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發模式

2021-02-14 旅思馬記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並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任務。可以預見,在夜間文旅消費市場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的時代,文旅消費集聚區將成為各地整合夜遊資源、豐富夜間消費供給、釋放文旅經濟活力的開發熱點。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並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任務。可以預見,在夜間文旅消費市場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的時代,文旅消費集聚區將成為各地整合夜遊資源、豐富夜間消費供給、釋放文旅經濟活力的開發熱點。

夜間文旅消費,是指發生在下午6點至次日凌晨6點,因市民夜間休閒需求與遊客夜間停留而產生的消費活動,是推動城市夜間經濟與文旅經濟融合的催化劑。隨著80後、90後消費能力的崛起,夜間休閒娛樂與夜間旅遊的需求日益多元,文化體驗為需求的主要構成,因此,聚集城市文化景觀與多元業態的綜合型集聚區是未來夜間經濟開發的主要發展趨勢。

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是指依託一定的夜間景觀環境,融合特色文化符號、生活氛圍和商業業態,能夠與區域經濟發展融合、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功能的綜合產業集群。作為國務院辦公廳明確提出的建設目標,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也是未來城市文旅產業融合規劃的一條清晰路徑。

「夜間經濟」作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通過打造「夜文旅」繁榮夜間經濟,正成為當前很多地方政府關注的重要發展機遇。近日,北京出臺「夜京城13條」再次將發展夜經濟推上新高度。而在此前,上海、天津、重慶、青島、杭州、石家莊、南京、西安、成都、南昌、寧波等地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紛紛點亮「夜間模式」,從觀光遊船、主題燈會、博物館夜遊、非遺技藝展示、夜間步行街等多方面發掘夜間文旅經濟的觸發點。

銀聯商務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夜間總體消費金額、筆數分別達全日消費量的28.5%、25.7%,其中,遊客消費佔比近三成,可見,夜間旅遊已成為旅遊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與不斷生長的夜間文旅消費需求相比,我國多數地區的夜間文旅經濟尚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根據《夜間旅遊市場數據報告2019》顯示,以結伴出遊、家庭親子出遊為消費主體的夜間旅遊市場需求旺盛,但受到安全問題、交通條件、產品豐富程度等條件制約,旅遊企業的夜遊產品供給在品類、品質、投資力度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官方層面暫未出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評定標準,多數地區的夜間文旅尚停留在一場演藝、一場燈光秀、一部紀錄片或電影的初級階段,夜間文旅消費市場亟需增大產品供給,並找到合理的空間載體與正確的表達方式。

(一)景區夜遊模式

景區夜遊的開發,是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促進文旅融合、擴容遊客消費空間的核心手段之一。燈光秀、旅遊演藝、旅遊節慶、主題展覽、特色夜場體驗,都是景區夜遊開發的常見方式,能夠為景區添加獨有項目特色。同時,以夜遊項目為核心吸引力,能夠通過「過境旅客」向「過夜旅客」、「一日遊」向「多日遊」的轉化,帶動其內部及周邊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業態的營收增長,形成區域夜間文旅經濟發展集群,助推旅遊目的地的全產業鏈消費升級。

案例:清明上河園夜遊項目

清明上河園作為國家5A級景區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是開封市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之一。2008年起,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公映,以經典宋詞、高科技舞美再現《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王朝歷史,成為景區門票以外的主要收益構成。2017年起,清明上河園推出了「夜遊清園」體驗項目,同時增加《大宋·東京夢華》的夜場演出場次。2018年,清明上河園景區的遊客總人數達330萬人次,比2017年增長12%,其中夜遊遊客增長率達40%,而門票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較2017年下降5%,夜間經濟多業態的發展使景區逐步突破單一門票經濟的依賴。

1.借勢演藝人氣,擴容夜遊產品

在《大宋·東京夢華》獲得較高市場認可後,清明上河園以「好看、好吃、好玩;老開封、老字號、老味道」為主線擴大夜遊面積、全面升華夜遊產品,夜間變幻的燈光以及「清園夜市」、《清明上河圖》光影秀、水上樂園等夜間體驗項目再現了北宋市井風情與皇家園林「不夜城」的形象,與日間景區觀光形成了內容與收益的補充。

2.豐富周邊業態,打造夜間文旅經濟新引擎

夜遊支撐了清明上河園近年來的收益高增長,以此為依託,開封市在景區周邊豐富了夜間商業業態,打造了七盛角民俗文化街、汴梁小宋城、上河城小吃街、東京夢華半畝園、珠璣巷商業街、開封市文化創意中心、960非遺文化產業園等文商旅綜合體項目,為夜間停留遊客打造了更多消費場景,商戶的聚集也成為夜遊市場經濟的新引擎。與此同時,以主題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為代表的住宿業也在開封得到迅猛發展。

