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四

2020-09-22 人間詩舍

下海


——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四


陳昌華


光陰似箭。轉眼我從中原九朝古都的洛陽,來到南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已經六年了。

我是在42歲一個並不年輕的年齡,從一個別人看來也不算差的副處級的位子上下海的。岸上距海裡只有一步之遙,但真要跨越它,確實需要勇氣和膽量。


1985年的4月,那正是春天的故事正在生長的季節。我曾經出差來過一次深圳,當時,這座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不知吸引了多少天南海北的創業者。自然,也打動了我躁動不安的心。可惜的是,不知是對仕途的留戀,還是對我職業的熱愛,我有點猶豫了。這一猶豫,就使我想向海裡伸出的腳收回了。至今,我還一直為我的猶豫耿耿於懷,早知今日,何不當初呢!

1993年9月,我再次踏上了深圳這片熱土。春天的故事早已有聲有色、如火如荼的展開。儘管我覺得自己年齡太大,來得太晚。但一位過來人「只要來了,就不會晚」的忠告促使下了決心,不再猶豫。我像每一個闖深圳的人一樣,經歷了筆試和面試的兩道關之後,應聘到中國寶安集團宣傳部工作。八年前那稍縱即逝的一念之差終於變成了行動。


曾經有不少原來機關的朋友問我,海裡和岸上究竟有什麼不同?下海的滋味到底如何?我總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把它概括為過關。

求職是每一個下海者過的第一關。相信每一個過來人都有一肚子的酸甜苦辣。所幸的是,我的求職還算順利。

第二關是下海後的試用和調動。闖深圳的人都知道,不管你學歷高低,職務如何,到任何一家企業,都少不了試用這個階段,少者三月,多者半年。這可謂試用面前人人平等。對於在機關吃了那麼多年皇糧,好歹也混了個副處級頭銜的我來說,什麼國家幹部,行政級別都不算數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和我前前後後一道進入公司的,有學歷比我高的博士、碩士;有官銜比我大的司局級。但這一關都概莫例外,誰也沒覺得不正常。這真是,到了什麼山上就唱什麼歌。


老實講,處於試用期的我,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的。當時不怕別的,就怕一旦試用不合格,該怎麼回去見江東父老,又該作何解釋交待呢?好在試用期剛滿,集團老總就批准我試用合格,可以參加調幹考試了,我這心裡第一塊石頭才落了地。調幹考試,是進深圳的必經門檻。我接到考試通過時,是一個星期五,距星期天考試只有兩天。考不考,思想鬥爭十分激烈。不考,錯過一次機會,意味著調動時間又要推遲;考吧,又怕考不及格,過不了關事小,集團內的人又不知道我只有兩天準備時間,還不譏笑我這個宣傳部長是個草包嗎?思前想後,矛盾極了。最後還是臨陣磨槍,硬著頭皮上了考場。虧則多年打下的底子還算可以,兩門考試分數不高,卻都過了關。

試用合格,考試過關,調動該是水到渠成了吧!沒曾想,麻煩大了。第一,我是學中文的;第二,我是幹行政的。深圳一向規定對這兩種人要嚴加控制,而且至今未變。人事部的同志拿著我寫的書和發的文章去說明我是有專業的,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多趟,將近一年,才算搞掂。這其中等待和焦急的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關是對工作的適應和開展。起先我認為,憑我多年從事宣傳和文藝工作的資歷和經驗,我自認幹好一個企業的宣傳部長應該不在話下。誰知我剛到集團不久,就大跌了一回眼鏡。我是1993年9月13日報到上班的。「十一」剛過,我所在的寶安集團在證券二級市場控股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行動就拉開了序幕。搞證券的人都知道,這一不同尋常的「寶延風波」在中國證券史上可是個破天荒的大事。國務院關於股票管理的條例公布還不到半年,「敢為天下先」的寶安集團就又吃了一隻螃蟹。在當時的證券界、新聞界、經濟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可負責集團宣傳工作的我卻還習慣於在老單位的那種工作方式,等待著領導來打招呼,布置工作,一時竟不知道該做什麼。等到老總批評我們按兵不動時,我才醒過神來,這企業的活可不是只聽上頭吆喝才去幹的,它是需要你自己考慮,主動去做的。這件事對我觸動非常大,那種在機關習慣於按照上級部屬和安排行事的工作方式如果不改,在企業是難以立足的。


