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山村變身網紅村,天台以民宿經濟助力低收入農戶增收

2020-12-09 騰訊網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陳博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扶貧印記

今年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如何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是完成這一偉大目標的重要一環。浙江之聲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蹲點採訪。《低收入農戶增收手記》專題,今天推出《天台農戶陳福明的幸福民宿生活》。

天台縣塔後村村民陳福明原先在縣城開理髮店,丈夫常年在裝修工地打工,收入不高,工作又辛苦,兩口子年紀大了,身體開始吃不消。這幾年,原先偏僻窮困的塔後村依託赤城山、大瀑布景區,進行村莊統一規劃,建起一幢幢古色古香的鄉村別墅,發展鄉村旅遊。看到村裡遊客越來越多,搞民宿的村民收入頗豐,陳福明兩口子也坐不住了。

2019年,他們下定決心,從銀行借款30多萬,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取名叫「景福民宿」。民宿共有8間客房,每間房間推窗可以看到赤城山,還配置了智能馬桶、智能電視等家電。民宿建好了,但如何經營,兩口子卻是摸不著頭腦。這時,街道、村裡主動派人上門指導,手把手教陳福明如何吸引客源、接待客人。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不會寫字的福明還開始搗鼓網絡營銷,入駐旅遊網站,自己拍照片、視頻在朋友圈推銷。

村民們自己在網上推廣,村裡也沒閒著。塔後村整合本村歷史遺蹟,充分發揮鄰近景區的區位優勢,在網絡上大力開展旅遊宣傳,成為當地網紅村。藉此東風,村裡的民宿生意一直不錯,陳福明每月收入過萬,遠超之前打工所得。五一期間,村裡策劃了鄉村帳篷雲上音樂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陳福明的民宿也因此爆滿。陳福明現在已經開始計劃,等再賺點錢,要把家裡再裝修一下。

據了解,天台縣共有低收入戶7816戶14000多人。近年來,當地將低收入農戶增收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加大農村閒置資源的盤活力度,加快培訓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增收。2019年天台低收入農戶抽樣調查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0元,同比增長11.7%

