黨組織體系的「最後一公裡」,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集團將堅持走文化育人興企的路子,進一步強化信心、信念和信仰層層遞進的力量,全面彰顯明喆集團百企示範的先進作用。
高海清書記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黨支部和優秀黨員更加珍惜榮譽,再立新功,其他黨支部和黨員同志向先進典型學習,立足本職崗位、擼起袖子加油幹,為集團行穩致遠多做貢獻!新支部成為牢不可破的戰鬥堡壘,明喆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到「平時看出來,困難站出來,危急豁出來」,堅持文化自信,錘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憑實幹和實績走上核心重要崗位,引領業務能力強、上進心強、初有建樹的先進分子壯大隊伍,以紅色基因、明喆文化和明智優點為明喆團隊全面賦能,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高海清書記將第17黨支部的牌匾授予支部書記孫秀華,總裁辦主任、物流中心總經理崔毅宣讀集團黨委「七一」表彰文件和第17黨支部成立批文,華南區域總經理王海春和第17黨支部書記孫秀華作表態發言,會議由華南區域辦公室主任張麗楠主持。
會議在雄壯渾厚的《國際歌》聲中勝利落幕。集團黨務工作同志,華南區域高管代表、職能部門負責人、黨員和建黨積極分子現場與會,分布在集團8個區域的16個支部代表通過視頻參會。
先進黨支部風採一覽
01第四黨支部
在疫情期間主動發起內部捐款,積極開展關愛一線醫護人員慰問工作,勇於衝鋒在前線,受到客戶的高度讚揚。開展困難員工慰問,發展黨員工作、紀念建黨99周年主題黨日活動,是一支能打勝仗、組織力強大的隊伍。
02第五黨支部
傳承共產黨人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助力甲方單位復工復產,全力保障項目的運轉。疫情期間不忘加強黨支部建設,提示黨員黨性修養學習,開展學習一線抗疫黨員先鋒事跡等主題活動、將學先進人物的精神轉化為激發黨員職工工作的熱情。
03第六黨支部
雖不是白衣執甲,但第六黨支部主動承擔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防疫工作,哪裡最艱苦,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佩戴黨徽的第六黨支部黨員身影。他們在疫情面前站得出來,豁得出來,展現了共產黨員不懼困難,無私奉獻的先鋒形象,是一支高標準要求自我的黨員隊伍。紮實的黨務基本功,也讓第六支部獲得當地黨組織的讚揚。
04第八黨支部
支部書記劉玉軍帶領支部黨員和積極分子深入最危險的發熱門診,承擔隔離病房標本取送的危險工作,打消員工對疫情的恐懼心理。第八黨支部在疫情期間的優秀表現,得到了院方首長的表揚,並榮幸受邀參加了院方舉辦的「第九六二醫院支援武漢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事跡報告會」。
05第十二黨支部
第十二支部所服務項目(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為深圳唯一定點收治新冠患者醫院和病患出院後隔離觀察接收點。黨支部書記號召全體黨員,開展黨員亮明身份活動,捨棄個人利益,義無反顧投入抗疫攻堅戰中,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築起安全防線,用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的健康指數,用初心使命鑄就厚實成效。
06 第十三黨支部
所服務項目作為新冠患者定點收治醫院,黨支部毫無畏懼,主動承擔大量防疫工作。黨員和職工主動請纓衝鋒抗疫最前線,黨支部結合疫情發揮的模範精神,開展學習疫情第一線真實事跡學習活動,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和凝聚力,湧現了一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員工。
先進黨員風採一覽
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明喆優秀共產黨員的承諾。日常保障服務,他們說,「只要甲方認可,再苦再累都值得。」抗擊疫情,他們主動請纓到最危險的發熱門診、隔離病區駐守,輕傷不下火線,把家駐守在戰場,一周7天24小時全體待命,被客戶評為有物業界的「火神山、雷神山」速度。他們中有勇猛的明喆「後浪」,有退役不褪志的軍人,有溫柔剛強的疫線巾幗,他們把榮譽和責任帶到每一個作業的崗上,他們讓胸前的黨徽溫暖而又奪目。
建黨溯源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出席大會的有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當時,在法國的共產主義小組還沒有和國內取得聯繫,所以沒有派代表出席)推舉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組毛澤東、何叔衡,湖北小組董必武、陳潭秋,上海小組李達、李漢俊,北京小組劉仁靜、張國燾,濟南小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小組陳公博,日本東京小組周佛海。參加大會的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們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出席會議。
會議中途遭法國巡捕搜查,被迫休會。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等,由李達夫人王會悟做嚮導,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再從獅子匯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島,最後轉登王會悟預訂的遊船。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共開了7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至此,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莊嚴誕生。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