從那以後,我創辦「寶安風」雜誌,組織拍攝影片《硯床》,組織編寫企業志等等,倒也很快得心應手上了路。特別是拍攝《硯床》時,當完成影片剪輯,發現嚴重缺陷後,在決定要不要追加投資,要不要進行補拍的關鍵時刻,作為製片主任的我,冒了極大的風險,向集團提出追加投資,進行補拍。從而使這部影片「柳暗花明」,不僅基本收回了企業的投資,也使該片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兩個提名獎,後來還打入了美國好萊塢電影市場。

憑心而論,海裡的滋味並不好受。從下到海裡的那一刻起,每一個下海者恐怕都面臨著生存和競爭的壓力。這一點在深圳尤其明顯。在沒調入深圳之前,我曾以為,只要進了戶口,可能就好了;調進深圳後,我又覺得,只要買了房子,全家團圓,也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其實,當這一切都有了之後,我仍然感到生存的壓力和競爭的壓力並沒有消除多少。我周圍的不少同事也都有這種同感。這可能是海裡和岸上的最大不同。岸上是可以遛達遛達,閒庭信步的,看看水天一色,聽聽濤聲轟鳴,的確悠哉悠哉。而海裡就不行了,這裡有風浪,有漩渦,有暗礁,有險灘。需要你去搏風鬥浪,才能中流擊水,到達彼岸。


既然如此,那這些年來為何還有一撥撥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仍然還義無反顧地不斷下海呢!應該說,海裡終歸還是有著不同於岸上的獨特風光。你可以在這裡駕起屬於自己的小舟,蕩起自由的雙槳,揚起嶄新的風帆。當然,人各有志,大路朝天。就在有人下海的時候,不也同時有人上岸嗎!這很正常,一點也不奇怪。只要你自己選擇了自己的路,只管走下去就是了。

記得剛來深圳時,我也和有人問我一樣,問過比我早來幾年的先行者:「這裡和內地有什麼不同?」他的回答是:「在原來的環境,你可以看到你老了的歸宿。而在這裡,你甚至看不到明天會有什麼變化!」 是的,這位先行者的話,應該算是下海者的一種心聲。也許,它並不能代表全部,但起碼,我是深有同感的。



就這樣,我在海裡已撲騰了六年。其間喝過海水,遇過風浪,雖不敢說學會了遊泳,但終于堅持遊到了現在,我也沒有像有些人那樣「回頭是岸」。如果說,有些什麼長進的話,我自以為,我的知識結構有了較大的調整,我的興趣愛好增加了不少經濟成分,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有所增強。一句話,我由過去的只會遊一種姿勢變成了會遊幾種姿勢。當然,這主要還得益於在中國企業界頗有代表性的寶 安集團,給我提供了這麼一個重新學習和施展本領的舞臺。

最後,我願用一句話與一切下海的朋友共勉:不下海,你怎麼知道海水是鹹的;不管海裡究竟如何,我都無怨無悔!


1998年11月於深圳


(圖片選自網絡)

(陳昌華,生於安徽,長於洛陽,現居深圳。1968年10月下鄉河南靈寶川口。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詩集《印象與烙印》《旗幟詠嘆調》《深圳編年詩》文集《企業常青藤》

主編《中國企業報刊大全》《詩路花語——洛陽七十年詩歌選》。電視劇《貼廓巷56號》編劇、製片主任,《白居易》製片,電影《硯床》製片主任。)

