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魚缸過濾,要設置擋流和溢流板?

2020-12-2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很多的新魚友,至今不知道魚缸過濾倉內那是擋流板、那是溢流板,它們都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添加這些東西,沒有不行嗎?

就是三重溢流或者直角溢流的借鑑版,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看上圖的上半部分,紅箭頭所指區域,就是一個底濾魚缸的下水區或者說溢流裝置,第一個黑箭頭(底部),指的就是擋流板,第二個黑箭頭(頂部),指的就是溢流板。

這裡的溢流板高度決定了水位到這個位置就會停止,所以它就不至於水漫金山了,也就是說,水流的方向是從擋流板的底部進入,溢流板最高處流出。

底濾槽或者普通上濾槽的設計,也是遵循這個原理

我們再看上圖,已經告訴大家了哪裡是擋流板、哪裡是溢流板。

擋流板的作用就是擋住水流和雜質,讓整個水流只能從下方的空隙流出,因為其中有濾材,所以說全部的雜質都會被濾材再次濾除,其實這個東西上部應該有一個乾濕分離作為物理過濾,如果沒有,只能在第一格添加濾棉,或者想辦法做一個,那都是極為簡單的操作。

而擋流板和溢流板中間,會有一個水流過緩的靜水區,這裡也會有部分雜質再次沉澱,之後溢流板的底部是封死的,水流只能從上部流出,再次下降到生化濾材,不但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氧作用,還會有撕裂油膜的輔助作用。

然後,水流再次如此行走,直到水泵倉,普通上濾系統,和上述道理一樣。

依次遞減擋流板、溢流板高度,可以加快流速、利用水體落差增氧、去油膜

還有的魚缸選用的方式是依次遞減擋流板、溢流板高度,或者只是遞減溢流板高度。

這些操作,只是起到了一個加快水流流速、利用水體落差繼續增大含氧量,以及去除油膜的作用。

到底哪種設計好,這個各有利弊,因為水位的逐級下降,勢必濾材也是逐步減少的,因為水位高限定了,如果全部都選擇一個高度,看似落差小,但是濾材相應添加的也多,所以說,各有千秋。

我們無法去說,哪種就是好或者哪種設計就是不好。

如果是物理過濾較為完善,殘渣不多,飼養密度也不是很大,不去利用水位落差增氧,那也無所謂,再者,逐級降低水位,我們還要顧及最後水泵倉的水位是否過低等問題,避免水泵幹燒等現象發生。

分格好,還是不分格好呢?

這個也要看個人意願的,我的所有上濾魚缸,由於濾槽淺、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不大,就是一格也沒分,也能適度掌控住魚缸的水質。