(二)夜間文旅消費街區模式

夜間文旅消費街區,是指以休閒商街為空間載體,以區域特色文化與生活氛圍為核心吸引力,以同時滿足遊客和本地居民夜間多元消費需求為導向,聚集夜景觀光、購物、餐飲、娛樂、文創、影視、演藝等各類消費業態,依託人流的聚集和消費的搬運形成的文商旅一體化發展的開發模式。如下圖所示。

夜間文旅商街通常選址在城市中心具備一定商業發展基礎的區域,能夠依託大型商業綜合體,並與核心景點形成串聯和輻射帶動效應,其開發的核心邏輯,是要突破傳統的「夜市」、「夜間零售」概念,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區域文旅產業的消費鏈條,從內涵與體驗形式上塑造城市夜間商業新的「興奮點」與獨特品牌,形成本土特色與國際潮流兼備、文旅體驗與城市夜間休閒生活共融、多業態高人氣的消費聚集結構。

案例: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大唐不夜城街區項目位於西安曲江新區西部,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500米,貫穿6個仿唐街區和西安音樂廳、陝西大劇院、西安美術館、曲江電影城4大文化建築。街區初建成開放於2009年,是全國首個多景點整合形成的都市5A級景區——西安曲江景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大雁塔共同構成了曲江景區「六園一城一塔」的產品格局。2018年底,經過曲江文化集團、浙商產融控股、太平保利、保利物業以及相關金融機構的合作投資,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順利完成全段步行升級改造工程,於2019年4月被商務部命名為全國首批11條高品位步行街之一,現已成為融合文化、商業、科技、旅遊等功能於一體,兼備傳統文化與創意元素的西安文化旅遊新名片、絲綢之路起點的城市會客廳。

1.依託獨特夜景,打造多元消費業態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以盛唐文化為主線,通過藝術地標、燈光造景、沉浸式視覺體驗、街頭演藝等手法的運用,將唐代歷史元素、西安特色生活元素和現代藝術元素巧妙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夜間景觀,並以此為依託,引進美食、酒店、百貨、精品零售、文創體驗、時尚書店等精緻業態,結合銀泰城、大悅城兩大商業綜合體,形成了多元消費的聚集,將熱點景區的超高人氣轉化為驅動經濟發展的商氣,在成為西安文化展示窗口的同時,也成為了能夠同時滿足本地居民與遊客消費需求的城市夜間休閒新空間。

2.借勢節慶營銷,打造文旅體驗高地

2019年春節期間,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抓住「西安年·最中國」這個文化IP,將燈光秀、主題花燈、巡遊彩車、老字號餐飲貨櫃等「熱鬧中國年」及彰顯西安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盛世大唐」的景象中,詩仙李白、貴妃畫中人、古裝不倒翁等人物的現身表演更增加了街區夜遊的互動體驗感。僅在2019年春節7天,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就迎來全球遊客412.34萬人,成為微博閱讀量超7億、抖音播放量過4億的「網紅街區」,打造了夜間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典範。

(三)夜間交通「文旅化」開發模式

交通設施(公路、橋梁、車道、步道等)的旅遊化開發,是整合全域空間文旅資源、促進區域各景點聯動的有效手段,在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打造的過程中,依託交通設施由「功能」向「產品」的轉化,同樣是串聯夜間文化場所、旅遊要素與消費業態的重要開發模式,藉助交通設施的「線」,連接深夜經營的「點」,打造多元夜生活經濟發展「圈」。如下圖所示。

在這一開發模式中,利用燈光、科技與創意結合的夜景營造手段,對交通設施本體進行夜間亮化和景觀提升,形成夜間風景道的核心吸引力。同時,要在深入挖掘區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通過主題活動、特色交通工具出行體驗的打造和基礎服務功能的完善,對沿線及周邊散狀分布的旅遊資源及夜間經營業態進行體系化串聯整合,形成主題鮮明、體驗多元、服務貫通的全線一體化夜間文旅經濟開發結構。

案例:荷蘭北布拉班特省夜光自行車道

位於荷蘭南部北布拉班特省的夜光自行車道,是荷蘭新銳設計師丹羅斯加德與一家基礎建設材料公司合作,以梵谷名畫《星空》為原型,以太陽能石子為景觀原材料及照明系統的特色騎行路,全長335公裡,於2014年11月起向公眾開放,是科技與人文情感體驗融合、串聯區域文化資源的夜遊開發典範。

