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8·4」重大爆炸事故教訓,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專題部署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及港口貨場明查暗訪工作,派出6個工作組,赴河北、山西、福建、山東、河南、陝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上海、寧波等4個重點港口,重點抽查轄區內硝酸銨生產、儲存數量大的企業、化工園區和涉及硝酸銨流向的港口貨場。
作為2015年「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地,天津市有關企業和人員對於安全生產本應更為重視。然而,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暗訪時卻發現,主營燃料油的天津匯洋石油儲運有限公司存在多項問題。僅企業人員出示的動火作業許可證,就存在票證內容設置嚴重不符合相關規範,不僅不符合「一式三聯」的要求,還缺少必要欄目,作業時間遠超最長期效,流程多處矛盾或不合理,動火時間居然在完工驗收時間之後,明明存在其他危險作業及危害辨別卻未填寫,連安全教育人處都空缺……也就是說,光這一張動火作業許可證,就證明了企業在安全生產問題上的造假違規,現場工作人員更是一問三不知,難怪檢查人員怒其不爭地質問「廠裡到底有沒有安全明白人?」
天津這家企業存在的問題不是個例。國務院安委辦第四檢查組在重慶進行暗訪時發現,重慶富源化工有限公司存在突出問題。除了同樣存在動火作業票無具體檢測內容、風險分析不全等問題之外,該公司庫房中還堆放著大量不合格硝酸銨產品,卻無出入庫管理制度和相關臺帳,現場工作人員對這些硝酸銨產品總量底數不清。硝酸銨可作化工原料也可作軍用炸藥,受猛烈撞擊或受熱爆炸性分解,極度危險。而作為擁有大量硝酸銨產品的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流於形式,對於危險品的倉儲管理也十分混亂,這樣的管理方式如何保證安全?
檢查組在暗訪中還發現,作為動火作業最終審批部門的企業安全環保部,在動火作業票上的填寫時間較其他審批部門要前,時間顛倒,說明存在明顯的內部監管失職。企業內部監管體系需要進一步強化與完善,才能給予安全生產更有效的保障。
安全生產是底線,這不只是法律義務,也是對勞動者人身安全、社會生產力發展以及企業自身健康成長負責任的表現。尤其是與危險品有關的化工企業,在可能的災難和事故面前,容不得一絲僥倖心理,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如果風險防範完全失效,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無異於置勞動者的安全、企業的前途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於不顧。
如果說黎巴嫩貝魯特「8·4」重大爆炸事故由於發生在國外而未能引起國內企業的足夠重視,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造成的慘痛代價不能被忘卻。檢查組亦強調,要認真吸取上述三起重大事故的教訓,強化安全風險管控。
相信在這一輪突擊檢查之後,相關企業短期內會比較重視安全生產保障,然而,這個行業需要加強的是常態化監督,企業也需要加強日常的安全意識和措施,不能把安全生產作為應付檢查的形式。安全生產的監管、檢查與保障,都不該只是災難和事故發生後的「應急反應」。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