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索英·夢之網」公益實踐支隊為宗科鄉中心校搭建光伏微...

2020-12-26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索英·夢之網」公益實踐支隊為宗科鄉中心校搭建光伏微電網


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8月26日,清華大學「夢之網」光伏微電網實踐項目在四川的工程竣工。

該工程由「夢之網」學生實踐支隊建設,來自清華大學電機系、工業工程系、計算機系的同學參與其中。他們分成兩支支隊,調研分支隊(以下簡稱二隊)於7月去往「夢之網」前期實踐地進行走訪調研並整理資料,為施工分支隊(以下簡稱一隊)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一隊隨後於8月奔赴第四期實踐地開展本次施工項目,在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宗科鄉中心校建成離網型光伏微電網系統,裝機容量約為10kw。項目建成後,能夠滿足全校師生的基本用電要求,有效改善當地的教學、生活條件。

「夢之網」第四期成功搭建的20塊光伏板。 陳晟祺

7月12日至7月24日期間,清華大學電機系「夢之網」實踐支隊二隊先行奔赴四川阿壩和雅江兩地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往期成果回溯。

兩周內,隊員們先後走訪了第三和第二期的夢之網支隊在當地援建的微電網,深入到村落中生活學習的孩子和家長們中,了解到光伏電網為他們的生活帶去的變化與影響。

柯河鄉的兩個小姑娘和假期施工的學校工地。  唐慶虎  攝

走訪當地學生的過程中,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當地學習生活的不易,也為孩子們努力求知的渴望而動容。隊員電機系2016級本科生梁議文在採訪後這樣說:「這裡的孩子們美得像童話裡走出的天使,從她們閃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對大山外的世界的好奇。」

「我還是希望你們能來,哪怕只能跟孩子們聊聊天,或許你們的一句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柯河鄉小學的校長澤波甲動情地感慨。

但是,夢之網為當地帶去的還遠遠不夠,通過考察項目搭建的電網設備維護和使用狀況,支隊的成員們仍然發現了項目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阿壩柯河鄉的第三期光伏板功率達到了20千瓦,但面對學校教室和食堂一同需電的情況時仍顯出力有不逮,與此同時通電時間較長時跳閘斷電的情況也偶有發生。

受到衝擊破裂的第二期光伏板。

而雅江木絨鄉新衛村第二期光伏項目在兩年後的今天也出現了光伏板損壞和偏轉、逆變器受到雷擊的不利因素,這些情況使得光伏系統輸出功率產生了下降,給新衛村小學的正常用電帶來了預料之外的影響。

以上的問題令隊員們認識到夢之網項目開展過程中與當地保持長期聯繫的重要意義,隊長程祥表示,夢之網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為更多學校送去電力,更是為已有的光伏系統提供穩定即時的電力保障。

二隊隊員於新衛村和當地村民合影。

二隊帶著豐富的資料完成任務後,兩個分支隊隊員一同就以往的實踐概況、突出問題等主題進行交流,並共同完善了本次施工的方案。

8月14日上午,一隊隊員們帶著更完備的方案,滿懷信心地登上了去往成都的列車,隨後搭乘汽車去往實踐地壤塘縣宗科鄉。

宗科鄉位於四川西部,交通略為不便,還未被國家電網覆蓋。全鄉主要依靠一個小水電站供電,電力質量不穩定。由於供電不穩,宗科鄉中心校的許多電教設備無法正常使用,而學校晚間無電力供應也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隊員為學校更換節能LED燈。 鄒琂

器材全部到位後,隊員們開始施工。由於場地特殊,只能依靠人力將光伏板與支架等器材搬運至樓頂。在當地人們的幫助下,隊員依靠兩根木樁搭建起簡易滑輪裝置,用繩子和鐵絲將光伏板、鋼材平穩運送至樓頂。接線與調試逆變器的工作也在電機系團委書記2016級博士生段小宇的帶領下順利完成。保持施工進度的同時,隊員自發為學校更換了LED節能燈用以提高照明質量。

談起施工中的感觸,支隊長電機系2016級本科生楊澳博首先對師傅們日積月累的力量與經驗表示讚嘆,隨後也對當代大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這個過程還欠缺哪些因素提出了思考。而談起整個實踐,他認為,「夢之網」實現了項目的初衷——解決學校師生在生活、學習中供電不穩定的現實需求。

