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四五點鐘,肅寧縣萬裡鎮大大小小的針紡企業旁邊,都擠滿了前來裝貨的快遞車輛。各式各樣的文化衫、衛衣、秋衣秋褲、保暖內衣等,在這裡大批量打包完畢後,運往全國各地。萬裡鎮已經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淘寶鎮」,鎮裡西辛莊村、官廳村、龍堂村等5個村莊都曾獲評「中國淘寶村」。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讓電商這一新興行業在一個個小村莊迅速崛起?記者日前走進西辛莊村等地,探秘製衣小鎮的電商之路。
40年累積的產業基礎,和電商發展「一拍即合」
在金喜蝶針織製衣廠的車間內,記者看到製衣女工們正在趕製訂單,各種成品、半成品擺放在各個工位旁,有的摞起來有1米多高。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紡織、製衣、刺繡等環節,到線上、線下的銷售,這裡有一條完整的服裝產業鏈。這家廠子一天的發貨量,達到幾千件甚至上萬件,客戶範圍涵蓋全國多個地區。
這麼多的訂單從何而來?萬裡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製衣業在萬裡鎮已有40年的歷史,是這裡的傳統行業、也是優勢產業。如今,萬裡鎮有針紡企業1000餘家,60%左右的村民都從事這一行業。全鎮年產文化衫、衛衣、保暖內衣等產品2億件,其中,文化衫產品佔據全國文化衫70%的市場份額,保暖內衣產品佔據全國保暖內衣40%的市場份額。一個小鎮生產的文化衫、保暖內衣,在全國的佔比如此之高,只要有需求,這樣的市場很難不被看到。
完善的產業鏈條、充足的產能、現成的貨源,40年累積的產業基礎,淘寶、快手、抖音等平臺的發展,成就了萬裡鎮的電商之路。肅寧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多年前,村民們做好的衣服,需要通過物流發到北京大紅門、石家莊南三條等地,再由這些中轉站發往全國各地。有的商戶為了開拓市場,直接帶上自己的產品,親自到各地尋找訂單。傳統的銷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戶們的客流量,也增加了他們的時間和交通成本。而今不同,網絡銷售平臺的發展,以及快遞物流的提速,正是萬裡鎮老百姓夢寐以求的商機。透過手機屏幕,商家就可以向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商品,並第一時間將貨物發送給下單的消費者,這樣一來,訂單不知翻了多少倍。線上營銷模式的開啟,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原來在肅寧縣的一個小鎮裡,「暗藏」著如此巨大的生產力。
電商的創業典型,帶動全鎮氛圍
西辛莊村的崔樹龍從事紡織行業多年。電商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一件小事兒,讓他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天,崔樹龍看到朋友穿了一件很「吸睛」的T恤衫,便湊上前去問:「你這件T恤看著不錯,多少錢呀?在哪裡買的?」朋友答道:「20元,在淘寶店鋪買的。」這時他聯想到,自家的織布廠一件T恤的成本低至5到6元。於是他進入淘寶頁面看排名靠前的店鋪,銷量多達幾十萬件,崔樹龍瞬間被吸引,也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電商生涯。
崔樹龍成了萬裡鎮較早搭乘電商發展東風的人。在把好質量關的前提下,崔樹龍不斷學習店鋪運營、圖片美化、直播帶貨等新技能。經過6年精心運營,崔樹龍旗下共有10個天貓及淘寶店鋪、3家分銷商,長期合作的織布廠4家、製衣廠9家,年銷售額過億元,帶動周邊400多人就業。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了各行各業,但崔樹龍店鋪的銷量卻不減反增。這得益於前期積累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疫情期間及時轉型直播帶貨拉動產品銷量。
有了好的典型和好的環境,萬裡鎮的電商氛圍越來越濃,很多曾經務農或者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家鄉得天獨厚的電商資源,紛紛加入了這一行列。對電商平臺更容易入門的年輕人,更是抓住這一商機,嘗試自主創業。2019年退伍的杜星琪,與三位戰友一起回家開設淘寶店鋪。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如今他們每天能接到200多個訂單。杜星琪團隊目前已經步入打造原創品牌服裝的道路上。電商就像一雙翅膀,給了「創客」們追逐夢想的力量,開啟了他們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如今,萬裡鎮在1688、淘寶網、天貓商城等電商平臺註冊的商戶有1200多家,年發單量1600多萬單,電商年銷售額達30億元,帶動就業8000多人,瓜果蔬網上銷售份額也隨之與日俱增。
萬裡鎮從事服裝行業的商戶,幾乎每家每戶都配備了直播設備。「直播帶貨」這一新興銷售模式,讓特色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吉林小夥兒楊立,曾經在老家擺攤賣衣服,雖然生意不錯,但攤位的固定性,使得消費人群十分有限。楊立售賣的衣服,正是出自萬裡鎮。去年初,他來到萬裡鎮西辛莊村,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價格低,質量物超所值,這也是搶佔市場的優勢之一。」楊立說,自己目前已經在快手上積累了一定的粉絲,也收穫了一定的口碑,這些除了自身的努力,還得益於萬裡鎮服裝產業的良好環境。
『
快遞中轉站設在「家門口」,助力電商打贏「時間戰」
做電商,物流快不快、好不好,也是左右市場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快遞物流效能的提升,以及快遞成本的降低,也為萬裡鎮服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雖然發貨地點在農村,但萬裡鎮的商戶在家門口就可以將打包好的商品發送出去。快遞配送「最後一公裡」的打通,得益於郵政管理部門的牽線搭橋。快遞進村在全國尚處在探索發展階段,但在萬裡鎮,各種快遞車輛早已進村入戶,節省了商戶的運送成本,也提高了他們的運送效率。同時,在郵政管理部門的組織協調下,肅寧縣建起大型快遞分撥中心,中轉樞紐設在家門口,萬裡鎮電商將貨物送到顧客手上的時間,至少縮短一天。看似短短的一天,卻可以為電商佔領更廣闊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萬裡鎮農村電商的發展,也大大帶動了滄州快遞業的發展。去年,滄州快遞業務量達到21644.27萬件,萬裡鎮服裝行業產生的業務量佔據了7.5%。中通快遞肅寧分公司負責人路敬維說:「近些年萬裡鎮服裝產業的發展,給快遞量增長帶來了很好的機會。最多的時候,僅中通快遞一天從萬裡鎮發走的快遞量,就有10000多件。」
快遞量的「暴增」,足以見得萬裡鎮電商生意的火爆。隨著電商越來越多,「報團取暖」也成了萬裡鎮發展的重要方式。官廳村是針紡專業村,512戶的村莊裡現有7家織布廠、175家製衣廠、各類電商店鋪200多個,全村電商年銷售額破億元。以前各個廠家主要靠單打獨鬥跑市場,甚至存在低價競爭的現象。現在電商多點開花、蓬勃發展,他們的訂單供不應求。
為了更好地凝聚力量,把服裝產業做大做強,近年來,萬裡鎮不斷加大對針紡服裝產業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2019年引進的投資6億元、佔地226畝的港寧針紡科技產業園項目即將開工建設。為了提高商戶們的眼界,促進服裝小鎮發展,萬裡鎮還組織商戶們參加各種服裝類的峰會、論壇、培訓,讓他們與時俱進,做更懂行的電商。
滄州日報記者 王汝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