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救助站變形記 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或為野生動物救助新...

2020-12-06 雲南網

  原標題:野生動物救助站變形記 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或為野生動物救助新範本

散養區

  「安安」是一隻紅隼,「平平」是一隻短耳鴞,它們的一隻翅膀被彈弓打斷,粉碎性骨折,嚴重感染。為了保命,醫生為它們施行了截肢手術,最終堅強地活了下來。後來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負責人鹿紋全程拍攝了它們偷食、打罵的日常,並放到網上宣教,這下,安安、平平都成了「網紅」。

  近年來,大理市蒼山植物園中正在規劃建設的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探索出野生動物救助新模式,每一隻不能放歸野外的傷殘鳥類的故事都是一個好的教育樣本,或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個新範本。

  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於2017年註冊成立,成立時在洱海邊租了一個院子,還租了一塊地蓋籠舍,每年救助以禽類為主的野生動物430多隻,是目前大理州唯一官方認可的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助站點。森林公安抓獲的非法販賣的野生動物、群眾撿到的受傷鳥類,都送到這裡來療傷。

  鹿紋介紹,傳統的野生動物救助站是全封閉的、不對外開放的。救助的野生動物被大籠關起來,殘疾的、不能回歸野外的安樂死後,做成標本或無害化處理。被救助的野生動物沒有獨立的病床,傷愈後直接放歸自然,沒有解決「為什麼來」的問題。他進一步解釋,「比如救助的是一隻營養不良的鷹,養胖了就放了,它為什麼營養不良,卻沒人管。如果它的飛行技巧不行、打獵技巧不行,放出去以後,它依然還是會營養不良。」

鹿紋展示餵食臺

  「而新型的救助站,首先要確定它為什麼營養不良,然後有針對性地對它進行野化訓練。」鹿紋說,新型的救助站遵循的是「良有所歸、傷有所醫、殘有所留」,終生殘疾的也不安樂死,包含了救助、教育、宣導、科研的功能,不再只是一個救助站,而是一所讓民眾看得到、可參與的學校。

  中心有3個專職的工作人員,連鹿紋在內,全都是不拿工資的義工。為了給受傷的野生動物做手術,中心與當地的寵物醫院合作,由中心提供手術臺和醫療器械,寵物醫院提供醫生。寵物醫院的醫生免費為中心救助的動物做手術,中心幫助寵物醫院培養醫生的臨床經驗。

  「中心接收的野生動物全部都是免費救助,一年的基本開銷在70多萬元。去年公益眾籌了30多萬元,還有30-40萬元花的是我個人的錢。」 鹿紋打趣地說,「中心每次救助都拍視頻放到網上,現在已經培養了七八隻網紅鳥,將來就靠它們來養活中心了。」

  現場探究

  設人工巢箱餵食臺

  引野生鳥類築愛巢

人工巢箱

  記者現場看到,正康復的兩隻遊隼和一隻褐林鴞,都有自己單獨居住的小草屋,一根鋼筋從小草屋延伸到屋前空地上的小木樁,它們的雙腳都被繩子捆住,用鐵環扣在鋼筋上。它們可以沿著鋼筋在小草屋和屋前的小木樁之間來回走動,想曬太陽就走出來站在木樁上,想避雨就躲進小草屋,悠閒自在。

  「這樣的規劃設計,從細節到園區整體,在國內野生動物救助站中,目前還是獨一無二的。」 鹿紋說,「我們對康復區進行這樣的空間設計,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可以直接通過它的排洩物觀察身體狀態。

  鹿紋介紹,新園區從去年8月開始規劃建設,目前已完成首期100畝的建設。在原有的園林基礎上,建設了隔離區(野生動物治療和疫病監控區)、康復區(野生動物手術、醫療後康復區)、散養區(康復後動物野化訓練及傷殘動物生活區)。從康復區開始,遊客就可以隔著防護網觀看康復中的野生動物,散養區則是遊客的自由參觀區。傷殘動物生活區旁邊區域,會設一個小講臺,用來給遊客講野生動物保護課。

