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為中美關係掌舵領航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述評:為中美關係掌舵領航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中美關係巨輪,航行在顛簸的時間之海。

  逶迤磅礴的歷史航線上,風雲變幻,浪奔濤湧,晝夜不息。

  22日至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領導人如何以胸懷乾坤的智慧、撥雲見日的視野,引領巨輪破浪前行,舉世為之矚目。

  垂範親為,歷史性訪問期待收穫「驚喜」

  「裡程碑式訪問」「至關重要」「希望能夠定義兩國未來合作前進道路」……訪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國務卿克裡等紛紛表達對習近平來訪的高度期待。

  兩年多來,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元首外交強有力地主導著中美關係的發展。習近平和歐巴馬4次面對面會晤、多次共同出席地區和全球多邊峰會,並以通話、通信、派遣特別代表等方式保持密切聯繫。中美領導人交往之頻密,形式之多樣,單獨會談時間之久,話題之深入廣泛,超過歷史任何時期。

  「與美方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習近平強調。

  從莊園會晤到瀛臺夜話,正如習近平所說,「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要就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增進相互了解、加深彼此信任,才能做到相互尊重,避免戰略誤判。」元首交往,必須具備這樣的政治智慧。

  廣義地說,元首外交,並非僅限於元首之間的交往,也涵蓋國家元首進行的各類外交活動。習近平不僅同歐巴馬保持密切溝通,還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在頂層設計同時,致力夯實中美關係根基。

  事例俯拾即是。中美省州長論壇舉行,習近平接見雙方代表;哈佛大學校長訪華,他單獨會見並介紹「兩會」情況;河北省與美國艾奧瓦州共慶締結友好省州關係30周年,他特地發去賀信;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遭受嚴重龍捲風災害,習近平隨即致電歐巴馬慰問……

  「要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以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精神,不斷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習近平身體力行。

  這是中國領導人一以貫之的立場。人們清楚記得,早在2012年2月作為國家副主席訪美時,習近平就向歐巴馬強調:「排除各種幹擾堅持做朋友、做夥伴,是中美雙方唯一正確的選項。」

  中國領導人這樣的聲音始終清晰,這樣的行動始終堅定。這是對種種喧譁與騷動最有力的回答,源源傳遞對中美關係巨輪駕風馭浪、保持正確航向的信心。

  但凡耕耘必有收穫。「相信習主席今年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將是一次歷史性訪問」,這是中美關係的開拓者和見證者、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期許。

  「我相信這次習主席訪問會達成豐富的成果……到時會給大家一個驚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的話語,令人們對中美元首跨越大洋再度握手充滿期待。

  外交創新,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

  習近平主席的金秋之旅,早春二月就一錘定音。兩國提前7個月宣布國事訪問安排,在中美關係史上實屬少見。看似細小,富含深意。

  「創新」,一直是中美共同歷史經驗的關鍵詞之一。從「小球轉動大球」的桌球外交,到尼克森寒風中登上萬裡長城,再到鄧小平訪美戴上牛仔帽,乃至習近平和歐巴馬在安納伯格莊園草坪散步、在中南海瀛臺月下茶敘,中美關係總在重要時刻,以令世界驚喜的創意,演繹兩國交往史上的佳話。

  「機會需要創造,創新才有機會……中美都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在推進兩國關係發展上,尤其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而創新。」習近平指出。

  共同歷史經驗中的另一個關鍵詞,毫無疑問是「大局」。中美關係的大局是什麼?或可用習近平主席這樣一句話來概括:「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這也是中美關係掌舵者的長遠共識。

  第三個關鍵詞,是「合作」。中美在全球全方位發生接觸,中美合作同樣在全球範圍展開。阿富汗和平重建,中美合作培訓阿外交官;打擊索馬利亞海盜,中美軍艦在亞丁灣共同護航;伊波拉疫情中,中方援助物資抵達賴比瑞亞機場時,美軍幫助卸運;世貿組織《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年中取得重大突破,離不開中美積極合作與推動;《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達成,提振了世界對年底巴黎氣候大會成功的信心……

  7月21日,歐巴馬與習近平通電話:「伊朗核問題談判達成全面協議,中方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美方感謝中方為達成這一歷史性協議所作貢獻。」

  習近平回應,「這是兩國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又一重要體現」,「為國際社會提供了通過談判解決重大爭端的有益經驗」。