至於說分隔的設計,當然也會有一定的好處,再者由於濾材的不同,我們看起來也比較規整、漂亮。

事實上,大部分的過濾設計,確實是做給人看的,硝化細菌也好、觀賞魚、雜質也罷,它們是不會去欣賞這些的,僅此而已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滴流過濾是上濾魚缸中最好的過濾形式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上濾魚缸,顧名思義就是魚缸的過濾系統在魚缸的上部,這種過濾形式是把水泵放置在魚缸內,然後抽取魚缸水進入魚缸的上部過濾槽,通過物理和生化過濾系統達到過濾魚缸雜質和生成魚缸有益菌的目的,從而使魚缸內達到相對的生態平衡
  • 如何製作魚缸的上濾系統,分隔斷的和部分隔斷的,有什麼區別?
    這個東西怎麼說呢,關鍵是要根據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品種、密度和魚缸上部的空間大小來決定的,為什麼我的過濾槽沒有隔斷,主要是因為我懶得再去粘連那個擋流板,製作比較麻煩而已。一個整理箱的,可以上部物理過濾,下部生化過濾,我們只是需要保證水流的暢通就沒有問題,再一個以前我也曾經提到過關於這些濾槽高度的問題,如果我們設置的濾槽高度太高,勢必會造成下水的水壓過大,那麼魚缸水面的泡沫就會過多了。
  • 如何選購魚缸,什麼樣的魚缸和過濾好
    目前市面上最好且最常用的過濾系統就是底部過濾系統,但是底部過濾系統做不好、有些商人為圖省事、省成本糊弄也會出現很多麻煩,如:出水口設置不合理,停電出現大量回水溢出缸外泡壞家居、地板、甚至影響樓下--危險又損失經濟、水流及劣質水泵產生的噪音大--夜裡沒法休息、沒有乾濕分離盒糞便一直泡在水裡產生氨氮--魚愛鬧毛病、過濾缸過小水蒸發快幾天就要加一次水--家裡不敢離人、溢流口做不好,糞便和油膜不能同時抽走-
  • 這個魚缸的小上濾,為什麼很多魚友看不懂?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養魚老道給魚友發了關於六個魚缸過濾系統的視頻,其中最難明白的就是紅財神魚缸的過濾系統,因為老鄒大叔有個習慣,沒事白天也開著魚缸燈,所以魚缸的濾材上很快就長上了一部分褐藻,因此用不透明的膠帶對濾材做了遮擋,魚友們就看不懂了
  • 如何選購魚缸,什麼樣的魚缸和過濾好
    目前市面上最好且最常用的過濾系統就是底部過濾系統,但是底部過濾系統做不好、有些商人為圖省事、省成本糊弄也會出現很多麻煩,如:出水口設置不合理,停電出現大量回水溢出缸外泡壞家居、地板、甚至影響樓下--危險又損失經濟、水流及劣質水泵產生的噪音大--夜裡沒法休息、沒有乾濕分離盒糞便一直泡在水裡產生氨氮--魚愛鬧毛病、過濾缸過小水蒸發快幾天就要加一次水--家裡不敢離人、溢流口做不好,糞便和油膜不能同時抽走-
  • 魚缸過濾為什麼要乾濕分離,我們一探究竟
    魚缸是觀賞魚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目前市面上的魚缸大多都是乾濕分離的過濾系統,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魚缸廠會使用乾濕分離呢?有什麼秒的作用呢?對魚有什麼好處?帶著一些列的問題我們走進了思索。過濾對各位飼養龍魚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其過濾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會選擇上部過濾、底部過濾、側過濾,也有人會選擇乾濕分離。各式各樣的過濾形式為什麼人們會對乾濕分離情有獨鍾。
  • 為什麼很多魚缸水泵會有雜音,什麼水泵的聲音最小?
    很多魚友一直奇怪,為什麼我比較喜歡使用這種小外掛過濾,某些情況下,它們對於魚缸水質的操控能力確實不是太理想,小魚缸、飼養密度低的,可能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是密度略微一大,這個東西就不太好控制。其實,靜音的水泵多了去了經常有魚友不斷來詢問關於水泵靜音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反反覆覆解釋過多次,不是我們想像那樣,某個品牌的水泵它就一定很靜音,這個是要看價格的,任何品牌的水泵,哪怕是雜牌,它都有靜音的,十幾塊錢的水泵和四五十塊錢的,百八十塊錢的,做工它能一樣嗎?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問題再多,我們只要抓住核心,一句話就結了,魚缸裡的糞便和雜質,沒有得到很好的攔截,僅此而已。很多魚友一直在問,為什麼人家可以用極少數的濾材,也能夠達到空氣魚缸的效果,而我們用了很多的濾材,也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這不是很奇怪的問題嗎?
  • 底濾魚缸正確打氧方法 市面上常見的底濾魚缸有哪些
    首先,這是一個三功能於一身,潛水泵(以前稱為),增加氧氣過濾步驟,透明部分是氧氣管,潛水泵潛入水中,那麼它是不是年底砂直接在網格圓筒的漏洞底部,底部砂漏鬥上的網格,然後幾釐米遠離筒底部和藍色管的前端都與一個潛水泵和過濾器箱,感覺相連,該管是從通過濾芯堵塞。