  記者還發現,樹上設置了很多個人工巢箱,鹿紋說,這些是供野生鳥類築巢用的。他們還設置了多個餵食臺,給過冬的野生鳥類補充食物。從去年8月到現在,隨著園區的生境營造,已吸引到山椒鳥、扇尾鶯、紅嘴相思鳥等34種野生鳥類在園區出沒。「這裡將成為一個鳥類的侏羅紀公園。」

  鹿紋說,「待二期工程完成後,園區面積將擴大到500畝。傷愈後的鳥類散養在園區裡,完成野化訓練的放飛,終生殘疾的在園裡自由活動,吸引各種野鳥進來,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空間。我們會在每個人工巢箱放置攝像頭,遊客可通過視頻觀看到野生鳥類的生活狀態。」

  故事1

  「安安」「平平」互偷食

  「瞌睡」「老大」愛打鬧

遊隼

  「安安」「平平」是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的兩隻「網紅」鳥。「安安」是一隻紅隼,「平平」是一隻短耳鴞,它們的一隻翅膀被彈弓打斷,粉碎性骨折,嚴重感染。為了保命,醫生為它們施行了截肢手術,它們最終堅強地活了下來。

  安安被送來救治,是2018年底。傷愈後,中心安排了一層樓作為它單獨的生活區。2019年初,平平被送來救治,與安安在同一個生活區。

  安安感覺「領土主權」受到了侵犯,一天到晚對著平平咒罵。平平白天睡覺,安安就故意跑到平平「家」裡鬧。晚上安安睡覺,平平就跑到身邊威脅它。白天工作人員餵安安時,它把吃不完的肉藏在牆腳,晚上睡覺時被平平偷吃了。工作人員晚上餵平平時,它把吃不完的肉藏在牆腳,白天睡覺時被安安偷吃了。工作人員就讓它們這樣鬧著,不加幹涉,只是把它們的視頻放到網上,它倆都成了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紅。

  「瞌睡」和「老大」也是中心救助的一對灰林鴞。老大是雌鳥,瞌睡是雄鳥。瞌睡愛睡覺,常常被老大欺侮,打得皮泡臉腫。老大睡覺的時候,眼皮一合下來,眼睛是藍色的,非常可愛。鹿紋把它倆的生活場景拍攝下來,配上解說詞和字幕放到網上,被網友戲稱為野生動物的「老父親」。

  保留野外生態,全程拍攝,放到網上做宣教,是中心的一大特色。

  故事2

  小熊貓被送來療養

  玉米饃等一番伺候

小熊貓

  一個月前,蒼山上一隻小熊貓跑到村民的菜地裡找吃的,被好心的村民「收留」,後來由大理市森林公安局送到該中心來。

  鹿紋檢查發現,它身上沒有傷口。根據牙齒磨損的程度和外觀來判斷,它年紀並不大,只是特別瘦,並且有脫水的症狀,「但它可兇了,一點都不像網絡上流傳的那樣軟萌可愛。」鹿紋說。

  「為了給這傢伙增肥,可算是費勁心思了,像祖宗一樣供著。」 鹿紋說,他們查詢了不少國外小熊貓的飼養資料,也諮詢了雲南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的專家,得知這傢伙喜歡吃甜的,它們所吃的竹葉必須要帶甜味。於是找來不同品種的竹葉,志願者自己先嘗一嘗,再挑出帶點甜味的給它吃,試了幾次終於找到兩種它吃的竹葉:紫竹和金竹。

  「竹葉只能起到調節小熊貓腸胃的作用,並不能作為主食。」於是,鹿紋親手揉面蒸玉米窩窩頭,再加上五穀雜糧粥,給小熊貓做主食。飯後還給它餵水果。根據專家建議,小熊貓腸道沒辦法消化吸收硬質的水果,便以芭蕉、葡萄和沙糖桔輪換著來補充它的營養。「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它吃好、喝好、睡好,不能生病。」

