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薄荷多冒芽,避開這「三怕」勤躥穗,掐了一窩又長一窩

2021-01-20 洞察力小八

自從入冬之後,很多植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一開始都是從葉片邊緣開始萎蔫,最後連葉片都可以枯萎凋零,最後只剩下一根空杆子,其實這樣是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過有一些植物,無論是在什麼季節,都能保持青翠狀態,它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薄荷。

其實薄荷的種類還是挺多的,已知的種類就有500多種,不過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類似是胡椒薄荷、蘋果薄荷、綠薄荷、普列薄荷、鳳梨薄荷和檸檬香水薄荷,其中以綠薄荷最出名,幾乎所以盆栽類都是以綠薄荷為主,不過它們的習性都差不多,但綠薄荷的繁殖和生長速度會更快。

但也有一些花友表示,自己養的薄荷總是不長個,甚至還特別容易萎蔫發皺,都說薄荷容易泛濫成災,但是自己卻是養一盆死一盆,其實薄荷有三怕,如果我們在養護時沒能避開,薄荷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長勢自然不好,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第一怕:入手未服盆

無論是土培還是水培的薄荷,它們對生長環境都有依賴性,如果生長環境土壤改變,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而萎蔫,特別是我們入手的薄荷,基本都是在大棚中集中養護的,大棚內溼度高,溫度又控制得好,薄荷在其中嬌生慣養,雖然長勢好看,但是也對環境有特別大的依賴性,特別是已經成型的薄荷,因此我們在養護薄荷的時候,前期一定要做好緩苗工作,才能讓薄荷適應新環境。

緩苗工作說起來也簡單,我們在收到薄荷之後,首先檢查一下薄荷的生長狀態,把一些枯黃或受損的枝葉修剪掉,然後把薄荷放在有微量散光,同時透氣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消耗,又能讓薄荷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繼續合成養分,然後給薄荷澆一次透水,補充它長途跋涉消耗的水分,之後靜靜等待即可,也不用頻繁澆水了,如果擔心水分不足,可以通過在薄荷周圍噴灑水霧,讓它通過葉片吸收。

薄荷的生命力還是比較頑強的,一般緩苗一周左右就可以適應新的生長環境看到薄荷有出現新的芽點,或者整體變得精神,也證明薄荷已經緩苗成功了之後我們再把薄荷放在室外,先別強光暴曬,依舊散光照射,長勢就會更歡快

第二怕:生長環境差

有些花友家裡的薄荷之所以長勢不好,還可能和生長環境差有關,薄荷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在薄荷適宜環境之後,我們就把它放在室外或朝南的陽光,保證日曬充足,薄荷喜光,日曬時間越長,合成的養分也多,但是不能直接暴曬,避免強光帶走水分過快,因此葉片嚴重萎蔫,同時多在薄荷周圍噴灑水霧,提高溼度。

如果條件允許,不妨給薄荷重新更換土壤,一般商家配送的土壤都是泥炭土或園土,在地栽時對薄荷來說影響不大,但是改為盆栽,受到空間的限制,在澆水不當時,很容易造成爛根,而且薄荷的根系也非常豐富,因此土壤最好選擇養分較足的營養土或腐葉土,前期根系吸收的養分越多,長勢就越好,同時為了避免土壤積水,我們還可以在土壤中多摻點礫石,珍珠巖,保證疏水性。

薄荷如果還是幼苗,或者剛扦插移栽,配土是營養土的含量可以佔7到8成,促進根系生長薄荷成型之後,配土建議用軟土如營養土,加硬土如河沙,礫石,珍珠巖,按6:4混合養護期,日曬時間要在6個小時以上,多噴灑水霧增加溼度,澆水做到見幹見溼即可