  創新、大局、合作。三個關鍵詞的疊加,決定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基本內涵。中國領導人提出的這一理念,指明中美關係在新世紀發展的大方向,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特徵,也是中國對國際關係理論的新貢獻。

  元首外交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以創新思維不斷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對中美關係的引領作用無可替代。

  志行萬裡,中美關係巨輪駛向未來

  激發中國領導人政治智慧和務實行動的,是強烈而深沉的共同命運意識。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種使命和責任。」習近平主席言簡意賅。

  這是使命——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希望有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促進國家建設發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至關重要。中國的發展,是改革開放、擁抱世界的和平發展,沒有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就無從實現。

  這是責任——中美關係的走向,具有塑造地區和國際格局的巨大能量,中美關係是否穩定向好,關乎21世紀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雙方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從兩國國情和世界形勢出發,共同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符合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體現了雙方決心打破大國衝突對抗的傳統規律、開創大國關係發展新模式的政治擔當。」習近平主席鄭重宣示。

  政治擔當,來自打破陳舊歷史邏輯的意志;智慧引領,融通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哲思。

  其實,所謂新興大國挑戰守成大國的「修昔底德陷阱」雖然存在,卻並非鐵律,主要取決於歷史的時與勢,能否避免衝突與領導人的決策智慧有著重大干係。中美不是雅典和斯巴達,亞太不是上世紀的歐洲。21世紀世界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世界,較任何歷史時期都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居安思危,方能洞察時勢之先機。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一條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航道。掌舵者必當具備戰略定力,審時度勢,登高望遠,任憑風浪起,航向不動搖。

  中美雙方要以互信求穩定,要以合作促發展,要通過溝通管控分歧,要切實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努力擴大共同面、縮小分歧面,維護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大局。訪美前夕,習近平語重心長。