  小熊貓平日要喝很多水,為了讓它能在最短時間內補充足夠的營養,鹿紋還用羊奶代替水,給小傢伙作為體內水分補充。鹿紋說起照顧小熊貓的點點滴滴,就像是父母照顧自家孩子一樣。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照顧,「體重上升了,也就意味著,這傢伙得走了,回去自力更生了。」在徵得當地林業局同意,並與蒼山管理局溝通協調後,上周末,他們將小熊貓放歸蒼山。(記者 秦蒙琳 黃興能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救助猛禽的中華鷹匠:雖修非常道,但行正義事
    中華鷹匠(又名鷹匠聯盟),由鹿紋先生創立於2008年,現隸屬於大理市鷹匠猛禽保護中心。中華鷹匠致力於提高國內的猛禽保育和救助觀念,每年實名認證考試招收學員,通過網絡傳播猛禽傷病救護知識,推廣先進保育理念。截止2019年5月,中華鷹匠一共舉辦了16期猛禽救助培訓。
  • 菏澤「鷹匠」的猛禽救治之路
    這位致力於讓「猛禽回家」的護鳥人,懂得「以鷹之需為己需,以鷹之苦為己苦」,在救助工作中堅持了十年之久,救下數百隻野生保護動物。昨日,牡丹晚報記者採訪了李海洋和他的志願者夥伴們,讓我們共同一睹這些「鷹匠」們的「鳥人鳥事」。
  • 「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貓頭鷹
    11月30日,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貓頭鷹。貓頭鷹是被熱心市民發現並送到當地派出所,發現時已受傷,無法飛翔。接到消息後,縣林業發展中心森保站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救助。鑑於受傷貓頭鷹無法起飛,工作人員將貓頭鷹送往公園救助站進一步進行治療,待痊癒後將放飛大自然。貓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多數種類幾乎專以鼠類為食,是重要的益鳥。
  • 撿到野保動物上繳索要報酬:救助野生動物該不該獎勵?
    4月22日,瀋陽一市民撿到一隻罕見的小鳥,救助人員前往救助時遇到尷尬一幕,撿鳥者的家屬提出要獎勵。救助野生保護動物,到底該不該獎勵?當日清晨,瀋陽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接到市民報告,稱其在居住小區內撿到一隻可愛的小鳥,野保站馬上派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前往救助。到達現場後,救助中心志願者發現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
  • 蓮都區全年救助野生動物63隻
    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 貓頭鷹受傷落小區 民警送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隨後,森林公安趕到現場確認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並對其進行了救助。據了解,當日上午,玉泉區萬錦楓澤灣小區居民發現,在小區內的一條小道邊上,竟然落著一隻體型很大的貓頭鷹,頭上長了一對羽毛耳朵,一對橙黃色的眼睛露出犀利的光芒,模樣呆萌。這隻貓頭鷹很快就引來了眾多業主們的注意。大家見這隻貓頭鷹無法飛行,似乎是受傷了,便立即報警求助。
  • 石家莊一室內動物園,居然是"野生動物救助站"!志願者反映
    石家莊一室內動物園,居然是"野生動物救助站"!3、石家莊一個室內動物園,居然還是野生動物救助站。試問這種私人盈利的組織,怎麼可能會努力做好野生動物的救助、野化訓練、放歸野外的工作呢?更大的可能性是野生動物被救助後變成觀賞動物。
  • 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為候鳥南遷護航(圖)
    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為候鳥南遷護航我市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徑上的重要中停地,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野生鳥類在遷徙途中來此停歇。然而,每到這個時候,一些利慾薰心之人便打起了這些鳥兒的主意,張開捕鳥網,經營起了自己的「生財路」。  「候鳥至,鳥網出」的亂象牽動著護鳥人士的心。我市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們紛紛行動起來,配合執法部門義務巡查,打擊非法盜獵行為,為野生鳥類的平安遷徙保駕護航。
  • 90後小夥建野生動物救助站,歡迎他加入綠會志願者大家庭
    很多人不支持吳劍鋒當初辭職的決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並加入到他的保護行動中。自從來到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吳劍鋒就給自己規劃了系統的學習方案,學習動物學、動物生態學、動物行為學、野生動物管理、自然保護管理……等等。吳劍鋒認為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開展救助工作。在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1年多,他完成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救助和保護工作。
  • 延慶市民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雛鳥