第三怕:養分不均衡

很多花友家裡的薄荷,之所以會出現徒長,後者葉片比較乾癟,無精神,很可能就是養分不足導致的,例如當陽光不足,薄荷大部分的養分就會集中在頂部,導致徒長,而當周圍的溼度太低,葉片就容易焦邊,葉片也會顯得灰黃,沒有精神,而有些土壤太貧瘠,導致薄荷只能依靠陽光和水分合成養分,薄荷也會長得面黃肌瘦,因此養分一定要均衡,薄荷才可以保持青翠狀態。

薄荷其實是喜肥的植物,因為它的生長速度很快,所以當薄荷長到20-30公分長時,建議直接把薄荷攔腰砍一半,阻止它再次拔高,之後我們再給薄荷補充點肥料,要選擇養分均衡的肥料,例如花多多1號之類的水溶肥,裡面含有氮磷鉀元素,可以全方位促進薄荷的生長。

在夏秋這兩個季節,薄荷生長快,花多多1號的施肥頻率可以加快,促進分化薄荷耐寒,但入冬之後,如果想要施肥,最好用花多多1號噴葉,避免燒苗薄荷一般2個月就要攔腰斬斷一次,控制高度,同時多掐芽,讓薄荷多長側枝

總結:如果你家裡的薄荷長勢很一般,那麼我們在養護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三怕,首先讓薄荷緩慢適宜家裡的新環境,其次儘量提高敞亮通風的生長環境,順應習性養護,最後定期修剪並補充養分均衡的肥料,就能掐了一窩又長一窩,不斷躥小穗冒新芽,清香宜人小半年。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