隊員搭建光伏板。 鄒琂

「夢之網」公益實踐項目是清華學子踐行「行勝於言」校風的體現。學生們奔赴邊遠山區,用所學知識結合新能源與微電網技術進行實踐,致力於幫助供電不穩定地區的孩子們解決學習生活用電問題。項目至今已歷時四年,支隊聯合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累計爭取到社會公益贊助100餘萬元,總計80餘名清華師生參與其中,學生們為四川和新疆的七所小學建設共65千瓦的光伏微電網,直接惠及600餘名師生。

供稿:校團委 編輯:徐靜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製造之夢」支隊赴日實踐
    製造日本行 騰飛中國夢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製造之夢」支隊赴日實踐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通訊員 王美琪)為深入調研日本製造業發展及其人才培養經驗,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力量(第七期)-製造之夢」支隊於6月30日-7月10日赴日本開展暑期實踐。
  • 情系大涼山,夢之藍公益愛心守護學子們的夢和遠方
    12月11日,由江蘇省婦女兒童基金會與蘇酒集團(洋河股份)聯合主辦的「為夢護航——2020夢之藍公益助學行動」捐贈儀式,在四川省西昌市四合鄉中心校舉行。西昌市婦聯主席蘇成惠、西昌市四合鄉婦聯主席貴俊瓊、洋河股份合作夥伴和夢之藍公益助學分隊共同出席儀式。
  •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馬蘭初心」實踐支隊赴新疆馬蘭基地實踐調研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馬蘭初心」實踐支隊赴新疆馬蘭基地實踐調研清華新聞網8月21日電(通訊員 鍾原)今年正值馬蘭基地建立60周年,7月29日至8月7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15名本科生與6名研究生組成的「馬蘭初心」暑假實踐支隊前往新疆馬蘭核試驗基地進行了為期9天的參觀交流,追尋先輩足跡
  • 鹽城工學院開展「青春微夢」社會實踐活動
    7月13日至8月24日,鹽城工學院大學生青年志願者聯繫多家高校響水籍暑期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助力微夢公益協會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吉米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們,共赴鹽城市響水縣開展「返鄉大學生攜手共創青春微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赴福建泉州「初心服務團」實踐支隊為治理臭氧超標設計樣板方案
    政企研民多方調研 不忘初心保衛藍天清華學子赴福建泉州「初心服務團」實踐支隊為治理臭氧超標設計樣板方案清華新聞網7月27日電(通訊員 任浙豪 於灝 劉昱甫)7月19-25日,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牽頭,包括1位博士後、4位博士生、1位碩士組成的清華大學赴福建泉州「
  • 走向海外,浸潤多元文化,提升全球勝任力——2018年清華大學學生...
    走向海外,浸潤多元文化,提升全球勝任力——2018年清華大學學生海外社會實踐紀實通訊員 趙浩宇清華大學大力鼓勵和支持學生前往全球各國開展體驗學習、專題調研、服務建設等多種類型的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在文化浸潤和深度交流中提升全球勝任力,在走出中國看中國的過程中堅定「四個自信」,增進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
  • 用公益圓電影夢,第三屆上海公益微電影節揭曉(附獲獎名單)
    本屆微電影節評委會主席、著名演員奚美娟表示:「越簡單的故事越能留下深刻的記憶,越普通的人物越會帶來強烈的感動。」在奚美娟看來,這些作品雖然水平有高低,但每一部作品都滿載著參賽者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對社會公益的弘揚。「相信這個舞臺會是他們電影夢開始的地方。」 典禮現場,音樂人張志林演唱了微電影節主題曲《擁抱你的藍》。
  • 【暑期社會實踐紀實】返鄉青年行 | 帶著寶藏走回來
    今年,共有90餘支支隊圍繞「返鄉青年行」主題開展社會實踐。他們當中,有支隊身體力行為家鄉代言,藉助直播電商傳播家鄉好貨,助力脫貧攻堅;有支隊擺起地攤親身參與勞動體驗,只為能夠從第一視角觀察地攤從業者的生活;還有支隊行至湘西,為山區學校搭建十臺熱水器,改善師生洗浴條件。有行動有溫度,四海沃土滋養著清華學子,這群青年正帶著所學與熱血反哺家鄉。
  • 武警濟南支隊援建濟南市焦寨村光伏發電項目順利竣工
    武警濟南支隊援建濟南市焦寨村光伏發電項目順利竣工來源:國防部網作者:劉士偉 朱玉松責任編輯:喬楠楠2018-10-25 17:13> 扶貧工程彰顯魚水情深——武警濟南支隊援建濟南市焦寨村光伏發電項目順利竣工
  • 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赴德國開展海外實踐
    尋訪馬克思初心之路,回溯德意志發展今昔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赴德國開展海外實踐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 1月22日-1月29日,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首次海外社會實踐走進德國,實踐支隊21名成員在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謝矜的帶領下,赴特裡爾、科隆、波茨坦、柏林、慕尼黑等地,開展了為期8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 2019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獎入圍名單出爐:15人,都是超級學霸,牛!