1.獨特的道路夜間景觀設計,形成核心吸引力

受啟發於梵谷名作《星空》,在路面設計的過程中,採用了特殊塗料的鵝卵石為建設材料,能夠吸收太陽光能,在天黑或多雲較暗的環境下發光並產生漂亮的漩渦圖案,高度還原了名畫中的景象,利用科技手段向梵谷致敬,呼應了小路的宣傳語「在這裡,歷史與未來相遇」,文化、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夜間騎行體驗吸引了眾多居民與遊客前往。

2.依託名人故事,串聯區域文化旅遊資源

夜光自行車道經過梵谷的出生地津德爾特、第一堂繪畫課所在地蒂爾堡、為他第一位模特畫像的地點埃頓、《吃土豆的人》創作地紐南,將梵谷在北布拉班特省的生活軌跡串聯在了一起,沿線五個分散但各具文化藝術價值的梵谷展館,也依託這條夜光自行車道形成了主題遊線的串聯,逐漸突破單一博物館展陳的局限,探索梵谷成長曆程、畫作靈感與藝術生涯成為吸引客流的區域吸引核,繪畫課堂、購物中心、影視劇院、特色餐飲等衍生服務業態也在夜遊發展的帶動下形成了消費集聚。

(四)夜間文旅景觀帶開發模式

夜間文旅景觀帶開發模式,是以城市水系、綠道、公園等市政基礎設施為空間載體,通過燈光造景、文化藝術、沉浸式科技等元素的植入形成夜間文旅觀光體驗長廊,並以此為基礎,串聯沿線城市地標性景點、文化場所與商業集群,結合周邊特色餐飲、文化集市、演藝秀場等業態的布局,形成的城市風光與多元消費場景融合的夜間經濟集群。如下圖所示。

夜間文旅消費景觀帶通常以承擔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功能的市政基礎設施為依託,選址在城市地標性景觀建築聚集區域,通過創意主題與夜間造景技術手段的應用,形成以城市人文情懷與現代風光為特色的消費聚集區。

案例:成都「夜遊錦江」項目

「夜遊錦江」是成都文旅集團打造的成都休閒旅遊新名片,位於成都沿錦江而建的240公裡錦江綠道中,於2019年春節期間完成航道測試,2019年4月起運營。項目以「錦江故事捲軸」為主線,在城市中心以「府河」「南河」兩江環抱段為載體,形成了4.4公裡的成都城市風光動態體驗廊,串聯都市休閒、東門集市、鬧市禪修、錦官古驛四大片區,沿途打造了「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節、夜宿」六大主題場景,為本地居民和遊客打造了老成都、國際範兼備的夜遊體驗集群。

1.文化與科技結合,打造夜間文旅IP

「夜遊錦江」項目以歷史知名詩句場景為原型,從杜甫的「門泊東吳萬裡船」,到陸遊的「濯錦江邊天下稀」,通過烏篷船夜遊項目與兩岸全息投影、燈光秀、煙火秀、悠揚古樂的結合,再現了成都的歷史上的繁華風採,營造了「人在畫中遊」的意境,依託浸入式的亮化景觀,打造了成都夜間文旅IP。

2.串聯沿線文商旅資源,形成夜間經濟生態圈

「夜遊錦江」項目產生的不僅是簡單的泛舟遊船的船票收益,更利用了江面空間和停靠點,串聯起太古裡、339電視塔、蘭桂坊、九眼橋等眾多商業資源,並將河道新設的特色劇場、傳統集市、藝術街區、博物館、茶館等消費場所納入遊線體系中,使原本獨立的夜間消費點形成組團化、規模化的發展結構,進一步釋放了成都的夜間經濟活力。

(五)夜間文旅綜合體開發模式

夜間文旅綜合體開發模式,是基於一定的文旅發展背景與土地基礎,以夜間文化體驗與休閒消費為導向進行的綜合開發模式。夜間文旅綜合體通常以文化產業園區、大景區及周邊、酒店集群、度假區、商業綜合體等大型休閒聚集區為核心依託,通過夜間景觀與多元消費體驗項目的營造,形成互動發展的文旅吸引核,基於過夜人流的聚集、消費的搬運與延長,帶動區域度假地產社區、配套服務業態與文旅延伸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服務品質較高、休閒功能完善的夜間經濟聚集發展架構。如下圖所示。

案例:唐山南湖夜間文旅綜合體

2018年,唐山文旅集團以南湖景區為空間依託,以南湖燈光秀、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設計師園愛情漫道、足球主題酒店等項目為主體,輔之以多項精品文化活動,打造了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夜間文旅消費綜合體。

