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打造「零廢棄博物館」 國博發布「博物館能源管理指南」

2020-12-11 騰訊網

最新動態

1月15日和16日,中國最大的兩家博物館先後就博物館能源管理和打造「零廢棄博物館」對外宣布新動作。

1月15日,《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發布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此團體標準的發布,對於提升博物館類公共機構能源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挖掘博物館類公共機構節能潛力、探索制度化可持續的管理機制提供了解決方案,成功地發揮了博物館類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表率作用。

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在發言中指出,在大力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踐行綠色發展戰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藍圖和願景的今天,針對博物館這一類特殊性質的公共建築,不僅要確保博物館內空調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等各專業系統安全、正常運行,而且還要從節能減排、經濟運行的角度考慮,加強目標管控能力,提升能源管理績效,將節能意識上升到行為自覺,充分發掘節能潛力,實現節能提質增效。

近年來,博物館行業呈現出總量提升、規模擴大、需求增加的發展勢頭,博物館的館舍建設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現代化的機電設施不僅保證了文物儲藏保管、展示、研究需要的恆溼恆溫等基本要求,而且也顯著提升了參觀環境、觀展舒適度和體驗感。而這些也必然促使博物館類公共建築的能源消耗相對過去大幅度增加。

攝影 | 龐道瓊

國家博物館開展的能源管理體系試點建設工作,得到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技術支持、用標準化手段將體系建設經驗和基礎成效向國內同行推廣、首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單位聯合參與。

通過廣泛調研、多次討論、專家諮詢、徵求意見、專家審查修改後,根據最新的國際標準ISO 50001形成了今天發布的《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這個團體標準不僅促進了博物館能源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推動了博物館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而且讓生態文明思想在博物館行業更加深入。

1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正式籤約啟動。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和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代表雙方為項目啟動揭幕。

本次籤署的《「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合作備忘錄》,項目合作為期2年,期間分兩個階段逐步推進,即故宮博物院「零廢棄辦公」和故宮博物院「零廢棄遊覽」,將故宮博物院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零廢棄博物館。同時,項目將通過各項宣傳體驗活動,倡導故宮博物院觀眾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公眾關注並踐行垃圾分類行動。

▲「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雙方籤約並成功啟動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天產生近20噸固體垃圾,如果能夠分類處理,變廢為寶,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更重要的是故宮的示範帶頭作用,我們倡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處理,這對於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期待成為國家重點景區和國際博物館在垃圾分類領域的標杆和榜樣。

處處彰顯零廢棄的啟動儀式

為了踐行「零廢棄」理念,項目籤約啟動儀式的所有現場物料,均是由可回收可再生物品製作而成。

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幅《千裡江山圖》,作為項目啟動揭幕畫面,它是有由在故宮博物院辦公區域調研期間收集的辦公廢品製作而成

▲由辦公廢品製作而成的《千裡江山圖》

《千裡江山圖》的製作原料基本上是廢棄的報紙和彩紙,然後做成了立體浮雕式的感覺。上面還有一些辦公廢棄品,如小夾子、曲別針、舊電線等。

《千裡江山圖》局部,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還有送給每位嘉賓的伴手禮,是一次性水杯製作而成的扇面畫小品,以及一個由3個廢棄塑料瓶回收製作的環保袋。