    曾獲國家獎學金、一二九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個人」、「首都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高雋 環境學院「公益與宣教、科研與實踐:爭做合格環境人」女,環境學院環64班,前三年成績班級(專業)第一。曾參與發表一篇SCI論文;作為中國城市溫室氣體工作組成員共同出版數據集。
  • 獻縣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獲獎...
    根據滄州市委宣傳部、滄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我縣開展了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活動以「我的書屋·我的夢」為主題,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為主線,組織開展了閱讀徵文、軟筆書法、硬筆書法、畫畫、手抄報五項實踐活動。
  • 清華大學研究生赴俄羅斯開展「知行計劃」海外實踐
    拓展全球視野,發出清華聲音清華大學研究生赴俄羅斯開展「知行計劃」海外實踐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通訊員 於汪洋 王雯) 2018年暑假,來自電子系、機械系、航天航空學院、經管學院等9個院系的10名博士生,奔赴俄羅斯,開展了為期10天的社會實踐,深度調研「一帶一路」
  • 聚焦公益慈善多維度視角,「竹林雅集」為學者搭建小區域議題網絡
    「竹林雅集」為「竹林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為竹林學者搭建區域性小規模的學術對話平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林順浩指出,社會組織會面臨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但改造自身、適應外部環境會影響自身能力建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張楠表示,竹林學者有著不同的學科背景,可以結合自身的研究領域做一些更深入的慈善文化研究,為傳播慈善文化貢獻薄力。
  • 「以愛之名,為夢發聲」!第四屆萬達兒童公益音樂開幕在即
    為此,獻愛心、舉辦跳蚤市場、參加社區公益活動等,成為孩子們理解愛與付出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公益的理解和興趣,施展孩子們的才華,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勇氣,萬達集團創新舉辦的「音樂+公益」兒童公益音樂會活動,成為很多孩子「以愛之名、為夢發聲」的人生初舞臺。
  • 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圓滿完成
    2020「研學逐夢前行,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活動。全市11個鄉鎮共119名學生參加了此次公益研學活動。本次研學活動為培養學生生活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擔當意識,11月27日入營後即對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升的學習、訓練;晚上進行內務學習,紀律規範化教育,教育學生們做有組織,有秩序的新時代好少年。
  • 遂平縣和興鎮:光伏發電公益崗 照亮脫貧致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張佔奎)為降低疫情對就業形勢帶來的影響,補齊貧困戶增收短板,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一年來,遂平縣和興鎮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縣等相關文件會議精神,嚴格執行光伏扶貧發電收益大部分用於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獎勵補助扶貧、土地租金等,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同時,認真做好光伏扶貧公益崗位的開發工作,助力困難群眾就業增收,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開發光伏扶貧臨時性輔助性崗位助力疫情防控。
  • 水晶之夜,助夢青海。為愛出發,讓愛傳遞——中國地質大學公益演出
    2014年6月19日晚,以「水晶之夜」為主題的「七校之光,助夢青海」公益演出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行。武漢市各高校和各社會團體為在場觀眾獻上了街舞、魔術、歌曲串燒、朗誦等精彩的演出,傳遞著溫情與感動。  該演出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由「七校之光公益聯盟」和「愛校聯合會」承辦,也是華中地區的首次高校聯盟公益演出。
  • 清華大學與學而思共建就業實踐基地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12月18日,清華大學與好未來教育集團(學而思教育科技)舉行共建就業實踐基地籤約儀式。雙方將本著相互支持、互利合作的精神,以共建「清華大學研究生就業實踐基地」為抓手,共同開展就業實踐活動,探索長效育人機制。
  • 桓臺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歡樂885公益在行動」文藝晚會圓滿舉行
    5月24日晚,由桓臺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紅蓮湖885水世界主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歡樂885公益在行動」文藝晚會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以文藝形式傳播向上向善力量,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走進千家萬戶。市縣領導畢紅衛、賈剛、邊江風、李向東、王潤芹、程勤、畢寶鋒出席。