相關焦點

  • 掐個葉子種薄荷,剪了葉子來泡茶,喝一喝渾身爽
    掐個薄荷葉,扔進花盆竄滿盆,天天掐芽泡飲料,掐了一窩又一窩如果你經常頭暈腦脹,可以養上一盆薄荷,經常聞一聞薄荷的清香,可以清腦提神,還能掐下葉子來泡茶,清涼解暑好不愜意。在家裡陽臺養上幾盆薄荷,好處多多,不僅能當小盆栽看,生機勃勃,還能再自製飲料時放上幾片葉子,飲料的氣味濃鬱了很多,如果想種薄荷,其實根本不用去買,直接從朋友家掐上幾片葉子就行了薄荷是很容易扦插成活的,只需要四五釐米的一小段兒,溫度在15度到25度之間,它生長得非常迅猛,不到一個月就能長成一顆,如果想讓一顆長成一盆,那麼就把它按壓在花盆上土壤上面
  • 居民樓下 藏著一窩小刺蝟(圖)
    5隻小刺蝟團在一起,鑽在角落裡經過向專業人士諮詢,本報記者幫忙將其放生  本報6月7日熱線消息(記者 宋俊峰)昨天早上,家住楊家堡小區的路老太在後院收拾花盆時,無意中發現裡面藏著一窩刺蝟  接到報料後,記者來到楊家堡小區17號樓,路老太將樓側面堆放的花盆挪開了一塊,露出來一窩刺蝟。仔細一數,除了一隻大刺蝟,還有5隻身長約5釐米的小刺蝟,它們擠成一團,不時發出「吱吱」的叫聲。路老太說,她收拾這些花盆時,無意中發現了它們,一開始,她還以為是老鼠,就沒敢動它們,後來才看清楚是刺蝟。「我怕這小東西被院裡的流浪狗咬死,你們想辦法給弄走吧。」
  • 梔子花有「三怕」,避開不黃葉爛根,憋出一窩小芽,砰砰爆滿花
    儘管現在的養花熱,喜歡養花的人也越來越多,花種也越來越多,但是要說到養花,要說到皮實,要說到絢麗的花朵,梔子花還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尤其是對懶人的花友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養護難度很低,只要輕輕一松,就能開花,收穫滿滿的芳香。
  • 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不久前,因為裝修辦公室,室內的空調機換了一個位置,原先安裝空調機的牆腳處便留下了一個連通到室外的圓洞,我胡亂地用一團報紙將室內的這個洞口堵住了,這嘰嘰之聲好像就是從這洞裡傳出的。我不敢輕易拿開那團報紙,怕驚動了裡面的生靈。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
  • 農村所說的黑母雞一窩,白母雞一窩,是啥意思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農村所說的,黑母雞一窩,白母雞一窩,是怎樣由來的?在很多農村地區還真的有這樣的說法,也有的叫做黑雞是黑雞一窩,白雞是白雞一窩,不是看不到,是沒到時候,這是啥意思呢?其實這句農村的俗稱還真的很多時候不是描述雞,而是對於我們人類的描述。
  • 金魚吊蘭有「三怕」,避開不黃葉,小金魚噗噗冒,40℃也生機勃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會在家裡養些花花草草,如果你也想種些植物,金魚吊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花朵是橘紅色的,花型和金魚特別像,遠遠看去,就像一群金魚在空氣中遨遊,非常驚豔,它的名字也是這麼由來的。
  • 我家養了一窩雞,與美國的「Black Lives Matter」
    我沒多想,家人的擔心提醒了我:「這樣,晚上大公雞可能不讓這幾隻小烏雞進窩啊!」我們還沒來得及想辦法為他們的未來擔憂,這兩群雞的局勢就又有了新的變化。三隻烏雞一沒有數量優勢,二沒有屬地優勢,三沒有性別優勢。它們很快發現大公雞已經在逐級的走下臺階,從雞窩慢慢向它們逼近。
  • 山村大叔種一窩「寶貝」,最貴時候能換一頭牛,柴堆覆蓋最怕賊偷
    正在幹活的大叔說:「要是擱6年前,這可是好寶貝,別看我這一窩不大,挖完能換一頭牛。現在不行了,這一窩拿到城裡,怕是一碗燴麵也換不來了。」挖出來的就是這樣黑乎乎的東西,大叔看作者較為年輕,故意考驗說:「你們娃子蛋只怕就沒見過吧?你看看,認得是啥東西不?」
  • 莊園魔咒:富生一個,窮養一窩
    1、有些莊園愛強調種養齊全,愛強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這種小規模多品類的模式適合兩類莊園:一類是規模不大、主打小圈層的高品質享受型莊園,一類是品牌做足、故事做足、人設做足的具備內容傳播能力的有主人文化的莊園。這兩類莊園都要一個特性:用品牌、影響力說話,也可以理解成「網紅」的「帶貨」能力強。
  • 阿拉生了一窩寶寶,卻被主人用臉盆裝著玩,狗媽:放回去啊
    由於阿拉斯加本身就是屬於巨型犬,加上毛髮又很長,所以你會發現它看起來很大個,走路起來一搖一晃的樣子很霸氣,不過它的膽子其實很小。上圖一位小女孩牽著一隻150斤的阿拉斯加。網友們說阿拉的智商很低,說它是很憨的狗?