相關焦點

  • 美麗的陷阱/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十五
    美麗的陷阱 ——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十五陳昌華這是一座「陷阱」。至於美國本土的遊人,更是得地利之便,每逢假日,也是乘著飛機,駕著汽車,蜂湧而至,以至全城的酒店爆滿。我們來賭城的這一天,正值美國勞工節期間,若非早早預訂,連一張床也攤不上。
  • 走馬觀花話印象/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十四
    走馬觀花話印象——陳年舊事/下海印記之十四陳昌華1994年8月29日至9月13日,我隨同深圳赴美商務考察團一行21人,對短短十幾天的美國之行,使人眼界大開,收穫頗豐。走下飛機舷梯,你就確信已經踏上了美國的土地。在美國考察的11天裡,給人印像最深刻的,就是無處、無時不飄揚著的美國星條旗,不管是機場、建築物,還是普通的民宅。那星條旗招展著,仿佛在提醒你,你是在美國的土地上。
  • 讓洛陽湯喝出洛陽/陳年舊事/青春印記之九
    讓洛陽湯喝出洛陽——陳年舊事/青春印記之九原創 陳昌華這是一座都城。而作為一座長年遊客如織,名氣如此之大的旅遊城市,最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對各種湯的營養研究、文化傳承和品牌推廣,只有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是讓洛陽湯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之關鍵。但願有朝一日,洛陽湯也像聞名中外的洛陽鏟一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那就不僅僅是洛陽的幸事了。
  • 中關村「下海」的先驅們
    孫玉芳:「紅旗系統操作之父」受1992年南巡影響而下海的孫玉芳是「紅旗作業系統」的發起人,北京中科紅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紅旗中文貳仟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1996年受軟體所委託,孫玉芳籌建北京中科軟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現該公司已改制為中科軟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全國電子百強企業之列。
  • 誰才是第一個下海的爬行動物?
    但每當陸地上的生存壓力巨大時,動物們就有可能下海。那麼,動物們下海的具體原因是什麼?誰是第一隻下海的爬行動物呢?一起來看看。爬行動物下海大猜想距今約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了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生物大滅絕。
  • 芽莊四島遊:第一次下海
    最近又在搗鼓硬碟,翻出兩年前的文件夾,一組藍色的圖片煥醒了第一次下海的記憶。在旅遊小能手梁能幹的帶領下,我們兩人開始了橫跨 越南 - 柬埔寨 - 馬來西亞 三國的長達15天的漫長旅程。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下海的地方,就在 越南 芽莊 。
  • 夜讀北外灘|五神供奉的下海廟
    五神供奉的下海廟▲ 昆明路上的下海廟虹口的宗教文化資源豐富,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猶太教、印度錫克教,諸教齊全。然而虹口最負盛名的佛教寺廟,要數境內東部靠近黃浦江,海門路以東昆明路73號的下海廟。起初,它是下海浦(吳淞江的一條支流)前的一座海神廟,建於乾隆年間。嘉慶年間,改為尼姑庵。▲ 下海廟舊景上海開埠前,下海廟的香客,除了一部分附近的農民外,主要是在水上討生活的船民、漁民、沙船船主等。
  • 楊志剛《帶著爸媽》全家趕豬 潛水下海共享大餐
    下海打漁滿載而歸  搜狐娛樂訊 上周由演員楊志剛加盟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二季》播出了第二期,四組明星家庭依舊在「韓國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展開與父母同行的全新旅程,楊志剛帶著全家趕黑豬順利取勝入住五星級酒店,還下海撈海鮮,並迷宮公園的比拼中榮獲第一,節目內容妙趣橫生。
  • 上海既然被叫做「上海」,那麼是不是還有下海呢?
    上海既然被叫做「上海」,那麼下海在哪裡呢?「上海」,確實有與之對應的「下海」。南宋年間,上海還只是一個小鎮。為改善吳淞江的排水能力,在吳淞江兩岸,每隔五裡會挖一條進入吳淞江的水道(人工河),稱之為「浦」。當年吳淞江的南岸有一個浦,叫「上海浦」,上海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 中信重工打造「下海」「入地」利器