  • 魚缸有、無過濾系統相差很大,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不用過濾養魚?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明顯地看到了魚缸裡有過濾和無過濾的水質差距,有過濾系統運行的魚缸,雖然僅僅是才開啟過濾兩天的時間,但是水質已經走向清澈,水面沒有一絲的雜物和油膜,而沒有添加過濾的魚缸,水面上全部都是一些漂浮的雜物和很多細微的泡沫。
  • 三個底濾魚缸、不同設計,只能採取不同的改造模式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關於養魚老道改造的各個底濾魚缸,它們的設計都不太一樣,可以說是一個魚缸一個樣,但是,關鍵的要點,只有那麼一樣,不管使用什麼生化濾材,也不管它如何擺放,效果都可以達到我們的期望值。
  • 為什麼觀賞魚缸要加過濾系統?古代沒有這些也能養魚
    上次發了小視頻,分享的是家裡一個鬥魚缸裡面沒有加過濾,水質也很清澈的視頻,有朋友在問為啥。因為視頻篇幅有限,只有10秒,就沒有太多說明。今天的文章特地跟大家分享說明。首先我們了解下,為什麼魚缸需要過濾?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之前古代養魚是沒有過濾的,那麼人家是怎麼養的呢?(當然觀賞魚的種類也沒那麼多)一般都是用個盆子養著,然後一段時間就換水這樣。
  • 看懂了這篇文章,它就沒有調理不好的魚缸水質,簡單、實用
    太多太多的魚友,對於自己魚缸的水質總是調理不明白,一個勁的去往生化過濾和硝化細菌上分析,再不就是去找尋濾材、濾棉的事。事實上就是這麼個道理,但是養魚老道也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魚友總是搞不明白這個東西,或者換句話說,只要是能夠讓魚缸的雜物老老實實待在濾棉上,哪怕整個魚缸只有一塊濾棉,也是一個完全有效地魚缸整體過濾系統,就怕我們做不到。那麼,我們魚缸裡的雜物本來是應該老老實實的待在濾棉上的,它為什麼會偷偷回流到魚缸裡呢?
  • 怎麼把魚缸刷得晶瑩剔透?
    談到空缸,每個人都會想到要有一個強過濾,所以先和大家講一下,過濾分為哪些類型,從各個方面來分析什麼叫強空缸!類型:一、上過濾,即在魚缸上方的過濾系統,主要適用於小魚缸,一般上過濾分為兩種,滴流過濾和反水板過濾,操作原理:用泵將魚缸內的水抽入濾網,流過濾料進入魚缸,好處:可以節省空間,便於清潔,尤其是濾棉的清潔,水泵在魚缸裡不用擔心沒水就出現水泵燒水的情況
  • 棉花塞到魚缸裡都能起到過濾作用,為什麼現在使用濾棉還費勁?
    今天一位魚友的問題讓養魚老道感覺很有意思,那就是:魚缸裡的過濾棉,如果我們不去清洗,魚缸的水質不清,可是即使洗了濾棉魚缸水的質還是不清,我們要它何用?事實上恰恰相反,養魚老道的濾棉向來是,不去清洗濾棉,魚缸的水質保持良好,即使清洗了濾棉,對於魚缸水質也沒有什麼影響,洗和不洗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太髒了不得不去清洗而已。一、同樣的使用濾棉,為什麼結果完全不一樣?
  • 如何加強魚缸過濾的效果?
    1、濾槽最底層放陶瓷環或生化珠,上面留出鋪兩層棉的空間,因為過濾是由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組成的,如果過濾槽全放了棉,生化過濾就大打折扣,生化過濾才是穩定水質最關鍵的環節,物理過濾再強也很難解決魚缸裡氨氮的問題。2、關於過濾棉,其實並不是越厚越密越好,松棉和密棉搭配著用效果會更好。
  • 魚缸的上濾系統和下濾系統各有優缺點,不是非得說哪個就好!
    每一個魚缸只是多了單獨的一套過濾系統和加熱裝置,如果保溫措施做得好,加熱管也不會太過費電,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避免交叉感染,而且如果是三層組缸,我們就可以相對的提高最下層魚缸的利用率了,相比之下,其實道理上是差不多的,多出了十來個過濾器,省出了最下層的魚缸來裝魚。
  • 生化棉對於魚缸過濾系統有何作用,它們也需要定期清洗、更換嗎?
    一、生換棉遭遇的尷尬1、喜歡簡單魚缸過濾設置的魚友們,經常會認為一塊白棉就可以輕易的解決魚缸的物理過濾,特別是在低密度的小魚缸裡飼養的觀賞魚,本來魚缸的濾槽就不大,僅容得下兩三塊白棉,即使陶瓷環都加不上,我們為什麼還要無端的整上幾層生化棉呢?
  • 這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你有在用嗎?養觀賞魚過濾效果好也省電
    說來說去,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底濾」到底是什麼,他不是魚,也不是養魚工具,而是一種過濾系統。可以說是目前最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了解底濾構造聽名字就知道,底濾是一種安裝在魚缸底部的過濾系統,他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用虹吸管出水,然後用水泵進水。另外一種則直接在魚缸的某個角落開個口,讓水流入過濾槽,再由水泵抽回。
  • 畫法幾何智能模塊化魚缸:自動加溫過濾餵食,懶人也能養魚養花
    ,我買水草泥的時候為什麼還要送給我種子,是為了讓我早點換泥嗎?   過濾模組:顧名思義,這就是對魚缸進行過濾的一個裝置,其內置有過濾棉、陶瓷環等過濾材質,通過多重過濾倉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