1.燈光秀為核心,形成夜間吸引基礎

南湖燈光秀涵蓋南湖景區丹鳳朝陽廣場、國內園、國際園、龍山、雲鳳島、愛情漫道六個重點區域,使用200多萬新能源點光源,以春夏秋冬等4種展現形式,設定節能、平日、節日3種開啟模式,光影交相輝映地呈現出唐山千年古韻、百年文明、城市嬗變的景象,成為過夜遊客聚集的核心吸引力。

2.多元業態布局,打造夜間消費全產業鏈結構

以燈光秀亮化效果為基礎,唐山文旅集團充分利用服務區、國內園、國際園等場地,謀劃了主題特色餐飲、主題酒店、文化展示街區、智能運動驛站、皮影小劇場、唐山禮物旗艦店等覆蓋旅遊多要素的消費型業態。2018年十一期間,南湖景區入園遊客4天突破70萬,5天突破90萬,6天突破106萬,7天總量達到近120萬人次,同比增長780%,市場反響良好。2019年,以唐山南湖雲鳳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載體打造的實景演出《那年芳華》上映,利用現代數字多媒體技術與光影技術詮釋了唐山百年文脈源流的精神內涵。同時,隨著生態長跑、音樂會、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求婚活動、「探尋唐山味道」美食節等精品文化活動的相繼舉辦,南湖區域已經逐漸成為炫動光影與文化深度體驗交融的唐山夜間經濟新名片。

(一)把握「先天條件」,杜絕盲目開發

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的打造,雖是掘金「四季全時」旅遊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其開發必須以一定的日間旅遊發展基礎或商業發展基礎為前提,如成熟的景區、商業圈、一線城市中心區域或具備客流量基礎的古鎮等,且選址地必須建設完善的停車場、WIFI全覆蓋、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並配套系統的配套服務體系。如項目地目前尚處於文旅發展的初期階段,存在交通不便利、可利用土地受限、城市及周邊區域消費能力低下、資源匱乏、或服務設施難以滿足增量人口及遊客等問題,應優先解決日間文旅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杜絕夜遊項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開發而導致資金與資源的浪費。

(二)「亮化」需以文化為魂,打造特色主題

在燈光秀、旅遊演藝日益成為景區及城市夜遊「標配」,「燈光一亮,黃金萬兩」成為各級政府共識的時代,要避免夜間文旅項目的同質化,形成人流聚集的核心吸引力,需要從區域文化內涵入手,包括城市人文歷史、現代時尚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等,將區域文化故事與地域風情通過光影、演藝、沉浸式體驗等手段進行提煉、重構與亮化呈現,構建符合城市氣質的特色主題與文化IP,才能夠形成夜間文旅項目的獨特性賣點與差異化特質。

(三)串聯景城地標,形成特色遊線

從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串聯區域標誌性景觀及城市文化場所,對其進行統一的主題營造和夜景設計,是凸顯城市調性、促進景城夜間一體化發展的通用方式。應根據場地現狀及文化稟賦,規劃一條或多條主題遊線系統,通過多項地標觀光及夜遊體驗產品的組合,使原本獨立的景點及文化場所相互聯動,共同形成城市夜間文旅的品牌影響力。

(四)創造多維消費場景,形成文旅商一體化發展架構

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的打造,要突破傳統的夜間觀光、夜間文化展覽和夜間零售概念,應從滿足居民及遊客多元休閒消費需求出發,通過食住行遊購娛等產業相關要素的業態化創新組合,創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並打造一站式的服務結構,升級夜遊體驗質量,並通過文旅產業帶來的人氣聚集與創意聚集,帶動商業企業的入駐及規模化的經濟發展,形成文旅商一體化的綜合發展結構。

