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長假
熱鬧、好玩、時尚的海口
頻頻被央媒關注!
跟著小布一起來看看
這兩天央媒關於海口
都說了啥
10月4日
《人民日報》07版刊發報導
《體驗瓊北文化 暢遊海上森林
——江東騎行記》
關注海口江東新區美麗鄉村建設
《人民日報》版面截圖
詳細報導
������
海南的秋雨不滲寒意,卻洗去晌午的悶熱,處處透著清爽,正是騎行的好時節。
從海南省博物館向東出發,沿著瓊州大橋,穿越南渡江,就進入了既嶄新又古老的海口江東新區。謂之古老,是因為這裡有延續千年的瓊北文化和綿延幾十公里海岸線的海上森林生態奇觀。謂之嶄新,因為這裡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樣板間」,日新月異的變化正不斷刷新著海南自貿港門戶的顏值。
第一站:靈山鎮仲愷村
一面紅旗與千年林家
仲愷村緊鄰江東新區主幹道江東大道,遊人不請自來。
「是來看舊址的吧?」遊人無需問,村民自會指向仲愷鄉農民協會舊址關聖廟。
雨後的關聖廟廣場清幽靜謐。歷經131年風雨的欖仁樹散落了一地的樹葉、果實,訴說著仲愷村的革命家史。
海口市靈山鎮仲愷村的仲愷農民協會舊址。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1926年,馮白駒在此組建「海口市郊第二區仲愷鄉農民協會」,領導革命鬥爭。在白色恐怖之下,馮白駒藏在農民協會委員林鴻發的祖宅裡超過一年。林氏家族冒死保護馮白駒和農民協會會旗,長期捐款、捐糧支持革命。直至1950年海南島解放,林鴻發等人才將會旗從關聖廟裡的關公塑像下取出上交。
這面見證瓊崖革命歷程的紅旗,成為海南省唯一存展於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珍貴文物。保存在關聖廟裡的則是裝裱起來的會旗複製品。
騎行於村莊,一邊是溼地荷塘、水上棧道、稻蝦共養的田園景觀,一邊是舊址關聖廟、仲愷戲臺、仲愷禮堂、「千年林家」老宅等紅色聖地與民俗風光。
海口市靈山鎮仲愷村一角。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江東新區開發建設,仲愷村也換新顏。2019年11月起,仲愷村開啟美麗鄉村改造項目,不砍樹,不拆房,鋪設海綿路,村居穿上了潔淨的外衣,臭水塘搖身一變成了溼地公園。
推開「千年林家」老宅的大門,五間白牆灰瓦的飛簷房屋一字排開,門相對,屋相連,由堂屋起,中有亭臺,尾至半畝方塘,依地勢自高而下層層錯落。無論是牆壁上彩繪漆字「敬天香」的掛壁香爐,還是已有200多年歷史的黑鹽木製的堂屋隔板,老宅的陳設,一如往昔。仲愷村黨支部書記林寧說:「對舊址、老宅的修繕一直堅持修舊如舊,仲愷村垂範鄉裡的文化風貌要存續下去。」
第二站:演豐鎮演東村
藝術空間與村中城市
騎至江東大道生態長廊,一路湖田相伴,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來越近。400多年前的瓊州大地震,72個村莊沉沒,陸陷成海,形成了東寨港。而今,東寨港的村莊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梳妝一新。騎行疲憊,便可在演豐鎮演東村選擇一處院落歇下,靜坐窗前,聽雨打芭蕉、雨落翠竹。
演豐鎮演東村史館向人們講述村史文化。 圖片來源海口日報
常見城中村,卻鮮見村中城。房屋整齊,街道整潔,城市社區常見的公共服務中心、文化室、超市及室外活動場所,演東村裡一個都不少。上世紀90年代,老村長符世誠繪製了村莊建設的一張藍圖,並堅持至今。
好底色引來好投資。2017年,在北京從事藝術品鑑定認證行業的黎哲睿,考察10多個村莊後,選擇了演東村委會芳園村。2019年9月起,村企合作下,老宅舊屋被改造成了30棟110間民宿,撂荒地、閒置田上開闢出來的鄉村田園也即將向遊客開放。
黎哲睿說:「每棟民宿的一樓都會展示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未來的芳園村將是藝術家的創想空間。」
第三站:演豐鎮山尾頭村
一片林海與漁家元素
雨後,連片的紅樹林更顯蔥鬱,陣陣潮水拍打著石堤,沼澤灘面露出水面,鷺鳥成群結隊地在灘涂上覓食。我們來到了緊鄰紅樹林保護區的山尾頭村,這便是本次騎行的終點。
美麗的山尾頭村。王聘釗 攝
山尾頭村村民黃陽經營了10多年的連理枝餐館,因門口兩株相連的百年榕樹,成了許多遊人的打卡點。
走進連理枝民宿小院兒,可見青磚外牆,花枝小院,牡蠣殼鋪的鄉間小路,用廢棄的漁船漁網、椰子樹枝拼接而成的牆飾,水缸拼起來的庭院茶座,滿眼儘是漁家元素。
美麗的東寨港紅樹林。海口日報記者 陳長宇 攝
遊客流連於紅樹林的美景,往往在此下榻,體驗手工紡織、煎堆,製作薏粑、八寶飯、椰子飯,出門觀鷺鳥、趕海,再悠閒地坐船欣賞旖旎的紅樹林保護區,去博物館了解紅樹林保護知識,還能體驗採收生蠔、撒網捕魚、蟹籠釣蟹的漁趣與豐收之樂。
「趕海是最受歡迎的。」黃陽說,「每天潮落的時間不盡相同,趕海的漁趣與收穫也大不同。潮落時能看到72座村莊,只是美麗的傳說,眼下只有潛入海底,才能一睹真容。」
10月3日晚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
直播了海口龍華區熱氣球嘉年華!