往期更多資訊回顧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相關焦點

  • 窮山村變身網紅村,天台以民宿經濟助力低收入農戶增收
    如何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是完成這一偉大目標的重要一環。浙江之聲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蹲點採訪。《低收入農戶增收手記》專題,今天推出《天台農戶陳福明的幸福民宿生活》。 天台縣塔後村村民陳福明原先在縣城開理髮店,丈夫常年在裝修工地打工,收入不高,工作又辛苦,兩口子年紀大了,身體開始吃不消。
  • 老宅變民宿 山村尋蝶變——京郊低收入村脫低記
    2020年11月10日 13:19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麗婕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題:老宅變民宿 山村尋蝶變——京郊低收入村脫低記
  • 天津小穿芳峪村:窮山村變身「旅遊明星村」-新聞中心-北方網
    雨澇山洪頻頻造訪,讓這裡長期以來都是窮得有名的「落後村」,許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路。眼看著鄰村都發展起農家樂,這裡卻屋舍破敗、垃圾亂堆。老百姓都盼著有個能人來治村。2012年,從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孟凡全應邀返鄉。當選村黨委書記後,他下決心要把村莊變個樣,帶著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
  • 海曙:打造特色產業幫扶項目助低收入農戶增收 - 寧波日報社數字...
    「從2020年年初開始,我們就聚焦『低收入農戶產業幫扶實現增收』項目,從『幫扶管理』和『幫扶質量』兩方面入手,通過對低收入農戶開展就業、商貿、租賃等形式扶貧,全年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購銷農副產品等增收近200萬元。」海曙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京郊九個低收入村推介精品民宿
    低收入村也有高端民宿,昨日,在市農業農村局舉行的「在那裡」低收入幫扶推介會上,集中展示和推介了全市4個區9個低收入村的精品民宿。這些民宿帶動農民就業、農產品銷售,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成為京郊脫低致富的亮麗風景。  亮相的精品民宿有的由市屬國企「一企一村」結對幫扶,通過閒置農宅改造,發展成為特色精品民宿。
  • 天津小穿芳峪村:窮山村變身「旅遊明星村」-新聞中心-北方網
    雨澇山洪頻頻造訪,讓這裡長期以來都是窮得有名的「落後村」,許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路。眼看著鄰村都發展起農家樂,這裡卻屋舍破敗、垃圾亂堆。老百姓都盼著有個能人來治村。2012年,從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孟凡全應邀返鄉。當選村黨委書記後,他下決心要把村莊變個樣,帶著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
  • 李家山村:「窮山溝」變成「香餑餑」
    2008年,在外地打工的李仁昌聽到鄉政府和村裡支持高山蔬菜種植的消息後積極響應,成為了全村第一批「嘗鮮」的農戶。他向村裡申請了30畝地,用來種植高山辣椒,實現增收致富。民宿引進來人氣近年來,富山鄉圍繞「高山、綠色」概念,從天台後岸村的發展經驗中汲取了李家山村民宿發展新思路——充分發揮綠水青山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鼓勵村民辦民宿農家樂,並把民宿農家樂作為高山綠色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我們這裡海拔高,旁邊還有蕩蕩巖景區,不少人選擇來這裡避暑、休閒旅遊。
  • 鄉賢回歸 山村蝶變丨天台這個昔日的窮山村,如今美極了
    10月25日《錢江晚報》第5版整版刊登《天台塔後村: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一文,點讚天台縣塔後村讓鄉賢有效回歸帶來產業支持和精神指導實現從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並作為全省在鄉村振興上的典型在該報《鄉村振興 浙商在行動》專欄中以首篇文章推出。
  • ...一個不少」精準幫扶低收入農戶脫低增收專場活動走進「大城小苑」
    「全面小康 一個不少」精準幫扶低收入農戶脫低增收專場活動走進「大城小苑」 2020-10-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河南林州:「獨臂村支書」挑起致富擔 讓窮山溝變身「網紅村」
    央廣網安陽8月31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王寧)自林州市出發,盤山而行,車行近一小時經「九曲十八彎」才能抵達位於海拔1300米太行山巔上的盤龍山村。  這裡曾因地處貧瘠,交通不便,被評為河南省級貧困村。昔日荒涼的小山村,如今卻因鄉村旅遊興旺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鄉賢回歸 山村蝶變丨天台這個昔日的窮山村,如今美極了
    10月25日《錢江晚報》第5版整版刊登《天台塔後村: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一文,點讚天台縣塔後村讓鄉賢有效回歸帶來產業支持和精神指導實現從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並作為全省在鄉村振興上的典型在該報《鄉村振興 浙商在行動》專欄中以首篇文章推出。
  • 天台塔後村: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
    「辦民宿,怎麼管理,我可以給大家講一講。」許林芝說。她在品牌酒店任總經理7年,2018年回村管理6家連鎖品牌民宿。  「有小病小痛,可以到村中醫館找我。」原來他是天台中醫院的院長……  「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是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讓離鄉離土的鄉賢鄉紳有效地回歸,發揮作用,幫助村民提高學識水平,搭建更好的創業平臺。
  • 青州市胡林古村:產業振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窮山村變身3A級景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5日訊青州市王墳鎮胡林古村曾經是出了名的窮山村。近年來,通過發展生態旅遊和有機種植,村子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景區,產業振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現在, 胡林古村已經是國家3A級景區,正籌劃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和精品民宿。 但在以前,由於貧窮閉塞,全村80%的人外出打工,年近50的張子旺也在其中。張子旺說:「孩子還得找媳婦,還得買房子,還得結婚,需要一大筆錢。如果當時有一丁點兒希望,我們也不可能背井離鄉。」 交通不便,阻礙了發展,但也使村莊的原始風貌得以保留,這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青睞。
  • 徹底拔掉窮根子 麗水發展「新三寶」促農增收
    浙江日報訊(浙江日報記者 施曉義 通訊員 樓碧田) 「五一」小長假,對城裡人來說是休閒度假的好時光,對麗水許多低收入農戶來說,卻是增收致富的好時機。縉雲縣溪南村村民陶美芬開了一家「縉雲燒餅示範店」,這兩天,她正盤算著把隔壁的店面也租過來擴大經營。她丈夫、公婆都患病,以前家庭收入少、還欠債。
  • 專家進村點「土」成金,窮山溝成了香草谷,百姓「脫低」致富
    【開欄的話】2016年,本市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1160元為基本標準,認定低收入農戶7.26萬戶;低收入農戶數量超過本村農戶總數的50%的行政村共234個,被認定為低收入村。黃土梁,這座曾出了名的窮村,不僅一舉摘掉了「低收入村」的帽子,還在去年增收20多萬元,成為「精準幫扶」的典型。上周,記者來此,探究香草富農的奧秘。專家進村點「土」成金從延慶城區向東南行駛,沿著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40公裡,在路的末端,抵達一座寧靜的小山村。這就是黃土梁村。
  • 浙江長興:村書記輪番為低收入農戶「叫賣」特品
    「鳥籠是我們村的傳統手工藝品,大家可以看到,很精美,製作這樣一個鳥籠需要一個熟練的手藝人花上兩天時間……」近日,在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首屆農旅風情節暨助農增收消費月開幕式現場,當地各村書記們輪番上臺,吆喝起「自家」的特色產品。
  • 門頭溝區梁家莊村:發展產業助力脫低增收
    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2016年全村認定低收入農戶94戶165人,是市級低收入村。近年來,梁家莊村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聚焦打造「門頭溝小院+百果山」,推進高端民宿和精品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助力村集體經濟壯大、村民可持續增收。
  • 順義區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動態就業率達100%
    此外,區人力社保局分別與南彩鎮、楊鎮及其低收入村籤訂《低收入農戶勞動力重點幫扶協議書》,為低收入農戶勞動力提供全方位、便捷化就業服務。今年年初,李橋鎮、村工作人員在調研時了解到,沙浮村一低收入農戶的子女在疫情期間失去工作,使原本清貧的家庭雪上加霜。李橋鎮與沙浮村迅速對接,「量身」為其推薦就業信息,就近推薦崗位,快速幫助其實現了就業。
  • 門頭溝開通精準幫扶信息網 45個低收入村"組團"上網引資
    哪個低收入村有好吃的瓜果、哪家低收入戶有閒置小院出租可當民宿……村民們在網站上,可「一鍵查詢」自己需要的信息。「北京門頭溝精準扶貧網站」不僅發布門頭溝區政府最新幫扶政策,高效快捷推介低收入村的資源稟賦,公開項目招商信息,動態實時招商引資,實現通過一個網站落實多項精準幫扶工作。
  • 文明鄉風|諸城這個村從貧困村變身網紅村!
    蔡家溝藝術試驗場位於濰坊諸城市南湖區西蔡家溝村,常山景區東側,發端於2017年10月,正式成立於2018年4月。項目計劃投資2億元,主要開發經營藝術推廣、影視製作、餐飲民宿、文創設計、品牌策劃、民藝體驗、研學培訓等特色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