▲由使用過的一次性紙杯自然茶飲印記製作為成的扇面畫伴手禮

這是扇面畫來自喝了茶或者咖啡的紙杯上留下的印記,這些印記頗有自然風光的感覺,再加上一點點的點綴,就成了一幅精美的畫作。

▲由3個廢棄塑料瓶回收製作的環保袋

籤約現場也是一派綠意盎然,每位嘉賓胸前別著的不是紅色綢花,而是一小捧綠植。

▲可以被帶走種植的活動嘉賓胸花

活動結束後,可以直接把它直接種植在盆中,為生活增添一抹綠色。

相關焦點

  • 故宮打造「零廢棄博物館」
    自5月1日實施垃圾分類以來,故宮博物院累計收集可回收物超2.6噸。本周末,故宮通過官微呼籲,號召參觀者一起參與「零廢棄」項目,力爭兩年內打造國際領先的「零廢棄博物館」,今年故宮實現80%以上可回收物回收。故宮宣傳環保理念,從「古」說起。
  • 國家博物館牽頭髮布博物館能源管理相關團體標準
    2020年1月15日,《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T/CECA-G 0024—2019)團體標準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牽頭髮布。當下,博物館行業呈現出總量提升、規模擴大、需求增加的發展勢頭,博物館館舍建設達到了較高水平,現代化的機電設施保證著文物儲藏保管、展示、研究需要的恆溼恆溫等基本要求,顯著提升了參觀環境、觀展舒適度和體驗感,然而,這也使得博物館類公共建築的能源消耗相對過去有較大幅度增加,博物館作為特殊性質的公共建築,其節能性也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
  • 古老輝煌再生魅影——故宮、國博、大英博物館推出彩妝用品
    博物館紛紛掙脫「枯燥」印象,推出許多有趣的文創商品。而文創IP不只有紙膠帶、瓷器,日本網紅的一組「古埃及風」彩妝用品,竟然是鼎鼎大名的大英博物館的聯名款。這是大英博物館與ZEESEA 攜手合作的系列產品,限定口紅和眼影盤擾亂了一池春水。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故宮、國博、敦煌研究院均在列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故宮、國博、敦煌研究院均在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2020-05-19 據介紹,此次抖音博物館直播
  • 故宮、國博開了!約麼?
    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也發布公告宣布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 購票指南 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觀眾朋友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預約購票,當日
  • 故宮、國博、國圖都在國際博物館日拿出了什麼「看家寶貝」?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在北京,這一天有93家博物館免費開放,108個大展、講座扎堆獻寶,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記者今天走進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地,看看這些國際一流的博物館裡都拿出了什麼「看家寶貝」。
  • 國家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上線
    繼「故宮淘寶」之後,國博網店如今也開張了。經過3個月的試運營,國家博物館於1月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國家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以下簡稱「國博旗艦店」)正式上線運營。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全國 各地博物館都來了!,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故宮首次因疫情閉館 北京這些廟會和博物館都關了
    ,故宮、國博、國圖、鳥巢、中國美術館……紛紛發布閉館公告,從除夕起臨時閉館,開放時間未知。北京石景山遊樂園取消了原定初一至初七舉辦的2020石景山遊樂園春節廟會,公園實行閉園管理。已經付款購買的廟會票,可作為普通門票使用,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也可以在正式開園後辦理退票。
  • 故宮首次因疫情閉館,北京這些廟會和博物館都關閉了
    一夜之間,故宮、國博、國圖、鳥巢、中國美術館……紛紛發布閉館公告,從除夕起臨時閉館,開放時間未知。每年遍布全城的熱熱鬧鬧的廟會,今年也全部取消,部分京郊景點關閉。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文旅局下發通知,取消包括廟會在內的大型活動。
  • 故宮周邊沒買夠?這裡有全球博物館網購指南
    你以為這些「高大上」的博物館才開始擁抱網際網路?不,至少在電商這塊,全球人氣博物館們早已默默布局。想知道它們都在賣些啥,DT君只能告訴你都是獨家,你還是親自去逛一圈吧,同時護緊荷包……故宮近來與網際網路大佬BAT的合作那是相當頻繁。6日,故宮博物館宣布將和騰訊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 見證特殊年份博物館行業發展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申報管理指南發布兩部門發文:進一步規範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登記管理《關於進一步規範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全文公布國家文物局:研究出臺《智慧博物館建設導則》十部委重磅發文:深化「網際網路+旅遊」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政出臺」上海博物館美術館智慧化提速三部門發文!
  • 北京四中牽手國博,要把博物館「搬」到教室裡
    到博物館上堂課,在北京算不上新鮮事兒。但在校園裡建一間博物館教室,算得上新創意了。最近,北京四中正在與國家博物館合作,計劃打造一座「國博教室」,通過科技手段和巧妙的設計將千年歷史濃縮,讓「文物」可碰可用。未來,這裡還可以將學生的文創落地。
  • 國際博物館日,再看疫情下博物館的「危中尋機」,智慧博物館的春天...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因為全球範圍發生的疫情,今年的這個國際博物館日也顯得和往年有了很大不同,也更珍貴——就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包括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在內的眾多世界知名博物館紛紛閉館。同時,也隨著疫情的局面好轉,故宮、國博等一批國內知名博物館又漸次恢復開館。值得回味的是,疫情期間,「雲博物館」加速走入大眾視野。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1月7日,記者從瀋陽故宮了解到,「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自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來,大受觀眾的歡迎。在為期3個月的展覽期間,將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皇朝的神秘面紗,展現清代宮廷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最高工藝。
  • 國博和故宮博物院,究竟哪一個更古老?
    當然,最開始的時候肯定不叫這個名字,1912年,蔡元培當時在國民黨教育部當教育總長,他首先提出要建一個國立歷史博物館,既然大領導提出要求,那肯定是可以落實的,魯迅親自去挑選地址,最後定的國子監,當年供奉孔夫子的地方,1912年7月9日組建籌備處,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博的創建日。
  • 故宮已做好開放準備 疫情之後我們將如何參觀博物館?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新冠疫情防控中,空間封閉又容易引發聚集的博物館,對待開放尤為謹慎。全國博物館正在陸續開放中,而坐擁故宮、國博等重量級博物館的北京,未有恢復開放的跡象。與公眾久違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最近帶來新的消息。在4月18日舉行的國際古蹟遺址日主題直播活動上,他回答了網友最關心的問題:故宮何時恢復開放。
  • 故宮、大英博物館現身淘寶!美萌文創讓我忍不住買買買買買
    >故宮淘寶刷過屏而最近,各大博物館都隨之開起了文創店連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前段時間都入駐天貓了~▼剛剛上線一個月就成交上萬單 現在好多商品都售罄下架只能等預售了  啊~ 如今連博物館都來搶我們的錢了…那麼這些博物館文創到底都有什麼特別
  • 故宮雪糕、古代聖賢郵票、國博日曆……什麼樣的文創能讓人「愛不...
    圖說:國博日曆 國博供圖縱觀「文創」熱,故宮博物院搶先吃了個「螃蟹」,坐上了頭把交椅。故宮口紅、故宮睡衣、御用貓咪物件風靡一時,人們競相搶購以至故宮文創淘寶店供不應求,一度斷貨。圖說:國博日曆 國博供圖新意「十一」剛過,故宮就迎來了自己94歲生日,故宮既沒有組織慶祝活動,也沒有舉行任何典禮儀式,低調度過。不過,在這一天,故宮文創卻放出了大招。故宮雪糕、紫禁城徽章、故宮氣墊紛紛亮相。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 故宮、國博、陝博、敦煌研究院...
    5月18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抖音宣布與全國20餘家博物館推出「雲端博物館」活動,邀請博物館館長、文化名人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觀眾線上看展,讓更多人走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的魅力。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首場直播由故宮博物院於5月17日開啟。下午4點開始,超50萬網友湧進直播間在抖音觀看故宮直播,跟隨講解員穿過宮殿、御花園,聆聽歷史故事,感受百年古蹟的秀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