來!和小布一起跟隨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的鏡頭
一同領略海口燈光璀璨的夜景吧~
戳視頻
������
詳細報導
������
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這個長假,乘坐熱氣球從高空俯瞰椰城,讓海南海口有了新的打開方式,而我們的記者楊濤正在海口市萬綠園熱氣球嘉年華的現場,我們現在馬上來連線一下楊濤。楊濤你好,現在所在的熱氣球的現場,能帶我們去現場感受一下嗎?
央視記者 楊濤:好的主持人。我現在在海口的萬綠園,萬綠園是海口市中心的一個濱海公園,被稱為海口的城市會客廳。這裡是海口市民休閒的好地方,也是很多遊客到海口必到的一個打卡點。
這個假期,由海口市龍華區主辦的熱氣球嘉年華正在這裡上演。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在萬綠園上空上,已經是有幾個熱氣球升空了。那麼在其中一個熱氣球上面,我的同事跟著熱氣球正在升空,我們也可以通過他的鏡頭,來從空中感受海口城市的夜景。
其實在直播之前,我也乘坐了熱氣球,它升上去的時候非常平穩,從空中能夠把海口濱海大道璀璨的燈光、海口灣美麗的夜景都盡收眼底,別有一番滋味。
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海南正在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據當地政府介紹,舉辦熱氣球嘉年華,是為了引進更多的有國際範、有品位的體育項目,來給遊客更多更好的旅遊產品,來豐富海南旅遊的內涵。
除了熱氣球嘉年華,萬綠園還有熱氣球主題的電音節、跑酷、街舞等活動舉行。
近年來,當地政府在努力將海口灣進行升級改造,把它打造成一個景觀帶、生態帶、休閒帶。近期就有很多活動,包括街頭藝人才藝展演在這裡相繼舉行。今後,當地政府還希望把這裡打造成為一條經濟帶,來引進更多的旅遊、文化、創意產品,把海口灣打造成當地經濟發展的生命帶。
10月1日至8日
市民遊客不僅可以在萬綠園
乘坐熱氣球體驗夢幻升空之旅
還能參與
熱氣球主題電音節、表白快閃
跑酷+花式調酒+街舞表演等
新潮酷炫活動
趕緊嗨起來吧~
關注海口的不止央視財經頻道
10月3日晚,《央視新聞·正直播》
將鏡頭對準海口夜生活
推出直播節目
《夜遊中國丨感受海口夜生活的「新動力」》
45分鐘的直播裡講了啥?
完整視頻
������
夜幕下的海口
晚風吹走暑氣
多彩的夜生活開始了
騎樓老街
直播從騎樓老街開始
作為來到海口的必打卡點
騎樓老街具有時代感的建築
讓人流連忘返
在這裡
不僅能體驗到海南文化
還能體會到充滿煙火氣的海口
海口非遺文化展示館
▽▽▽
邱氏老宅
▽▽▽
大亞旅店
▽▽▽
除了感受文化魅力
主持人還品嘗了雞屎藤
了解老爸茶、清補涼等海口美食
海口灣
離開了騎樓老街
央視新聞的直播鏡頭來到了海口灣
不同於騎樓的文化和市井氣息
海口灣是熱情、奔放的
世紀大橋
▽▽▽
街頭藝人
▽▽▽
多樣的表演、美麗的景色
豐富了市民遊客的夜生活
海口夜市
直播節目中
主持人還介紹了海口夜市經濟
並走進音樂集市
感受現場時尚熱鬧的氛圍
音樂集市
▽▽▽
海口的每一個夜市
有著不一樣的模式
不一樣的風格
能帶給市民遊客不同的感受
海大南門夜市
▽▽▽
海口金盤夜市
▽▽▽
還想體會更多精彩的「夜海口」?
點開視頻回味一下吧~
新華社也關注海口了喲
10月3日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圖片新聞
《海口:古老騎樓 歡度國慶》
詳細報導
������
10月2日是國慶假期第二天,許多遊客來到海口騎樓老街參觀遊覽。
10月2日,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觀看雜技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10月3日
新華社客戶端推出視頻報導
《動物也過節!熊貓吃「特製月餅」迎「雙節」》
戳視頻
������
國慶中秋假期,在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裡,工作人員和遊客小朋友們為可愛的動物們特製中秋月餅,並親手把月餅、竹筍、甘蔗等美食餵給動物們,和它們一起歡度中秋、國慶佳節。
頻頻被央媒關注
海口的假期生活那麼嗨
你感受到了嗎?
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江東騎行、熱氣球、夜生活……被央媒頻頻關注的海口,你來Hi遊了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