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通訊員 寧公宣)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1月10日,南京市公安局舉行升警旗儀式。當天上午8時20分,在莊嚴的《中國人民警察警歌》樂曲聲中,警旗冉冉升起。南京市副市長、江蘇省公安廳副廳長、市公安局局長常和平,市公安局黨委班子成員、機關南北院子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功模民警代表參加儀式。
「警察節是全體公安民警的節日,除了過節的喜悅,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職業榮譽感;看著警旗,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在關鍵時刻,我仍然會『挺身而出』,當好『平安』的守護人。」參加完升旗儀式後,作為「重溫入警誓詞」環節的「領誓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陽溝街派出所四級警長劉小川說。2019年9月20日,劉小川對一名涉嫌網絡製販新型毒品的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時,犯罪嫌疑人駕車逃竄,劉小川探身進車,試圖拔出車鑰匙控制車輛,被拖行300餘米後推落下車。經檢查,他左鎖骨、左側肋骨等多處骨折、左膝軟組織挫傷伴血腫、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
據悉,1月10日前後,全市公安機關先後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各單位紛紛通過升警旗、唱警歌等方式,帶領廣大民警重溫初心、激發榮譽、堅定信念。
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是,廣大南京公安民警在這個周末、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選擇了繼續堅守在「平安」的崗位上。
「今天是我第一次過警察節,也是最後一次以警察的身份度過這個節日。」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二級高級警長黃保華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退休了。1月10日一大早,他就來到了自己工作所在的「網安警務室」,開始了每天上班前的第一件「功課」——擦拭警務室銅牌,銅牌上的警徽被他仔細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網安警務室」是南京公安守護網絡安全、強化警企聯動的「橋頭堡」,過去的一年裡,黃保華所在的警務室指導整改網絡安全隱患16處,為群眾把牢了網上消費的「安全關」。
相較於新生的「網安警務室」,「社區警務室」和社區民警就像是轄區群眾的「老朋友」。臨近1月10日,2020年度南京「最美警察」評選候選人、鼓樓公安分局中央門派出所副所長蔡文君到轄區的一戶困難戶周某家中進行走訪。原來,周某夫妻因長期患病導致生活困難,而小區整體環境出新,用於貼補營生的織補攤位被劃入整治範圍,讓二人犯了難。了解情況後,蔡文君多方奔走協調,最終在街道社區幫助下,為周某夫妻找到了新的攤位擺放點。「市局推行『室引領隊』改革,讓我們社區民警更好地回歸本職崗位,在社區的時間多了,就要多為轄區的群眾辦些實事。」蔡文君說。
據悉,南京警方全面推行「室引領隊」改革以來,社區警務提檔升級,社區民警的勤務機制完成了從「下社區」到「駐社區」的轉變。「向社區進行『點對點的』派警、接出警,壓縮了處警時間,提高了接出警質效。」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調度大隊大隊長慶智偉說。玄武公安分局對近一個月以來社區民警就地接警的質態進行了考評,通過抽取工作時段的相關警情發現,社區民警最快2分鐘就可以到現場,平均接警時間縮短了百分之三十。
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同時也是全國110報警服務臺誕生35周年、南京市110報警服務臺誕生31周年。當天,南京市公安局還舉辦了以「一心為民110,砥礪奮進新徵程」為主題的「110宣傳日」活動,充分展示全市公安110在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的顯著作用。近年來,南京公安110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堅持「大數據+110」融合思路,推動110接處警系統朝智能化、數位化不斷更新升級,規範隊伍注重實戰,打造出了集規範、專業、智慧、服務於一體的「四型110」,給予群眾更高滿意度與更多安全感。
活動現場,反映南京110民警、接警員日常工作生活內容的微電影《23號接警員》系列完結篇《我是警察》舉行了首映儀式。記者了解到,2020年全市共接報警情705.8萬起,日均1.9萬起,平均每分鐘接警超13起。除打擊違法犯罪、處理交通事故等公安機關基本職能以外,南京公安110為群眾調處矛盾糾紛60.5萬起,救助服務群眾286.9萬起,及時挽回群眾損失3.1億。
(南京公安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