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園博園周邊 圖源:玩攝堂
100多年前,在漢口,劉歆生等大亨巨賈們,熱衷造園。
劉園、西園、萬松園、怡園、隋園、白園、誰園、吳家花園等近20個。喧鬧的漢口,商賈們將郊外的藍山綠水、西式的生活方式,搬到了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戲院、動物園、電影院、照相館、遊泳池,都被他們放在了園子裡。電燈出現後,開始流行夜花園。
遊園納涼,是當時最有排面、最時髦的生活方式。1929年,漢口中山公園對外開放。大門仿英國白金漢宮大門設計,修建過小型高爾夫球場、騎馬場、足球場等現代運動場地。
△漢口中山公園雙龍橋 圖源如圖
△漢口中山公園大門照片 圖源:蔡茂君
留英工程師吳國柄主張,「在公園裡種樹栽花,有運動場可以打球,遊泳池也可以遊泳,大湖可以划船,讓人人都可以鍛鍊身體。」他在回憶錄中說,「把在歐洲社會上看到的搬回中國」。他將自己在英國倫敦公園中的所見所感,搬到了漢口中山公園。
100多年前,漢口,是中國跑馬場最多的城市。
其中有三座知名的跑馬場:華商跑馬場(現同濟醫院)、萬國跑馬場(現唐家墩萬達廣場)、西商跑馬場(現解放公園)。
△1902年德文版漢口地圖上的西商跑馬場 圖源:王汗吾
據說當時,英國人在漢口建了「西商跑馬場」,不讓華人入內。有一次,劉歆生從正門走,不讓進。他一氣之下,修了「華商跑馬場」,對所有人開放。
後來,漢口成為當時國內著名賽馬博彩之都。
私園、高爾夫、跑馬場,是100多年前漢口時尚生活的起點,也是當時商賈們的大隱之地。
01
歷史又兜了一個圈。
100多年後的今天,漢口主城,也有一個地方,同樣擁有跑馬場、高爾夫、公園等「三件套」。這個地方就是金銀湖。
武漢地產研究院院長殷躍建說,「這裡是現在漢口的大隱之地。」
他指出,這裡不是東西湖板塊,而是漢口主城板塊,也不是漢口的後花園,而是漢口主城的大隱隱於市之地。100多年前,張之洞就為漢口預留好這塊地,「一面繁華,另一面是寧靜。這裡能很自然地切換。這裡是武漢三環旁空氣品質最好的區域。」
從規劃上看,漢口是一個扇形區域,金銀湖則是漢口主城的腹地所在。金銀湖是一個純粹的以高端改善型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區域。這與後湖、盤龍城的剛改定位完全不同。
△武漢園博園周邊 圖源:王箏
簡單梳理金銀湖的發展軌跡,發現高爾夫、馬城、園博園擇址其中的大邏輯:
1994年,金銀湖國際高爾夫球會開建。這家球場由高爾夫界傳奇人物尼克費度(Nick Faldo)精心設計。它是武漢目前唯一擁有18洞72桿國際競賽型球場的高爾夫俱樂部,也是唯一的城市高爾夫。
△金銀湖高爾夫球場 圖源:大耳朵
1998年,金山大道動工修建,曾被譽為「楚天第一路」。當時每到周末,漢口人都開車到金山大道上打卡,中間綠化帶寬10米。
△金山大道 圖源:大耳朵
2003年,東方馬城建成。這是是華中地區唯一的國際標準賽馬場。武漢國際賽馬節,已是武漢的一張名片。
△東方馬城 圖源:玩攝堂
2007年,金銀湖溼地公園入選國家溼地公園。在當時,是湖北的唯一一座國家溼地公園,規模相當於兩個漢口中山公園。從此,金銀湖是武漢生態保護最嚴格的區域,不再有填湖等事件發生。
2015年9月,武漢園博園開園。其中有115個城市展園。
「20多年裡,漢口人向外,找到這片城市裡的世外桃源」,殷躍建表示,歷經20多年的發展,金銀湖成為漢口高端改善型需求的聚集地。
他介紹,這一批業主是漢口相當有素質的一批人。這個區域開發商以外來企業為主,開發的產品以洋房、別墅、湖景房為主。在這些開發商眼中,金銀湖很像杭州、成都某個慢生活的區域。
在金銀湖,高爾夫、東方馬城、園博園,這三個地標圍合的區域,最近10年沒有一宗純住宅用地。直到今年1月15日,20多個開發商搶一宗地。這宗地位於雙地鐵口(6號線與7號線,園博園北站),銀湖翡翠的隔壁,對望高爾夫球場。這宗地最終被中交地產收入囊中。
9月4日,中交泓園正式亮相。泓,水深而廣。這個項目享有「一湖兩園」(金銀湖、園博園、溼地公園),在項目內部有五大私園。同時,致敬漢口百年的高端生活。因此取名為「泓園」。
△項目案名發布會現場
△項目鳥瞰效果圖
高爾夫、東方馬城、園博園,是當今漢口高端生活的爆發點。中交泓園,則是在這塊寶地,重啟這種生活。在園博園的東廣場,項目設有城市會客廳,沒有售樓場景,只有咖啡、書與文創。
02
寫到這裡,也許你會好奇,「中交地產是誰?」