來源:綠維文旅(lwcj2005),旅思馬記獲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發模式
    可以預見,在夜間文旅消費市場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的時代,文旅消費集聚區將成為各地整合夜遊資源、豐富夜間消費供給、釋放文旅經濟活力的開發熱點。 ,並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任務。
  • 紹興市十大文旅夜間消費集聚區正式揭曉
    啟動儀式上,紹興市十大文旅夜間消費集聚區正式揭曉,分別是越城區迎恩門風情水街、越城區迪蕩湖文旅消費圈、柯橋區夜魯鎮、柯橋區東方山水、上虞區文化旅遊風情街、諸暨市唐韻廣場、嵊州市越劇小鎮、嵊州市剡溪夜集、新昌縣鼓山夜市、新昌縣左岸花鄉。
  • 河南公示25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清明上河園等在列
    【大河財立方消息】日前,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選結果公示,擬命名清明上河園景區等25個集聚區為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0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
  • 【中則智庫觀察】夜間經濟系列觀點之二:我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打造的典型模式
    隨著消費升級進程加快及多元業態加速布局,夜間經濟已突破購物、餐飲的傳統形態,融合文創、藝術、旅遊、體育等內容的新型文旅消費模式成為夜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19年,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並提出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發展目標。
  •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南通這兩地入選
    9月16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南通兩地入選,分別是唐閘古鎮和如皋市東大街歷史街區。據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介紹,該名單根據《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
  • 一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要怎麼打造?
    》,《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並明確提出「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任務。那麼我們要如何打造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呢?它是什麼?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是指以地域特色文化為核心
  • 常州天寧打造青果巷特色文旅消費集聚區
    11月16日,常州市天寧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區文旅經濟發展情況與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情況。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被省文旅廳確定為首批30家「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之一的常州市天寧區青果巷,明確未來3年將實施30個項目,通過深挖文化內涵,讓遊客感受文創魅力,進一步促進消費業態提質升級。天寧街道青果巷文旅消費集聚區北至關河路、南至老運河、西至晉陵中路、東至麗華北路。
  • 青果巷入圍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天寧文旅三年建設計劃...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常州訊 11月16日下午,常州市天寧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區文旅經濟發展情況與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天寧區青果巷近日被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為首批30家「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之一。
  •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金雞湖景區上榜!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金雞湖景區上榜!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價指標(試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關於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具體指導意見。
  •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金雞湖景區上榜!
    9月16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 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建設單位名單公示 金雞湖景區 名列其中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價指標(試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關於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具體指導意見。
  • 微靖江:濱江新城休閒水街擬確定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
    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的公示》30家單位擬確定為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試行)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是指以地域特色文化為核心,依託一定的夜間景觀環境,實施一體化夜間場景設計與打造,形成文旅商深度融合、業態產品豐富多樣、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消費環境和管理運營機制優、品牌和市場影響力大、文旅消費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集群空間。
  • 海瀾飛馬水城喜提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9月16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公示》。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價指標(試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關於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具體指導意見。
  • 實施景區門票減免 建設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同時,遼寧鼓勵支持各地區出臺惠民補貼政策,對公眾看電影、看戲劇、讀書、讀報、景區遊覽等文化和旅遊消費支出,通過發放消費券形式給予一定補貼。推動瀋陽經濟區等區域內城市加強合作,探索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
  • 江蘇印發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
    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為方向,進行夜間文旅消費場景設計和主題營造,開發有獨特IP價值、有回味體驗的消費項目……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建設指南》)《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價指標(試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關於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具體指導意見。
  • 浙江將創建5個左右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據悉,浙江將通過3年努力,創建5個左右國家級、20個左右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作為新的消費熱點。據了解,浙江將提高夜間文旅消費供給能力和質量,豐富夜間文旅消費業態,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新熱點,謀深做實夜間文旅經濟大文章,為浙江文旅消費擴容提質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 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怎麼建?首個地方標準只說對了「一半」
    近期,江蘇省出臺全國首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和評價指標,從5大方面18項指標提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要求。那麼,如何打造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江蘇標準」是否具有可複製性?那麼什麼是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徐州這兩地入選!
    9月16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發布《關於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的公示》,徐州有兩地入選,分別是:潘安水鎮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徐州戶部山月光經濟街區。潘安水鎮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白天的水鎮美輪美奐,夜間的水鎮更為精彩。人群來往,燈火通明,夜幕降臨後,水鎮是另一番模樣。徐州戶部山月光經濟街區一座戶部山,半部徐州史。
  • 遼寧將實施景區門票減免,建設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建設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遼寧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引導鄉村旅遊集聚點增加夜間遊覽項目。支持有條件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場所延長夜間開放時間,向廣大市民提供夜遊、夜讀、夜娛等便民服務,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鼓勵文化和旅遊企業與周邊劇院、演藝場所進行合作,優化文化和旅遊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建設一批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持續擴大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規模。
  • 快看重慶市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評判標準是否合你心意
    為了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重慶市文旅委擬開展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命名工作,並於10月13日公布了《重慶市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評審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評審辦法》,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淄博打造地標性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10條夜遊線路
    記者劉文思12月4日上午,《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推進夜間文旅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下稱《方案》)公布,其中提出要重點打造10條夜遊線路。《方案》明確,鼓勵特色街區、商圈開發夜間文旅經濟特色產品、項目,打造7-10個地標性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