    把風電機組樁基打入海底深處的「打樁錘」和「鑽機」,開挖地下立體車庫的「豎井掘進機」和「懸臂式硬巖掘進機」——眼下,這些「下海」「入地」新利器的研發和產業化在中信重工取得重大突破,為「洛陽製造」開闢海上風電施工、地下空間掘進等裝備應用新領域。
  • 普京乘深潛器下海考察二戰沉船
    普京乘深潛器 圖片來自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之所以乘坐潛艇下海以及開飛機上天,是為了更好了解在這種條件下俄羅斯公民勞動創造的價值。普京對記者說,"我下海上天是因為我們的公民在不同條件下工作,在空中,在水下,在地下。
  • 日本火辣警花長谷川萌下海拍AV
    至於她「下海」的動機,警方目前仍調查中。靜岡縣一名警官推測,「或許是為了錢,或者是對男性的需求,人的欲望是無限大的,也許最開始是因為好奇心下海。」東京都內某小學的一名男性教師則表示,「代課教師的收入並不算高,可能是因為生活艱苦,或者校內工作太過封閉,進而想透過出演AV紓解壓力。」有網友大膽推測,「下海拍AV的小學女教師應該不在少數。」
  • 仰口海灘又吸人 小夥下海遊泳再沒上來
    民警立即協調邊防、消防和海上搜救隊共40餘人開始海上搜救,四個多小時後,救援人員也沒有找到小王,直到次日清晨,遊客報警稱發現仰口沙灘上有一具屍體,警方確定正是不幸溺水身亡的小王。    風大浪高小夥兒下海沒了影     「我朋友遊著遊著不見了,肯定是剛才那個大浪把他捂下去了,你們快救救他吧……」7月15日晚上7點多,嶗山公安分局接到市民鄭先生報警,稱他的朋友小王在仰口海灘遊泳時發生意外。與小王同行的,除了報警人鄭先生外,還有四名女同事,五個人正焦急地在岸邊等待民警救援。
  • 下海遊泳別戴隱形眼鏡
    如今,很多人選擇戴著隱形眼鏡下海遊泳。但青島眼科醫院驗光配鏡中心主任馬明春提醒大家,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馬明春說,「因此,建議大家不要戴著隱形眼鏡下海,如果戴的話就戴一次性的隱形眼鏡或者戴專門的泳鏡。」    另外,對於很多人反映的遊完泳眼睛不舒服的情況,馬明春認為,那是因為遊泳時海水進入眼睛,會稀釋淚液、破壞淚液成分,同時,海水中的一些鹽分、雜質、細菌等也會對眼睛造成刺激,從而使眼睛發紅、發癢、刺痛,為此,他建議在大海裡遊完泳後最好用生理鹽水衝洗一下眼睛,或者滴點眼藥水。
  • 裸辭下海學會遊過「三條河」
    筆者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所感悟,寫作此文,就是想提點、警醒和告誡那些體制內公職人員,裸辭下海必須三思而後行。體制內的小夥伴們,遊過「三條河」,你們準備好了嗎?第一條:歸零心態之河心態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
  • 一箱到底 「陸海新通道」鐵路貨櫃首次下海出境
    9月2日上午10點30分,「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首次鐵路箱下海出境專列在團結村車站順利發車。 一箱到底實現多方共贏 「在鐵路箱下海出境之前,由於西部地區貨物進出口不均衡,導致海船公司在西部地區貨櫃保有量較低,長期存在海運箱短缺的情況。現在鐵路箱下海出境能有效解決西部內陸地區海運箱匱乏,鐵路箱富餘的問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春節下海遊泳要看旗
    本報三亞2月16日電 (見習記者孫婧)「黃色旗子表示下海危險,我們每天都會根據觀測的海面情況
  • 七旬老人泰國溺亡 旅行社:自行下海並意外死亡
    原標題:七旬老人在泰國下海遊泳不幸溺亡,法院判旅行社承擔兩成責任七旬老人泰國跟團遊下海遊泳卻不幸溺亡,旅行社應該承擔多少責任?事情發生在2017年1月底,年過七旬的張老先生和家人跟隨旅行團赴泰旅遊,老先生本人在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 冬季天天下海:這個加拿大女孩真不怕冷
    加拿大女孩Nadine Currie Jackson家住大西洋沿岸芬迪海灣的Beaver Harbour,她一年四季每天都下海在冷水中侵泡,真是位不怕冷的女孩。加拿大是北方國家,北大西洋的海水就是在夏天都涼得讓許多人不敢下海遊泳,更不用說是冬天了。
  • 「五龜下海一回頭」與馬鼻的「龜」文化(馬鼻歷史文化)
    《連江縣誌》(民國版)記載:「龜峰在保安裡馬鼻海上,作五龜入海一龜回頭狀……」這裡說的「五龜入海一龜回頭狀」,就是馬鼻俗稱的「五龜下海一回頭」。這「五龜」,實際上是五座小山,三座在馬鼻鎮區,分別是大鼎山、白雲山,還有就是龜山。另兩座在現在馬鼻高速入口後面。五座小山其狀似龜,人們便稱「五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