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古鎮景點比較多,每個古鎮都有各自的特色,給人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想想兩個古鎮距離竟然這麼近,那當然也要去旅遊一下的。
烏鎮園區內是沒有住戶的,到點關門,到點開門,而西塘是有住民的,這一點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景區也沒必要做到景區內空無人煙,那留下的只能孤寂和蒼涼。
還有一點呢,是烏鎮規模比較大,開發的稍晚一點,但是商業化策劃的比較好,西塘是開發比較早的古鎮,稍微隨意一些,比較人性化一點,保存的古老風格更濃重一些,所以我也常說:「我不推薦去古鎮,因為現在的古鎮商業化重了些」。
之所以烏鎮比較出名一點是因為在烏鎮拍攝了」似水年華」,雖然在西塘也拍攝過」碟中諜3」但是可能大家沒有關注國外的電影取景,所以在名氣上就差了些,但是有個奇怪的現象是現在旅行社的單獨烏鎮遊路線很少了,去西塘的路線的卻還很多,大家能夠想到什麼嗎?烏鎮排名要在西塘前邊,排名不靠譜!
還有一點是烏鎮規模雖大,但是中心街就一條,並且分為了東柵和西柵2個景點,西柵逛一天,晚上在西柵看夜景,第二天再去東柵在逛一天,有點趕呦。
而西塘生活特色比較濃鬱,景區整體一塊,有好幾條小街,飯館,咖啡館,酒吧等一條小街滿街林立,感覺是「古」和「今「的結合比較好。
西塘還有一個妙處,在於等工作人員下班,進景區是不需要門票的,當然買門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參觀景區的內很多個小景點,比如西園、紐扣館、根雕館、木雕館、酒博物館、醉園等,並不只是為了進景區。
去西塘呢,是因為距離比較近,並且坐船沒坐夠,喜歡那種坐在船上優哉遊哉的感覺,突然想起來大爺們老喜歡坐搖椅,估計也是這種感覺,我主要是想遊山玩水,旅遊路上多看多吃,雖然怎麼吃都不胖,但是還是要嘗嘗的,西塘我來啦。
比起烏鎮的「吃」上,西塘比較多樣一些,比如:醬爆螺螄、外婆家雞腳、管老太婆豆腐、八珍糕、菜花魚蒸蛋等等吃食,不會像烏鎮特色的種類比較單一,在烏鎮有時候還得依靠客棧老闆給搞吃的,西塘雖然晚上沒有表演,但是酒吧一條街的歡聲笑語也彌補了這點缺憾。
西塘在住的方面和烏鎮倒是很相似,景區內很多客棧,仿古式家具,雕花式大床不知道你睡覺會不會習慣?
西塘往裡走沒多久,就能隨處看到穿著古裝的小哥哥小姐姐,很有意境,建議來到西塘,可以去走一下寬窄石弄,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感覺,帶給人的意境都是不一樣的,走在其中想的是以前小時候在鄉下放學回家的時候走的那條小路,很有歲月的味道。
到了晚上的時候,看看西塘的夜景,這裡的夜景不是在城市裡看到的那樣子,西塘用的燈都是一些燈籠,走在一些巷子裡,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燈籠,到了晚上,會點起燈籠,很美,如果是一家兩家這樣子也不會有什麼感覺,但如果是很多家都這樣子,一同亮起來,那就很有古鎮的感覺了。
烏鎮有月老廟,西塘有送子橋,送子橋是可以走走的,聽說走過這座橋,就會有好運氣,大家來到西塘的時候可以去看看,沾一沾好運氣也是不錯的。
橋對面有一個碼頭,經常會有人唱戲的,這裡的唱戲跟別的地方不一樣,聽當地的人說,這個地方還被當地人稱之為水上戲臺,有興趣了解更多西塘文化的可以來這裡聽聽,一次也不是很久,不過聽上一段時間,就會回憶過去了,但也算是西塘的一個特色文化。
來到西塘古鎮,當然少不了去吃一些當地的美食了,在這裡呆的這一段時間,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都會去吃一次八珍糕,還讓老闆點了一壺黃酒,真的很享受,而且這兩樣美食到現在想想都很嘴饞,還有別的一些美食也很好吃,比如管老太婆豆腐,外酥裡嫩的,還有外婆家雞腳,很入味,排隊的人也很多,很好吃,大家過來西塘的時候可以去嘗嘗。每天的事情,就是逛逛古鎮的每一處,然後吃吃當地的美食,更有趣的是還去聽了古鎮的越劇,這也是我第一次聽越劇,剛開始聽不懂,後面聽著聽著就有那種味道了。
日出日落的生活真的很安逸舒服,主要這個地方也挺安靜的,特別到了晚上,真的跟鄉下一樣安靜,除了一些酒吧街這種地方,在別處,除了看到燈火通明外,沒有太多熱鬧的場景,小傑特別建議可以在這裡住幾天,能體驗到這種生活的日子真的不多,好好的感受下這日出日落的生活,住的地方選在西塘浮兮,這家挺不錯的,很有仿古的江南風格,在這裡拍照也很好看,主要還不是很貴,說起拍照,可以在西塘穿一次古裝拍拍照,加上這背景,也算是一次珍惜的回憶,很像是穿梭回到了古代那種感覺,在西塘隨處可以看到這種穿著古裝的人,大家也不用去害羞啥的,走在路上沒多久就能遇到一個,太平常了。
西塘古鎮比在烏鎮要舒服了很多,可能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的原因吧,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在城市中隔離開來,讓人很是嚮往,住著住著都不想走了,在民宿裡也認識了一些人,有的人說來這裡就想體驗下安逸的生活,有的說來看看景,也有來找找古文化的,可能是體驗古時候的文化氣息吧。
千年古鎮西塘,保留著古老的文化氣息,"古"與"今"結合得比較完善,欣賞著古時西塘古鎮,想熱鬧就去酒吧一條街,烏鎮排名要在西塘前邊,排名不靠譜!大家怎麼看?坐著看還是躺著看?估計都是站著看吧!有啥想法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