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西泠印社集團、波蘭華人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大美與共——西泠印社社員藝術講座交流活動」在波蘭最高學府華沙大學圓滿舉行。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長江吟和西泠印社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周國城,分別講述了中國書法和國畫藝術的創作理念。兩位理事及社員倪郡陽還進行了現場技法演示。
西泠印社藝術代表團團長陸元峰及團員江吟(左二)、周國城(左三)、倪郡陽(左一)等
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參贊張中華,西泠印社藝術代表團團長、西泠印社集團副總經理陸元峰,波蘭華沙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李周,華聯會主席餘健爾以及當地文化界代表、僑領和華人企業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美術愛好者等數十人出席了講座活動。
波蘭華沙大學中文系主任李周教授說:「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書畫篆刻藝術是優秀代表。波蘭對漢文化感興趣的人群逐年增多,特別是我們華沙大學中文系的學生都很熱愛中國文化和中文。此次迎來中國著名的百年印學名社西泠印社講學,真是感到高興,希望今後還能常來講座交流。」
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參贊張中華女士講話
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參贊張中華說:「近年來,中波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非常活躍。此次藝術講座在華沙大學成功舉辦,有利於兩國文明互鑑,進一步促進兩國民心相通,共同澆築中波傳統友好關係。這也證明了文化沒有國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陸元峰團長代表西泠印社集團向中國駐波蘭大使館贈送圖書
江吟代表西泠印社集團向華沙贈送圖書
代表團團長陸元峰和江吟分別代表西泠印社集團向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和華沙大學贈送了《親情中華·瑞福新章》篆刻作品集,旨在推廣、弘揚「中國篆刻藝術」。
江吟老師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書法的熱愛與執著。他認為:「書法是一種易學難精的藝術,而且是有生命的,靠的是毅力和堅持。書法不是簡單的拼接,要注重每個字的結體和章法。字帖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引人入勝的捷徑。」江吟老師精彩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贏得了現場聽眾們的熱烈掌聲。
西泠印社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周國城講授國畫藝術
周國城老師講座風格鮮明,妙趣橫生,使在場聽眾領略到中國畫的魅力。他介紹說:「中國畫是哲學精神和人文審美的綜合體現,其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具有兼容並蓄和創造性的特質。國畫表現沒有筆意是一種缺失。書畫本同源,繪畫中有書法,書法中有繪畫,兩者融而為一,追求是一種協調。這就是中國畫與其他畫種拉開距離、和而不同的地方。」
聽眾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講座,切身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現場充溢著濃厚的學術氛圍,時而掌聲熱烈,時而屏氣斂聲。講座結束後,三位社員老師依次揮毫演示,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
本次講座的圓滿舉辦,有助于波蘭大學生和藝術愛好者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將中國傳統文化逐步傳播開來,加強中國和世界在思想和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
華沙大學位于波蘭首都華沙,為中東歐著名高等學府,是波蘭規模最大、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華沙大學在波蘭具有重要地位,其不僅是波蘭的政治文化中心,也被公認為世界主要的學術中心。華沙大學傑出校友在歐洲乃至世界政治,學術,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建樹頗豐。華大傑出畢業生有世界級傑出鋼琴家蕭邦,以色列國父戴維·本-古裡安,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以色列第6任、第7任總理,波蘭第4任、第5任總統,五任波蘭總理及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
西泠印社藝術代表團陸元峰(右三)、江吟(左三)、周國城(右二)、倪郡陽(左二)等於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前合影
此次代表團訪波期間,還專程拜會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處,雙方就增進合作,今後一同努力推動中國與波蘭兩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進行了探討。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中波建交70周年,西泠藝術代表團的到訪交流恰逢其時。中波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兩國文化必將因交流而更加絢爛多姿,相信兩國人民的友誼必將因交流而更加深厚牢固!
(通訊員 何琦 程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