    「剛剛我們在院裡看到有隻鳥兒趴在地上,像是受傷了,沒法動彈……」日前,延慶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心接到市民電話,希望趕緊救治這隻鳥兒。他馬上撥通了延慶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的電話。 張山營鎮林業站站長王密貴接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的通知後,馬上帶上救助工具,迅速趕往現場。經過仔細辨認核實,這隻鳥兒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紅隼屬隼科類小型猛禽,通常營巢於懸崖、山坡巖石縫隙、土洞、樹洞以及喜鵲、烏鴉等鳥類舊巢中,以獵捕大型昆蟲、小型鳥類等為食。
  • 圖片故事:藏族夫婦雪域高原安家救助野生動物
    青海省海西州海拔約四千多米的都蘭縣有一座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站——溝裡鄉合支龍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站,站長是一個叫肉保的中年藏族漢子,他的妻子德措吉和女兒仁青拉毛也和他一同參與野生動物的救助。 從2010年開始為了救助野生動物,肉保辭去村委主任一職,帶領家人從都蘭縣城搬到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搭建的簡易板房裡居住。
  • 警民攜手救助受傷野生動物 守護和諧生態環境
    警民攜手救助受傷野生動物 守護和諧生態環境 2020-11-29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將有序開展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
    【故事】照顧近一年,她把野生動物當 " 孩子 "早上 5 時起床,簡單洗漱之後,就開始打掃籠舍、消毒;給野豬、老鷹餵食;給喜鵲們撒一些穀物 …… 在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生動物救助中心,63 歲的劉志彬每天的工作都是重複的,而且似乎還有些單調。
  • 受傷的「鷹」被救助 經鑑定竟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經鑑定,這隻「鷹」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嘉蔭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稱,雖然現在是防疫期間,人員不能隨意走動,但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的工作沒有停止。經上報後,這隻金雕被送往鐵力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進行治療 。據家住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的居民王巖介紹,24日下午5時許,他在家中忽然聽到有東西墜落的聲音,剛開始以為是壓在樹上的積雪,但感覺聲音不像以前,便出門查看,隨後在院子裡看到了一隻酷似「鷹」的動物趴在地面上,經查看發現,它的翅膀有個小傷口,王巖與家人隨後幫它清洗了傷口並敷了藥。據介紹,這隻受傷的「鷹」全程很配合,並沒有攻擊人。
  • 青海格爾木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中新網西寧2月22日電 (孫睿 李莎莎)記者22日從青海省格爾木官方獲悉,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據介紹,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日前接當地民眾報警稱,在該市郭勒木德鎮富源村地區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鳥。
  • 成都放歸46隻野生動物歸山,2019年共救助1132隻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10月25日上午,2019年度成都救助的野生動物,統一在彭州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內放歸。 根據康復情況評估,省林林草局批准同意,本次放歸了盤羊、草鴞、鳳頭鷹、遊隼、雀鷹、獼猴等成功救護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5隻(頭),以及21隻「三有」保護動物。
  • 菏澤市林業局鄄城熱心群眾救助野生動物獲獎勵
    10月30日傍晚,鄄城縣左營鎮八孔橋村民劉洪章,在河邊自家的田地裡割豆子時救助了一隻棕色皮毛動物,因當時天色已晚,自己又不認識,於是就將這個小動物抓起來放到了自己家的柴禾堆裡。第二天一大早,劉洪章撥打了鎮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 石家莊一室內動物園,居然是「野生動物救助站」!綠會志願者反映情況
    如果在中國室內動物園在縣級城市蔓延開了那將是一場災難,而且瘋狂過後就是倒閉狂潮,野生動物的災難將不可想像。石家莊兩年建成了兩個室內動物園。據志願者實地參觀及網絡觀察外地的室內動物園,發現其基本都有共同的特點。即每天都要面對大量人流,被迫跟大量小朋友互動。美其名曰讓小朋友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實則會有很多潛在的公共健康的風險;3、石家莊一個室內動物園,居然還是野生動物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