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北京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珍妃井就在其中。相傳珍妃井附近經常有靈異事件發生。據說一到晚上,珍妃的冤魂就會在井口附近出現,發出嗚嗚的哭聲,仿佛在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著實令人渾身發涼。因此,也有傳言說故宮每天傍晚閉館之前,第一件事就是用鐵棍鎖了珍妃井。
去過故宮珍妃井的人都知道,那口井井口不過10寸,一個大活人怎麼看都不可能被塞進去。那麼這口井裡真的有珍妃屍骨嗎?我們先了解一下珍妃井的由來。
珍妃本名他他拉氏,原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五年(1889年)與姐姐(瑾妃)被入選宮中,封為珍嬪,後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珍妃。
珍妃與其姐瑾妃自幼隨伯父長善在廣州長大。他曾聘請一代名士文廷式教習兩位侄女讀書。廣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開放的最早,受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最大,因此思想比內地開放許多。又因為伯父長善廣交名人雅士,其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先進思想的著名人物,這些對珍妃的思想成長產生了巨大影響。
他的兩位兄長志銳、志鈞思想也都比較開明,她的母親也是一個比較開通的女性,整個家庭對她進行了良好的薰陶。
珍妃兄長與伯父
因此珍妃性格開朗,活潑好動。對皇宮中的繁文縟節、呆板沉悶的生活氛圍十分反感,尤其對宮中的爾虞我詐極為不適。她喜歡過少女時代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珍妃的這種性格,在深宮裡顯得格格不入。
珍妃的一些新潮先進的思想引起了當時的實際掌權者慈禧的反感,而且在政治上她也同情並支持光緒皇帝的變法行動,這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慈禧帶著光緒等人出逃西安。慈禧認為珍妃年輕貌美,留下來必定會遭到洋人侮辱,於皇家名聲有損,又強詞帶著珍妃出逃不便,因此命令太監將樂壽堂前的井蓋打開,將珍妃推入井中,當時珍妃年僅二十五歲。
1901年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講和,八國聯軍退兵,而慈禧、光緒因此得以返回北京。慈禧看到珍妃所投之井,便命人將屍骨打撈出來,裝殮入棺,並葬於阜成門外恩濟莊的宮女墓地,又企圖以「貞烈殉節」的名義掩人耳目,並為此將珍妃追封為珍貴妃。
慈禧死後,民國四年(1913年),珍妃的姐姐瑾妃做了太妃,將她重新遷葬在崇陵妃園寢。
因此,現在我們看到的珍妃井中並沒有珍妃的屍骨,而現在的井口也是慈禧逃回北京後在原來的井口上加的井沿,並用鐵棍鎖住,原來的井口遠遠大於現在。
故宮也曾針對靈異事件傳聞作出回應說:「這純屬子虛烏有。歷代故宮人從沒在紫禁城看過、經歷過什麼靈異事件,等非開放區域開放後,這些傳聞將不攻自破。「大家還是要本著科學的態度看待事物,不要相信一些迷信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