  志行萬裡者,不中道而輟足。中美關係巨輪,堅定駛向21世紀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中美元首會晤:為兩國關係定向把舵
    舉世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於6月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川普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當前中美經貿摩擦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定向把舵,同意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具體談了些什麼,一起來看看↓
  • 要登高望遠 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
    據新華社華盛頓12月9日電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9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表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在這個艱難時刻,我們要登高望遠,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 崔天凱說,一些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正把中美關係推向懸崖邊緣。
  • 崔天凱:要登高望遠,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
    新華社華盛頓12月9日電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9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表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在這個艱難時刻,我們要登高望遠,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崔天凱說,一些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正把中美關係推向懸崖邊緣。
  • 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而美國的霸道文化與「你強大就對我不利」行為邏輯決定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正如大家所見,遏制圍堵中國大陸發展已成美國共識,美國對華已經開始了新冷戰。中美關係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決定中美戰略競爭不得出結果不會停止。在此背景下,今後的中美關係將主要圍繞「修昔底德陷阱」的解決而展開,期間可以緩衝矛盾的就是全球化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經濟利益關係。
  • 基辛格談中美關係:中美不合作 世界會分裂
    【觀察者網 綜合】今年正值確立「一個中國原則」的《中美上海公報》籤署45周年,2月2日,在接受央視記者王冠採訪提及《上海公報》籤署以來對中美關係的意義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中美都應視對方為潛在合作夥伴而非對手,如果中美不在現有基礎上合作,整個世界將會分裂。
  • 勿以為「中美關係惡化對臺灣地區有利」臺灣或成美國緩和中美關係...
    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急劇下降,由於美國長時間對中國進行單方面的挑釁行為,這就直接導致兩國關係降至冰點。由於美國近期不斷派遣軍艦、軍機對我國進行挑釁活動,這就讓「臺獨」勢力誤認為美國支持臺灣獨立,但是近期有臺媒給這些「臺獨」勢力潑了一盆冷水。
  • 中方為修復中美關係釋放善意,但也需要美國在臺灣、香港等中國核心...
    11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時明確指出,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中國直截了當地為下一階段中美關係闡明中方立場,體現了中國對歷經40多年的中美關係始終持負責任態度,也是順應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之舉。
  • 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2020-12-09 23:50:25 參與互動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 關於中美關係的三言兩語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原駐外大使 徐貽聰  我對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沒有深入的研究,但作為曾經的外交官,經常被問及應該如何看待。由於不便也沒有理由拒絕回答,只能談點個人的膚淺體會。
  • 拜登上任,中美關係迎來蜜月期?
    在此次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籍候選人拜登擊敗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成功當選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因為拜登與川普來自不同的派別,拜登上任之後的政治政策必然會與川普有所不同。對此,引發了國際社會熱烈的討論。我國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認為,中美關係決定整個國際關係。原因不外於兩個,一是美國本身是世界超級大國,在各個領域都佔據了一定的重要地位。
  • 臺灣問題是中美新型關係的重要基石
    但這並不表明臺灣問題不重要,相反,臺灣問題仍將是中美關係最為核心和敏感的重要議題,兩國領導人勢必將再次談及臺灣問題,重申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原則和立場,確保雙方在這一問題上不出現誤判,以保持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   長期以來,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中美兩國領導人在歷次高峰會晤中都將其作為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的重中之重。
  • 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地方夥伴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基石
    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地方夥伴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基石 布蘭斯塔德接受記者採訪。他感言:「地方夥伴關係是雙邊關係的基石,中美省州長論壇正為中美關係的發展鋪平道路。」在四川感受到了活力  記者:您來四川,對這裡印象如何?布蘭斯塔德:這是我第二次來四川,我的夫人和孫子還曾專門去看過大熊貓,他們非常喜歡。再次來川,我感到十分榮幸。
  • 中美關係前景如何?崔天凱最新回應
    白宮發言人提到把中美關係定義為戰略競爭關係,對中國內外政策的一些看法也不準確。希望美方能耐心、認真、客觀地認識中國,認識當今世界及中美關係。 問:對中美關係下一步走向有何判斷?但從歷史進程來看,中美關係的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關鍵要看變化的方向是積極還是消極,這取決於雙方能不能相向而行,能不能對中美關係戰略框架達成一定共識,也取決於美國新政府出臺什麼樣的政策。
  • 福田康夫談2016中美日關係:日本需努力讓中美關係不惡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圍繞2016年的國際關係等,《日本經濟新聞》日前採訪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展望新一年的中美日關係,福田認為,中日需要構建相互信賴的關係,而不能夠繼續相互較勁兒。如果中美相爭,處於夾縫中的日本就會遭殃,因此日本會努力讓中美關係不會出現惡化局面。日本2016年將擔任七國集團(G7)峰會東道國。
  • 中國防長談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
    原標題:中國防長談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也不是遏制與反遏制關係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王慧慧、熊爭豔)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8日與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美關係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也不是遏制與反遏制關係。
  • 中美關係步入新十年
    這三次訪問是中美關係中的三個裡程碑。但進入2010年中美關係好像忽然闖入了雷區:從2010年初的售臺武器,到2月接見達賴,再到朝鮮半島軍演,南海問題上的嗆聲,人民幣匯率的爭端……簡直把兩國關係中的分歧統統翻騰了出來。中美關係怎麼說變就變了?中美關係到底會向哪種方向發展?中美兩國是不是要陷入新的冷戰?對於這些問題,有人認定,美國已經把中國當做「主要的對手」,認為「美國的戰略調整已經到位」。
  • 楊潔篪夏威夷見蓬佩奧 中美關係能否觸底反彈?
    中美外交高層會面對中美關係的穩定至關重要,在中美兩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後,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中美關係出現了不少波折。楊潔篪應約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會面,就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如何理解這次對話呢?
  • 外交部:希望布蘭斯塔德今後繼續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王賓)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8日表示,希望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今後繼續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布蘭斯塔德大使在擔任美國艾奧瓦州州長和美國駐華大使期間,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交往合作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希望他今後繼續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汪文斌說。  布蘭斯塔德日前表示,中國過去幾十年在發展方面取得了出色的進展。中國人的職業道德、對教育和家庭的重視,以及企業家精神推動了國家的發展。對此,汪文斌說:「我們注意到布蘭斯塔德大使的有關表態。」
  • 崔天凱:要登高望遠 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
    崔天凱:要登高望遠 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9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表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在這個艱難時刻,我們要登高望遠,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崔天凱還指出,2021年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之年,將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新動力。
  • 社評:讓「新型大國關係」在中美間迴響
    習近平同歐巴馬的第一輪莊園對話同意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習近平重申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認為中美應該也可以走出一條不同於歷史上大國衝突對抗的新路。歐巴馬表示美國歡迎中國繼續和平發展,稱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對美國、對世界都有利。他還認為美中雙方面臨把兩國關係推向更高水平的獨一無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