  •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當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的時候,可能好多人都會為老鷹的捕獵技巧而折服。但是每一隻老鷹在成為合格的捕食者之前,都會經歷很多的磨練。畢竟高手非一日所能練成的。這隻老鷹捕食的時候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幾隻羊正在懸崖附近覓食。二話不說就衝了過去,可是到最後自己卻差點兒骨折了,而下面這隻老鷹第一次捕食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老鷹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這隻老鷹羽翼已滿,也該離開父母的庇護獨闖天下了。
  • 家豬生了一窩小崽,男子卻看到了幾隻野豬:這該如何是好啊?
    隨著近幾年豬肉價格的直線上漲,這讓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畢竟有些人都靠著每年養豬來賺錢了。不妨來看看下面這個小趣事吧。這位鏟屎官生活在農村裡,平時就靠著養一些家禽來維持生計,而後院裡養了一頭母豬,也是家裡的希望,畢竟現在豬肉價格也很高。
  • 一窩挖出33棵竹筍 甌海這片竹子有點厲害
    這一挖,讓他們驚嘆不已。  以往都是在林地找一棵筍,挖一棵。這次,發現地上一棵筍尖冒出,一鏟挖開邊上又是一棵,再挖開還有一棵,一棵連著一棵,簡直是竹筍連營,讓在旁的眾人連連稱奇。最後,大夥數了下,這一窩出筍33棵,真是絕了。
  • 見到一窩小黑貓,朋友勸告「黑貓不吉利」,女孩回應,全抱回家!
    但在國內,有很多人電視看多了,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把黑貓認為是邪惡的代表,他們甚至見到黑貓都會表現得非常的不友善!就像這位善良的女孩子,她被自己的朋友氣到了,女孩想救助一窩可憐的小黑貓,但她的朋友卻阻止了,甚至還一直說黑貓的不詳,讓她沒事別去碰這些貓咪,這讓女孩非常的糾結,為了表明自己態度,她把一窩小黑貓都抱走了!
  • 朋友的阿拉斯加生了一窩寶寶,去他家玩狗,陽臺的一幕讓我不敢信
    朋友的阿拉斯加生了一窩寶寶,去他家玩狗,陽臺的一幕讓我不敢信我的一個朋友最近收養了一窩阿拉斯加。他給我說了之後,我就總是想去他家裡和狗狗玩玩,這不現在我就去了。我一直欽佩那些敢於飼養巨型犬的人。巨型犬不但吃得多,而且對家裡的活動區域也有很大的要求。
  • 金毛因太浪不慎意外懷孕,生下了一窩這玩意,主人看後氣炸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能看到有很多的貓貓狗狗,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對身邊事物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狗,因為寵物狗看起來不僅好看而且特別惹人喜歡,比如金毛,泰迪,比熊,阿拉斯加,它們特別能聽主人的話,走在街上回頭率也是很高的。
  • 快遞公司要搬家,一窩小燕子怎麼辦
    於是,我和快遞老闆娘求證,才知道這件暖心事。」記者打算去實地看看。按照魏先生給的地址,記者來到清漣巷68號商鋪。商鋪裡沒有人,房間裡停著兩輛快遞車。抬頭往天花板上一看,果然看見在屋頂的橫梁旁,駐著一個燕子窩。在窩裡,有五隻雛燕。這些雛燕翅膀處長出黑色羽毛,脖子和胸部露出紅色皮膚,長著絨毛,眼睛還沒完全睜開。
  • 泉州田安公園裡萌娃挖坑挖出一窩蜈蚣? 實為馬陸
    田安公園:萌娃挖坑挖出一窩蜈蚣?「五一」假期第二天,有市民帶著小朋友在市區田安公園玩時碰到了這糾心的一幕。據家長反映,蜈蚣是從沙坑裡鑽出來的。不過,記者請教了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和泉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相關人員,他們都表示這不是蜈蚣,而是一種叫「馬陸」的動物,不咬人、不會主動傷害人,但被觸摸時會分泌出有刺激性的分泌物,可能引起一定的過敏反應。
  • 平頭哥在野外發現一窩鴕鳥蛋,撕開一個就開吃,還學會了「滾蛋」
    平頭哥在野外發現一窩鴕鳥蛋,撕開一個就開吃,還學會了「滾蛋」!雖然平頭哥沒有龐大的身軀,加上它們的尾巴,平均體長還不到1米,但是它們在草原上卻能夠獨霸一方,就算遇到獅子的時候,平頭哥也是照打不誤的。獅子遇到小不點兒的時候都需要禮讓三分。
  • 一窩狗裡怎麼挑最厲害的一隻?有哪些辦法?
    要想說在一窩狗裡挑選一隻最厲害的不是很恰當,應該挑選一隻最合適的。作為一名寵物醫生,看過很多狗寶寶,從不同的家庭環境和不一樣的餵養方式,可以看得出,狗狗的成長差別非常大。那麼,怎麼選擇最合適的一隻呢?結合我的經驗,如下: 點擊關注不迷路,帶你了解更多寵物知識,幫你遠離養寵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