它是「世界500強」中交集團旗下的房地產業務板塊。
全球10大貨櫃碼頭中的5個、世界10大斜拉橋中的5座、世界10大懸索橋中的4座……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球第一個全自動碼頭——洋山港項目,還有寧波人熟知的舟山跨海大橋等,都是中交集團的代表作。
中交集團,也是綠城的第一大股東。如今,中交地產集團擁有中交地產(SZ,000736)、綠城中國(HK,03900)兩家上市房企。現在的中交地產,融合了中交的國匠精神、大道情懷與綠城的美學建築、極致品質與人文精神。
中交泓園,則是中交整合綠城核心資源,在武漢落地的首個作品。從建築規劃、產品設計,到物業服務,都能看到綠城一樣的品質與細節。
建築規劃,聘請綠城御用設計院-大象設計院,並採用綠城第三代高層產品,以新古典主義三段式建築結構、景觀建造中軸對稱等為主要特徵。當年金銀湖的浙派經典項目-銀湖翡翠,就是使用的綠城第一代高層。
△項目效果圖
這個項目的物業公司是綠城服務。疫情期間,央視點名表揚綠城服務在武漢的抗疫經驗。
「我們學習綠城,整合綠城,把最好的產品,獻給武漢」,中交泓園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做成武漢市場上這個風格產品中最好的。」
「20年後,再回頭看泓園,歷久彌新。比周邊同等住宅,貴1.5-2倍。」
03
「一過三環線,一切豁然開朗」,殷躍建這樣描述。
這裡有20分鐘漢口核心生活圈。中交泓園與漢口的距離,進退恰當,一切剛剛好。
△「黃金分割率」在世界藝術作品的運用
黃金分割率,是把一條線段分割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為0.618。1:1.618,被稱為黃金分割率。
黃金分割率,同樣適合園博園、高爾夫與中交泓園所在的區域,從這裡到武漢CBD、宜家、東西湖協和醫院、機場與航空新城、金銀潭永旺、建設大道金融街、武廣商圈,構成漢口20分鐘核心價值圈,也成為漢口最完美的生活半徑。
在這裡,城市與自然,工作與生活,交通與風景,學堂與探索、健康與運動、開放與私密之間,都在完美演繹黃金分割率。
△「20分鐘漢口核心價值圈」示意圖
△項目的「七大黃金分割率」
「回家的路上,不用花費時間在堵車上,能趕上家裡的晚餐。」中交泓園項目有關負責人描述未來的生活場景。
「這裡有離漢口最近的湖景,相當於是生活在漢口的東湖邊。出了項目,就是湖邊。」
「周末,孩子能到園博園或溼地公園,觀察蝴蝶與溼地,探索大自然,在公園裡成長,體會到我們小時候抓蝦撈魚的樂趣。」
「旁邊的九年制學校,我們可以目送孩子上學,不用為送孩子上學堵在路上,影響一天的心情。」
「房子只是一個載體,我們想業主們生活得更舒服,更幸福。」
當然,幸福遠不止於此。
△項目效果圖
高爾夫、東方馬城、園博園與溼地公園,能聚在同一個地方,不是歷史的巧合。從區域宏觀的角度看,這些高端生活配套,將為金銀湖帶來國際的高端生活。人們追求健康、自然與時尚,與100多年的老漢口一模一樣。
這裡再做一個對比:100多年前,漢口的金融核心區在江灘租界區;100多年後,漢口的金融核心區在西北湖周邊。這就是歷史的變遷。
同理。100多年前,漢口的大隱生活在中山公園周邊;100多年後,這種大隱生活在中交泓園。
從微觀上看,銀湖翡翠、萬科高爾夫之後,中交用一套綠城產品、標準與服務,為漢口高端改善人群,再造一個大隱之地。
一位家住金銀湖的老友說,「這裡是武漢最美的回家路。」回家的路,滿眼綠色。很快從漢口的高樓叢林,切換一種輕鬆的心情。金山大道,經過園博園、軍運會兩次翻修機會,已成為一條風光大道。
這位老友還告訴我一個秘密:金銀湖是開發商同行最喜歡住的地方。他們愛上這個地方,就一直住在這裡。
最近,同行之間有句玩笑話,「萬科高爾夫,等了10年,終於等到中交泓園。」
[後記]
這些年,武漢像一個衝刺的孩子,跑得很快,少了從容。
如果有一天,它像成都、杭州一樣從容,擁有那一份氣質。
那麼人們將會更認可漢口的金銀湖。因為只有那裡,有這樣匹配的氣質。它是漢口主城,最不像武漢的地方。
一條城市環線,將漢口分為兩個城市界面:一面是繁華喧鬧的城市,另一面則是四季花園的城市。一面是城市的煙火氣,另一面則是自然的小清新。
未來,協和醫院、萬達廣場等城市配套的豐富,這裡將更完美。
正如殷躍建老師所說,「我們要站在張之洞的肩膀上看這裡,才能懂他的智慧,懂漢口的未來。」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