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婆婆」訴「渝鄉辣婆婆」侵害企業名稱權

2021-01-09 中國法院網

2012-11-29 09:52:40

       認為侵犯自身企業名稱權,北京市辣婆婆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辣婆婆公司)將北京市海納百川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百川公司)和石家莊川越時空渝鄉辣婆婆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越食空公司)一併告上法庭。本網今天獲悉,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此上訴案。

  1993年4月1日,辣婆婆公司成立。2002年7月,川越食空公司與海納百川公司共同法定代表人李某申請註冊「渝鄉辣婆婆」文字商標,並於2004年1月獲準註冊。後李某將「渝鄉辣婆婆」註冊商標轉讓給河北渝鄉辣婆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渝鄉辣婆婆公司),河北渝鄉辣婆婆公司又將此註冊商標轉讓給川越食空公司。2011年6月1日,海納百川公司成立,川越食空公司將「渝鄉辣婆婆」文字商標授權給海納百川公司使用,海納百川公司在其經營的餐廳招牌和網站宣傳中均使用了該商標。

  辣婆婆公司起訴至一審法院稱,川越食空公司的關聯企業海納百川公司擅自將自己公司登記在先的企業名稱作為經營門店的標識,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其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上述兩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企業名稱權,且行為存在明顯的主觀惡意。故請求法院判令川越食空公司與海納百川公司停止在「渝鄉辣婆婆」商標中使用「辣婆婆」字樣。海納百川公司、川越食空公司辯稱,其沒有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列明的採用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不應作為本案被告,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其使用「渝鄉辣婆婆」的註冊商標,是經過國家商標局審核批准的,使用該註冊商標屬正常、合法行為;在店面上使用「渝鄉辣婆婆」字樣是合法使用商標行為,且該商標使用時間較長,範圍較廣,應當予以保護; 「渝鄉辣婆婆」註冊商標是作為一個有形的整體來使用的,不能割裂來用,並且該註冊商標是作為一個整體被國家商標局核准使用的,不應也不能停止使用其中任何一個字。故不同意辣婆婆公司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後,辣婆婆公司不服,上訴至北京市二中院。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相關焦點

  • 辣婆婆麻辣燙加盟總店電話
    辣婆婆麻辣燙總部電話阿文便當  ,從數據上分析,如今在餐飲行業中,外賣佔了很大的比重,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要求也比以前高了許多, 阿文便當  ,接下來小編來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加盟情況。阿文便當 加盟費技術學習起來方便又不繁瑣,3-5天即可學成。
  • |渝鄉辣婆婆|餐飲|...
    另外,他們嚴格按照近期市商務局發布的中小微商貿企業復工復產服務指南,針對餐飲業開展堂食服務的要求,不僅做到桌間距保證 2.5 米以上,一客一測溫一登記,各種臺帳也仔細登記,每天店內消毒 4 次外,還自我加碼,連牆面都進行了消毒。另外,在疫情期間該店針對外賣量的增加,還推出了保溫飯盒," 主要是為了保證菜品溫度不能低於 70 攝氏度,顧客拿到手都是熱乎的。"
  • 石家莊市五百多家餐飲企業創新舉措恢復營業
    記者從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截至2月22日,全市共有539家餐飲企業以無接觸的經營方式復工復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這些餐飲企業暫時以提供外賣或顧客自取的方式,服務消費者。接下來,隨著時間推移,復工復業的餐飲企業還將持續增多。
  •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合理界限的區分|拍案說法
    本案共有兩個爭議焦點,分述如下:一、B攝影工作室的被訴侵權行為是否侵害A攝影工作室涉案註冊商標專用權B攝影工作室提供的相應服務與A攝影工作室享有商標專用權的商標上核定提供的服務屬於同一種類服務。關於B攝影工作室辯稱被訴商標侵權行為系正常使用個體工商戶名稱,不構成侵權,但就被訴標識的具體使用情況而言,B攝影工作室的企業名稱為「B攝影工作室」,其將與涉案第12409691號「」註冊商標相同文字「尼可」突出使用在店面招牌上,該行為系在服務場所、服務招牌等使用服務商標的行為,具有服務標識的區分和指示作用,能夠彰顯其提供服務的來源
  • 優秀企業名單公布!
    這場線上活動助力商貿企業開拓了新的經營模式,深度激發了企業的發展活力;同時,還滿足了疫情防控期間市民的消費需求,掀起全民「雲購物」熱潮,成功打造了一場數字零售時代的消費盛宴。來自中鴻記餐飲、光明漁港、渝鄉辣婆婆、海星餐飲、呷哺呷哺5家連鎖餐飲品牌的銷售數據顯示,在線上購物節活動期間,51家門店累計實現線上銷售總額578.31萬元,佔全部銷售額43.3%,線上銷售佔比較去年同期增長58.9%,線上銷售佔比較去年同期增長2.2倍。「石家莊服務業的數位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
  • 首例社會組織「名稱權」與企業「商號權」之爭——原告社會組織...
    首例社會組織「名稱權」與企業「商號權」之爭——原告社會組織愛芬環保一審勝訴 2020-05-1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武勝男   2018年,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愛芬環保」發現蘇州一家盈利性質的企業使用和其一樣帶有「愛芬」字樣的名稱,並且兩家機構開展相似業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市場混淆。   其間,社會組織「愛芬環保」聯繫蘇州企業,試圖請其暫停「愛芬」字號的使用,雙方經溝通未達成一致。
  • 首例社會組織「名稱權」與企業「商號權」糾紛——究竟孰是孰非?
    首例社會組織「名稱權」與企業「商號權」糾紛——究竟孰是孰非? 2019-08-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武勝男 ■ 本報記者 武勝男 近年來社會組織蓬勃發展,根據民政部發布的社會組織數量信息,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1.6萬個。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㉔:關於禁止侵害他人姓名權...
    《民法典》將該條內容拆分成三條內容,將其中關于姓名權內容的規定納入第1012條,關於法人、非法人組織名稱權內容的規定納入第1013條,關於禁止以幹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權或者名稱權的規定納入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